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25|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颜如组第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1151

帖子

4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21:3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布置古典高级班第二讲作业:

任意找一首朋友或者本班诗友的诗来点评。结合讲义内容,锻炼自己灵活运用评诗八步以及21条标准,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剖。期待诗友们写出精彩!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106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8
12#
发表于 2025-3-10 10:12:18 | 只看该作者
运用评诗八步以及21条标准,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剖
岁除夜对酒(唐•白居易)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
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煖炉眠。
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岁除夜对酒》初读印象​
初读白居易的《岁除夜对酒》,诗题点明写作时间为岁除夜,且围绕 “对酒” 展开。​
分析​
(一)语言运用​
用词精准:诗中 “衰翁” 一词,精准地描绘出诗人垂暮之年的形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白” 与 “黄” 两个色彩词,生动地勾勒出岁末冬日萧索的景象,用词凝练且贴合场景。​
通俗易懂:白居易作诗以通俗易懂著称,本诗亦是如此。整首诗没有生僻晦涩的字词,流畅自然,却又在平实中蕴含深意,符合 21 条标准中对语言可读性的要求。​
(二)意象营造​
诗中的意象丰富且富有感染力。“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构成了一幅冬日岁末的自然图景,衰败的草、经霜的大地、欲雪的黄云,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寒冷、孤寂、略带压抑的氛围,与诗人作为 “衰翁” 的心境相呼应。“香枕”“煖炉” 则是温馨的室内意象,与室外的萧索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醉依香枕、慵傍煖炉,在这温暖的一隅,却仍难掩内心的思绪万千,展现出复杂的情感层次。​
(三)韵律与节奏​
从韵律上看,本诗遵循了一定的格律规则,押韵和谐,每句诗的节奏相对整齐,以五言诗常见的 “二一二” 节奏为主,如 “衰翁 / 岁除 / 夜,对酒 / 思悠 / 然”,符合诗歌韵律美的标准。​
(四)主题挖掘​
本诗主题围绕岁末感慨展开。诗人在岁除夜对酒而饮,由室外萧索之景,联想到自身的衰老与岁月的流逝。“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一句,道出了在洛阳闲居已久,明日又将迎来新的一年,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十年时光一晃而过,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又有对未来未知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感悟。​
(五)情感表达​
诗中情感复杂交织。“对酒思悠然” 的 “思” 字,统领全诗情感,诗人将衰老的无奈、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体悟,通过细腻的笔触融入到诗句之中,情感真挚且深沉。​
四、综合评价​
白居易的《岁除夜对酒》在语言运用上平实精准,意象营造巧妙且富有层次,韵律和谐,节奏舒缓,主题深刻且情感表达细腻。通过评诗八步和 21 条标准的分析,我们能更全面地领略到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诗人在岁除夜的情感抒发,更是其诗歌创作才华的生动体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5

帖子

21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5
11#
发表于 2025-3-9 22:1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苹果 于 2025-3-9 22:13 编辑

@无名草
七律·雾
晨凉雾气漫天空,好似轻纱笼罩中。
世上风光皆渺渺,人间万物已蒙蒙。
溪桥杨柳难分晓,岸上桃花别样红。
遥望家山看不见,他乡游子念无穷。

问好诗友,我谈一谈对此作的一点粗浅认识,言辞不当之处请谅解。
诗作读来朗朗上口,中二联对仗工稳。
首联总写雾气象轻纱一样笼罩空中。
颔联,世上风光,人间万物。感觉把雾气写的笼统,夸大意境。颈联 前分句写雾贴切,后分句不好理解,联内景隔。
尾联感发因雾迷家山,由此产生思乡之情。
个人感觉尾联是对诗之主旨的升华是此作成功的一联 ,学习了!


点评

学友点评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5-3-12 09:10
整首诗要表达什么?咏物,还是思乡之情,只能有一个主题。  发表于 2025-3-12 09:1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05

帖子

21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5
10#
发表于 2025-3-9 22:10:09 | 只看该作者
@无名草
七律·雾
晨凉雾气漫天空,好似轻纱笼罩中。
世上风光皆渺渺,人间万物已蒙蒙。
溪桥杨柳难分晓,岸上桃花别样红。
遥望家山看不见,他乡游子念无穷。

问好诗友,我谈一谈对此作的一点粗浅见解,言辞不当之处请谅解。
诗作读来朗朗上口,中二联对仗工稳。
首联总写雾气象轻纱一样笼罩空中。
颔联,世上风光,人间万物。感觉把雾气写的笼统,夸大意境。颈联前分句写雾贴切,后分句不好理解。联内景隔。
尾联感发因雾迷家山,由此产生思乡之情。
个人感觉尾联是对诗之主旨的升华是此作成功的一联 ,学习了

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语句偏于口语化,诗中过于平铺,情景缺少跌宕,中二联,对仗上偏宽,再结合同学互评的内容,然后课后再作修改。  发表于 2025-3-18 19:3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8

帖子

42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80
9#
发表于 2025-3-9 19:46:0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二讲作业:
颜如06-慕容瑞西
倒春寒
文/诗友
二月凄风割面寒,玉龙鳞甲落云端。
城中犹见冰凝路,檐下谁怜雪拥 栏。
岸柳垂绦呈鸭绿,江花照水晕霞丹。
生机已蕴残冬末,但待东君焕锦纨。


学评:问好诗友。小诗格律无误。全诗紧扣冬末春初的时节特点,前两联写冬景,后两联转向春景,呈现出时节交替的景象。诗中营造出两种相互交织的意境。前半部分是冬日的寒冷孤寂,后半部分是春天的明媚生机,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独特氛围。用词精准生动,如“割”字形象地表现出寒风的凛冽,“晕”字细腻地描绘出江花倒映水中色彩的晕染效果。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小诗。学习了。
不足之处:颈联与颔联的衔接过渡稍显生硬:颔联着重描绘冬日的寒冷萧索,颈联却直接跳跃到春景的生机盎然,中间缺乏自然流畅的过渡环节,使整首诗在场景转换时显得有些突兀,影响了诗歌整体的连贯性与流畅性。

点评

当然,从这首诗的遣词造句来看,作者还是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的,诗友点评得也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5-3-23 10:08
尾联“但待东君焕锦纨”,“焕”指光明、光亮的意思,“锦纨”代指贵重的丝织品。这两者组合起来,搭配不是很恰当。  发表于 2025-3-23 10:07
“江花照水晕霞丹”,这里有凑韵之嫌,一般只有“丹霞”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红霞,二是指红艳的色彩。结合前面的“晕”字推敲,应指红霞。那么这样一来就和上句中的“鸭绿”对仗不工整。  发表于 2025-3-23 10:07
首联下句“玉龙鳞甲落云端”,“玉龙鳞甲”指的是雪花,雪花“落云端”不太符合常理。鹅毛大雪从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而下,才会有下联的“雪拥栏”的景象。  发表于 2025-3-23 10:07
所以“倒春寒”这种天气现象,发生的时间是春季。正如诗友所点评的,前两联和第颈联,完全割裂开来了,前面写的是冬季风雪交加的极寒天气,后面又写春天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  发表于 2025-3-23 10:06
二是指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前期暖后期冷,天气变化较大。这种使人难以适应“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发表于 2025-3-23 10:06
清风自来问好诗友:本首诗的题目为“倒春寒”,个人认为在下笔之前首先要理解何为“倒春寒”。“倒春寒”一是指春季时,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感觉“春寒料峭”;  发表于 2025-3-23 10:0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7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8
8#
发表于 2025-3-9 07:18:1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第十九讲作业
颜如组—红苹果
七律      故友相聚有怀
数载它乡寂寞侵,百年聊得几知音。
此时把酒与君乐,昔日孤怀待客心。
惟喜今宵圆旧梦,那堪长夜泪沾襟。
明朝万户炊烟起,斜照加身陌野寻。
问好同学,诗是怀念以前相聚,百有点过,下面写昔日的快乐今日孤独这里不太理想。寄托梦里见而唯有泪水,大家的好友都多在手机上没有见过面更没有体会真正离别的感受。都是不知道愁滋味强说愁我也是,希望我们有机会可以见见面,给诗加点灵魂。说的不好的请原谅我

点评

大,与主题没有多大关系!整体看写的太随意!以后写多了会好的!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3-20 20:43
问好学友!点评到位了!整体主题没有把握好,首联应写时间地点,然后引发感慨,你这个开头如果不看题目,看不出来是故友相聚。颔联切题,上分句不错,下分句不知所云,颈联也是,句与句之间跳跃过大!尾联写的太...  发表于 2025-3-20 20: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7#
发表于 2025-3-8 15:50:08 | 只看该作者
国庆有感
颜如01-半生雪
金风飒飒五星扬,紫气迢迢显一方。
歌曲犹闻家世胜,华衫更见国民康。
荷残虽是却成藕,菊艳孤开未怯霜。
曲直人生何足叹,慵身转步向朝阳。

这首《国庆有感》通过对国庆时节景象的描绘,结合自然与人生感悟,抒发了对国家发展的赞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情景交融,意象丰富。以下从内容、意象、语言、情感与立意逐点分析:

- 内容与结构:首联描绘国庆时秋风中五星飘扬的场景,奠定庄重热烈的氛围;颔联从听觉(歌曲)和视觉(华衫)展现国家繁荣、人民安康;颈联借荷藕、残菊,以自然变化体现坚韧;尾联由景及人,表达对人生的豁达与积极追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丰富意象,“五星”是国家象征,“金风”“紫气”营造祥和气象 ,“荷残成藕”“菊艳霜中”象征生命延续和不畏艰难,意象关联紧密,深化主题。

- 语言表达:语言凝练典雅,“飒飒”“迢迢”等叠词增强节奏感和画面感,动词“扬”“显”生动有力 ,诗句对仗工整,体现较高语言驾驭能力。

- 情感与立意:既表达对国家昌盛的自豪喜悦,又展现面对人生起伏的乐观态度,以小见大,立意深刻,引发共鸣。

点评

慵身感觉与积极向上的情绪有点不搭。纵观全诗,感觉诗友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都很不错,个别地方稍加打磨就更好了,加油哦。  发表于 2025-3-12 16:00
颈联物象虽然是应节的景象,但是感觉与上一联衔接的不太紧密,转的稍微有点突然。  发表于 2025-3-12 15:57
颔联歌曲应该特指的国歌吧,与犹闻联接感觉意思差了点。感觉  发表于 2025-3-12 15:55
问好同学。诗好点评也不错。说一点小问题,曲字为不规则重字,,这里疏忽了。  发表于 2025-3-12 15:5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3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2
6#
发表于 2025-3-8 05:19:19 | 只看该作者
七律·杨柳
如颜03-无名草
春风过岸柳梳妆,碧绿新衣醉舞狂。
巧手描眉纤细细,枝条点水辫长长。
柔情且被佳人怨,玉手常将柳枝伤。
赠与佳人当信物,伴随彼岸待归航。
——
点评:
前四句对杨柳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杨柳的样子,
春天来了,杨柳开始梳妆打扮,换上碧绿的衣裳随风舞蹈,叶子纤细像眉毛,
枝条像辫子。
后四句借景抒情,杨柳温柔人们再送别时常折柳赠佳人,站在彼岸好像每天都在等归帆。

整首诗格律正确,写出了杨柳形态美,拟人手法用的好,不足之处,后三句败笔,赠与佳人当信物
很像没有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3

帖子

12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2
5#
发表于 2025-3-7 23:26: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讲作业:颜如08-兰兮
七律•咏竹
文/云儿
扎根荒野暗修清,不恋红妆志向明。
四季随风描翠色,一身带露洗春城。
无人观赏高标质,独自弦歌壮士情。
但愿凌云升碧落,葳蕤千古看谁惊。

兰兮简评:问好小友,学评说错莫怪哦!小诗是咏物(竹)诗,格律正确!
先看首联写竹子的生长环境与它的品性;颔联细写怎样“志向明”;颈联写竹子的孤高品质;尾联顺势而为写出竹子的凌云壮志!通篇没有题竹子,都是围绕题目写。总体写得不错,只是觉得口号形式化较重,最好用意再深刻一些更好啦!学习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2
地板
发表于 2025-3-7 16:53:59 | 只看该作者
诗十九高级班第二讲作业
颜如13~暖风
新年随思
学友
一别音容两渺然,难忘胜境是寰川。
秦楼醉舞华灯灿,残叶飘零景色蔫。
取意红尘温旧梦,关情世态度流年。
浮沉阅尽穷通事,几许乡愁满纸笺。
试评:
小诗格律韵部无误,立意鲜明,语句顺畅,只是第一个对偶处理的不是很好,一暖一冷有些败笔。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20:12 , Processed in 0.1338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