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13|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四期风荷组第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2

主题

1030

帖子

39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5-3-22 21:2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下一楼评上一楼的点评基本要求:
01.格式:《词牌名  题目》,按阕分行。即单调一行,双调二行。(不主动分行。)
02.格律检索:按搜韵,有无出律之处。
03.有没有明显生涩之词。
04.有无前后不必要的重复啰嗦之处。
05.有无对偶或者对仗的要求,做的如何。
06.能不能看出明确的立意?立意如何?
07.有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或者违反伦理或者基本逻辑的?
08.有没有意脉断裂?断在何处。
09.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有没有运用典故。(不要求一定能看出。)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461

帖子

152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20
24#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古典研四第八讲作业风荷19——磐石
洞仙歌   咏柳
宋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丰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然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得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着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简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二互评


二 试填一首
洞仙歌   春日大雪有怀

仲春将晓,有雪随风漫。 还似燕山鲜常见。驾车行、一路辗转提防,拳紧握、手掌微微出汗。

疾冲加慢赶,应报平安,且上高楼抚心乱。转首又谁见,倏忽之间,阳光暖、阴沉烟散。更半日、水去地皮干,只疑那、方才尽皆为幻。

互评,问好老师!这首洞仙歌以景起描绘出作者仲春的一天黎明将至,雪花飘飘洒洒,这情景在燕山才能看到。紧接着准备过片作者承上一个意群又详细的描写了作者架车时的紧章心情。增强了画面感。
过片作者衔接上阙写雪化了是因为阳光的出现,雪融化的情感和联想给读着留下思考的空间。整首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表现出作者有一定的功底。唯有过片疾冲加慢赶,那个益群有些突兀,下一位个意群感觉没什么联系。只是个人愚见。具体我也不清楚,还请评阅老师扶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23#
发表于 2025-3-27 14:10:33 | 只看该作者

赵长卿 点绛唇·春愁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解析

1. 上阕:开篇“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直白地描述睡醒后试图摆脱春愁的行为,展现其心情的低落。“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通过写白日漫长且无人陪伴,只能与黄鹂对话,将孤独寂寞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2. 下阕:“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描绘出柳絮飘飞、浮萍飘香的画面,点明春天虽美,却无人欣赏。“移舟去”表明主人公试图排遣寂寞。“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以景结情,梨花飘落如雨,宛如愁绪纷纷,既呼应了春愁的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翻译

午睡醒来,我卷起窗帘,想要将心中的春愁全部放走。白昼漫长,身边没有陪伴的人,我只能对着黄鹂鸟喃喃自语。
柳絮纷飞,浮萍散发着香气,原来在这无人的地方,春天依然悄悄绽放。我划着小船离去,想寻找灵感写下诗句,可思绪紊乱,一句也没能写成。砚台旁,梨花如细雨般飘落 。


洞仙歌
风荷02-往事随风
春风春雨,渐韶光迷眼。嫩绿方萌软红乱。折柔枝、无语轻嗅深深,便觉得,桃色匀开粉面。
细心寻旧迹,念念休休,那日曾教同心绾。试屈指年来,雁信无凭,轩窗下、年年空盼。强携酒、重翻旧时书,慰寂寞、闲看月明庭院。
点评:
意象营造出色:开篇“春风春雨,渐韶光迷眼。嫩绿方萌软红乱”,通过多感官描写,将春天万物萌动、色彩斑斓的景象生动呈现,奠定了全词生机勃勃又略带迷茫的基调。“风荷”“柔枝”“桃色粉面”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且贴合春日氛围,勾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遐想。 情感表达细腻:从“细心寻旧迹,念念休休”中,可深切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经历的执着怀念;“那日曾教同心绾”直白地交代往昔亲密关系,“雁信无凭,轩窗下、年年空盼”则将等待落空的落寞、惆怅刻画得入木三分,使情感的层次更加丰富。
动作与场景描写烘托氛围:“折柔枝、无语轻嗅深深”这一动作细节,细腻地展现出主人公沉浸在回忆中的神态;“强携酒、重翻旧时书,慰寂寞、闲看月明庭院”描绘出一幅孤独寂寥的画面,将作者排解思念、却又难以释怀的心境烘托得淋漓尽致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2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0
22#
发表于 2025-3-27 06:38:3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第八次作业
风荷01-秋窗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南宋·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译文:
人有贤愚之分,他们中间能差多少呢?不要小看了这个区别,可以说:差之毫釐,缪之千里之远。仔细地想想,义与利是舜与跖的分别。他们都鸡鸣即起,孳孳不倦地作事情。为善的就是舜的徒弟,为利的就是跖的徒弟。这两种人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醴的味道甘甜,但它终久容易坏;水没有味道,它就能长久保持本色不变。我到了老年还知道一个道理:君子交朋友淡如水。吃一餐饭的时候,聚集一大批飞蚊,它们的响声如雷,现在想起来觉得,昨天错了,今天对了,我很羡慕在安乐窝里有沸水喝,即便是剧饮也不会错,但只打算喝个半醉就行。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樱花
闲得慌
微寒复暖,更沉烟晞露。漫剪轻霞落英处。最堪怜、一径流白飘红,须晴晓,倚看芳思几树。
舞空初照日,起雪吹香,多事东风乱闺愫。独立画楼西、听燕闻莺,人间事、悲欣离聚。但留得、带月醉黄昏。便懒管、来朝断云残雨。
简评:起拍微寒复暖,感觉应该是花开的时节,但二拍却是落英处了,沉烟二字是指沉重的烟雾,说明雾很浓重,晞露指日晒使露水蒸发,所以二词放一起有待斟酌,再就是准备过片芳思几树,没能理解,过片起雪吹香跟上片流白飘红有重复之意,下片最后两句,句子很婉约清丽,但未能解其意,但留得、带月醉黄昏这句没能理解,有凑笔之嫌,以上个人观点,因本人才疏学浅说错误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3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
21#
发表于 2025-3-27 01:5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人间天使 于 2025-3-27 02:00 编辑

词研四第八讲风荷组人间天使作业
一  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翻译并简析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犹如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将尽未尽之处发现了她。

简析
上阕描写了元夕夜的一片热闹景象。下阕写人,结构上,此词也有其妙处。上阕末尾,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二  互评
洞仙歌
文/风荷35~兔狼
新桃初破,正东风偷送,伫立苔阶月华重。记当时,小院桃花盈盈,花影碎,偏照窗扉微动。
寒夜侵人瘦,独倚栏干。寥落相思意频弄。问燕语梁间,可识前踪,叹镜里,鬘霜悄种。看远处,春山渐濛濛,却暗惜,归期尽消残梦。

解读;
桃花刚刚绽放,春风正悄悄吹送,长时间站立在长满苔蓟的石阶上,望着浓浓的月华。忆起当时,小院桃花盈盈,细碎的花影映在窗前,随微风轻轻摇动。
夜晚的寒冷侵蚀身心,独自倚着栏杆,寂寞凄清的相思之意也频频涌动。试问那细细低语的梁间燕子,可还记得从前的事吗,叹镜中人不知何时,鬓间已生了白发。望远方,夜色中的春山也渐迷茫,却暗自珍惜,用归来的日期消除那些零零碎碎的梦吧

简评;
问好师友,俺是新人,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有不妥之处,请师友海涵。
本词上景下情,虽然没写题目,但上片以桃花 东风 交代了时间是春天,接着引出一个月华浓浓的夜晚,独自相思寂寞的情景。下片似乎跳跃性强了点,本人理解能力有限,感觉上片优于下片。个见哈
另外,格律 依钦谱检验,小院桃花的“花”字,平仄有误,请师友自检。

点评

准备过片不如设计个曾经在一起时的美好画面,这样下片相思才有落脚点。其他的都挺好了。  发表于 6 天前
有几处用词待斟酌,比如“苔阶”,一般夏天才会有“苔”,春天不如就用“长阶”。还有过片的“寒夜”,已经春天了,桃花都开了,残夜,凉夜如何?  发表于 6 天前
鸡蛋里挑骨头啦,上下片的两处领字,格式是对的,但不恰当,“正”换做似如何?“看远处”不如“望远处”更贴切。  发表于 6 天前
问候两位诗友!小词写的不错,情景交融,立意清晰。解读点评的也很认真,给两位老师点赞!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

帖子

135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50
20#
发表于 2025-3-26 22:38:36 | 只看该作者
洞仙歌  又见樱花
文/花妖

吹弹欲破,若绡飞霞亸。枝上盈盈娇憨卧。雨来时、玉靥隐约痕添,风过处、粉泪依稀梦堕。
年年香如故,寞寞行来,且把幽怀暗中锁。犹记那年春,陌上青衫,轻为我、鬓簪一朵。惊回首、花事复循环,惟人事、终难续成因果。
简评:娇 犹绿了
上结扇面对漂亮,下结有寄托。脉落清晰,整体不错。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李隆基〔唐代〕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赏析:上片着重描写美人体貌,下片劝说美人不要辜负好时光。

点评

通篇检测没见有出律的地方。随风诗友下次可以再详细一点,这次有应付的嫌疑了,写得好值得赞赏,评的好也一样令人敬佩,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才好  发表于 6 天前
梦堕, 堕也下的比较重,“因果”是一因一果,这里可以用果,但因是不是随意了?估计是为了平仄要求。  发表于 6 天前
若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几处韵字用的不是太稳妥。比如“亸”且不说生僻,本意是下垂,或者同躲。同霞连用意思不是很美好贴切。  发表于 6 天前
这首词上景下情,立意清晰,脉络顺畅,词味浓,笔法老练。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两位大咖!小词写得很棒!作者非常聪明,我记得原来作业要求一项是“樱花”,可作者加了“又见”二字,使本来的咏物词变成了普通抒情词,所以变得驾轻就熟,文通意顺。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19#
发表于 2025-3-26 20:4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幽兰梦蝶 于 2025-3-26 21:18 编辑

风荷组第八讲作业帖幽兰梦蝶
1.作业1.自选一首《洞仙歌》并译成白话文
《洞仙歌·咏柳》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江南的腊月已经快结束了,早梅开花凋谢之后,春光只能寄托给春柳了。春柳的纤细腰肢自是标致风雅,还更有一种骨骼体态,清俊英姿雅致秀丽。(使人加深思念,不敢忘记。)
永丰坊那里,一整天不见人,有谁看见金黄色的柳条游荡在晴朗的天空,飞絮飘落的时候,也是人肠断消魂的时刻,绿叶浓荫一大片,没什么事儿,人却消瘦了一成。又是不是东君追逐你前来,便吹散了眉间一点点春天生成的皱纹。
2.相互点评
洞仙歌·春景
风荷组29号-紫玉
东风有寄,大地披新绮。桥下初潮小溪水。绣帘开、柳眼初次窥人,人亦看,满目冷香疏蕊。
你我曾携手,共赏春光,阅遍新柔与红翠。试看又一年、燕子归来,廊檐下、梳翎理尾。但屈指、分别已多时,思念你,魂牵梦萦无计。

译文:
东风捎来讯息,大地披上崭新的锦绣。桥下初涨的溪水潺潺流动。  
绣帘轻启,柳树的新芽初次偷看人间,我也凝望着,眼前尽是清冷幽香与稀疏花蕊。  

你我曾手牵手,共赏春日风光,看遍新生的柔嫩枝叶与红绿交织的美景。  
转眼又是一年,燕子飞回廊檐下,梳理羽毛整理尾翼。  
屈指一算,分别已许久,思念你的心魂牵梦萦,却无计可消解。  
作品浅析与缺点指瑕
优点亮处:
1. 意象选择:以"柳眼窥人"拟人化春景,暗含互动趣味;"冷香疏蕊"营造早春清冷氛围。  
2. 时空对照:通过"曾携手"与"又一年"形成今昔对比,增强情感张力。     
3..情感表达   : "思念你"直白露骨,失词体含蓄之美(对比苏轼"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蕴藉)                                          
4.语言风格:  "你我"过于口语化,与整体雅言不协调。改用"记当时"或"忆昔年"等传统词体表述 。
5.整体语句流畅,没有用典。 若能在意象逻辑、词牌规范、语言雅化三方面改进,可望达到"清空中有意趣"(张炎《词源》评姜夔语)的境界。

点评

4、题目是《春景》似乎写成了《春思》,建议下片收尾尽量多写一下景,靠近主题,情尽量一笔带过。  发表于 6 天前
3、部分用词待斟酌。“冷香疏蕊”一般都是秋天的景象,用这里有些不妥。“又一年”与已多时,意重。  发表于 6 天前
2、除了梦蝶老师指出的“你,我”口语化外,领字格要记得,比如上片的首句。  发表于 6 天前
1、问好两位诗友!紫玉的词很棒!梦蝶解析点评的很到位,看出来了仔细认真的态度,给两位老师点赞!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18#
发表于 2025-3-26 19:03:11 | 只看该作者
词研四第八讲作业
风荷08-闲得慌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阅读:
洞仙歌
宋•无名氏
断云疏雨,冷落空山道。匹马骎骎又重到。望孤村,两三间、茅屋疏篱,溪水畔、一簇芦花晚照。
寻思行乐地,事去无痕,回首湘波与天杳。叹人生几度,能醉金钗,青镜里、赢得朱颜未老。又枝头、一点破黄昏,问客路春风,为谁开早。

白话直译:
碎云小雨,山道空荡荡的冷清,我一人骑马又来到这地方。远远看见个小村子,几间茅草屋搭着稀拉篱笆,溪水边一丛芦花在夕阳下晃悠。
想想以前快活的日子,全像水过无痕,回头只看见湘江水和天边连成一片。唉,人这一辈子能有几次痛快喝酒、享受青春的时候?照照镜子,幸好脸还没老。
树梢上突然冒出点颜色搅乱黄昏,这赶路时遇见的春风啊,你急急忙忙吹开花朵,到底是为谁呢?
通过意象表达了情感,语言凝练,突出了飘泊中的空寂和对时光的感叹。

2互评:
洞仙歌.踏青
风荷组.22清心
闲行闲看,正春光无限。老柳青青翠帘卷。李桃开、一众浅粉轻红,蜂蝶舞、更惹娇花烂漫 。
徜徉花海里,似忘时间。阵阵香风袭吾面。惬意涌心头,拍照频频。九宫格、友圈来炫。欲将这、芳华永珍藏。莫待到、韶华去时留恋。

白话直译:
瞎溜达瞎瞅,春天好得冒泡。老柳树甩着绿帘子嘚瑟,李花桃花一帮小弟全开成粉嫩嫩,蜜蜂蝴蝶围着骚包小花乱窜。
在花堆里晃到忘记钟点,香气一阵阵往脸上糊。心里美滋滋,手机咔嚓个没完,凑够九宫格立马朋友圈装酷。恨不得把这点青春全塞进硬盘,省得将来人老珠黄了才来后悔!

闲得慌简说:
问好同学,很有趣的一阙词。春天从“老柳李桃、蜂蝶乱飞”变成“拍照发圈、九宫格晒图”。以前游春是看早莺新燕,现在是看手机屏幕,还没看够,又按下了十连拍。只是大多是拍完就忘,存了不看,就是图个心理安慰。语言古今混搭,就像穿汉服玩自拍,古风和网红风凑一块,略感别扭。大好春天加上滤镜调色,包装成了“网红打卡点”。既想享受自然,又忍不住显摆;既怕时间流逝,又加速消耗春天。整个春天都带着手机味。
闲得慌个见瞎说,若有不周,海涵海涵。

点评

继续加油~  发表于 6 天前
辛苦同学互评!词文语言随意了些,缺少艺术体现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同学!格律自检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17#
发表于 2025-3-26 18:14:15 | 只看该作者
风荷27-独钓寒江雪

解析一首词
临江仙  与客湖上饮归
宋 · 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
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
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试解:
本词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词人于宴集结束后 ,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 ,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在随风翻乱的荷叶上。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倒影湖中。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佳句。
过片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在檐角之上。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试评:
洞仙歌·樱花
书香
粉云千树,恰樱花娇妩。香雪盈盈弥归路。正风来、扑面几缕清馨,旋又起,零落尘间飞絮。
轻捧芳鲜瓣,怒指残枝,可记他年旧花语?说与呢喃燕、莫问垂丝,怕翠绿、暗随春去。但空对、飞红染斜阳,算只有,东君惜之如故。

苏轼体,正格。词以阔处望,,云已成规模,所以云,树间应有更好字相映,因此,个人觉得千字可琢。恰字好,直指题。娇妩则欲引下文。也就是给你自己行文掠意定了方向,情感色彩——柔美。香雪宜于风而动,归字出现早了。尾又转折,示命运难自执。惜娇妩之美难扺异变。
过片起显刻意,芳鲜瓣有凑字之嫌。后便不再细说,脉已不遂意,片尾好句,只需得衬托得当,适与上文之结。

点评

同意互评意见!同学继续加油~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同学!格律自检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2
16#
发表于 2025-3-26 11:5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翻译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简析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豪放词的典范之作。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战场,“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将读者带进奇险境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下阕由“遥想”领起,集中塑造周瑜的形象。作者通过“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词句,从多个方面把周瑜刻画得栩栩如生。然而,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既表现出作者的旷达超脱,又反映了他在现实与理想冲突后的复杂心理。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具有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2.洞仙歌 春景 春情
文/人间天使
春风拂面,喜天光晴朗,又见清清碧波漾。燕归来,对对穿柳衔泥,新巢筑,时有几声欢唱。
杏粉桃鲜亮,遍野芳菲,蜂蝶翩翩逐希望。独坐花径旁,香满衣裳。沐美景 心花怒放。旧闲愁,应掷九霄云,春句里,还何故吟惆怅。

简评
这首《洞仙歌·春景 春情》语言清新自然,巧用“燕归”“蜂蝶”等丰富意象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景,直白真挚地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但它艺术手法单一,多为直抒胸臆,缺乏用典等技巧,立意也较为常见,在春日诗词中难出挑,且词句格律上或许不够严谨,影响韵律美感。

点评

同意互评意见!同学继续加油~  发表于 6 天前
问好同学!格律自检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461

帖子

152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20
15#
发表于 2025-3-26 08:38: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四期作业
风荷03-闲雲
半死桐/鹧鸪天
作者: 贺铸 [宋代]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赏读
这首词,艺术上以情思缠绵,婉转工丽见长。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 。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 ,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的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末三句“旧棲”“新垅”、“空床”、“听雨”既写眼前凄凉的景状,又抒发了孤寂苦闷的情怀。

评赏同学作业
风荷-水木生
夜来香重,酒消人初醒。无梦之宵意难定。透孤灯、帘外又满桃花,心寂寂,月色朦胧微冷。
露凝枝叶坠,寒意丝丝,恰似离愁绪难整。念别后佳人,雁信皆无,身憔悴、衣宽怎胜。月渐落、悄然转西楼,幽静处、宵风拂过花影。

解析
整首词情境融合,很得词味,显示作者有很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整首作品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学习了。

鸡蛋挑骨头
首句夜来香重,个人感觉用词牵强,酒睡之前夜香酒香皆不在嗅觉。无梦之宵意难定,用意不准确,有凑韵之嫌。


点评

若雪简评:问好闲云同学,这首洞仙歌情感表达不错,“多情多负累”,好句!上景下情,小缺憾是景物描写略显啰嗦,有堆砌之感,这也是很多人写长调的弊病。下片尾结太弱,可再提升一下  发表于 6 天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4 05:58 , Processed in 0.18699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