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79|回复: 1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雨竹组第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2

主题

1030

帖子

39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21:2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0

帖子

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8
31#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第八讲作业   
雨竹32-阑亭雪

翻译简析: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文/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翻译,闲愁万种默默无言,想来她还是那样美丽,眼如秋水般盈盈,眉似春山那般淡淡。
简析:
上片从寒字,征雁,一双燕子,斜月,画角声残等,定了怀人思念的基调,可以看出孤独的情感。上片看着景写,暗里写人,也可以说是情景交融。
下片写人,情写,写出了作者思念的佳人,想着她美丽的模样,更加衬托了作者对她的思念。

仙歌·春情
文/你笑了
花如解语,叹今春逾半。最是风前艳红散。又望中、依旧深醉群山,烟色淡,水墨丹青妙漫。
归来还不晚,杨柳依依,似将春光再三挽。更遇那黄莺,还劝提壶,高树上、婉谐音炫。真一瞬、清心相由生,任多少、微风将愁吹远。

互评:师兄好,我不会评,哪里不足之处,望你海涵。
1.作业格律正确,用韵无误。
2.全文以上片第二句,春逾半展开,以落花和远山烟色来写,字句流畅娓娓道来。
3.上片顿豆句式较好。
4.下片,除了首句自我感觉有些突兀,其他尚好,和上片意脉衔接紧凑,而且字句清新,温婉,词味较好,顿豆句都安排正确。
5.真一瞬,这里真字用的也感觉不妥,这里应该是领字吧。还有相由生这里,略欠,其他尚好,学习了。

点评

这楼作业和29楼一样,是贴重了吗?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5

帖子

9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90
30#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讲作业:
雨竹11~羽君

洞仙歌*春  
蓁蓁

春风十里,乍黄昏零乱。槛外帘栊暗香远。雪偷偷、冷冷夜色无眠,烟浅淡,影照橫斜不断。  

那年初遇见,橫笛谁家,永夜冰魂执纨扇。但夕久长时,更待三更,从此后,疏风帘卷。怎禁得,多年雨霖铃,道不怕风霜,奈何庭院。


1、阅读理解:

上阕开篇“春风十里,乍黄昏零乱”描绘了春风吹拂,黄昏时分景色略显零乱的景象。“槛外帘栊暗香远”,透过栏杆和窗帘,传来远处清幽的香气。“雪偷偷、冷冷夜色无眠,烟浅淡,影照橫斜不断”,用“雪偷偷”形容夜色的清冷,“影照橫斜不断”则描绘出阴影交错的画面。

下阕“那年初遇见,橫笛谁家,永夜冰魂执纨扇”回忆起最初的相遇,谁家传来横笛之声,还有那在长夜中如冰魂般手持纨扇之人。“但夕久长时,更待三更,从此后,疏风帘卷”,表达了期待长久相伴,然而此后却只有微风吹动帘卷的孤独情境。“怎禁得,多年雨霖铃,道不怕风霜,奈何庭院”,怎能忍受多年来如《雨霖铃》般的离愁别绪,虽嘴上说着不怕风霜,却无奈被困在这庭院之中。

2、简评:

a、格律无误。
b、从艺术手法来看,此词善用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如“春风十里”“黄昏零乱”“雪偷偷、冷冷夜色”等词句,通过对春风、黄昏、夜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或迷离或清冷的情境。

在情感表达上,含蓄而深沉。借景抒情,以初遇的美好回忆与如今的孤独寂寞相对比,抒发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运用丰富,“雪”“烟”“影”“横笛”“纨扇”等,增添了词的古典韵味和诗意。

不过,此词在结构上略显松散,部分词句的衔接稍显生硬,在韵律方面也有可雕琢之处。但整体上,仍不失为一首颇具情致、富有感染力的词作。

点评

宛在水中央同学点评认真细致,点赞。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0

帖子

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8
29#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词研第八讲作业   
雨竹32-阑亭雪

翻译简析: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文/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翻译,闲愁万种默默无言,想来她还是那样美丽,眼如秋水般盈盈,眉似春山那般淡淡。
简析:
上片从寒字,征雁,一双燕子,斜月,画角声残等,定了怀人思念的基调,可以看出孤独的情感。上片看着景写,暗里写人,也可以说是情景交融。
下片写人,情写,写出了作者思念的佳人,想着她美丽的模样,更加衬托了作者对她的思念。

仙歌·春情
文/你笑了
花如解语,叹今春逾半。最是风前艳红散。又望中、依旧深醉群山,烟色淡,水墨丹青妙漫。
归来还不晚,杨柳依依,似将春光再三挽。更遇那黄莺,还劝提壶,高树上、婉谐音炫。真一瞬、清心相由生,任多少、微风将愁吹远。

互评:师兄好,我不会评,哪里不足之处,望你海涵。
1.作业格律正确,用韵无误。
2.全文以上片第二句,春逾半展开,以落花和远山烟色来写,字句流畅娓娓道来。
3.上片顿豆句式较好。
4.下片,除了首句自我感觉有些突兀,其他尚好,和上片意脉衔接紧凑,而且字句清新,温婉,词味较好,顿豆句都安排正确。
5.真一瞬,这里真字用的也感觉不妥,这里应该是领字吧。还有相由生这里,略欠,其他尚好,学习了。

点评

“真一瞬、清心由相生”,读起来别扭,表达也不清晰。  发表于 5 天前
“归来还不晚”、“更遇那黄莺”过于口语化了。  发表于 5 天前
梨雪同学复制来的词牌名称少了一个字!  发表于 5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4
28#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互评作业
词研四第七讲作业
雨竹32-梨雪
洞仙歌   夜月一帘幽梦
瑶光湛湛,喟深情如故。入眼澄明素辉伫。夜无声、但睹明月相亲,犹若送、万里春风暮暮。
依窗浑望久,庭榭斑离,疏影分香沾钗许。拂袖几流连,姣姣云天,人何寐、蟾宫练舞。想明日、一坡百花前,又携手、平湖柳烟千缕。

问好同学。格律正确,押韵合理,符合《洞仙歌》词牌要求。
起拍入题,“瑶光”、“素辉”、“明月”语义有重复。“暮暮”一词时间上不合理。
下片转到了人身上,不睡觉,想要跳舞,又想到明日要去坡前看花,思路天马行空,显得比较乱,可以稍微理顺一下。整篇用词需打磨,建议减少重复意象的出现,理顺逻辑关系,会是一首好词。
个见,以老师评阅为准。

点评

整体来看,用词很美,谋篇需要再锤炼。建议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我手书我心才能打动读者。个见,请斟酌接受。  发表于 昨天 16:18
上片作者通过对月夜瑶光的想象想展示的是神仙眷侣的生活场景吧。下片作者回到了现实,也渴望有那份情呢还是人?这里确实交代的不清楚了。  发表于 昨天 16:16
上片基本同意予安老师的观点,不同的是对“暮暮”一词的理解,感觉作者是想说“天天夜里”的意思,这需要作者本人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来进一步做出甄别。  发表于 昨天 16: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27#
发表于 2025-3-27 18:3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八讲作业
雨竹29—蓁蓁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绮罗香  张炎
万里飞霜,千山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芳树。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漫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樽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翻译:万里冰霜萧萧枯木,梅花又开,羁旅吴江乡愁无限夕阳,冷船载不动愁。京城有谁想起,不过苍老了又借酒浇愁,孤独看花开不能返。为风而舞,不惜千缕。花阴正绿,隔窗听雨。不觉凄凉。

赏析,双调百四字,上阙九句四仄,下阕九句五仄。自创南宋史达祖自度曲,前后段第四句至第八句句法相同,第五、六、七句连用三个七字句,均为上三下四句法,声调和谐柔美,轻快流转。前段起句两句对仗。南宋诗人多用此调咏物。如史达祖咏春雨,声情并茂。

二互评
古典词研四第七次作业
雨竹10-见鹿
洞仙歌、春情

芳菲次第,正清新明艳。浅紫深红是春染。浣花溪、跌宕如许风情,看云鹤、琼宇扶摇清湛。
萝墙正绿暗,篱槿荆扉,亦或尘嚣作消减。待宿雨新晴,洗尽纤埃,林花老、芳华成念。只忆得、此去更经年,红尘里、相逢想来无憾。

解读:芳菲依次盛开,春染深浅。花溪连绵起伏,却不能展翅,云鹤自由云中清澈。薜荔深,篙笆木槿柴门空。又期宿雨新晴,洗尽尘埃,叹年华老去,忆旧,相逢无悔。

赏析:
1格律正确。
2简洁清新明快。
3上片百花争艳,地阔天高,块垒浇。下片对比,人易老,烦恼洗尽,念依旧,无憾。洒脱。很好。脉络清晰。
4无重复
蓁蓁浅评,不妥见谅。

点评

重复交作业了,评阅意见在楼上。  发表于 昨天 16:0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26#
发表于 2025-3-27 18:3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期 古典词研四期第八讲作业 雨竹29—蓁蓁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绮罗香  张炎 万里飞霜,千山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芳树。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漫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樽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翻译:万里冰霜萧萧枯木,梅花又开,羁旅吴江乡愁无限夕阳,冷船载不动愁。京城有谁想起,不过苍老了又借酒浇愁,孤独看花开不能返。为风而舞,不惜千缕。花阴正绿,隔窗听雨。不觉凄凉。  赏析,双调百四字,上阙九句四仄,下阕九句五仄。自创南宋史达祖自度曲,前后段第四句至第八句句法相同,第五、六、七句连用三个七字句,均为上三下四句法,声调和谐柔美,轻快流转。前段起句两句对仗。南宋诗人多用此调咏物。如史达祖咏春雨,声情并茂。  二互评 古典词研四第七次作业 雨竹10-见鹿 洞仙歌、春情  芳菲次第,正清新明艳。浅紫深红是春染。浣花溪、跌宕如许风情,看云鹤、琼宇扶摇清湛。 萝墙正绿暗,篱槿荆扉,亦或尘嚣作消减。待宿雨新晴,洗尽纤埃,林花老、芳华成念。只忆得、此去更经年,红尘里、相逢想来无憾。  解读:芳菲依次盛开,春染深浅。花溪连绵起伏,却不能展翅,云鹤自由云中清澈。薜荔深,篙笆木槿柴门空。又期宿雨新晴,洗尽尘埃,叹年华老去,忆旧,相逢无悔。  赏析: 1格律正确。 2简洁清新明快。 3上片百花争艳,地阔天高,块垒浇。下片对比,人易老,烦恼洗尽,念依旧,无憾。洒脱。很好。脉络清晰。 4无重复 蓁蓁浅评,不妥见谅。

点评

作者立意是借春喻情吧,总感觉对文章布局很有深意,借不同的花、不同的景和时间轴的拉长,想表达的是一个复杂的情感问题,应该也表达出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是一篇成功之作。以上是一家之言,斟酌接受。  发表于 昨天 15:59
相同点不多说了,不同地方略作阐述。声情稍稍偏暗淡了些。思和忆的主题且比较隐晦,脉络略显凌乱。词味较浓,用典也比较合适。  发表于 昨天 15: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25#
发表于 2025-3-27 17:25:3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第八讲作业
雨竹21—安若渔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那粉色的荷花幽香已经消散,光滑的竹席带来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我独自登上小舟。望眼云中,谁会将寄来书信呢?当雁群飞回来的时候,月光已经泻满了西楼。落花独自飘零,水独自流淌。都在思念对方,却无法诉说,只好各自愁闷。这相思的愁苦无法排遣,微蹙的眉头刚刚散去,却又布满了心头。

简析
整首词不饰雕饰,语言质朴自然,词人用独特的手法刻画了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它以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洞仙歌   滩头村观油菜花(苏轼体)
楚天初霁,踏滩头江畔。翠柳毵毵拂人面。正花繁、油菜翻涌金涛,阡陌里、馥郁香风缱绻。
兴随芳径转,蝶舞相招,燕语莺啼暖阳软。醉卧这春光,纵意徜徉,任心共、随云舒卷。愿岁岁、春颜似今朝,莫教那、韶光暗中偷换。

试评:问好诗友!这阕词语言轻快,词脉顺畅,上下阕过渡自然,读来词味春意两馥郁。有点小瑕疵,提出来可供商榷:踏,在这么个美好的春日里,踏字下得感觉有些重。卧,无论是蝶、燕、莺,抑或是作者,这个卧字,感觉都不太合适,况且也和后面紧跟的徜徉矛盾。下阕后两拍觉得拖沓了些。如有误评请见谅!

点评

下片,“蝶舞”与“燕语莺啼”放在一起稍嫌热闹,如果把“蝶舞”安排在上片或许好些,其他参照互评老师的作者自己再斟酌一下哈,继续努力加油哦!  发表于 4 天前
我再补充一点小问题,“阡陌”是田间小路,用“里”的话未免牵强,“馥郁”修饰“香风”意思重复稍嫌费字,且后面还有“缱绻”都是修饰“香风”颇有累赘之嫌。  发表于 4 天前
评:这首词风清新,整体意境读着让人很舒服,点评老师这块可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不足之处,给赞!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4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0
24#
发表于 2025-3-27 16:15:35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雨竹组第八讲作业雨竹02-依若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中秋
宋  向子諲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注释
斫:用刀斧砍。
姮娥:嫦娥。
拚却:甘愿,宁愿,愿意。
长年:很长时期。

简析:
《洞仙歌·中秋》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这首词词语洗炼精熟,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是词中上品。
2、作业互评:
洞仙歌 踏青
雨竹20-月影清心
风清日暖,正踏青时候。一路青黄堤上柳。且听闻、枝上燕影双双,似轻语,摇曳夭桃如绣。不休 啼恰恰,无意催耕,却是声中农事又。忙趁好春辉,逸兴遄飞,沉醉在、自然灵囿。看蝶戏、蜂忙菜花黄,叹春日韶华,这般醇厚 。

试评:

问好师友,这首《洞仙歌·踏青》是一首较为出色的词作 ,在描绘春日踏青的情景上展现出了很好的艺术水准,上片画面感很强,用词优美,视角听角都有,但在个别词句的锤炼和整体的创新度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另外有两处个人感觉不是很好,“且听闻、枝上燕双双,似轻语,摇曳夭桃如绣”这拍两个三字逗是否有冲突?还有似轻语与后面的七字句不搭边,不在同一个画面,桃花如绣比喻也不太恰当有凑韵之嫌。
下片起句“不休啼恰啥”这句费解,说的是布谷催耕吧?语句也不通。感觉下片思路有点乱哈,上片好于下片。下片有些少词味情感不太浓厚。这只是个见,乱说一通还请见谅!

点评

另,对于点评论坛字数有限制,如有问题作者可以联系我讨论,凡事咱们商量着来哈。  发表于 4 天前
有所感而有所发,有所发而有所写,感发兴动有了但是思索安排不够恰当,文字功底不是很深厚,对于古典诗词的语言驾驭能力不够导致了词不达意,希望多加阅读古典诗词,积累词汇厚积而薄发,加油吧少侠,看好你哦!  发表于 4 天前
若说问题呢,布局与行文方面还需再努力,点评老师所指出的一些问题,作者需要好好斟酌一二  发表于 4 天前
评;这首对于副标题“踏青”的诠释还是比较到位的,户外景色描摹了一副春景图,立意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23#
发表于 2025-3-27 11:1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剑卿歌 于 2025-3-27 11:18 编辑

古典词研四第八讲作业
雨竹12-剑卿歌

一,阅读一首古人的诗词并翻译简析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一首深情且哀婉的怀人之作。全词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展开,通过对“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落花”、“微雨”等意象的细腻描绘,构筑了一个充满孤寂与相思的世界。诗人通过对与小蘋初见情景的回忆,以及琵琶弦上倾诉的相思,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与现实中无可挽回的离别之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二,互评作业
洞仙歌·踏青
秦风
踏青郊外,正日和风暖。灼灼桃花竹篱畔。菜畦间、但见粉蝶双双。枝头上,时有莺声婉啭。
胜景还如旧,若此良辰,可惜无人复相伴。忆往昔岁月,与子同游,携手处、山花烂漫。叹如今、独自对春光,又把那、曾经影踪寻遍。

问好师兄,卿歌试评。
上片首句直接点题,晴和天气,踏青适宜。接着写但见夭桃开竹篱,粉蝶入菜畦,时闻枝头婉啭莺啼,这般胜景,令人目醉神迷。
下片对此良辰美景,却是形单影只,追忆往昔,携手同游,不尽依依。叹而今只能独自默默咀嚼这份离情别绪,寻遍影踪,不见芳容,此情何极,岂不教人叹惋深惜。
这首词采用上景下情的架构,谋篇布局稳健,脉络清晰明了,衔接流畅自然。通过乐景,更衬哀情,景如旧,情不同,前尘如梦,情已如风,主题升华在结句寻遍影踪。词填得真好,学习了!
一点疑问探讨学习:上片景色铺排很好,过片已经点出是独自一人了,结句再次说明独对春光,个人感觉有点重复,是不是可以转成思念之类的语句,然后“寻遍芳踪”继续深化主题?“可惜无人复相伴”这种句子稍稍欠缺一些词味,师兄的水平,可以改得更好。另“携手处、山花烂漫”前面已有表达,这里再次点明有点费墨的感觉,个人水平没看出有加强情感的作用,或者可以继续情的抒发。
以上个见,水平属实有限,有理解偏差或谬误之处尚请海涵,欢迎师兄讨论指正,一起加油学习。等评阅老师复评学习,谢谢!

点评

下片,由眼前景回忆过去人事,景依旧人未见,情的处理还是可以的,小问题那里就是卿歌老师说的稍嫌重复。  发表于 4 天前
简单补充点意见,对与不对一家之言不足为据,上片,起拍交代地点以及点题,次拍写“篱畔桃花”,歇拍写“菜畦粉蝶”与“枝上黄莺”,这两处的意象描写基本上是并列的,景语皆是情语,没有什么层次感,这是本篇短...  发表于 4 天前
评:这首写的比较婉转,借“踏青”而“怀人”,写景描情还算可以。点评这块卿歌老师读解的比较细致点评的也很中肯,用心了,点赞。  发表于 4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4 04:58 , Processed in 0.1509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