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17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十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915

主题

1303

帖子

49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21: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2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0
22#
发表于 2025-5-9 19:4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玉学词 于 2025-5-17 01:56 编辑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十四讲作业
风荷组29号~紫玉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语译】
这愁是从哪里聚集拢来的呢?原来它是离人心上的秋啊!芭蕉纵然不被雨打也沙沙地响,听去冷飕飕的。人人都说现在夜晚凉快,天气正好,我却因为明月当空,害怕登楼望见它而引起伤感。
一年的盛事像做了一场梦那样已经过去了,万紫千红,都已成空,烟笼寒水,东流不返。燕子已离巢回南方去了,我却依然滞留在异乡作客。杨柳垂下的长条官结不住我心上人的裙带,却总是任意地将我远行的船儿系住,不让我归去。
【赏析】
梦窗词中长调大部分有镂金刻彩的特点,而小令短章也有较畅明疏快的。本篇语言浅显,纯用白描,如淡墨作画,随意挥洒;可作后一类风格的代表。词是思归之作,想念的对象,大概是他已离去的姬妾。
词的头两句说离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问一答,因“愁”字由“心”上“秋”合成,遂拆字组句,用的是字谜中离合体的格式,近乎古乐府中《子夜》一类民歌的写法,语带几分诙谐机智。
陈廷焯斥之为“几于油腔滑调”,未免太一本正经。诗词本不要定于一格,滑稽、幽默、嬉笑、嘲弄,都无不可,只要用得恰当。
那么,“心上秋”的说法,除了能组字外,是否勉强呢?难道心上真有秋天不成?这就不能不说几句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了。
在诗词的特殊修辞上,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比如说“秋”字,我们几乎不能把它在各种不同场合的不同含义,全都一一列举出来:“天气晚来秋”、“竹深夏已秋”的“秋”,有凉爽的意思;
“风寒叶自秋”、“海树风高叶易秋”的“秋”,有飘零的意思;“山容客鬓两添秋”、“胡未灭,鬓先秋”,与色有关;
“四壁老蛩秋”、“沧江雁送秋”,与声有关;“梅子黄时麦已秋”,则是成熟;“江含万籁客心秋”,则是悲凄,如此等等。
此词中“秋”的用法与末例同,正说愁绪之造成,因离人心境凄凉也。当然,时值秋天,也是用字的依据。
此外,发端“何处”二字也宜注意,词人告诉我们:“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愁之生成,不在外界天地之秋至,而在于离别之人内心已似衰秋,犹芭蕉不待雨打,也觉飕飕生凉。
写景之中,兼有比兴。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后三句正证明人之心态不同,其悲欢自异。同为秋夜,人喜晚凉月明,我则怕登楼伤感,只因月圆人不圆也。
换头承前续说感秋,怀人之意仍隐约其中。
“年事梦中休”,时序至秋,繁华都尽,花落水流,更无赏心乐事;而言“梦中”者,亦杜牧江湖落魄、扬州一觉之梦耳。
“花空烟水流”,参梦窗他作所言情事,当亦暗伤佳人何处,非泛泛叹青春易逝、年华渐老也。燕已辞巢南归,人尚淹留作客,此诗歌之传统意象,曹丕《燕歌行》云:“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即其所本。
结尾二句:“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就即景之“垂柳”做文章,柳本关合离情,秋柳长条低垂似索,故言能“萦”能“系”,然该萦绾住“裙带”偏“不萦”,不该系住“行舟”又偏“漫”“系”之。“不系裙带住”,则言姬妾已去甚明。以痴语对垂柳发泄怨恨,既有诗趣,也有情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满江红
风荷36~小鼹鼠
暮色山城,西风起,依依离别,情不解、如丝扬柳,将人牵结。一片孤帆萦梦远,水云杳杳伤情切,叹知音,痴望隔天涯,遥相悦。
茶马道,倾城雪,精卫石,凌霜月。闻杜宇声啼,珠泪盈睫。心字香烧鎏鼎兽,栏杆拍遍相思阙,更唤取,执手问重逢,双双蝶。

读解:
暮色中的山城,西风吹起,我们俩依依离别,解不开的情结,如杨柳垂丝,将人牵结在一起。一片孤帆,渐行渐远到梦中的远方,水云沓沓,离别的伤情切切。慨叹知音,痴痴相望,远隔天涯,只能遥相欢悦。
茶马道上,倾城的雪,精卫填海的石头,还有凌霜的月光。又听到杜鹃的声声啼叫,眼泪顿时盈满了眼框。盘成心字形的香在鎏鼎兽的香炉中点燃,把栏杆拍遍吟唱相思的歌阙。执手问重逢的时候,唤取双飞的蝴蝶。

紫玉试评:问好小鼹鼠同学,格律无误。
此阙词通顺易懂,上景下情,情景交融,意脉顺畅,很有词味,是一阙不错的作品。
以下几点与小鼹鼠同学共同商榷:
1、上片第二句“一片孤帆萦梦远,水云杳杳伤情切,”,这个场景可以想象,意思可以理解,但是 “水云杳杳伤情切,”,意思有点费解,表达有点杂糅,建议再斟酌。
2、上片最后一句“叹知音,痴望隔天涯,遥相悦。”意思可以理解,但是因为分别,远隔千山万水,只能是遥相忆或者遥相思,而不是遥相悦,有凑韵之嫌,建议再斟酌。
3、下片第一句“茶马道,倾城雪,精卫石,凌霜月。”,堆积物象,不知意思和彼此间的逻辑,为读者更好理解,建议再斟酌,有用词和逻辑上更清楚地表达。
4、下片第三句“心字香烧鎏鼎兽,栏杆拍遍相思阙”,意思可以理解,但是过分泥古,不符合现在的实际,建议再斟酌。
5、下片最后一句“更唤取,执手问重逢,双双蝶。”执手不能在重逢前,这句话的表达存在歧义,建议再斟酌。
以上个见。能力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同学多多谅解!

点评

       中长调的创作很难,难在内容的填充,还有长短句,押韵,平仄,对仗等,很考验作者的综合素质。但要耐读耐品,出佳作更是难上加难。  发表于 2025-5-21 07:57
词友这阙创作,总体感觉层次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题的发掘很有潜力。不仅仅是写好一段风景文字,更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议论或抒情。  发表于 2025-5-21 07:57
而这阙词创作的软肋,就是议论与抒情的欠缺。要把旅游写成诗词,感受很重要,或喜怒哀乐,或吊古怀今等等,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绪。  发表于 2025-5-21 07:5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1

帖子

14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86
21#
发表于 2025-5-8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风荷水木生作业
满江红·暮春感怀
蓦然云归
絮老花残,东风过、繁英都歇。临水榭、乱红浮棹,断萍凝雪。几度春归人易倦,十年梦醒愁难绝。更那堪、杜宇咽空山,啼成血。  
青骢误,芳信缺;朱颜改,冰心裂。叹苔侵旧径,屐痕湮灭。纵有花笺题恨字,争无雁足传瑶札?待重斟、浊酒酹斜阳,苍烟阔。


翻译成现在语言
柳絮纷飞,花儿已残败凋零,东风吹过,那繁茂的花朵都已凋谢。在靠近水边的亭台上,杂乱的落花漂浮在船桨边,零散的浮萍如同凝结的白雪。多次目睹春天归去,人也容易感到疲倦,十年的梦境醒来,心中的忧愁难以断绝。更难以承受的是,杜鹃鸟在空旷的山间哀鸣,啼叫到口中流出鲜血。
曾经错过美好的时光,远方的音信也迟迟不来;青春的容颜已经改变,那一颗纯净的心也已破碎。感叹那青苔侵蚀了旧日的小径,曾经留下的鞋印也渐渐消失不见。纵然有精美的花笺可以写下心中的怨恨之词,怎奈没有大雁的足来传递这珍贵的书信。只能再次斟满一杯浊酒,洒向夕阳,此时只见苍茫的烟雾弥漫,天地广阔无垠。


试点评,
全词情景交融,上阕景中寓情,下阕情中带景,通过暮春的衰败之景,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愁苦、哀怨与无奈,情感真挚深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只是感觉杜宇咽空山,啼成血。冰心裂。下字有点重。

点评

过片的“青骢……湮灭”句,在情感脉络的推进上略显啰嗦。但瑕不掩瑜,整体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25-5-12 12:29
如果上片的十年梦醒,能够在下片得到更好的交代,那么整体就显得更紧凑些了。  发表于 2025-5-12 12:26
问好水木生诗友,蓦然云归诗友。对水木生诗友的翻译,点评,我都很赞同。蓦然云归诗友的这首满江红,整体情感很足,通过景情交融的表达,语言上很有词味。  发表于 2025-5-12 12:2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20#
发表于 2025-5-8 16:4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钓寒江雪 于 2025-5-8 17:45 编辑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试分析一首古人词:

满江红 其一 题冷泉亭
南宋 ·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来下,佩环声急。
谁信天锋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水润,琅玕湿。
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词上阕依方位自上而下 ,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写起。“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说山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高大的树木,象戴冠垂缨的官吏,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第二句绾合上句,并形容树木枝叶的茂盛垂拂。“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说两旁翠绿溪谷的流泉,渐次流下,声音琤琤琮琮。下面四句 ,集中写飞来峰,由“谁信”二字直领到底。“谁信”二句描写飞来峰,气势雄伟。“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飞来峰象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可惜时间一久,沧桑变幻,现在已无人能认识它“ 当年”的来历和面貌,以补充解释、描写飞来峰作结,调子转为舒和。

下阕“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 ”,写亭边的木石。琅玕,美石;琼珠,即秋露。因秋露结成琼珠般的水点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湿润。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昂。”“醉舞”句写豪情,“鸾凤”自喻 。恨此中、风物本呈家,今为客。“风物本吾家”失地未能收复,不但夙愿难酬,而且永难再回故乡。只能长期在南方作客,“恨”却是很深沉的。
这个“恨”,不仅是关系个人思乡之“恨”且是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之“恨 ”,自然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同情。
这首词由西湖景物触动作者的思乡之情联想到国家民族的悲哀,表达含蓄悲愤深广。
试评:
满江红
放眼寰球,天地暗、硝烟多漫。俄乌战、印巴争峙,以伊仇怨。民众长悲成饿殍,哀鸿被迫离乡院。叹人间、何处觅安宁,东方看。
今华夏,鸿猷现。先烈血,科研献。忆沧桑岁月,打破封限。上下同心兴伟业,军民携手开新卷。愿神州、永沐太平春,千秋灿。

这个可以哦,风景这边独好。
寰球,稍广些了。列举硝烟处,煞尾点意。
过片正常衔接,偶句可加强,且递进中,关系不紧。下文却是令人热血沸腾,口号可嘉。



点评

下片如果由此生发,结构上会更紧凑。另外语言上,还要多琢磨词家语的表达方式。  发表于 2025-5-12 11:41
下面这首满江红,上片起拍总览,承拍罗列硝烟,然后硝烟下的哀民,上结感叹,并为开启下片而铺垫。整体上片颇佳,确实不错,值得学习,如果在语言打磨上更进一步就更好了。惜下片过于粗糙,上结是何处觅安宁,  发表于 2025-5-12 11:39
问好独钓寒江雪诗友,第一题解析辛弃疾的满江红,很全面,有句子解释,也有写作手法分析,学习了。第二题,评析满江红作业,言简意赅。  发表于 2025-5-12 11: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5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8
19#
发表于 2025-5-8 13:0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竺子小溪 于 2025-5-13 21:38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十四讲作业:
风荷36~小鼹鼠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赏析: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满江红·  寄语开学典礼
文/风雨兼程
翠叠春山,入帘望、梨云遥驻。黄鸟唤、云雕金马,关河来聚。万里画图飞玉籁,千寻诗意传新语。共千乘、吟啸向山门,青眸顾。
浮尘扫,梁燕住。流波浣,香云护。撷唐风宋月,朝夕轻抚。阆苑李桃和露种,瑶台鸥鹭迎风舞。待他日、灵木拔清虚,擎天柱。
格依柳永‘暮雨初收’。

简评:格律韵字无误,整体语感比较流畅,词味浓。起拍以春山为背景,以梨云为主体,接下来对云的样子描写,虽然细致,但似乎有些偏离命题。上片望和顾,也重复了。下片强行靠拢命题,但是整个上片都离题,没能看懂这首词的中心。个人观点,勿怪

点评

夕颜拙评:解析和点评都不错。师友的《满江红》词作,下阕意胜过上阕意,且上阕用词稍显抽象含蓄了些,下阕四个三字句都做了对仗倒也可以,但没有必要,个人感觉会显得稍微呆板些,有收有展可能好些。个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5-5-15 17: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8
18#
发表于 2025-5-8 10:3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翻译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姿,风度翩翩。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简析
苏轼此词将写景、咏史、抒情完美融合,境界雄浑壮阔。上阕描绘赤壁雄奇险峻的自然景观,“大江东去”以磅礴气势开篇,奠定全词豪迈基调,“乱石”“惊涛”等句生动展现赤壁之壮美,进而引出对历史英雄的追怀。下阕聚焦周瑜,刻画其年少有为、从容破敌的儒将形象,与自身“早生华发”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抒发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词气势恢宏,又蕴含人生哲理,展现出苏轼旷达超脱的胸襟,是豪放词的经典之作。

2.满江红.大江感怀   
风荷17/真诚思风
万壑争趋,奔如沸、洪波喷薄。浑似见、戈横赤壁,火吞吴幕。折戟沉沙凝血魄,惊涛拍岸摇星杓。算人间、兴废本无常,皆飘泊。
英雄事,随潮落。兴亡局,凭谁觉?正寒云四合,暮笳声恶。千古是非沉逝水,一襟浩气凌寥廓。倚危栏、酹酒酹西风,空萧索。

简评:
《满江红·大江感怀》以“万壑争趋,奔如沸、洪波喷薄”起笔,借雄浑壮阔的江水之景,巧妙融入赤壁之战典故,“戈横赤壁,火吞吴幕”“折戟沉沙凝血魄”等词句,将历史风云与自然景观交织,营造出悲壮苍凉的意境,深沉抒发对英雄消逝、世事无常的慨叹,以及超脱是非的浩然之气;然而,词作存在意象堆砌问题,节奏急促影响阅读流畅性,对历史兴亡的哲思深度不足,语言也多沿用传统怀古词表达,缺乏创新性,未能突破既有范式实现思想与艺术上的新突破。

点评

整体气势有,个别处再斟酌打磨就好,个见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5-5-15 17:43
夕颜拙评:念奴娇解析的蛮好,满江红这里点评的不错。个人建议上半阕第三韵的两句以及过拍这里用词再斟酌一下,多加入些自己的情感。下半阕一二韵建议合成一块写,第二韵呢做个拓展,建议做对仗,尾句意不错。  发表于 2025-5-15 17:4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0
17#
发表于 2025-5-7 23:40:3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十四讲作业
风荷组.妮妮: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词牌《满江红》分析
1. 字数与句数:《满江红》通常有不同变体,常见的正体格律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不同变体在字数、句数及押韵位置上可能存在差异,但整体都有严格规定。这决定了填词时的篇幅框架和结构布局。
2. 押韵规则:全词以仄韵为主,押韵较为严格。严格的押韵要求不仅使词作在诵读时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更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创作者的用词,需要巧妙地选择符合韵脚且表意准确的字词,以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3. 平仄格式:词谱有着明确的平仄规定,例如上片首句“中仄平平”,其中“中”表示此处可平可仄。平仄的交错排列形成了独特的音韵节奏,如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使词作在听觉上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符合汉语的音乐美感。
4. 整体结构:从众多古人词作来看,《满江红》上片常以景语开篇,通过描绘宏大壮阔或细腻入微的景象来营造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下片则多转入抒情、议论或叙事,将作者的情感、志向、感慨等充分表达出来,上下片相互呼应,结构紧密。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古人词阅读、翻译与简析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白话: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简析
这首《满江红·写怀》是岳飞的经典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英雄气概。
上片:开篇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描绘出词人悲愤交加、凭栏而立的形象,奠定了慷慨激昂的基调。“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进一步展现其内心的澎湃情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顾过往征战岁月,表达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家国事业的执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则以劝勉之语激励自己和世人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下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直接点明国仇家恨,表达对靖康之变的痛心疾首和雪耻的强烈愿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词人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和消灭敌人的坚定决心,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最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了收复失地、报效朝廷的崇高理想,将全词的爱国情怀推向高潮。
整首词节奏明快,韵律有力,情感真挚且浓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数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2. 满江红
文/兔狼
攀岭登峰,望眼处、苍茫如铁。曾记否、当年壮志,满怀激烈。万里风烟试磨刀,一腔热血融冰雪。莫老来、负了此雄心,空哀切。
人生路,多诡黠。征马怒,风云冽。艰难夹险阻,我自跨越。击浪迎波谋破困,励精图治成丰业。待归家、把酒酹春秋,欢声彻

整首词情感充沛,气势豪迈。展现出不甘平庸、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上阕先写眼前之景,引发对往昔壮志的回忆,进而发出不要辜负雄心的感慨;下阕承接上文的雄心,描述人生道路的艰难以及自己跨越困难、成就丰业的决心,最后设想成功后的欢乐场景,层次分明,布局合理。

但是,一些词句在表意上过于直接,缺乏含蓄蕴藉之美。例如:击浪迎波谋破困,励精图治成丰业,直接阐述自己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想法,虽然表意明确,但失去了诗词应有的委婉曲折、耐人寻味的韵味。
个别地方在平仄、韵字上可能存在一些小瑕疵。一些细微处可以进一步打磨,以达到更严谨、和谐的韵律效果。

可以尝试引入一些独特新颖的意象,或对传统意象进行创新运用。比如,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或历史典故,创造出更具个性和深度的意象,从而增强词作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可以通过化用典故、使用修辞手法等方式使其更加含蓄委婉。如击浪迎波谋破困,励精图治成丰业,可化用典故,如,破浪终期济沧海,卧薪定可铸勋功,这样既丰富了内涵,又增添了文化底蕴。
要去仔细核对格律,对平仄、押韵进行微调。韵律和谐。

点评

互评中提出化典的句子很好,要多方面学习,打磨出好的作品。  发表于 2025-5-15 23:40
如月拙评:师友解析互评细致到位,可见用心了。学习了。这首词热烈奔放,脉络清晰,主题明确,谋篇布局到位,整体不错。弱点还在于用词不够精练,还可再打磨。如万里风烟试磨刀,风烟与磨刀有点牵强,意像弱了。  发表于 2025-5-15 23: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16#
发表于 2025-5-7 22:54:5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十四讲作业:
风荷08-闲得慌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1、阅读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
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试举似虎头城太守,想应会得玄玄处。老我来、懒更作渊明,闲情赋。

白话直译:
大雁排成整齐的队伍划过天空,江边枫树在风雨中摇曳争斗。老天有意安排新的秋日节气,要彻底驱散残留的暑气。篱边的菊花和山岩间的野花全都绽放,清新的香气不断飘进窗户。大家欢聚一堂痛快畅饮,仿佛重现了黄香与叔度这般贤士的雅聚。
酒宴前的往事,已如尘土般消散。拈花问禅时,却找不到能对话的人。我(芗林居士)回头看看身边的灵照,她笑着轻抚庭院里的树木。试着将这番心境比作虎头城的赵若虚太守,想来他定能领会其中深意。如今我年事已高,懒得再像陶渊明那样写《闲情赋》了。

简析:
全词通过历史人物、禅宗意象与道家哲理的穿插,将秋日雅聚、隐逸情怀与知音相酬融为一体。以“懒更作渊明”自陈年老心淡,不再效仿陶渊明借赋抒怀,实则反衬其超脱俗务、安于现状的豁达。典故的运用既显学识渊博,亦深化了超然物外、笑对人生的主题。

互评:
满江红•古典词研班有感
风荷06 ~竹林疏影
宋韵唐风,传世久、朝朝滂沛。看今朝、文人墨客,群英云萃。淡薄是非名利地,探寻古典诗词味。学无涯、四海聚师生,同沉醉。
听婉约,添明媚。思豪放,清俗累。爱东坡开阔,易安聪慧。不惧书山风雨急,当知龙马精神贵。终归是、文海出枭雄,词研最。

白话直译:
唐宋老字号诗词厂牌,押韵永不过期。这届文艺青年集合,不卷那些破事,专心搞文艺复兴。知识没边界,五湖四海师生线上狂嗨。迷李清照的温柔刀,追苏轼的Rock风。学霸熬夜肝论文,学渣也变精神股东。刷题熬夜算个啥?干就完了,战歌直接正面刚,奥利给!要问谁是诗词圈最靓的仔?还得看咱词研班秀操作!

闲得慌简析:
词中"婉约"对应李清照、"豪放"呼应苏轼,体现宋词两大流派特色。"龙马精神"化用传统意象,强调治学需坚韧品格。末句"词研最"以口语化表达突显对词研班的自豪感。言语太口号,显老干淡了词味。语言尚可提炼,以词家语表现婉转一点,或能更具词味。闲得慌个感瞎说,不周处请海涵。

点评

如月拙评:师友解析到位,互评方面还可再细致。这首词以词研学习为立意,脉络清晰,布局尚可。但在遣词造句上还有待提高。少词味,意象也重复,个别词有硬凑之嫌。互评也是学习的过程。加油。  发表于 2025-5-15 23: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15#
发表于 2025-5-7 22:16:17 | 只看该作者
风荷01-秋窗雨第十四讲作业


满江红.新玉门关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莽莽黄沙,寒彻骨,生灵隐迹。玉门出、两方隔绝,何言同室。万里江山谁作主,千秋伟业君王职。望雄关、胡马泣无声,窥军驿。
修古道,开阡陌。疏洪水,通戈壁。架长桥可晓,哪来偏僻。但看春风扶弱柳,直教细雨笼羌笛。怨焉在、今古不能论,同休戚。


秋窗雨试评:看到玉门关几个字,都能想到一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词的下片对仗句,但看春风扶弱柳,直教细雨笼羌笛。这句是根据上面的诗句转化来的吧,意思是相反的,已经是春风已度玉门关了。上片是写古时候的玉门关,起拍描写了古时候玉门关的景象,起拍二句有点凑,两方隔绝,这个可以理解,何言同室,这句就牵强了,三句对仗句欠工稳,军异是异军的意思,指一个部队,准备过片处指的是谁在窥望呢,是作者还是指别的什么,这里交代的不是很清楚。过片开始描写新的玉门关,跟上片完全是两个景象哦!被开发的玉门关,准备过片处跟过片处衔接不够!疏洪水、架长桥,玉门关不都是沙漠吗,此处没有查的相关资料哦,无法证明,下片对仗句工稳,煞尾句有些凑字,同休戚是指承担喜乐和忧患,形容关系密切,那么这里的同指的是跟谁呢?怨焉在,已经是新的玉门关了,已经修建了,春风也渡玉门关了,那么何来的怨,建议煞尾斟酌一下。本人初评,说错了同学莫怪哦!欣赏学习了!

点评

此词虽构思新颖,但在用词方面却少词的味道。有的词有凑句之嫌。  发表于 2025-5-15 16:24
问好二位词友!初评的同学很用心,点赞!  发表于 2025-5-15 16:1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9

帖子

6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9
14#
发表于 2025-5-7 21:30:48 | 只看该作者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从何处可以眺望中原故土?在北固楼放眼望去,尽是一派壮阔的风光。千古以来,兴亡更替的事变究竟有多少?岁月悠悠,唯有这滔滔不尽的长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想当年,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征战不休。天下的英雄谁能与他匹敌?唯有曹操和刘备而已。生儿子就应当像孙权这样有雄才大略的人!

简析:
此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体,以简练的笔触塑造了孙权的英雄形象,以历史镜像映照现实政局,既具豪放词的雄浑气势,又含婉约词的深婉情致,堪称辛弃疾怀古词中的典范之作。

2.试评:

满江红•初夏
闲得慌
四月人间,芳菲歇、桃红新炙。开落里、薰风微雨,尘香烟陌。一季清明花袅径,四围苍翠云沉璧。夏意浓、堤柳挽春痕,凌波击。

莺啼序,人独立;溪洄锦,涛声迫。看流蕊行舟,浣花浮霓。白鹭逡巡矶石峭,朱棠炽烈樱珠赤。倚阑望、晚树共斜阳,吟闲客。

这位同学,整首词堆砌明显,景物时序混乱,镜像重复严重,用词用语感觉生硬,词汇有的用的不恰当,层次感未突出。
,有景无情读之味同开水,
感觉这位同学没用心写作业,没有对诗词的端正态度!
评不到之处望见谅,感觉不对下回你评我的Ĉ


点评

建议重写。  发表于 2025-5-15 16:26
问好二位词友!我的观点跟点评同学是一致的  发表于 2025-5-15 16:2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2 02:42 , Processed in 0.1129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