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54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15讲秋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1151

主题

1556

帖子

574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1 19:5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期七律第十五讲作业:
参照例诗,就某人或某事写一首赠答七律,赠或答皆可,题目自拟。(同学们可以相互赠诗和酬答,也可以赠老师。)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96

帖子

8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0
13#
发表于 2025-7-30 20:22:59 | 只看该作者
感事与君
秋17——黄土坡(作业十五)
天时地利与君见,论理学堂共向前。
九曲并肩春荡漾,狮山携手足盘旋。
雨中争胜逢双鹊,池畔搀扶遇碧莲。
三十安然能互守,灵犀一点岂言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12#
发表于 2025-7-27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幽草黄鹂
七律  赠老公
一结连理卅余载,风雨同担情义真。
旦暮共行肝胆照,晨昏相守手足亲。
谈天总伴冰轮下,说地常随赤日新。
并赏夕阳图盛泰,岁华歆享抖精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5

帖子

9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4
11#
发表于 2025-7-27 07:36:17 | 只看该作者
七律•赠庞燕
文/秋18-雷雨
未逢片刻似三秋,自古相思同带愁。
嗟憾盈胸从未散,牵肠若浪不曾休。
密枝莫折情深处,孤雁难临爱尽头。
为汝失魂人落寞,暖侵心底竟无由。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3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2
10#
发表于 2025-7-26 16:32:38 | 只看该作者
   秋组11-倾城雪

             七律. 谢诗班师友

屏前唱和觅知音,网络传声共此心。
键底诗花频绽蕊,字间雅韵似鸣琴。
相携一载情非浅,偶结师缘意自深。
且把幽思藏尺素,几分不舍几沉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9#
发表于 2025-7-23 17:28: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点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3

帖子

10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8
8#
发表于 2025-7-21 08:58:04 | 只看该作者
七律·答毕业晚会学子
秋02-李纳兰
灯前笑语暖离筵,细数流光已数年。
案上芸香凝旧梦,阶前柳絮逐新篇。
莫辞此夜杯频举,须信他时路自宽。
且把叮咛藏袖里,长风送尔上云端。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5

帖子

9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4
7#
发表于 2025-7-20 18:1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襄公 于 2025-7-20 18:50 编辑

七律•感春晖
文/秋21-顺其自然
东风著意草丛肥,更遣甘霖润棘扉。
烛火夜深明卷帙,云梯风定接朝晖。
相知便感贵人遇,自幸犹存磐石依
寸草春晖何以报?仰天长向鹤高飞。

雷雨拙评:格律有误(晖挤韵,且在关键的246位置。另有不规则重字风草)。全诗押平水五向微韵。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我能读懂颈联和尾联是有紧密关联的,但颔联是没看明白与首联承句的关系,与与颈联的关系(有,太弱)在承上启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颔联作为"承转枢纽",没能充分承接首联的"恩",也没能为颈联的"感恩"埋下伏笔,在"意脉连贯"上需要加强。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春晖",侧重表达对"贵人""恩情"的感激,虽有感恩之情,但未明确"赠答"的具体对象(未提及对方的身份、双方的互动细节等),更像是一首泛化的感恩诗,而非针对某个人(如老师、同学)的定向赠答,对象感稍弱。
赠答诗常包含对对方的评价、回忆共同经历、回应对方的观点或情感等。此诗未涉及与特定对象相关的具体事件、对话或对方的特质,内容上缺乏与"赠答对象"的直接关联,更偏向个人抒情,而非双向的"赠"与"答"。
这首诗在七律的格律形式(字数、句数、对仗、押韵)上基本合规,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是一首合格的七律。
但作为"赠答诗",其核心的"对象性"和"双向关联"稍显不足 —— 若能在诗中融入与赠答对象相关的具体细节(如回忆某次交流、提及对方的教诲或帮助、回应对方的言行等),则更贴合"赠答"的要求,使情感指向更明确,互动性更强。
总体而言,可视为"合格的七律",但作为"赠答七律",在"赠答"的针对性上有提升空间。


七律•赠老公
文/秋05-清心
休怨光阴逝太匆,而今渐至夕阳红。
虽无富贵须知足,幸有安康莫谓穷。
儿女常来常又往,米盐每去每还充。
何如做个清心客,淡看云舒云卷同。
雷雨拙评:格律无误。全诗押平水一东韵。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
逝与太匆,意重。且太匆非诗家语。渐至不如龄至表义更海水不可清晰精准。颔联与上一首是同样的问题,承上未能做到承接"渐至夕阳红"的内容来拓展,虽然用了转折词(通过先承认前者的缺失,再以"幸有"引出后者,形成对前者缺失的弥补或情感上的转折,使后者的存在更具分量)貌似逻辑合理(也确实合理,但仅限于颔联自身,与全诗不谐。)但后五明显内容与承句不符。颔联与颈联也是有关联(儿女常来常又往可呼应虽无富贵须知足,但米盐每去每还充就与幸有安康莫谓穷脱节,另去不如少或缺)"常来常又往"稍显口语化,常可改频,频来频又往。七分句的何如出现的不合适,因为中二联颔联和颈联同档表达了意重的不生贪欲知足常乐的观念,何如需要中二联做出种种不妥的预测或现实的不如意才正好接何如的转折。八分句和七分句是因果关系的流水对,但对全诗来说跳脱。
韵字的词性非动即形皆属虚字,没有一个名词。词性失衡。首字平仄5比3可以。白脚两个入声一个一上声,要是把
两个入声中的一个换作去声就完美了。
全诗虽有诸多问题但整体属赠答诗,这一点是符合作业要求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47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6
6#
发表于 2025-7-20 08:1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律.《赠诗词班毕业诸君》

秋01-晨宵对别离

墨香缘聚共春风,数载芸窗耕月同。
拈韵常吟烟岫里,敲词每在烛龙中。
三秋灯火燃清梦,一棹江湖送远鸿。
莫叹云程歧路漫,诗心自有渡星通。

点评

问好春宵对别离同学,这首七律格律无误,起承转合顺其自然,中规中矩。  发表于 2025-7-21 11:2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0

帖子

21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46
5#
发表于 2025-7-18 14:07:1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15讲作业:
秋08-雨后彩虹
七律.教师颂
文/雨后彩虹
倾心施教度春秋,两袖清风孺子牛。
博大书山开去路,遥深学海引行舟。
蚕丝吐尽真情付,烛泪燃干夙愿酬。
喜看青苗成硕果,芳华四溢鬓霜留。

点评

这首非常好,对仗工整,用词用字漂亮,起承转合也很好,结尾不错,  发表于 2025-8-5 19:4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9-2 10:33 , Processed in 0.1246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