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735|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二十六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1102

主题

1491

帖子

55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 21:5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多丽》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左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0
30#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六讲作业
雨竹12-剑卿歌

多丽  草
予安
破层冰,暗苏流水娟娟。敛余寒、纤芽试暖,嫩黄悄点荒原。沐东风、柔茵漫展,滋夜雨、浅碧初斑。陌上痕轻,墙根影细,茸茸生意已盈阡。渐晴野、青浮遥浦,翠色欲连天。销凝处,群芳未至,春意漫漫。
恁殷勤、岁来新发,自守荣落堪怜。任屐痕、踏平又起,纵燎迹、烧尽重还。不羡花娇,何争树挺,但凭心意对流年。问何物、能消层垒,尤此寸身坚。斜阳外,萋萋不尽,又送风鞭。

问好师友,剑卿歌试评:
上片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层冰”“流水”“纤芽”“柔茵”“浅碧”等意象写草的生长过程和春天的景象,下片通过屐痕踩踏、野火燎烧等衬托写草的品格并寄寓情感。
一首咏物言志的好词,语句流畅自然,情感饱满,通过赞美草的坚韧、淡泊、顽强、永恒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平凡而坚韧的生命的赞美,也有表达自身面对挫折会如草一般乐观坚韧,给人以深刻哲思,学习了!
一点个见同老师探讨:
1、暗苏是指流水悄悄苏醒么,能理解,但词语的使用个人持保留态度。
2、草的纤芽是嫩绿色吧,嫩黄似乎不合实际。
3、有了上句的嫩黄,所以有了下句的浅碧初斑,个人印象里残冰消融的初春该有的颜色是枯黄,青草初茸并非嫩黄。
4、上下片衔接不够流畅,翠色连天跟岁来新发是矛盾的,理解老师下片开始情的表达,自守荣枯,明心见志,遣词上可以再酌。
5、下片二拍和三拍可以调换一下顺顺,逻辑更清晰。
有点吹毛求疵,确实很好的一首词,个人水平属实有限,有理解偏差或谬误之处尚请海涵,欢迎师友讨论指正。等评阅老师复评学习,谢谢!

点评

整个下阕要好很多,不仅有主题而且有深意,把春草的坚韧顽强写的到位,但最后一个韵句感觉偏了,东君送风鞭不是更能显示春草的顽强坚韧么?换个角度写风鞭或许更好。个见,请斟酌接受。  发表于 3 天前
上阙开篇,暗苏一词意思不明,疑为生造词,且本句离题偏远,建议修改。接下来几个韵句虽然描景很美但脉络不太清晰,给人感觉稍显凌乱。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29#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六讲作业
雨竹21-安若渔

原玉
多丽
雨竹组长-秦风
上层楼,一轮明月中天。倚栏杆、凝神眺望,银辉洒遍千山。目极时、朦胧树影。雾起处、缥缈云烟。啼鸟遥闻,鸣蛩暗度,松风拂过隐嚣喧。久伫立、斗移星转,夜色正阑珊。单衣薄,蟾光渐冷,玉露生寒。
念佳人、经年阔别,几番魂梦相牵。更何堪、雁鸿信杳。空嗟叹、锦字难传。廿载幽思,半生执着,谁怜弱冠变苍颜。唯祈盼、天涯安好,一世伴清欢。余愿足,把酒当歌,醉舞婵娟。

若渔浅评:
问好诗友!这首词上下片单看,文笔都不错。但作为一阕词,上下片则是相互无关的两个主题。上片全部是写景,下片陡然一转,之间毫无联系和铺垫。这可不是诗友的真实水平哦!

点评

下阕,整体来看还是和上阙缺乏了呼应,尤其是最后一个韵句很像在整体一件新衣服上打了个旧补丁,给读者感觉还是赶得仓促了,能看出基本功很不错的。  发表于 3 天前
上阙两个方面和学友商榷,一是喧嚣一词,前后颠倒后感觉凑韵了。二是在准备过片处该出现的人物没有安排,导致上下阕有断的感觉。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28#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互评作业

词研第25讲作业
雨竹31~扬风万里
多丽·登黔城芙蓉楼怀古
恨春休,柳花飞尽云边。又重临、芙蓉楼阁,沅江漾漾含烟。远渚旁、闲闲鸥鹭,叠嶂外、杜宇声寒。古邑龙标,左迁少伯,流光倏忽越千年。倚栏久,寒侵襟袖,思绪正千千。扬州驿,愁心寄月,潸泪青莲。
抚粉墙、断碑残字,似说骚客情缘。忽依稀,别筵诗就,纵离伤、情共婵娟。宦海浮沉,冰心未改,一腔正气写河川。今喜有、玉壶标格,长伴楚江天。凝眸处,斜阳铺水,静系归船。


予安浅评:问好同学,作品为怀古主题,情景交融,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用典得当。是首好词,学习了!

点评

这首词也是洋洋洒洒,很得词味,行文流畅,意境深远,从历史人文,古今对比,兼具作者感悟,把个芙蓉楼写活了,真想去切身浏览一番,学习了。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51

帖子

32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00
27#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二十六讲作业
雨竹组长-秦风
多丽•京城
雨竹-小西
晚云霞,映红千古京华。入清波、重楼绰影,鸥鹭轻履平沙。溯云烟、长城危倚,濯锦绣、禁殿堪夸。缥缈长河,云涛浪雪,六朝古意散天涯。太行接、燕山千仞,明月旧时家。钟声起,连绵庙寺,绿野清嘉。
念名城、风流蕴藉,好雨应润春花。帝府深、岁华沉郁,人才聚、竞似乘槎。远控东南,屏藩塞北,古今豪杰竞豪奢。始有此、物华天宝,雄丽骋骊骅。东风里,玉兰香溢,远播方遐。


雨竹组长-秦风互评:
全词依“多丽”词牌的舒缓节奏,以景载史,以情贯景,既写出了北京作为古都的地理形胜与历史分量,也传递出其在时代东风中的鲜活气韵,堪称一幅立体的“京华图卷”。


点评

秦风师点评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4 天前
咏物词易成老干体,但是小西这首却情景交融,历史与人文兼具,多角度描写京城繁华和重要地位。娓娓道来,行文流畅,两结皆是景结余味无穷。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26#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六讲作业:
雨竹10-见鹿

一阅读:

多丽 黄鹤楼燕集

清末民国初 • 邓嘉缜
试登楼。一卷横锁双流。莽苍苍、西来东注,奔腾不肯回头。长风烟、汉阳晴树,带斜阳、鹦鹉芳洲。风景无殊,江山如昨,几人酾酒豁吟眸。早难道仙人鹤杳,歇绝便千秋。肯辜负、岸边垂柳,柳外轻鸥。
甚年光、乌飞兔走,一般逝水难留。且摩挲、江干立鹄,更呼唤、水底潜虬。酌我琼卮,酬君大斗,便无玉笛也清幽。须办得、人生行乐,富贵等浮沤。划然啸、楚天澄碧,宿霭全收。
简译:
试登上黄鹤楼,只见山峦如卷轴般横锁长江汉水。江水莽莽苍苍,自西向东,奔流不肯回头。汉阳晴树增添了长空风烟景致;夕阳映照下鹦鹉洲芳草萋萋。风景依旧,江山如昔,多少人在此饮酒赋诗、纵目远眺。难道真如传说中那般,仙人乘鹤一去不返,就此断绝了千年?怎忍辜负岸边垂柳,和柳枝外翩飞的白鸥?
时光如飞鸟疾走、日月轮转,江水也这般流逝难留。且抚摩江边矗立的石雕鹄鸟,再呼唤水底潜伏的虬龙。斟满我的玉杯,敬你大斗美酒,即便没有仙人的玉笛,此刻也足够清雅幽静。须知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富贵如同水上泡沫般虚幻。突然一声长啸,但见楚地天空澄澈碧蓝,久聚的云气全然消散。

简析:
此词起句简洁有力,扇面对的倒装和各处三字句均引发跌宕起伏气势效果,结尾倒数第二拍点出立意,尾拍以景事结,余韵悠长。




二,互评

雨竹28-你笑了
多丽·初秋
文/你笑了
渐凉凉,一朝暗换林亭。半凋桐、漫摇金井,隐隐弦乐犹清。睡意消、午窗慵起,迷蒙望、苔砌空庭。露湿莎阶,烟迷野渡,枝头松色独青青。更几阵、疏疏微雨,著意洗秋声。偏还是,西风未劲,尚有余情。
最天高、云闲雁字,几行初写南征。映沧波、荻花胜雪,涵素影、桂魄方明。鹤梦初回,鸥盟尚在,水云乡里足平生。漫赢得、诗囊半涩,徒对好山横。衔杯又,待菊东篱,再约新晴。

见鹿浅评:
起笔点题秋意落在林亭,可谓新颖。后面的词脉层次感就无法理了。起拍才新秋渐渐凉,第二均拍就桐凋叶落,同时弦乐隐隐,这一笔也太快了。第三均拍又转写午睡,后面又来一笔露湿莎阶。这三笔下来时间杂糅画面混乱,上片的协拍已经是秋雨着意洗秋声,还有余情,殊不知情从何来。
下片几乎是堆景。但换头好看。下片换头之后的三均拍一拍一多景还多意,造成词脉凌乱。一个初秋的清爽硬是被你塞满了各种景致与情致,堆砌了所有美好的事物与成词。煞尾还可以,至少有所期待,留有想象的空间。而前面的确是塞太满了。建议瘦身,上下片掏空三分之二的内容。

优点是有不少含蓄婉约的句子词味不错。弱点是过多堆砌导致层次感与画面的通透感差了一些。

点评

作者功底不错,词味浓郁,句子婉约,只是有些脱离主题。  发表于 4 天前
上下片起拍 结都不错,中间有些面面俱到。  发表于 4 天前
问好两位老师,见鹿老师点评到位,细致中肯,这首词题目是初秋,有些景物并非初秋所有。时间 空间跨度大。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66

帖子

7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8
25#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六讲作业:
雨竹11~羽君

多丽  梨花半落未落成伤
雨竹组——宛儿
露儿轻。润成小朵霜凝。似闲闲、低眉信手,美人应隔云屏。待风来、蹁如穿蝶,因风去、皎若流萤 。识得春菲,东君敕与,苎萝浣过两三星。剪那页,溶溶月落,簇簇对长亭。流光转、蓝桥枕雨,放纵飘零。
对檐芽、横枝拍笛,故事来赋冥冥。落花深、石街巷角,青油伞、说取曾经。绿蚁新醅,红桃旧酿,高歌持酒醉中听 。谱一调,相思成茧,囚梦梦难醒。多情字、何堪凉薄,困锁烟汀。

1、此词合格合律
2、解读
     “露儿轻。润成小朵霜凝”,开篇描绘了露水轻轻滋润着梨花,将梨花比作霜凝的小朵,形象地写出了梨花的洁白与娇柔。
             “似闲闲、低眉信手,美人应隔云屏”,把梨花比作隔云屏的美人,以美人的姿态来形容梨花的优雅。
            “待风来、蹁如穿蝶,因风去、皎若流萤”,通过描写梨花在风中的姿态,像穿蝶般蹁跹,如流萤般皎洁,展现了梨花的灵动之美。
            “识得春菲,东君敕与,苎萝浣过两三星”,“东君”指春神,这里说梨花得到春神的眷顾,如同西施在苎萝溪边浣纱般清新脱俗。
            “剪那页,溶溶月落,簇簇对长亭。流光转、蓝桥枕雨,放纵飘零”,描绘了月光下梨花与长亭相对的画面,时光流转,梨花在雨中飘零,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


            “对檐芽、横枝拍笛,故事来赋冥冥”,词人对着屋檐下的横枝吹奏笛子,开始讲述那些冥冥中的故事,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
             “落花深、石街巷角,青油伞、说取曾经”,落花堆积在石街巷角,青油伞下仿佛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勾起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
            “绿蚁新醅,红桃旧酿,高歌持酒醉中听”,词人以酒浇愁,在醉中听着自己的高歌,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谱一调,相思成茧,囚梦梦难醒”,将相思比作茧,把自己困在梦中难以醒来,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苦。
            “多情字、何堪凉薄,困锁烟汀”,最后感慨多情的文字难以承受现实的凉薄,自己被困锁在如烟的水滨,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惆怅。

3、互评
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切合主题,清新婉约。
用词用句,修辞手法。独到干炼。
是学习的佳作!我再细细品读去。

点评

评,这首“梨花”写的很美,用词也很典雅,整体行文流畅,意境深远,不失婉约为正宗的一篇佳作,学习了。互评老师这块解读的非常非常细致,值得表扬。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

帖子

11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6
24#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雨竹18~荷月

雨竹32-阑亭雪
多丽     望月
幕帘垂,湛空碧海无澜。聚霜华、身从皓宇,玉色不染银盘。施清辉、八荒六合,著玉树、斑驳如川。寂寂星河,泠泠淡月,千丝万缕壁生烟。凝叹已、金风过隙,玉露点危阑。琼娥寂、瑶台凤阙,孤影谁关。
故犹思、阴晴圆缺,任此尘世难欢。料多情、别来恨远。念痴人、花桥婵娟。阔落清辉,幽光怨眼,依窗慢转去难还。对香篆、心形渐散,烛火泪三千。遥问月,天涯客旅,踏马扬鞭。

翻译:帘幕低垂,夜空澄澈如碧海无波。月光如霜华凝聚,自浩瀚天宇洒落,皎洁如玉的圆盘不染纤尘。它向四面八方倾泻清辉,将树影映照得斑驳如画。寂静的星河中,清冷的月光如烟似雾,在墙壁上投下缕缕光影。忽而秋风掠过,露珠点缀着高栏。月宫中的嫦娥独守瑶台仙阁,她的孤寂有谁知晓?
常想起月亮的阴晴圆缺,正如人间难以圆满。多情之人总因离别而怅恨,痴心者常对月寄托相思。清冷的月光,含怨的眼眸,随着窗前光影流转却终究难留。面对香炉中渐渐消散的心形篆香,烛火垂泪如雨。遥问明月:那天涯游子,是否正策马扬鞭?

简评:这首词以月为题,营造出空灵寂寥的意境。上阕通过"幕帘垂""湛空碧海"等意象勾勒出澄澈夜空,以"玉色不染银盘"的月为核心,运用"霜华""玉树""星河"等冷色调物象堆砌出清冷仙境。下阕转入人间情思,"阴晴圆缺"化用苏轼词意,将月之盈亏与人生离合相对应,"烛火泪三千"等句直抒胸臆。全词语言绮丽,善用典故,但意象稍显繁复堆砌,情感转折略显生硬。末句"踏马扬鞭"的豪放语突然打破整体柔婉格调,可再斟酌。

点评

另,“月”字如果不出现意境或许更深远,且重复使用影响词境。  发表于 5 天前
下片,“花桥婵娟”这里四平,尽量要有声律上的起伏,上下片两个“清辉”略显词穷。  发表于 5 天前
上片,起句三字所起的作用不大,如果是“望”,那么“垂”的感觉似乎不太对,起码应该“帘幕”卷起来或者挂起来才能“望”是吧。  发表于 5 天前
评:这首写的“望月”,以“月”为背景抒发情感,用语清雅,整体词情词境都比较耐品。互评老师这块翻译的比较完美,字内字外之意一一破解,评语精简到位。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4

帖子

5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0
23#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26讲作业
雨竹组31~扬风万里

互评:
原玉:安若渔

多丽·咏竹
翠烟浮,竹篱密筱交萦。恁生来、虚心抱节,亭亭不向风倾。历三冬、雪欺霜犯,经九夏、雨打雷惊。瘦影摇空,清声戛玉,偏于幽处立伶仃。任他处、李桃争艳,冷眼自含情。谁堪比、孤标劲节,耐得枯荣。
念生平、溪旁石畔,惯随云鹤栖停。引新篁、穿苔破藓,伴老干、护径遮星。月下筛金,风前弄佩,此君高致少人明。待裁作、青竿钓渭,或制碧筒觥。何须问,岁寒心事,自有天成。

试评:问好学友,这首词以“咏竹”为题,却不止于描形,更重寄情,将竹的形态与品格、境遇与志向熔于一炉,欣赏学习了。
  但有个别处值得商榷,“伶仃"显娇柔,与”劲节”反差大。”清声戛玉"与"风前弄佩”意重。"偏于幽处”过于主观,因有些竹,还是做于景观之用。
说的有可能不对,请见谅。

点评

下片,整个下片意境都比较深远,独“或制碧筒觥”有强行加入之感,到这里词境陡然跌了一层。  发表于 5 天前
上片,对于虫子长调要求不高,但是呢关键内容词句之处应当避免,比如两个“节”字重复使用,词意上基本一致,所以呢显得词穷无趣。  发表于 5 天前
评:这首“咏竹”整体看来还是比较成功的,很有“竹”的神韵气节标格。对于互评老师这块评的比较精简,也无不可之处。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5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0
22#
发表于 2025-8-7 22:50:1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六讲作业
雨竹27雨婷
互评
雨竹-幻玉

雨初消,彩虹悄焕新晴。暑天长、炎蒸何虑,湖畔风物堪惊。望芙蕖、凌波艳态,闻水鸟、掠影飞声。翠袖沾香,芳怀借色,转头环顾数峰青。试筋力、凭高临远,穿野引蜻蜓。吟兴起,归园守拙,久慕渊明。
算而今、梦随蝶去,了却人世牵萦。正随缘、愿修玉质,常有约、勿说颓龄。草覆闲踪,花含笑靥,归时斜照已相迎。恍疑是,巧逢苏子,豪气与云平。谁同我,珍惜当下,莫论曾经。
问好学友,这首词写景如画,情致高雅,展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悟,语言流畅,若在情感上再三稍加打磨,会更浑然天成,瑕不掩瑜,这不失为一首颇具隐逸风味的闲适佳作。学习了

点评

词中化典无痕,上下片主题统一,向往田园生活。珍惜当下,不论曾经。整体除去个别句子欠凝炼,是首不错的抒情词  发表于 3 天前
这首词由于复制的问题,没看到题目,但也没按作业要求写, 上片起拍很美,雨后彩虹,景物描写也不错  发表于 3 天前
问好两位学友,点评有点简单了,但也说出了值得学习的地方。  发表于 3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8-15 18:03 , Processed in 0.1306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