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205|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望舒组第13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54

主题

1332

帖子

50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20:5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一首《祝英台近》

要求:
题目1、因题设题吧,写一写梁祝的故事。要求;以第一人称化身为梁或祝。从梁祝故事中任选一段,自拟题目,或从以下推荐中选择亦可:《求学》、《送别》、《九妹》、《楼台会》、《化蝶》。
题目2、不熟悉梁祝的;就以:“宝钗分”为意写写我们曾经的爱而不得吧。因为生活毕竟不是只有三餐四季,还有诗和远方。
3、题目说明:题目是这样讲了,但是也完全可以附会的,就像苏轼的《赤壁怀古》根本就不是同一个赤壁那样,借用无妨。也就是说求学不一定必须是求的祝英台的学,送别的对象也不一定就是梁哥哥、祝妹妹。
4、作业下面写出谋篇思路,以及自己这篇作业中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5、依程垓正格。韵部自选。
词谱:
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中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仄、中平中仄。
坠红轻,浓绿润,深院又春晚。睡起厌厌,无语小妆懒。可堪三月风光,五更魂梦,又都被、杜鹃催攒。
仄中仄。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平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中仄。
怎消遣。人道愁与春归,春归愁未断。闲倚银屏,羞怕泪痕满。断肠沈水重熏,瑶琴闲理,奈依旧、夜寒人远。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0
24#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祝英台近·楼台会》
望舒组05 一小小
暮云生,风渐紧,亭外雨初歇。
执手无言,青袖泪痕叠。
三春同桌情长,一朝离散,怎禁得、寸心崩裂。

恨难绝。
谁教门第相妨,鸳鸯遭棒杀。
泪眼婆娑,君去音尘绝。
怕听孤馆寒蛩,残灯摇影,空记取、鬓磨嘻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23#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讲作业
祝英台近
西红柿🍅
贺生辰,达心意,有日不曾晚。适值贤师、怎敢情慵懒。一怀花木香风,水云明月,亦都是、平常积攒。
以何遣。两处一样时光,遥望无隔断。纸上清词,欲语言还满。雾里醉里声名,难如桃李,更年年、相逢不远。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3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0
22#
发表于 2025-6-20 23:48:35 | 只看该作者
农夫 发表于 2025-6-17 08:05
祝英台近    十八相送
望舒03-农夫

上片四言对偶句漂亮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8
21#
发表于 2025-6-17 22:0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开心 于 2025-6-17 22:02 编辑

《祝英台近·楼台会》
望舒10-小开心
柳丝柔,云影瘦,楼阁暮烟厚。执手凝眸,千语哽喉口。忆来同砚情长,并肩诗韵,怎堪这、分离时候。
意难守。那日别后愁多,相思梦魂走。今日重逢,泪湿锦衫袖。恨教俗礼相拘,家严难忤,叹缘分、恁多空有。
——

谋篇思路
开篇环境渲染:
以“柳丝柔,云影瘦,楼阁暮烟厚”描绘出楼台会时周围的环境,柳丝轻柔、云影消瘦、暮烟厚重,营造出一种哀伤、惆怅的氛围,为下文两人的重逢和情感抒发做铺垫。
人物动作与神态:
“执手凝眸,千语哽喉口”生动地刻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重逢时的动作和神态,两人执手相对,千言万语却哽在喉头,无法诉说,将他们内心的激动、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忆往昔:
“忆来同砚情长,并肩诗韵”回忆起两人同窗求学时的美好时光,情谊深厚,一起吟诗作对,这些回忆更加彰显出如今分离的痛苦。
相思之苦:
“那日别后愁多,相思梦魂走”描述了分别后祝英台对梁山伯的相思之苦,愁绪满怀,连梦中都在追寻对方。
重逢场景:
“今日重逢,泪湿锦衫袖”再次回到楼台会的场景,两人重逢,泪湿衣衫,将重逢的激动和伤感推向高潮。
结尾感慨:
“恨教俗礼相拘,家严难忤,叹缘分、恁多空有”表达出对封建礼教和父亲权威的无奈与怨恨,感叹两人的缘分最终只能付诸东流,空有情缘却不能在一起,充满了悲剧色彩。


满意与不满意之处
满意之处:
情感真挚:能够较好地代入祝英台的角色,将她在楼台会时与梁山伯重逢的激动、痛苦、无奈等复杂情感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爱情和无奈的命运。
环境描写:开篇的环境描写为整首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情境中。
语言流畅:整体语言较为流畅自然,用词符合《祝英台近》的格律要求。
不满意之处:
创新不足:在情节和表达上相对比较传统,没有太多独特的创新之处,与一些经典作品相比,在深度和新颖度上有很多欠缺。
细节刻画:在人物细节刻画上还不够细腻,比如梁山伯在楼台会时的反应和神态可以进一步描写,使两人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结尾力度:结尾的感慨虽然表达了主题,但感觉在力度上还可以再加强一些,以更好地收束全词,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1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6
20#
发表于 2025-6-17 11:5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典小妖 于 2025-6-17 22:54 编辑

古典词26期创作班第十三讲作业贴:
望舒15-小妖

   祝英台近·离别

锦书长,云墨浅,一艒千山远。乍冷江南,可觉春来晚?单衣薄锦芸香,独斟酒尽,无人管、更无人暖。
最缱绻。心鸢绳索空中,意迟如丝乱。不敢回头,怕将君名唤。抚琴听雨廊前,紧垂双目,掩面泣、泪痕已满。



优点:的确是哭着写的。
缺点:表述直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7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7
19#
发表于 2025-6-17 08:0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农夫 于 2025-6-17 08:18 编辑

祝英台近    十八相送
望舒03-农夫

柳丝柔,花径曲,执袂踏春路。欲诉衷肠,暗把玄机付。几回指蝶成双,比莺成对,怎解得、呆郎迟悟。
恨难驻。渐远村郭烟霞,长亭又相顾。纵有千言,哽在喉间住。料应此后相思,凭栏望断,也唯有、梦魂频赴。


不满意之处:本来就是个菜鸟,限题更不会,不知道咋写,不会评价,部分词句在表达上稍显直白,如 “呆郎迟悟” 等表述,未能完全展现古典诗词的含蓄韵味;下半部分对离别后情感的刻画稍显简略,在情感层次的递进上不够丰富,没有将相思之苦更细腻地铺陈开来。


点评

下片直奔主题,上下衔接不够顺畅  发表于 2025-6-20 23:53
上片与送别关联不大,主题没有突出  发表于 2025-6-20 23:52
上片四言对偶句漂亮  发表于 2025-6-20 23:50
玄机?与别绪有什么关系呢?  发表于 2025-6-20 23:45
问候学友格律正确,赞  发表于 2025-6-20 23:4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29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2
18#
发表于 2025-6-17 05:59: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26期创作班第十三讲作业贴:
《祝英台近·求学》
望舒33-晨阳

倚凭栏,罗裙绣,暗恋学诗路。聪慧如英,心思爹娘诉。男装换上征途,怀中梦想,春风面、男儿风度。

巧相遇。书生本善真诚,同行无疑虑。三载同窗,并肩两无惧。纵使鸾镜催妆,双飞化羽,怎堪见、良缘难铸。

谋篇思路:
我本人认为,还要继续求学努力,因为我的学习时间太少,又加制学识功底浅薄,入学以来,每次的作业都是以拼凑的形式完成,谋篇思路不清,不知如何下笔才好?所以,肯求校方领导们!准予我留级,谢谢院长和各位老师们!!!

点评

下片煞尾写散了,离题了  发表于 2025-6-21 00:06
下片起拍不错,学诗路上有知音,后面是不是该继续阐述如何学习是不是好一些呢 下片起拍不错,学诗路上遇知音,后面是不是该阐述如何学习会好一些  发表于 2025-6-21 00:05
ξ  发表于 2025-6-20 23:58
聪慧如英呢?指谁呢  发表于 2025-6-20 23:57
词格律正确。凭栏看什么呢?诗路为何路?  发表于 2025-6-20 23:5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0
17#
发表于 2025-6-16 20:25:06 | 只看该作者

祝英台近,祝英台求学

望舒-菁莪


惠风和,思绪涌。堂下絮飞旅。不委芳尘,不随流水舞。
杭城求学三年,韶华寻梦,男扮女,请辞父母。
别娘去。青山绿水相逢,千里不觉苦。满眼新奇,黄莺唱高树。
待得他日归来,班昭当世,须眉扫,直通云路。

谋篇思路
我个人觉得求学,还是怀揣上进心里,求学之梦,所以还没涉及和梁山伯的感情,思想单纯,好写省事,就是请求父母出去学习,出门见风景,感发

点评

还需凝练,组句不够严谨  发表于 2025-6-21 00:15
青山绿水很美,理应不觉苦  发表于 2025-6-21 00:14
上片煞尾请辞父母,下片起拍别娘去,意思重复  发表于 2025-6-21 00:14
上片起拍不错,只是与求学有何关系呢  发表于 2025-6-21 00:11
整首词围绕求学来写  发表于 2025-6-21 00:08
问候学友格律  发表于 2025-6-21 00:0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

帖子

4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16#
发表于 2025-6-16 09:40:2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二十六期创作班第十三讲作业:
望舒13-小草
祝英台近
草桥春,书窗晓,暗结同心纽。  
三载同衾,未觉罗裙皱。  
可怜楼外东风,灯前夜雨,都分付、断肠时候。  

冢初剖。忽见双翼凌空,霓裳带血绣。  
碎尽冰绡,始信情能透。  
纵教万劫沉沦,千山寒彻,也胜似、画栏厮守。  

谋篇思路:
上阙写求学同衾同心,用东风、夜雨隐喻封建礼教压迫。下阕写化蝶过程,用对比手法揭示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抉择。
凑字呢,不满意

点评

为学友的精彩点赞。加油。  发表于 2025-6-19 16:38
优点不多说,只做一处探讨:上结与过片有些过于跳脱。其原因在于上阙铺垫不足。 稍作调整会是一阙很不错的词作。  发表于 2025-6-19 16:38
整阙词思路明确,词脉清楚,表意清晰,很不错。  发表于 2025-6-19 16:38
问好学友。词格韵字无误。  发表于 2025-6-19 16:3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8 08:37 , Processed in 0.1717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