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54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文学院七期中级班第一讲书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6-10-25 22:4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文学院七期中级班第一讲作业
作业:
        咏物,《辣椒》。七律、七绝任选

                                       2016.10.25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01:17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1-1 10:59
书-11素颜
咏辣椒
舒枝浸碧展芳华,

《咏辣椒》……素颜

舒枝浸碧展芳华,含笑朱颜羞晚霞。
辛辣甘甜香入味,驱寒送暖醉千家。
。。。

第一句:
舒枝浸碧展芳华……”浸碧“指什么?指水还是光?“展芳华“指花?嫌此句暗起处於模糊状态。

第二句:
含笑朱颜羞晚霞……此句“含笑朱颜”指什么?

此第一联暗起或衬起似乎未有著题。

七绝中,暗起或衬起,最好在第一联完成点题。以便腾出空间在第三句发挥转折功能。

毕竟,七绝字字千金。每一个字都有其功能。不能浪费。

第三句:
辛辣甘甜香入味……此时才道出辣椒独特的神釆,似乎迟一些。

所以,很难带出有余味、或有托意、或有折理的结句。

且尽量按作者原意修饰一下:

垂枝牛角密如麻,簇簇朱颜比晩霞。

火辣红香遗愍爱,乎乎送暖到寒家。
。。。
以上修饰志在指出暗起、或衬起、或托起,尽量争取在第一联內完成。

牛角,指牛角椒,辣椒別名。第一句即点题,留下大量空间去拓开诗意。

无论明起或暗起,务求在第一联完成,最好在第一句便点题,才更好地发挥起承转合的功能。

以上粹个人从技巧方面作出分析和修饰。如有错漏,当应指出。

希望友友多交流,共同进步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56:34 | 只看该作者
竹轩小筑 发表于 2016-10-31 20:38
书02竹轩小筑作业

七绝.辣椒

书02竹轩小筑作业
七绝.辣椒
泊来一物入中原,食客舌尖辣难言。
多少喜来多少畏,川湘从此溯根源。
外来之物称为舶来,不是泊来。
作为绝句来说,第二句严重出律了。
抛开格律不谈,只看文字。中国今天很多可食用植物都是来自于外国,例如土豆、番薯、芝麻、玉米、葡萄等等,单纯说舶来品,太过泛泛了。全篇缺乏深入的探讨与表达,过于浅白无味了,没有足够的看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55:40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1-1 10:57
七绝咏辣椒
书37-阳光
绿秧红果历春秋,除湿散寒名自留。

七绝咏辣椒/书37-阳光
绿秧红果历春秋,除湿散寒名自留。
佐菜有它香味尽,一心为众欲何求。
首句历春秋尚可,绿秧红果,则宜再斟酌。次句散寒,音韵重叠,有损美感。名自留,缺乏说服力。第三句,则成了白话。第四句,缺乏逻辑支撑,能吃的植物很多,总不能都说一心为众、无欲无求。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54:01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1-1 11:14
书05 清荷
咏辣椒
文/清荷

咏辣椒/ 书05 清荷
英姿飒爽绿葱茏,暮色残阳秋最红。
历尽风霜身瘦骨,却留炽热在心中。
        此诗写出辣椒从绿到红的成熟过程中的不同风姿;又写辣椒不畏风霜,保留了一颗炽热的心。和于谦的《石灰吟》有点相似,不过还可以再改进一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53:36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1-1 10:55
书04-大酥梨
辣椒
碧玉枝条结珍宝,

辣椒/书04-大酥梨 
碧玉枝条结珍宝,非花非叶另样娇。
若君品得此中味,烈焰满腔冲外烧。
        把辣椒比做珍宝,写出了对辣椒“另样娇”的喜爱之情。不过尾句还可以稍稍改一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39:27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0-31 18:25
书10 踏雪寻梅
咏辣椒
修长身姿披凤装,

书10 踏雪寻梅
咏辣椒
修长身姿披凤装,
红颜何故泪痕伤?
只因辣玉叶中舞,
好像枯霜斗艳阳。

残墨点评:

起句.凤装?为什么会是凤装?(比喻欠妥)。

承句.红颜何指?辣椒吗?泪应该是人吧。(文理不清晰’)

转句.此句我也无法解释文理."辣玉"是什么?

合句.我也不知道作者怎么会这样表达.很是费猜.

通篇很想为作者找到合理解释评之.但是却不能.立意不清楚.文理脉络不通畅.希望作者谅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10:12 | 只看该作者
君子 发表于 2016-11-1 06:04
辣椒 文/君子
一串火红垂院墙,汁汤美味靠它量。
陕川民众人人爱,慢品轻尝满口香。

《辣椒》……君子

一串火红垂院墙,汁汤美味靠它量。
陕川民众人人爱,慢品轻尝满口香。
。。。

第一句以“一串火红垂院墙”作暗起,指出红椒。

我不知道北方的辣椒是怎处理。但看到图片是一串串挂墙。是很多的。

再看第二句……汁汤美味靠它量……作为补充第一句,嫌带口语化。

再看转折句……陕川民众人人爱……嫌用词累贅。

尾句……慢品轻尝满口香……结句似乎带出菜肴的香味。但是缺寄意或哲理,平淡些。

看全诗,虽然平淡,但充满乡村色彩。

且按作者原意尽量添饰一下……

串串火红垂院墙,荤辛回味逸馨香。
陕川菜馔人人爱,酸辣鲈鱼忆故乡。
。。。
以上个人修饰,加上些词汇,目的避免口语化。

原诗乡土味浓,自然。只是结得平淡些。

功底不错,多留意用词汇,尽量避免口语化。

ok汤米老师点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09:33 | 只看该作者
云淡风轻 发表于 2016-10-31 15:40
咏辣椒
红袄青衣身段柔,家肴国宴影轻留。
不争主位不争宠,却惹英雄苦索求。

《咏辣椒》……云淡风轻

篱畔青青一抹红,宛如牛角向天弓。

厨娘巧手精煎炒,食客频呼美味逢。
。。。

篱畔青青一抹红……一抹红,应指一大遍,与青青嫌有矛盾。

如果是一片,下一句“宛如牛角向天弓”就产生矛盾。

第一句用暗起,未入题。第二句用“牛角”补充,入题。牛角应指牛角椒,椒别名。

尾句:食客頻呼美味逢……美味逢……语病,嫌凑韵,可用“香味浓”。“浓”,属邻韵。如用上,此诗属孤雁入群格。

结句平淡,并未做到以寄物托意,或指出哲理。

且按作者意思修饰如下:

篱畔青青一撮红,身如牛角挽天弓。

厨娘巧手烹调妙,便碟佳肴惹醉翁。
。。。

以上尽量按作者原意修饰,目的指出矛盾点和理顺诗句,避免造词、凑韵、语病等。

原诗入题清晰,转折顺畅,过三关。功底不错。

唯留意逻辑性及用词准确性。

以上粹个人观点,大家多交流、研究写诗技巧。这样,会加快学习进度,一起进步。
ok
。。。汤米老师点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07:17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0-31 15:08
书08 时光倒流 《咏辣椒》新韵
幼时青涩叶间藏, 为蕴华实奋力扬。
只待秋来成正果。 披红挂彩显锋芒 ...

书08 时光倒流 《咏辣椒》新韵 
幼时青涩叶间藏, 为蕴华实奋力扬。
只待秋来成正果。 披红挂彩显锋芒,
此作谋篇章法,颇有可取之处,能够做到有脉可循,情理表达的方向亦不错。不过问题点主要有二:
第一,具体遣词用字,缺乏传统诗歌韵味。
第二,观点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思想性。
小楼老师点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3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0:06:02 | 只看该作者
释然 发表于 2016-10-31 11:30
书17 转变
咏 辣椒

书17 转变
咏 辣椒
一袭红衣明耀眼,立之园圃醉秋风
不甘桌上伴餐宴,高挂门楣迎福功
        此诗先介绍了辣椒的风采,再写出红辣椒“不甘伴餐”来结束自己的一生,而愿为人们迎福的向上精神。
回味老师点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4 13:42 , Processed in 0.1560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