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5| 72
|
古典词研三期聆雨组第十六讲作业帖: |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3)换头的中心思想“常思谢公旧迹”,在文中展现的深度稍有不够,更多的是流连美景,如能在历史人物上加以深掘,想必会更有内涵。
整体不错,以文笔胜。
(2)个别景物的安置上,比如文章起拍,描绘的一派暮春之象,“池荷影乱”在其中就略有不谐(夏意过浓),犹如“半江暮色”的大境之后,迅速接“闲庭”的小境,再加上上结的重要位置,也更显得收束力不足。
说一下读完以后感觉的几处小问题:
(1)个别行为描写穿插在景物描写中,显得有些不稳,比如“恰又遇”、“心潮涌”、“凭栏处”、“登峻岭”这几个短句,全部用在行为或心境的描写中,对于景物的铺排,屡有突然...
词写得不错,词家语也比较熟练,看得出作者是常阅读,会阅读的,意象选择也比较合理,所以全文体现的出来的状态就两个字——像词。
这是一首作品能够拨打好感的保证,这里给作者点个赞。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1-5 09:37 , Processed in 0.4218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