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993|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269

主题

602

帖子

23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4-5-17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燕于飞 于 2024-5-21 22:14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醉太平》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古典词研三第四讲乐淘组论坛评阅安排:
评阅:11人
学员:26人

大群点评-(2-7)
乐淘评阅-新月(8-10)
乐淘评阅-一脉荷香(11-13)
乐淘评阅-小步(14-16)
乐淘评阅-君雨墨(17-19)
乐淘评阅-梅朵儿(20-22)
乐淘评阅-山谷幽兰(23-25)
乐淘评阅-潇湘雨(26-27)
乐淘评阅-细雨微尘(轮休)
乐淘评阅-云儿依旧(轮休)
乐淘评阅-雨蒙蒙(轮休)
乐淘评阅-去疾(轮休)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26#
发表于 2024-5-23 19:51:2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

乐淘10-紫玉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元代】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译文: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贴着金子的菩萨脸上细细刮金:在没有中找有。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些精肉,从蚊子的肚子里刳脂油。真亏得你老先生能下得去手。

注释:
正宫:宫调名。正宫是元曲常用的宫调,十二宫调之一。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入“正宫”,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
夺泥燕口:从燕子口里夺泥。
削铁针头:从针头上削铁。
刮金佛面:从佛像面上刮金。
鹌(ān)鹑(chún):鸟名,头尾短,状如小鸡。也叫“鹑”。嗉(sù):鸟类食囊。
鹭(lù)鸶(sī):水鸟名,腿长而细瘦,栖沼泽中,捕食鱼类。又称白鹭。劈:用刀刮。精肉:瘦肉。
刳(kū):剖、挖、刮。
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用来讽刺官僚、地主。
简析:
  此曲运用高度夸张手法讽刺贪小利者,前半部分用三个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说明“贪小利者”总能在别人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后半部分继续挖苦“贪小利者”的丑陋行径:对任何可能捞上一把的事物都不放过。全曲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体现出元曲爽朗、幽默、风趣的特色。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醉太平
文/豆包
枝繁树高,山幽水迢。远望叠嶂仙遥,正青城翠翘。
神疲意焦,心累体劳,不如把磬来敲,恰与愁字消。

简评:问好学友!
1、小词语言流畅,内容具体,通俗易懂,很有词味。
2、起句“枝繁树高”是近景,后面“山幽水迢。远望叠嶂仙遥,正青城翠翘”都是远景,安排不合理,有点跳脱。
3、上片写景,闲适自在,心旷神怡。下片入情,心焦身累,还有愁字需要消,结转不顺,前后矛盾。
4、不到之处,请学友多多谅解。

点评

过片,尾句,何以见愁?愁从何来?莫名其妙。表达不准,词需要含蓄,但不能让读者去猜。  发表于 2024-5-24 10:46
主题不鲜明,过片开头转的太快了,和上片接不上,以后写这种事情,最好上片末句为下片做铺垫才好衔接,神不能散,要围绕主题去写,再修改一下吧。其他可以。  发表于 2024-5-24 10:45
第一题回答正确。第二题,为什么只写词牌不写题目?题目是全词的主旨,看完通篇也抓不住你的神。由上片看,是登高远望,兴起,有近及远,安排景物很好。上片是喜调,下片是悲调。  发表于 2024-5-24 10:4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13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2
25#
发表于 2024-5-22 18:53:25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因我楼下的学友退群了,作业没人互评。组长让我交到这里,请老师指导!谢谢班委!谢谢评阅老师🌹

古典研三第三讲作业
乐淘16~静姝
    1.分析词牌《醉太平》,(简述分析过程,列出分析结果。)
答:①醉太平,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曾用作词牌名。又名“醉思凡”。入“正宫”,亦入“仙吕宫”“中吕宫”。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
②小令双调38字,上下片字数相同,各为4465句式。韵脚绵密,韵声可平可仄,一韵到底。平声韵深情缠绵,仄声韵轻快激越。
③四字句对偶为佳,只有第三字为仄,上下片尾拍5字句为14结构。
2.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试填一首《醉太平》,主题自拟韵部自选。
醉太平•山居
乐淘16~静姝
临风把锄。听泉读书。竹松皆作邻居。更花浮鸟呼。
曾经井闾。而今僻隅。尘嚣皆可萱苏。对粗茶一壶。

点评

第一句,临风把酒在泉边?还是把锄?凑韵了。在泉边读书,很高的境界,以松竹为邻,以花鸟为乐,多么旷达的境界。下片衔接自然,远离喧嚣,尾句紧扣主题,语句流畅,写作功底深厚,佳作欣赏。  发表于 2024-5-24 10:38
第一题,回答完整。第二题,选题很好,格律正确,安要求填词,熟练掌握词牌名要求及写作技巧。上片兴起,开头两句对仗工整,下片抒发作业远离尘嚣的,悠闲生活。  发表于 2024-5-24 10: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5

帖子

5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8
24#
发表于 2024-5-22 13:26:0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陶组第四讲作业

一、选一首朋发的词作赏读解析:

乐淘30~羽君

多丽:探梅

雪千峰,雾淞泼画川江。倚栏颦,尽收眸底,木叶萧落苍茫。水迢迢,山高路远,云漫漫,数九吾乡。夜露初凝,霜花结草,小园飘蕊为君香。蓓蕾序,次依枝半,清影亦疏狂。羁傲骨,杆栏拍遍,墨羽新妆。

点朱砂,胭脂扣浅,折叠轻放衷肠。暮深沉,赴云台晚,香软卧,水墨文章。细问光阴,相思寸寸,乾坤回复鬓添霜。思不寐,挂牵念念,煮酒病酲觞。书小字,余生独你,不在惊慌。

赏析: 词牌《多丽》钦定词谱有八九种之多,字数一般在一百四十字左右,公认句式复杂多变,是比较难驾驭的词牌之一。拿该作品与北宋词人晁端礼原格对比,在选牌风格、格律要求和修辞断句上无一处不准确,几乎完美。
       作品标题为“探梅”,时至冬季,“梅”作主题是在适合不过了。然纵观古往今来先贤们以“梅”为体材的近代诗词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有爱其妍姿悄丽的,“梅枝开两朵,已觉春心动”;有赏其风雅傲骨不畏严寒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等等不一一列举。
        该词在上片作者不克隆山寨古人,而是叧辟蹊径以当代语句入词,以云贵高原黔北冬季的乌蒙山“雪千峰,雾松泼画,山高路远”作背景,在寒冬腊月的“数九吾乡”去探“夜露初凝”山中的梅,到“云漫漫,霜花结草,蓓蕾序,次依枝半,墨羽新妆” 的画面,将读者带入踏雪寻(探)梅的意境景色之中,给人如临其境视角冲击的感受。再现了得北宋词人林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写梅而不带一梅字之真要。
        下片作有借用乌蒙山之景色抒发诗人探梅情怀。“点朱砂,胭脂扣浅,折叠轻放衷肠” ,“细问光阴,相思寸寸乾坤回复鬓添霜” 相思不寐“煮酒痛酲觞” 等句,感叹人生苦短不易,体观出女词人的文人情怀。
        谈到诗词创作从来都是男多女少,细数当下诗人乱象比读者还多,恕我直言,大多作品是有境无色,有意少象,有骨缺肉,应制粉饰的痕迹过重,迷失了近体诗创作的方向。相较女词人羽君立足于黔北家乡乌蒙山,写她最熟悉的山色景物,抒发最纯真的情感,在一百四十余字里情景交融,虚实互衬,架构合理,上下片谋篇在先,布局合规,文长而不散,虽称不上神采飘逸,也算是袭承了易安居士之遗风。
        这首长调<多丽 探梅>整体读起来句意畅通,语句纯扑生动,行云流水之间一气呵成,毫无顿滞感,可见作者文化功底是强的。如果要说不足处,个人认为在整首词的收尾没有给读者留下更多更远的联想,稍有欠缺,功课没有做足到位,这只是个见。读诗赏词见仁见智,或许是没有理解到作者更深层次的含意,在此还请作者多多见谅才是。                           

二、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题自拟韵部自选。
醉太平· 怨
文/潇湘妃子
       春风又来,桃花又开。几回朝暮楼台,叹鸳鸯并排。
       深情不该,断肠不猜。廊桥一别成灾。悔当初擘钗。

    简评:起句点明节令时间。承句“几回朝暮楼台”引起情绪波动。尾句“叹鸳鸯并排”为下阕起势铺景垫情。
“深情不该,断肠不猜”点明了主题“怨”字。往往结句呢。抛开一切,释怀放下,重新认识自己,走向诗与远方。而另一种,就是自怨自艾,悔不当初。无法自拔。作者应是后者。

说得不当之处,请同学谅解。

点评

第二拍廊桥一别成灾。悔当初擘钗。灾字不妥。整首词写的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8
下片第一拍深情不该,断肠不猜。没铺垫这句深情、断肠不知从何而来;  发表于 2024-5-22 16:28
两位诗友好,羽君诗友有点放水,第一拍春风又来,桃花又开。两个又字,第二拍的几回朝暮就重复了,鸳鸯是在水中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28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6
23#
发表于 2024-5-21 20:44:14 | 只看该作者
乐淘组26_冷若第四讲作业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杜鹃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1《浣溪沙》词牌:双调。

2.句数:上片三句,下片三句。

3句式:777.777.

4韵脚:全片押词林正韵,第三部。过片第一句不用韵。
5.以律句为主。但又不是七律。

6.词无领字。
7.词过片前二句对偶。
8词牌适合寄怀。
9.无不规则重字。
10上景下情。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重点说要珍惜时间 。

醉太平.夏初偶题
文/凡川
榴花艳红,青荷叠重。蛙鸣月色薰风,系扁舟钓翁。
小桥往东,柳丝郁葱。夜摊渐渐声浓,却难寻旧踪。

1.《醉太平》词牌:双调。
2句数,上4句,下4句。
3.句式:4465.4465.
4.韵字一冬平。
5上片和下片的各二个四字句可对偶可流水,作者用的流水。
6五字句有领字。
7六字句为律句。
8本调正格上下片句式及用韵一致:
上片:4、4、6、1/4。
下片:4、4、6、1/4。

试评:1首二句榴花艳红,青荷叠重。
说明夏季的两种景色,但是叠重有点凑。

2又是晚上,月光下。就和前二句有冲突,晚上应该看的颜色没这么清楚吧。不适合。

3系舟钓翁。

上片景带出人。

下片首二句流水,同学的布景不是很好。夜晚应看不清 。下片第三句看到的,最后一句没有旧踪 。

问好同学,寻谁踪?前面少铺垫。

点评

第二拍第一句放这感觉败笔了,没入情,第二句没铺垫却是突兀了。整首词写得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7
由听觉转到视觉系扁舟钓翁。下片第一拍小桥往东,柳丝郁葱。衔接自然,下片第二拍夜摊渐渐声浓,却难寻旧踪。  发表于 2024-5-22 16:26
第二拍蛙鸣月色薰风,系扁舟钓翁。上拍的艳红对应月色就有点不妥了,蛙鸣月色薰风,物用的多感觉乱,月下的什么,这样就是一个物,  发表于 2024-5-22 16:26
两位诗友好,冷若诗友评阅到位。第一拍榴花艳红,青荷叠重。景起不错,  发表于 2024-5-22 16:26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

帖子

5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2
22#
发表于 2024-5-21 19:1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天云外月 于 2024-5-21 19:25 编辑

古典词研三第四讲作业

乐淘-15碧天云外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春晚

宋代 · 辛弃疾

    态 浓 意 远 。眉 颦 笑 浅 。薄 罗 衣 窄 絮 风 软 。鬓 云 欺 翠 卷 。
    南 园 花 树 春 光 暖 。红 香 径 里 榆 钱 满 。欲 上 秋 千 又 惊 懒 。且 归 休 怕 晚 。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态浓意远”,原是杜甫《丽人行》中的成句,用以表现丽人的姿态凝重、神情高雅,其身份也于此可见。“眉颦笑浅”,
   写她虽愁也只略皱眉头,虽喜也只略展笑颜,非轻浮放纵之流可比,其教养也于此可见。“薄罗衣窄絮风软”,既写服妆,也写时光。北宋诗人蔡襄《八月九日诗》:“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而当“絮风”轻“软”之时,正好穿那窄窄的“薄罗衣”。“罗”那么“薄”,“衣”那么“窄”,其轮廓之分明,体态之轻盈,已不言而喻。徐步出闺,迎面吹来的是飘荡着朵朵柳絮的软风,不知她又有什么感触。“鬓云欺翠卷”一句,颇难索解。如果把“翠卷”看作“欺”的宾语,那它便是一个名词,可是实际上并没名叫“翠卷”的东西。    那个“翠”字,看来也取自杜甫的《丽人行》。《丽人行》写丽人“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是说用翠玉制成的盍叶垂在鬓边。盍叶,是妇女的一种头饰。“鬓云欺翠卷”就语法说,“鬓云”是主语,“卷”是谓语,“欺翠”则是动宾结构的状语,修饰“卷”。“欺”,在这里是“压”或“淹没”的意思,“翠”,即指翠玉制的盍叶。全句写那位女性鬓发如云,“卷”得蓬松而又低垂,以致淹没了盍叶。
    下片头两句似乎单纯写环境、写景物,实则用以烘托人物。第一句是说她走到“南园”,看见“花树春光”,而且感到“暖”。第二句是说她漫步于“南园”的“径里”,看见片片飞红,嗅到阵阵花香,踏着满径榆钱。    上片的“絮风”和下片的“春光暖”、“榆钱满”,都传送春天即将消逝的信息,既点《春晚》之题,又暗示女主人公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她还是孤零零的,偶然走出深闺,来到“南园”,也无人同游共乐。
    结尾两句,层层转折,曲尽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欲上秋千”,表明一见秋千,又唤回少女的情趣,想荡来荡去,嬉笑作乐。“又惊懒”,表明单身独自,没有心情打秋千。“惊”字、“懒”字,用得十分神妙。“欲上秋千”而终于不想上,并非由于“懒”,偏不肯说出真实原因而委之于“懒”,又加上一个“惊”字。是说连秋千都不想上,竟“懒”到这种地步,自己都感到吃惊。不想打秋千,就归去吧。“且归”一顿,而“休怕晚”又是一层转折。实际情况是想玩又懒得玩,且归又不愿归。深闺那么寂寞,归去也没有意味。
    于是在“且归”的路上,思潮起伏,愈行愈缓。妙在仍不说明真实原因,仿佛她迷恋归途风光,在家庭中也很自由,回家甚“晚”,也不用“怕”。
    这首词把封建社会中一位深闺女性的内心苦闷写得如此真切,不独艺术上很有特色,其思想意义,也是积极的。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原玉:

醉太平·初夏
乐陶19-水木清华
薰风入弦。清荷半翻。绿槐高柳新蝉。觉西窗睡眠。
榴开欲燃。雨来弄泉。山前江水连天。带一弯月悬。

简评:全词清新雅致,词味浓浓,此乃应时佳作。向你学习!
上片一字领“觉”感觉意向不明。
上下片以景为主,抒情意味略少。
下片同时出现雨和月是否妥帖?
不懂评阅,说错勿怪。


点评

第二拍山前江水连天。带一弯月悬。感觉山前江水与上片景没关系吧。总体写的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5-22 16:25
下片,第一拍榴开欲燃。雨来弄泉。衔接没问题,但是,又是景入笔,雨来的突兀;  发表于 2024-5-22 16:24
第二拍绿槐高柳新蝉。觉西窗睡眠。绿槐高柳两个物留一个,一个换成修饰词会更好,觉却实不妥,应该是笔误吧,  发表于 2024-5-22 16:24
两位诗友好,碧天云外月评阅认真,第一拍薰风入弦。清荷半翻。入弦与半翻不对偶,  发表于 2024-5-22 16:23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21#
发表于 2024-5-21 16:17:0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分析辛弃疾《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的《水龙吟》是一首富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词作。全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人生起伏的感慨与思索,展现出他豪放不羁、慷慨悲歌的性格特点。

词开篇即引入壮阔的景象,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通过描绘秋天楚天的广阔无垠,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宏伟的画面,同时也为全词奠定了悲凉慷慨的基调。

接着,辛弃疾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人物,如“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里的“遥岑”和“玉簪螺髻”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象征,借以表达作者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辛弃疾更是毫不吝啬笔墨。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里的“江南游子”既是对作者自身身份的描绘,也是对于游子漂泊无依、孤独寂寥的深切体会。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更是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词的下阕,辛弃疾更是借用了张翰、许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危难的深切忧虑。他渴望像张翰一样归隐田园,但又无法割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他鄙视许汜的求田问舍,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全词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水龙吟》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慷慨悲歌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人生起伏的深刻感慨与思索。同时,也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刻思想。

第二题:
古典词研三作业
乐淘25-临风
一、词牌分析:
1、醉太平,词牌名,又名“醉思凡”“凌波曲”“四字令”等,原为唐代教坊曲名。以刘过《醉太平·情高意真》为正体。
2、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另有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醉太平·春晚》等。
3、词牌韵部密集,句句押韵。

4、上下阕一二句宜对偶
5、上下阕尾句有领字,上一下四。
6、此调以四六句为主,简洁明快,宜赋起。

二、填词
评:
醉太平·快递小哥
文:临风
轻骑重箱,穿城过庄。体单盔亮衣黄,汇飞流一行。
晨辛夜忙,餐风饮霜。双亲子女车房,叹今生路长。

这首词以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语句,描绘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奔波劳碌的深刻体验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评价:

首先,词中“轻骑重箱,穿城过庄”的开篇就描绘了一种忙碌而坚定的场景。轻骑与重箱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快递工作的艰辛。

接下来,“体单盔亮衣黄,汇飞流一行”则进一步刻画了快递小哥的形象,而“汇飞流一行”则形象地描绘了快递小哥串流在街巷的繁忙。

在词的下阕,“晨辛夜忙,餐风饮霜”晨辛夜忙表达了快递小哥日夜不停的劳作与奔波,餐风饮霜则形象地描绘了艰辛的生活。这种描绘更让人感受到快递小哥的辛苦与不易。

最后,“双亲子女车房,叹今生路长”则表达了快递小哥对于家庭与责任的深深牵挂与感慨。双亲、子女、车房都是内心深处的牵挂与责任,而“叹今生路长”则表达了快递小哥对于人生漫长旅途的无奈与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语句,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快递奔波劳碌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展现了旅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以及对家庭与责任的深深牵挂。

点评

3、唯感有些不足的是结尾稍弱了些,今生路长不足以感叹,望再斟酌一下!  发表于 2024-5-22 16:55
2、尤其赞赏临风同学的小词写的非常棒!非凡的笔力贴近现实,言简意赅,情景交融,没有落入呆板的描摹,语言生动自然,比喻对偶都恰到好处,点赞!  发表于 2024-5-22 16:52
1、问好两位诗友!豆包老师评的非常详细,可见文字功底深厚。  发表于 2024-5-22 16: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帖子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4
20#
发表于 2024-5-21 13:3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映雪评阅静思 于 2024-5-21 13:57 编辑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帖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醉太平》的分析。
        根据本周老师解析,我对《醉太平》词牌的分析有两个地方存在问题,一是对去声字在本词牌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有几处自己虽然在创作中是用的去声字,但认识高度不够,今后必须要注意。二是声情上,我根据古人写作内容和用韵的稠密以及去声字和领字的音律特点,去分析得出词牌声情表达的方法太简单化,没有深入到所有作品的共性中去看问题。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1082年3月7日) 北宋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背景: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2).简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 ,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3).翻译:
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4).哲学领悟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初夏情结
文/羽君

窗前点灯,花旁抚筝。清音十指弦倾,拂胸襟静宁。
微凉未曾,阑珊不经。只因底事无凭,叹浮尘碌名。

问好羽君同学。作为读者先按照我对作品字面信息的理解来猜度一下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不到之处请小窗或者组群@我交流。夜幕降临,在窗前点上一只灯盏,看到花案旁的琴坐下来,选择令心境安和平静的曲子,十指倾情弹奏,用心拂出一段清音妙曲。
回想过往,没有经历过人情薄凉,也没有经历过灰暗和削弱的境地。皆因感叹这尘世的芸芸众生都被功名利禄所困。(而我只是不愿像俗人一样去那样做罢了)。

简评:本篇平仄格律无误。偶句工整。脉络清晰。富有词味。这些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商榷之处:上阙的景描感觉是抚琴人处于宁静专注的境界。下阕过片处承接了上阙的意境,给读者一种仙境抚琴者的感觉。所以煞尾句的一声叹息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显得立足不稳。个见,不对之处欢迎小窗或者组里讨论。


点评

3、第二、下片既然底事无凭了,那肯定就是故事美景阑珊了,微凉的思绪也会有,所以这里前后矛盾。尾句也没有很好的收束全篇。说错勿怪!  发表于 2024-5-22 17:11
2、我补充两点:第一、上片描景没有反应出初夏的特色,和标题略有不符。  发表于 2024-5-22 17:08
1、问好两位诗友!我基本同意静思老师的评语,格律无误,对偶工整,脉络清晰,用语富有词味。  发表于 2024-5-22 17:0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0
19#
发表于 2024-5-21 12:02:4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三讲作业帖

乐淘组03-*恋曲1990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八声甘州     梁羽生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冷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此一篇,乃梁羽生先生伪《大唐游侠传》之大侠杨云聪之口,为《七剑下天山》作开篇之辞,其势恢宏,层次分明,其辞也雄壮,其声亦激越,其情复何其悲苦,其境更何其沉重。诸君安坐,待小子慢慢道来。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一句,此一句凭空而至,有感而发,前者绝无勾萌铺垫,而夺人之眼目,动人之心魄,且为后文蓄势无穷。夫江湖者,茫茫者莽也,动辄拔拳,甚者血刃之地也,而笑之,此一笑可谓苍凉悲壮之气,苦闷怨恨之声,十年者,一概念而已,焉知又非是几十年,乃至一生耶?浪迹者,居无定所,四处游荡之谓也,而寄身于江湖,游荡于草莽,倘若不是情非得已,怕是断非斯人之愿。下句“空负少年头”一句,已是道出其中甘苦滋味,曾几何时,大侠杨云聪出身显赫,出入豪门,儿时突逢巨变,不得已只好寄身于草间,游荡于江湖,而十年游历,竟是空负一场,怎不教男儿为之气短,平生出万般感慨!

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
故地重来,人非物是,河山无恙,衣冠尽改,纵便是平生青衣快马,快意恩仇,一剑纵横,长驱塞外,当是禁不得此番黯然回首,独自销魂。想当初一腔抱负,志在千里,暮然回首,已是皈依无门,只剩得满腹唏嘘,万千慨叹,而铜驼依旧,故国朝改,便是有万丈雄心,亦依然是回天乏术,平日里仗剑天涯,风尘结客,而销尽满腹情怀,怎不教男儿黯然销魂,弹铗引恨,真个是游目四顾,不可绝收。此一句“吟情渺渺,心事悠悠”,二处连用叠词,即加深语气,强调声情,二句再三咏来,当出三味,入三味也,复作者之心,宁不是侠者之心,复作者之深意,宁不是侠者之深意耶?
酒冷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
此一句自感身世,前者自感自怜,不胜悲苦之音,后者满目伤痛,更具目弛神伤之意,归来已不再少年,其辞也切,其心也茫,想平素为侠,志在天下,匹马来去,何等快哉!而劫后重来,竟是一无所获,功名俱无,从前恩爱,转瞬成空,诗残者,斯人心空也,念空也,当日塞外偶遇,儿女情长,回首往事,直如昨梦前尘,梦里双骑并辔,罗帐灯昏,英雄有侠骨,佳人更柔情,如今未见其人,先闻嫁期,怎不教斯人梦断魂销?南国花好,终不是堪留之若,佳人咫尺,已然是他人之妇。南国正清秋,斯情无限,斯景无缘,斯人不在。此一句,有千转百回之痛,千疮百孔之伤,作者之力,力透纸背直击人心,读者莫被错过。
拔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钱塘江岸,风月无边,英雄到此,竟成孑然,往日高朋旧友,尽在江湖奔走,以前种种,百感交杂,而浪子萍踪,前途未卜,此一番闻讯而来,旨在谋佳人一面,以证往日情深,遽料惊闻嫁期,顿教悲愤莫名,转恨尘缘无凭,几欲就比而去,纵便是横死边塞,亦不能发胸中块垒。而凄然四顾,竟是无处可以安放此身,弹剑空鸣,亦不能抒男儿之气,便能够长啸穿云,高歌散雾,亦是禁不起一念柔情,千回百转。“无处招归舟”,其辞若有恨哉,其情实则痛焉。未知作者之意,如何纵遣,先教读者之心,难禁其中!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
换头句其势再起,神游目纵之际,更在千里之外,明日天涯,即是不归之路,而著一远字,其境已成,其势已无也,楚佩等句,虽借用之辞,而浑若天成,记得当日,并佳人驱马回疆,恩深情浓,而今尘缘既然尽,这一番至性情怀,又改如何安排?便能够中州留影,而其影孑孑,已不知为何人而弄,其佩温温,更难猜为何人而留,江湖子弟,原不该儿女情长,朱门慎妇,更不迷乱恋风情,此一番爱恨情仇,悲欢际遇,是非对错,本就是命中注定,亦或是庸人自扰?其中原委,怕只有老天知道。
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
愁之一事,细思量鲜亦有相同者,切遑论愁字之与人,有万千之别,而人之与愁字,多有几种。大至家国天下,板荡沉浮,小至儿女情衷,得失恩怨,然此处乃用儿女之愁,而英雄儿女,自是些忧国壮士,抱负豪杰,夫古今之愁,作者一言以蔽之,此处用笔,又似是紫阳笔法,俯仰一词,竟使此一句,平添得许多苍凉厚重,试想古今英雄,逃不过此番感慨,使读者如我,虽不曾亲临其境,而斯人之际遇,事由之原委,亦禁不住对此悠悠神往。
难消受、灯昏罗帐,恨昙花、一现恨难休。
……
(因篇幅问题,此处略去一千字)
此一篇作品,乃梁羽生先生为《七剑下天山》一书而填,纵观陈氏作品,风格开阔跌宕,而又古韵斑斑,其朝代感极强,多是些大漠豪侠,江湖恩仇。又以反清复明为其线索,其中不乏快意恩仇、离合悲欢的故事。而把男女情事纠结其间,教人夫来,欲罢不能。
此一篇《八声甘州》,乃伪书中人物,大侠杨云聪之口而来,杨云聪,前明重臣杨涟之子,虽属作者杜撰,而我却宁信其有,杨家遭人构陷,乃至家破人亡,自幼托好友送至天山晦明禅师为徒,十年技成,游走江湖,矢志朗清,与清庭名臣纳兰明珠之女纳兰明慧偶遇。一番取舍纠葛之后,最终有情人难成眷属,纳兰明慧杭州大婚前夕,杨云聪闻讯而来,夺去二人未满周岁之女,飘落一副纸笺,这首《八声甘州》,便落入纳兰明慧眼前,从此是非恩怨,生死缠绵,便由此而来…
(此处略去一千五百字)

夫沉长之调,多宜铺垫,即所谓风骨之外,无非勾萌,意韵之间,不过词藻,流转之际,先蓄其势,收发之端,必又预谋,此即所谓意在笔小矣。诗词者,先古之气韵也,至于坊间按律制曲,因文生拍,法度之外,无非声情,其中关乎句度长短、文字平仄、韵都疏密倘等等。所谓字之多寡又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一味词藻勾萌,粉丽茫茫,空濛一派,而所言不知何物,所咏不知何旨,虽洋洋万言,好大空古,余谓诚不足论其价,复不足存于世也。
此一篇《八声甘州》,开篇眼前似无尘俗一物,而心中实则沟壑万千,此一笑者,恰是反用其意,以下诸般滋味,皆是由此而来。细读此篇,首句已蓄势待发,而后层层铺开,直如目击作者心事,人物形态,可见此处虽云虚写, 实则别具深意,所谓有则寄出,无则寄入,殊未知寄出与寄入之间,多是心中万般滋味,章法之外,无非其人深沉笔力。以下转入实写,铜驼者,故国旧迹之谓也,而巷陌之铜驼,则隐隐间河山板荡,人事浮沉也,斯情斯景,对此宁无感乎?复有感宁无吟乎?况斯人又是心怀故旧、劫后重生之身,此处悠悠之心事,渺渺之吟情,万千豪情,有谁知耶?至于酒冷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等句,余谓之正是长歌当哭,无可绝收者也!
下片换头一句,当是长啸一歇,茫然四顾,前尘旧梦,无端勾起,心中百感纷沓,纵横交错,与当日岳武穆“抬泪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句,何等相似?想来古侠士英雄,皆有此慨,岳武穆志在故国,心怀天下,而此际侠者,则是自感身世,伤心前事,虽比之不当,二男儿感慨,今古应是同类(……)。
(篇幅过长,恕不赘叙)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怨老
文/静思
经春过秋,残黄渐稠。谁持满树哀愁。怕风霜合谋。
遥思夏泅,繁华绿讴。而今识尽风流。叹青鬃岁偷。
问候同学!因所学浅白,无甚根基,于作业点评一事,多半懵懂,倘有言辞冲撞,妄言空论,当是情有可原,原本当不得真。权作一笑可矣,请是同学体谅!
经春过秋,残黄渐稠一句,前者虚写,若有若无,后者写实直在目前。二虚实之间,足以蓄整篇之势,著一残字,隐隐间其色彩已足,亦为以下之情调,先伏其笔,此一句妙处,尚不止此,妙在层次分明,乘势而下。用一渐字,而开释春秋之经过,怕是不小心者,当被错过,而残字之深意,亦不止于此,秋事耶?心事耶?无端猜测,尽在其中,所谓眼底物,心中事。有云:境者独谓景物耶,意即在此。怕是非心有沟壑,笔笔底千古,乌能如是。
谁持满树哀愁一句,夫愁者,其情尤以不堪,而斯愁且哀之,更似难以禁之,哀愁之满树,目前之物,无非老桠败叶,风霜凄迷,而持者,即是怀抱,满树凋零,繁华落尽,一人独持,感慨无端,夫春愁秋病,其来有自,此一句用语不可谓高古,用事不可谓好大,而词中情味,其中纠结,尽在此一句之中。
怕风霜合谋一句,树耶人耶?物我皆是,而又皆不是,此处合谋,笔势已至巅处。风霜既能合谋,堪可怜处,当属此叶此树矣,而前者持此哀愁之人,尤觉不忍再视也,合谋一词,或是作者别有所指,不得而知,而此处用之,妙在无甚造作,不著痕迹,夫文人之才情,竟而一至于斯!

再看下片:首句遥思夏泅,繁华绿讴。上片叶残,即是双秋之境,此处夏泅,于层次逻辑,更是暗合,夏泅与绿讴,当是过眼之境,转念光阴,不胜嗟嘘,斯处既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意,更具流年不再,青春易老之慨,嗟乎世事无常,朝云暮雨,眼前事物翻覆,,俱在五内涌腾,怎不教人驻足回首,感慨无端?有云:…
夫物象之题,在忌贪大求全,不然,诚恐流于下乘,虽吾人之言,与前贤之论,有措辞之别,而其意即在此。无需赘言。唯有不妥处,即夏泅与绿讴,此二处用词,唯有瑕疵,至于缘由,有待老师详解,小子不敢妄言,唯唯唯而已。
而今识尽风流。叹青鬃岁偷。
关于用字,前人辄有争论,亦有人颇受其苦,当日史达祖便受其害,因其制文,时用一偷字,而遭时人妄议,吾人实不屑于此也,须知前人亦常人而已,岂有皆圣贤耶?因此不敢苟同!一笑。
此一句为整篇之结语,亦感慨而已,风流者,世间诸般风月人情,反复离合,恩怨情仇,聚散因果之总谓也,亦或作者别具情怀,亦未可知也,而识尽风流,即是历经世道,洗尽铅华之意也,识尽的,又岂止是风流二字?此处若有所指,怕是只有作者才够明了,吾辈愚人,不敢妄度作者之心。
末句历尽千帆,容颜不再,亦振纸之音,呜咽之声,凄凉之意,哀鸣之辞,此一句几欲绕梁,使人不忍猝读
学习同学好句,妄加评论,原不是吾辈本意,只缘老师逼人,不得不如此耳。倘有谬误,皆是九道之言,一笑可矣,当不得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9

帖子

11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4
18#
发表于 2024-5-21 12:00:5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四讲作业帖
作业:
乐淘22-穆小兮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醉太平》的分析。

醉太平 一名《凌波曲》。孙惟信词名《醉思凡》。周密词名《四字令》。《太平乐府》注“南吕宫”。《太和正音谱》注“正宫,又入仙吕宫、中吕宫。”

要领: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四字,最好用去声,方可将调激起。结句是一领四句式。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醉太平·春晚
宋代 · 辛弃疾

态 浓 意 远 。眉 颦 笑 浅 。薄 罗 衣 窄 絮 风 软 。鬓 云 欺 翠 卷 。

南 园 花 树 春 光 暖 。红 香 径 里 榆 钱 满 。欲 上 秋 千 又 惊 懒 。且 归 休 怕 晚 。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察,写她的神态、写她的妆束、写她的行动,并用富贵人家的花园、香径、秋千和晚春景色层层烘托,其人已宛然在目,其心态变化,也历历可见。灵活地运用传统画法,把“以形写心”和“以景传情”结合起来,乃是这首小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 夏韵
风若兮
芙蓉半塘,鸳鸯几双。平湖十里风光,引沙鸥掠翔。
藕风递香,绿阴纳凉。流连亭阁雕廊,挽绯红夕阳。

“芙蓉半塘,鸳鸯几双。”一副美丽的初夏景象浮现在眼前。十里风光的平湖让人向往。上片写景,很漂亮。

藕风,芙蓉,差不多都是写荷花。这里就重叠了。下片有点失败,建议下片写您置身在这盈盈初夏中的身心感受最好......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2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6
17#
发表于 2024-5-21 07:29:1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四讲
乐淘25-临风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宋代•贺铸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简析:这词描写的是初春傍晚到寒夜的景色,淡黄杨柳就是初春描写。楼角初消一缕霞,这里用“初”就是说那一缕霞光,眼看着正在消失,从时间说有个变化的进程,。不过人却是看得见,感觉得出来的。淡黄杨柳上栖息着乌鸦,下面主人公出现了,玉人和月摘梅花,这句非常美,有佳人在月下摘梅花。
下阕紧承佳人在月下摘花,她到房间里去了,手里捻着梅花,笑捻是动作也是心情,美滋滋的进了屋子。然后呢,把帘幕放下护住了窗纱,在外面时候感觉有点冷,就有了这些动作。结就是由此引出东风寒似夜来些,初春夜里东风吹来感觉冷了许多。 
 全词意境清幽淡雅,很美的小词,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其中,一种朦胧的美呈现在读者面前。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醉太平》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醉太平•跨年之夜
文/安若渔
人喧半城。钟敲半城。酡颜弦月空庭。对残妆暮灯。
何当泪零。何妨泪零。炉灰暗壁鸡声。看天光渐明。
简评:上片双起对仗,井然有序,推出主题跨年之夜的景象。二拍酡颜弦月空庭罗列了三个不同的意象,感觉有些散乱。对残妆暮灯也让人零乱,不知对者是物是人。如果是残妆对暮灯还可以理解。过片虽承接上片结而来,但此两句泪零有些浪费,本就一个意思,再回环一下亦无意义。跨年之夜,悲从何来?没有交待。炉灰暗壁鸡声虽有所指,但欠些火候。结句扣题。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9-17 03:25 , Processed in 0.15877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