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59|回复: 1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五期卿墨组第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1278

主题

1833

帖子

652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21: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二楼评一楼,三楼评二楼,一楼评最后一楼以此类推,评完由评阅老师复评补充。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43#
发表于 3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原玉:
宛在水中央
蝶恋花•桂花
柳轻颦
那日园中秋画卷。桂子初开,落在心中绽。有个人儿声细软。阿郎执手在身畔。
记取花前风缱绻。共话红尘,教与欢情满。郎折香枝鸦鬓绾。低眉一笑时光缓。

花小小浅评:问好学友!友友作品以“桂花”为情感载体,贯穿初见、定情、盟誓的恋爱场景,将花香与情思融为一体。“阿郎”“声细软”等口语鲜活亲昵,而“缱绻”“红尘”等词又典雅工丽,形成独特张力。上片写桂下初遇的悸动,下片回忆甜蜜互动,结句“时光缓”含蓄点出永恒之愿,真可谓余韵悠长!此词如桂香沁心,以花事写人事,深得小小崇拜,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42#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慕容瑞西 发表于 2025-10-20 07:32
古典词研五卿墨组第二讲作业:
卿墨-慕容瑞西
1.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

非常感谢西西美组和天空老师的精彩点评,敬上清茶一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帖子

6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2
41#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蝶恋花·桂花
卿墨43-慕雪
碧玉簪金香暗度,细看枝梢,总是凄凉处。记得嫦娥空对顾,清寒一树幽花露。
天上月儿微怯步,洒向人间,粒粒丝丝絮。客里举杯临洁素。卿卿醉里如轻诉。


慕雪自评:
上片写桂花的形态,凄凉是主要格调。与嫦娥相对,说明是仙家之花。
下片,连系到个人,月儿天上到人间,怜惜异乡人,与君轻声话语。
不足之处,微怯步,不明。不知是人步还是月步。粒粒丝丝显得繁琐。可再简化。洁素指白色,与上片金色矛盾。整体上片下片很分明。与花与人融为一体。就是用词稍显稚嫩,可在平时中阅读诗词中积累,运用,多炼字。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2

帖子

15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7
40#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讲作业
卿墨28-白小白
蝶恋花 咏丹桂
卿墨-风起的地方
揉碎黄金香满砌。碧叶层层,只合中秋契。月照空阶思又起,风生别院情相系。
露种偷来谁与醉。一霎流光,道尽愁滋味。手把玉肌人不寐,玉肌共我同憔悴。


全词以丹桂为线索,融景、抒情、寄意于一体,将花的形态、香气与词人的情思紧密缠绕,字句间既有对丹桂的细腻描摹,藏着深沉的怀人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词的优点极为突出:一是咏物不粘滞于物,始终以花为媒写情,做到物我交融;二是景语、情语的转换自然,无生硬割裂感;三是字句间藏着细腻的情绪层次,从赏花香到思人,再到愁眠,同憔悴,层层递进。
开篇揉碎黄金香满砌以妙喻绘出丹桂色艳香浓,只合中秋契又暗勾花期与情期;中片月照空阶,风生别院借秋景衬怀人,谁与醉的问句更添孤独;结尾手把玉肌,同憔悴将花与人的命运绑定,把愁绪写得绵长又真切。
修改
揉碎黄金香满砌。碧叶层层,偏与中秋契。月照空阶思又起,风生别院情难系。
露种手栽谁与醉。几度流光,道尽愁滋味。手把花枝人不寐,花魂共我同憔悴。
不足之处略做修改
1. 只合→偏与(碧叶层层,偏与中秋契)
原只合表“理应如此”,语气偏绝对,少了灵动感;改偏与后,赋予丹桂“特意、主动与中秋相约”的拟人化情态,既贴合丹桂“中秋绽放”的物性,又暗合词人对花的亲昵感,为后文情难系的细腻情思铺垫更自然的情感基调。

2. 情相系→情难系(风生别院情难系)
原情相系仅表“情思相连”,未显愁绪;改情难系后,直接点出“思念想连却无法传递”的怅惘,与前文思又起的牵挂、后文愁滋味的愁绪形成逻辑闭环,让怀人之情的“愁”更有落点,情感层次更鲜明。

3. 偷来→手栽(露种手栽谁与醉)
原偷来无明确情境支撑,逻辑稍弱;改手栽后,以“亲手栽种”的细节凸显词人对丹桂的珍视,谁与醉(无人共赏同醉)的孤独感便有了依托——亲手培育的花却无人共赏,更能反衬怀人之寂,情感更真切。

4. 一霎→几度(几度流光,道尽愁滋味)
原一霎(极短时间)与丹桂花期(约1-2周)不符,也难显愁绪的厚重;改几度(几次时光流转)后,既贴合花期长度,又暗表“愁绪在数度日夜中累积”,让道尽愁滋味的“愁”更具时间维度的深度,而非转瞬即逝的轻愁。

5. 玉肌→花枝、花魂(手把花枝人不寐,花魂共我同憔悴)
原玉肌两出稍显重复,且手把玉肌不符合“手持”的实际动作;首处改花枝,让手把的动作更合理,也与丹桂的植物形态更贴合;尾处改花魂,既避免重复,又以“花的灵性魂魄”替代“花瓣质感”,让人花同憔悴的联结更具精神共鸣,意境更空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2

帖子

15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67
39#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蝶恋花·桂花
文/轩辕剑谱  

黄雪珊珊浮月露。蕊粉鸣柯,香屑攒缃素。冷冷寒宫犹少树,倩谁解去吴生斧?
且看白衣罗袜步,魄兔冰蟾,霜带回风舞。枝下媌娙调七羽,人间天上同凝伫。

苏苏试评:问好学友!这首词格律正确,符合作业要求。上阙起拍以通感手法营造幻境,“黄雪”既指桂花色如金、落似雪;“蕊粉鸣柯”描摹入微,花粉随风击打枝柯如碎玉轻鸣。后两句以诘问句道出仙界的寂寥。下阕继续用典,将月宫仙子与水中宓妃意象叠合,结尾尤见匠心,美貌乐师在桂树下弹奏七弦琴,“同凝伫”定格永恒的审美瞬间。此词虚实相生,典故运用如盐入水,既保持古典韵味,又生发出新的诗意空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12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6
38#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卿墨32~荷月

蝶恋花·桂
卿墨11痴心不改   
金栗新开浮碧树。半掩冰绡,暗把幽香注。月下清晖笼翠处,窗前漫洒蟾宫露。   
汉殿金风催艳吐。谁倚芳丛,独与时光数。欲绾行云云不住,空教簌簌沾衣素。

解读:金色桂花新绽在碧玉般的枝叶间,半遮着薄纱似的花瓣,悄悄将幽香倾吐。月光清辉笼罩翠色枝头,窗前遍洒着仙宫飘下的甘露。
  汉代殿宇的秋风催动繁花盛放,是谁伫立芳菲丛中,独自细数光阴的脚步?想要挽住飘游的流云,云影却匆匆不肯停驻,空任桂花簌簌落满素白衣衫。

简评:“金栗新开浮碧树”以“金栗”喻桂花形色,贴切灵动;“半掩冰绡”拟其轻盈薄绡之态,兼具视觉与触感。下阕“月下清晖”“蟾宫露”等意象串联,营造出澄澈幽远的月宫幻境,与桂花高洁气质相契。“暗把幽香注”一“注”字,赋予香气流动感,化虚为实;“欲绾行云”以“绾”字写留恋之意,生动奇崛。结句“簌簌沾衣素”以落花声与素衣视觉交融,余韵绵长。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37#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蝶恋花
卿墨33-淡然
坐饮庭前明月好,一树新开,金粟知多少。墙下秋虫声未老,天香浅送风儿小。
闻说广寒仙子俏,举酒长空,对影杯中笑。银练青丝相映绕,人间有味情难了

评:上阕以实景起笔,“坐饮庭前明月好”勾勒出庭前独酌的闲适画面,继而以“一树新开,金粟知多少”暗写桂花(金粟为桂花别称),巧妙衔接人间与天上。下阕笔锋轻转,引入“广寒仙子”的缥缈传说,由实入虚,形成人间月境的精神对话。结尾“银练青丝相映绕”将月光喻为银练,与青丝交织,虚实相映,最终以“人间有味情难了”回归现实,完成从幻美到温情的意境闭环。

可商榷处
“天香浅送风儿小”中“风儿小”稍显口语化,但与后文“杯中笑”的俏皮呼应,亦成独特风格。

问好同学,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评错勿怪

点评

竹韵梅影老师点评:问好二位诗友美评佳作, 个人也特别喜欢这阙词,有滋有味呢。参照青书学友意见修改一下就是一篇佳作。继续加油哦!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3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2
36#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29-高山流水

原玉:

蝶恋花.桂花
卿墨28-小白中的白小白
庭角枝横云外路,月上梢头,簌簌金英吐。暗度幽芳人不悟,卷帘忽觉秋如许。
欲折琼枝无处诉,怕扰清宁,只作阶前伫。风动香痕留浅步,一襟落影和诗住。

解读:庭院角落里,桂树枝桠横斜,仿佛延伸到了云外之路。明月爬上树梢,在这清幽的月色下,桂花簌簌地绽放,吐露出金黄的花朵。那暗暗散发的幽香,一开始并未察觉,直到卷起帘子,才忽然惊觉秋天已然如此浓郁。
想要折下这如美玉般的桂花枝,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这份心意。又害怕折花会打扰了这份清幽宁静,于是只能静静地伫立在台阶前。微风拂过,桂花的香气留下浅浅的痕迹,我漫步其中,一袭襟衣沾染了桂花影子,仿佛与这诗意的景致融为一体。

互评:问好白小白学友。这首词格律无误,立意明确(咏桂抒情),脉络清晰(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起拍以景起笔,起的较为自然且富有画面感;二拍承接上文桂花的绽放,从嗅觉和感觉上进行深化感受桂花带来的秋意,承的紧密自然。
下片的过片由前面的赏景感受转为内心的情感活动,丰富词的内涵,转的巧妙;歇拍融情于景收束全篇,将情感升华到诗意的境界,余韵悠长。欣赏学习了!

以下为个人愚见(起承转合)分析和学友交流:

       原词起句“庭角枝横云外路”,“横”字生硬,“云外路”直白空洞,未将环境与氛围自然融合。修改为“庭角枝摇星汉处”,“摇”字赋予桂花枝动态,与“星汉处”营造空灵悠远意境,奠定清幽基调。
       承句原“月上梢头,簌簌金英吐”,“簌簌”普通,未突出桂花韵味。改后“月映琼枝,点点金英露”,“月映”呼应夜空,“琼枝”凸显桂花美,“点点金英露”写出桂花在月光下如金露闪耀,增强画面美感。
        转句原“欲折琼枝无处诉”转折突兀,情感递进不自然。修改后“欲采芳枝情寄诉”,由赏景自然过渡到情感表达,因美景引发内心情感却难言说,为“恐扰清幽”做铺垫。
         合句原“风动香痕留浅步,一襟落影和诗住”模糊且不够新颖。改后“风拂香痕留印步,满襟花影同诗赋”,“留印步”形象写徘徊情景,“满襟花影同诗赋”将花影与诗赋结合,表达喜爱与融入诗中的情怀,留下深刻印象。

蝶恋花•桂花  (改动版)

庭角枝摇星汉处,月映琼枝,点点金英露。暗送幽馨人未悟,凭窗始感秋光驻。
欲采芳枝情寄诉,恐扰清幽,且立阶前顾。风拂香痕留印步,满襟花影同诗赋。

吾首次试学点评,纯属个人愚见,不妥之处请海涵勿怪,权当学习交流!还请评阅老师补刀,共同学习!

点评

竹韵梅影老师点评:问好二位诗友:欣赏佳作美评! 补充一点哈,首句两个枝字,废墨了。虽然诗词中可以有重字,但是要分有理重字和无理重字。庭角枝摇完全可以另外换个字,如轻摇等。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0
35#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第二讲作业
卿墨35-紫玉
卿墨-41梦雪
蝶恋花.桂花
揉碎细金镶玉树,满地飘香,盛比春风渡。不向娇红争艳慕。静凝芳韵成浆露。  
久向寒宫眠玉兔。遥伴嫦娥,丹墨传千古。万点星芒蟾影舞,金秋乐把人间顾。

解读:把细金揉碎镶嵌在玉树上面,十里飘香的桂子,繁盛的时候好比春风来渡。不愿意与白字千红争艳.静静的凝成芬芳做成琼浆玉液。
长久向广寒宫里伴着玉兔而眠。也遥遥伴着嫦娥,任才子佳人的妙笔丹墨传唱千古。万点花蕊像无数的星星伴着嫦娥的影子翩翩起舞,快乐的金秋与人间同乐。
试点评:问好同学,此篇通过描写桂花的颜色,香气,而引领下拍,桂花在秋天绽放,不与百花争艳,而且桂花可以做成琼浆玉露,润入心田,这是描写桂花的功用。下片通过神话的手法,通过玉兔嫦娥广寒宫,来说明桂花本是广寒宫上的仙树,移植人间,在人间生根发芽,为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比,神话的手法描写桂花的高贵品质与奉献精神。通篇文字顺畅,意寓高洁,主题明确,是一篇不错的作品,向同学学习了。

点评

竹韵梅影老师点评:问好两位学友: 佳作美评,向你们学习! 我只想提点小建议哈, 万点星芒调成星辉可否!金秋乐把人间顾。,试改:金秋作乐人间顾可否?各见哈。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0-25 18:05 , Processed in 0.5494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