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089|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一期李径组第十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530

帖子

17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2-9-6 07: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2
36#
发表于 2022-9-28 11:07:06 | 只看该作者
划月老师论坛复评作业

1、十七楼莫愁作业
八声甘州
文/水榭听香
望亭亭落日向天西,瞑色映青穹。
有几声画角,半弯眉月,一树秋风。
极目参差远岫,杳杳没孤鸿。
伫立凭栏久,意绪千重。
每叹年来往事,恨离歌凄切,别路倥匆。
问愁生何处,镜里老春容。
想从前、殷勤谈笑,说不完、诗酒并情浓。
终须是、烟尘旧梦,无语成空。
问好:符合苍凉情调,但结尾有些缠绵,语句通顺,构思布局合理,辞采搭配甚好。

划月浅评:上片造境,落日,画角,眉月,秋风。听觉视觉感觉都有了。接拍望处孤鸿生发感慨万千。落日向天西与半弯眉月同框总觉违和感。
过片承接所感,叹韶光易逝,忆当年相聚。歇拍回归现实却无语。整体上片景写形象,有层次感,下片情写觉淡淡未能厚重。领字对仗掌握尚好。


2、十八楼若兮作业
八声甘州
文/六道
算飘零落寞此生涯,倏忽五余年。惯夏炎扑面,秋霜染鬓,冬雪凄寒。也叹关山难越,大醉易潸然。酒醒青衫湿,倩与谁言。
欲说故乡路远,料家书怎寄,寻雁无端。剩孤村晚照,斜日没炊烟。想梦中、玉龙吹取,漫招来、蛱蝶舞翩翩。梅溪畔、春风十里,花影三千。

划月浅评:兴意起笔,二拍领字带四字句对仗工整。第三个四字句能做一小结最好。上片大多在铺述人生感慨。
过片思乡情切,借景渲染离愁别绪。进而延伸想象中的美好温馨画面,领字对仗显。然歇拍读来总觉戛然而止,未能收束比衬现实,未免遗憾。

兮兮浅评:问好六道学友,这首八声甘州谋篇布局皆佳,对偶工整,用语雅致,情景交融,一篇非常好的佳作。
起拍总写离家五载的飘零落寂的生涯。次拍,从时序上来分写,由夏到秋与冬。接着从空间上来写,关山难越,大醉易潸。从而感发上片小结,思乡而借酒消愁,心事与谁言。
过片虚写,欲寄家书,却寻雁无端而难寄。接拍实写,孤村晚照,斜日没炊烟,以景喧染自己的可怜,天将晚已炊烟袅袅当还家,自己却远离家乡无从还。接下来两拍虚写,只有梦中,才能重返家山,在春风与繁花溪畔,手持玉龙宝剑伴蝶起舞。
煞尾景结,春风十里,花影三千非常好看,与现实的孤村晚照,形成鲜明对。如果煞尾,拉回现实合一下,思乡的感情,表达会更浓烈些。


3、十九楼爱你一万年作业
李径17-百合 (第九讲作业)
八声甘州 登山
正斜阳半坠掩千山,凭栏古城收。望钟楼高耸,车流汹涌,不忍回眸。听远寺鸣钟鼓,已有几千秋。然近来多变,疫泛人愁。正欲转身离去,又旁人纷说,各地皆忧。惜霜枫虽艳,远客怎来游。纵今朝、千山依旧。梦几回、幻化作闲鸥。心神净、强消俗念,把利名丢。


划月浅评:起拍暮色人凭栏。“掩”前面是斜阳坠,形容可再酌。“不忍回眸”来的突兀无由。延伸由观景而生发现实中的疫情纷扰。描写颇有气势。
过片段落排版尽量分明些。承接不错,游人纷说各处困扰。影响远客旅游。歇拍回过神整理情绪。此调记事本状实写感慨偏多,而真正的登山景写却寥寥无几,致使读来无跌宕生姿之美感。无法引人入胜。

4、三十五楼六道作业
八声甘州•钱塘怀古
耘梦
对滔滔雪浪卷江风,俯瞰玉皇峰。有烟云笼翠,夕阳濡血,浩水朝东。倏忽啸龙吼虎,狂汐舞青虹。叩拍残垣处,大宋行宫。
白塔登高临远,望水乡渺渺,寥阔鸿蒙。叹越吴分野,兴败转如蓬。想栖霞、鄂王墓道,又几番、芳草衬花红。回看际,潮儿击水,正逞骁雄。

划月浅评:一二句意脉不在一条线上。一平视一俯瞰感。二拍领字带四字句对仗尚可。接拍着笔江水,比拟手法描写如龙虎青虹。进而引出大宋行宫。
过片白塔,这行宫是不是应该过渡一下。读来衔接不够。接拍兴意生发层层递进。语感铿锵。歇拍回到水上。整体围绕题旨略有偏颇,首尾呼应是好的,然你这篇看不出主体到底写什么,着重点表达不明朗。笔法还是颇有气象的。


六道浅评:
问好耘梦同学,偶第一次评怀古词,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见谅。
(对滔滔雪浪卷江风,俯瞰玉皇峰)意群一,起拍八言气势不错,很有感觉,惜后五言弱了。领字是“对”,后面的俯瞰意义就不大了,还减弱雪浪的词力。建议换成修饰词,让雪浪的作用力即卷江风还指向玉皇峰,增强前后关联性,气势亦可顺承而下。
(有烟云笼翠,夕阳濡血,浩水朝东)意群二,浩水朝东放在这里感觉隔了,这条线应该是接起拍八言。
(倏忽啸龙吼虎,狂汐舞青虹)意群三,狂汐是晚上,后面的青虹不大妥。
(叩拍残垣处,大宋行宫)意群四,由水势到残垣引出古迹。叩拍生造了。
(白塔登高临远,望水乡渺渺,寥阔鸿蒙)意群五,白塔登高临,主语:白塔,句子成分有误,这里又写到水,觉得应该借上片的“大宋行宫”宕开。
(叹越吴分野,兴败转如蓬)意群六,偶历史没学好,这块没法说,不过这句放在过片可能会好一点。
(想栖霞、鄂王墓道,又几番、芳草衬花红)意群七,拉鄂王墓是想以岳将军英雄气填充词的气势?几番花草做衬映托朝代更迭。
(回看际,潮儿击水,正逞骁雄)意群八,狂汐,潮儿冲突,潮儿击水是什么状态,首尾照应不是很巧妙。
整体看,全词对水的描写占了很大部分,感发也少了些,谋篇不足,双结少余味,遣词造句可酌。
(一家之言,说的重的地方还望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2
35#
发表于 2022-9-21 05:33:13 | 只看该作者
苍穹老师论坛复评作业

1、十四楼百合作业

八声甘州秋思
李径06-魏秀兰
正凉风瑟瑟冷霜天,桔叶入江流。渐枫林凄婉,青峰孤耸,寂寂深秋。南雁情归故里,前路不思愁。似那浮云远,岁月悠悠。
不思追寻旧日,恋繁花似锦,玉媒贫留。喜芳情系绕,气入兰舟。念无休、人生知己,盼几时、湘水做重游。任回首、对
遥天处,淡月如钩。

        简译:正是凉风瑟瑟的寒冷秋天,桔树的叶子随风流入大江。枫林慢慢的变得悲哀婉转。青青的山峰高高独立在这寂静的深秋。南飞的大雁已经在回归故里的路上,不考虑前路的愁苦。好似长空的浮云一样悠然自在。
        不断寻找往日的足迹,恋繁花美景,玉媒贫留。喜萦系玉人环绕,想入兰舟。想人生知己,念不停,不知道什么时候湘江重游。凭回首,面对遥远的天际,唯见淡淡如勾的月亮。

        简评:这首八声甘州选材不错适合这种题材。总体感觉脉络清晰语句稍欠。
起拍凉风瑟瑟冷霜天,领字还可以,但句意有重复之嫌,而且读着不顺。桔叶入江流,范围小感觉单调。起句那么大的空间不可能只看见桔叶吧。
        渐枫林凄婉,青峰孤耸,寂寂深秋。既然是深秋就不能说青峰,有些矛盾。再说首句已经是秋天的景色,寂寂深秋有些缀述。
         过片思重了,玉媒频留没看懂,觉得逻辑不紧密。上片还是可以,下片就有些乱了,芳气入兰舟的,又出现淡月,虽然黄昏时候能看见月亮,但是一般来说月亮都是代表夜晚,前面景象都是白天的。

点评;魏秀兰学友这首词布局上还是不错的,上景下情,铺排有序,而且煞尾也不错,很含蓄。但是逻辑上有些混乱,语言表达上有重复的地方,立意也不太清晰,努力哦!

2、十五楼龙鱼儿作业
八声甘州-读苏词《寄参廖子》有感
填词/李径31-爱你一万年
问谢公雅志却相违,夏后起秋风。记得东山上,元龙榻卧,朋满杯空。不料符坚南下,草木患无穷。侄子诸多勇,一战成功。
为此功高震主,惹君臣疑重,情结难通。似竹生节外,百日看花红。想当年、金戈铁马,到如今、各自有情钟。西州路,有谁再感,困目濛濛。

龙鱼儿拙见:年师这首词是写的谢安一生的事迹与遭遇吧。上片写他的征战与取得的成绩,下片写他功高遭嫉,引起皇上的怀疑。然后回忆以前的种种 感慨万千。
你的题目是读苏轼的《寄参寥子》有感。这首词苏轼主要写的是他与参寥子的深厚情义吧。参寥子是苏轼的铁杆粉,无论他贬到哪里,他都一路追随。但是你的作业似乎感的不是他们这种深情厚谊 ,而是从那句"愿谢公,雅志莫相违”的典故里去书写了谢安的一生。在我看来题目跑偏了。感的不是词中所表现的那种知己的情感。题目写谢安一生,也许贴切些。对于历史我不熟悉,这样的历史人物描写不敢妄自评说,只能说出我读您作业最基本的感受,见谅哈!

点评:一万年这首词总体上还是不错的,脉络清晰,语言流畅自然,但注重记录谢公一生的林林总总,叙事偏多,没能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十六楼袁守一作业
《八声甘州.看网图有感》
文/李径05-子夜茉莉
序:近段网络流传一幅丑化女红军战士的油画,是留美中国女画家所作,引起网友们口诛笔伐,我也气愤填膺,故作此词记之。
若腥风带雨卷图中,岂有不唏嘘。问俏眉迷眼,短裙玉腿,飞燕何如。谁个张狂至极,幸有国人诛。料得此番后,无有鱼趋。
纵览长征史话,尽雪山寒阻,草泽泥淤。看木兰秋瑾,携手且徐徐。叹英魂、百年颙望,却此时、拙笔毁清誉。应知我、丹心一片,只在冰壶。

试译:
像这样腥风血雨的画卷,怎能不感慨呢?问俏眉迷眼、短裙玉腿,飞燕都比不了吧。是谁这么张狂,万幸还有国人口伐笔诛。想来从此之后,不会再有追随者了。
纵览长征历史,都是雪山草地的坚难险阻。看看木兰和秋瑾,她们携手走来。慨叹英魂,被百年仰望,却在此时,被有拙劣地毁了清誉。应知我,赤诚之心还装在冰壶之中。

读解:
起句语义有断裂和歧义,是感叹血雨腥风,还是感叹被画成这个样子?二句领字对偶都很漂亮。三句追是谁这么干,我们只能口伐笔诛,结句展望,以后不会再有人这么干了吧。理想很好,其实一定还有人这么干,那些人没底线。
下片换头话风一转,回忆起长征的历史,“尽”字范围太大了,雪山草地只是长征一小部分。下片二句以木兰秋瑾的精神比喻女红军,但“且徐徐”似有不协,长征之中女红军日子过得并不安稳。下片三句感叹女红军清誉被毁。煞尾回扣自身,有一颗赤诚之心,可是却放在了冰壶里,这不协调了,丹心是热的,冰壶是冷的,放在一起就降温了,只选一个意象即可。
【一家之语,有过之处见谅


点评:茉莉老师这首词总体上还是不错的,情感上,有感而发,所以很自然,不做作。但问题也是有的,守一老师说的很详尽,另外,断裂的地方还有一处,“谁个张狂至极,/幸有国人诛。”这句前后也是不连贯的。


4、三十二楼凝思作业
八声甘州.忆东北三省水灾
李径33-左岸
看吉辽黑暴雨猖狂,倾海灌三江。至山崩路毁,楫摧樯断,一片汪洋。
玉米高粱大豆,多少好田地,因此遭殃。

莫道黄天蔽目,恨无穷索取,怒动沧浪。植被常破坏,绿野剥成殇。只因为,利来昏智。
看神州,竟百孔千疮,扪心问,人为之患,谁可担当?
解读:辽吉黑暴雨肆虐,几尽倾海水之多灌满三江,已至山体滑坡,阻断交通,房屋倒塌,灾害严重,大多农作物尽在水中,到处一片汪洋。
不要以为皇天不知道,便无穷尽的向后土索取,肆意砍伐开采,植被被破坏,地下枯竭,让大地千穿百孔已经无绿野原貌,惹来沧浪之怒,兴起水灾罹患,扪心而问,这人为的原因,谁又能承担的了呢?
浅评:左岸老师,一位有爱的老师。这首词上片景,下片议论,侧面敲起爱护环境的警钟。很不错的题材,中规中矩,脉络清晰,学习了!
一点小看法,上片起二拍大环境点题东三省水灾,“倾海灌三江”“一片汪洋”,让我想到了诺亚方舟,三拍的玉米大豆高粱在水中央,俺赶脚接着的有点弱,前面那么大的水,总得把它们没了吧。个人的一点小看法,说错莫怪哈!

点评:左岸老师这首词上片写洪灾的惨像,下片议论,人类的贪婪,是造成灾害的主因,所以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对于这场灾难,作者更多的是反思,立意很棒。非要挑毛病的话,感觉语言上一改往日风格,稍有苍白一点。

5、三十三楼左岸作业
八声甘州•秋思
李径-秋风
正素秋霜重晚亭皋,蘅草暗寒沙。又凭栏送目,青山楼外,却被云遮。不见长空雁迹,幽绪满天涯。回首飘蓬路,犹自伤嗟。
不叹穷途契阔,叹乡音难觅,俗累成枷。向西风烈酒,徒欲解愁遐。奈几番、饮未成醉,更惹来、影事乱如麻。空凄惘、于残照处,几点昏鸦。
左岸解读:
正白霜覆盖的江亭蘅草寒沙之晚景,(一片清冷)又极目远眺,楼外青山隐隐约约已被云遮住。(抬头望)看不见飞雁痕迹,(我)因此惆怅生幽绪,思绪在这天地之间徘徊。回想人生这一路的漂浮转徙,莫不暗自神伤生叹。
(然而我)且不去感叹世路之穷途莫辩,唯叹这一腔乡愁难以寄托。太多的眷念以让我有负枷之感。每向西风凭借一杯老酒解忧度过闲暇之时光。无奈量浅,多次端杯成醉未果,却借酒消愁愁更愁,惹得俗事纷纭心乱如麻。常来此往,终落得常持凄惘情绪独立斜阳,目光所及,唯余几点昏鸦。
左岸简评:
全词构思布局颇见心思,于大情怀处抒发小情绪,也算是事出有因顺理成章。通篇词脉清晰流畅,成词稳健,经得起推敲,词风古朴文雅。个人觉得通篇词情犹如一幅画,作者用到浓墨重彩的渲染手法,让人浏览过后心情也随之沉重。如果在情绪范畴有几笔轻描淡写留一些空间给读着,效果会不会更好。(个见)

点评:秋风老师这首词布局合理,层次清晰,语言含蓄,婉转,流畅,上下片衔接自然。煞尾很漂亮,画面感很强。学习了

6、三十四楼临风听暮蝉作业
八声甘州*初秋有思
李径30-清荧
任层层凉意绕窗檐,犹在报秋时。正蘋风生处,芙蓉渐老,木叶初飞。入望斜阳当路,默默向西移。勾唤新愁起,相续侵眉。
岁月如同过隙,怅经年不遇,客路多岐。叹人情似纸,冷暖有谁知?现于今、鬓沾霜色,更愧惭、庸碌亦无为。何堪听、寒蝉幽咽,共诉凄迷。
暮蝉试评:
解析‘
任由层层凉意围绕着窗檐。如在报道秋天已经到来,正是频风初起的时候,芙蓉渐渐凋残,树梢的叶子慢慢落下。望着傍晚的太阳照在路上又慢慢的向西移去。此情此景勾起新愁。慢慢的侵入眉间。
岁月如白驹过隙,惆怅的是多年不曾相遇,人生多歧路,难有相逢时。感叹人情如纸薄,冷暖自知。现在的我已经星星双鬓了,惭愧的很,人生过半,却碌碌无为。不忍听,寒蝉幽凄的声音,仿佛在陪我伤心。
挥刀;
有幸拜读小刺猬的美词。赏析完觉得这阙词应该是高楼临窗眺望目之所及的秋景而引起的秋思,遣词造句唯美灵动又丝丝入扣,欣赏学习了,大赞。糖给完了给两巴掌吧。
其一;
文中的窗檐个人觉得显刻意了,在整阙词中起不到以景村情的作用,
其二
结句下笔重了,似与整阙词有违和感。寒蝉幽咽的愁是厚重的,木业纷飞的愁是淡淡的。
说错欢迎打回来。

点评:清荧这首词布局合理,语言流畅,层次清晰,总体上很漂亮。除暮蝉老师指出的地方外,我再提一点,以供参考。下片的愁,个人理解为,多年的怀才不遇,客居他乡的坎坷,以至于鬓发斑白时,依旧无所成。中间那句“叹人情似纸,冷暖有谁知?”稍感有点格格不入。另外“庸碌亦无为”意思上重复,还可以提升一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8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88
34#
发表于 2022-9-17 12:39:36 | 只看该作者

词研李径26-李六道第十讲作业

一、简析古诗词
琵琶仙  中秋  
清  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简析:
这首词清新凝重,又不无伤感的笔调描绘了中秋时节月下的景色。其中有对在中秋月下嬉戏欢乐的追怀依恋,有对「只影而今」的孤单失落的伤感悲叹。而结处「总茫茫、不关离别」一语又顿使全篇升华。

二、解析互评
八声甘州•钱塘怀古
对滔滔雪浪卷江风,俯瞰玉皇峰。有烟云笼翠,夕阳濡血,浩水朝东。倏忽啸龙吼虎,狂汐舞青虹。叩拍残垣处,大宋行宫。
白塔登高临远,望水乡渺渺,寥阔鸿蒙。叹越吴分野,兴败转如蓬。想栖霞、鄂王墓道,又几番、芳草衬花红。回看际,潮儿击水,正逞骁雄。

六道浅评:
问好耘梦同学,偶第一次评怀古词,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见谅。
(对滔滔雪浪卷江风,俯瞰玉皇峰)意群一,起拍八言气势不错,很有感觉,惜后五言弱了。领字是“对”,后面的俯瞰意义就不大了,还减弱雪浪的词力。建议换成修饰词,让雪浪的作用力即卷江风还指向玉皇峰,增强前后关联性,气势亦可顺承而下。
(有烟云笼翠,夕阳濡血,浩水朝东)意群二,浩水朝东放在这里感觉隔了,这条线应该是接起拍八言。
(倏忽啸龙吼虎,狂汐舞青虹)意群三,狂汐是晚上,后面的青虹不大妥。
(叩拍残垣处,大宋行宫)意群四,由水势到残垣引出古迹。叩拍生造了。
(白塔登高临远,望水乡渺渺,寥阔鸿蒙)意群五,白塔登高临,主语:白塔,句子成分有误,这里又写到水,觉得应该借上片的“大宋行宫”宕开。
(叹越吴分野,兴败转如蓬)意群六,偶历史没学好,这块没法说,不过这句放在过片可能会好一点。
(想栖霞、鄂王墓道,又几番、芳草衬花红)意群七,拉鄂王墓是想以岳将军英雄气填充词的气势?几番花草做衬映托朝代更迭。
(回看际,潮儿击水,正逞骁雄)意群八,狂汐,潮儿冲突,潮儿击水是什么状态,首尾照应不是很巧妙。
整体看,全词对水的描写占了很大部分,感发也少了些,谋篇不足,双结少余味,遣词造句可酌。
(一家之言,说的重的地方还望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7

帖子

328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9
33#
发表于 2022-9-17 00:49:4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第十讲作业
李径35-临风听暮蝉
一、品读古人名作
满庭芳 萍
宋 · 刘贵翁
宫鸟西飞,杨花北去,春风飘向伊谁。
盈盈小小,轻薄不堪肥。
天付风流到骨,消不尽、流落清池。
谁知道,踏歌朝暮,痴绝待渠归。

愔愔,春似酒,日痕生绀,裙色明漪。
笑东家西沼,到处依依。
同是东风种得,独无据,飘泊年时。
青梅落,水光帘影,小翠立横枝。
赏析;
这是一阙咏物词,上阕描写了萍的形态,盈盈小小,轻薄不堪肥。传神而形象。痴绝待渠归。拟人而生动。下阕过片宕开一笔,似断还连。结句:青梅落,水光帘影,小翠立横枝。思维跳脱而又合情合理,凊梅落下,潋滟的波光像层层帘幕的倒影,一叶叶浮萍就像生长在零落的青梅上,妙趣横生而又回味无穷。
本阙词用了对仗、拟人、托物言志、以物衬物等手法。
二、互评
八声甘州*初秋有思
李径30-清荧
任层层凉意绕窗檐,犹在报秋时。正蘋风生处,芙蓉渐老,木叶初飞。入望斜阳当路,默默向西移。勾唤新愁起,相续侵眉。
岁月如同过隙,怅经年不遇,客路多岐。叹人情似纸,冷暖有谁知?现于今、鬓沾霜色,更愧惭、庸碌亦无为。何堪听、寒蝉幽咽,共诉凄迷。
暮蝉试评:
解析‘
任由层层凉意围绕着窗檐。如在报道秋天已经到来,正是频风初起的时候,芙蓉渐渐凋残,树梢的叶子慢慢落下。望着傍晚的太阳照在路上又慢慢的向西移去。此情此景勾起新愁。慢慢的侵入眉间。
岁月如白驹过隙,惆怅的是多年不曾相遇,人生多歧路,难有相逢时。感叹人情如纸薄,冷暖自知。现在的我已经星星双鬓了,惭愧的很,人生过半,却碌碌无为。不忍听,寒蝉幽凄的声音,仿佛在陪我伤心。
挥刀;
有幸拜读小刺猬的美词。赏析完觉得这阙词应该是高楼临窗眺望目之所及的秋景而引起的秋思,遣词造句唯美灵动又丝丝入扣,欣赏学习了,大赞。糖给完了给两巴掌吧。
其一;
文中的窗檐个人觉得显刻意了,在整阙词中起不到以景村情的作用,
其二
结句下笔重了,似与整阙词有违和感。寒蝉幽咽的愁是厚重的,木业纷飞的愁是淡淡的。

说错欢迎打回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

帖子

12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62
32#
发表于 2022-9-12 10:30:21 | 只看该作者

一,选择一首古人作品解读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像中秋佳节明月如此明亮圆润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解读:


  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超宜兴致,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应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撑。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并未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好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们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二,互评作品


八声甘州·秋思
李径-秋风
正素秋霜重晚亭皋,蘅草暗寒沙。又凭栏送目,青山楼外,却被云遮。不见长空雁迹,幽绪满天涯。回首飘蓬路,犹自伤嗟。
不叹穷途契阔,叹乡音难觅,俗累成枷。向西风烈酒,徒欲解愁遐。奈几番、饮未成醉,更惹来、影事乱如麻。空凄惘、于残照处,几点昏鸦。
左岸解读:
正白霜覆盖的江亭蘅草寒沙之晚景,(一片清冷)又极目远眺,楼外青山隐隐约约已被云遮住。(抬头望)看不见飞雁痕迹,(我)因此惆怅生幽绪,思绪在这天地之间徘徊。回想人生这一路的漂浮转徙,莫不暗自神伤生叹。
(然而我)且不去感叹世路之穷途莫辩,唯叹这一腔乡愁难以寄托。太多的眷念以让我有负枷之感。每向西风凭借一杯老酒解忧度过闲暇之时光。无奈量浅,多次端杯成醉未果,却借酒消愁愁更愁,惹得俗事纷纭心乱如麻。常来此往,终落得常持凄惘情绪独立斜阳,目光所及,唯余几点昏鸦。
左岸简评:
全词构思布局颇见心思,于大情怀处抒发小情绪,也算是事出有因顺理成章。通篇词脉清晰流畅,成词稳健,经得起推敲,词风古朴文雅。个人觉得通篇词情犹如一幅画,作者用到浓墨重彩的渲染手法,让人浏览过后心情也随之沉重。如果在情绪范畴有几笔轻描淡写留一些空间给读着,效果会不会更好。(个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520

帖子

55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55
31#
发表于 2022-9-11 19:25:38 | 只看该作者

李径21-凝思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八声甘州》的分析。
1)内容:激楚苍凉的情调,不要过于缠绵, 要以苍凉为主。 2)用韵: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3)句式 :855446554,654557874。
4)领字 :这首词有五个领字 上阕首句: 第一字领下一个七言平句; 第三句第一个字领三个四言句。 下阕第二句第一个字领两个四言句; 第四句第一个字领一个四言句一个五言句; 第八句上三下四的句式里,在顿处,也就是第四个字领一个三言句。
5、下阕第六句,上三下四的句式,有顿。 第七句上三下五的句式,有顿, 第八句上三下四的句式,有顿,并且第四字为领字
6、对偶:上阕第三句一字领三个四言句,要求三句中有一个对偶句为好。
7、换头: 这首词牌上下阕格式不一样,要注意字句格式。
8、重字 :没有规律的重字,是不允许的,对偶句自己斟酌,最好对偶。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简读:荷花已残,荷香已消,清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秋意。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了床(兰舟可理解为床)。谁会从白云深处将锦书寄来呢?正是大雁排成“人”字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了我独自徘徊的西楼。
花默默地飘零,水默默地漂流。一样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唉!这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浅析: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八声甘州》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八声甘州.忆东北三省水灾
李径33-左岸
看吉辽黑暴雨猖狂,倾海灌三江。至山崩路毁,楫摧樯断,一片汪洋。
玉米高粱大豆,多少好田地,因此遭殃。

莫道黄天蔽目,恨无穷索取,怒动沧浪。植被常破坏,绿野剥成殇。只因为,利来昏智。
看神州,竟百孔千疮,扪心问,人为之患,谁可担当?
解读:辽吉黑暴雨肆虐,几尽倾海水之多灌满三江,已至山体滑坡,阻断交通,房屋倒塌,灾害严重,大多农作物尽在水中,到处一片汪洋。
不要以为皇天不知道,便无穷尽的向后土索取,肆意砍伐开采,植被被破坏,地下枯竭,让大地千穿百孔已经无绿野原貌,惹来沧浪之怒,兴起水灾罹患,扪心而问,这人为的原因,谁又能承担的了呢?
浅评:左岸老师,一位有爱的老师。这首词上片景,下片议论,侧面敲起爱护环境的警钟。很不错的题材,中规中矩,脉络清晰,学习了!
一点小看法,上片起二拍大环境点题东三省水灾,“倾海灌三江”“一片汪洋”,让我想到了诺亚方舟,三拍的玉米大豆高粱在水中央,俺赶脚接着的有点弱,前面那么大的水,总得把它们没了吧。个人的一点小看法,说错莫怪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27

帖子

520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00
30#
发表于 2022-9-11 19:1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李径7一片天空
1)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解晰:有情风卷潮来潮去,问钱塘江上,自己几曾来过。自古以来,又有谁似东坡,与世无争。
记得西湖西畔,当年春山正好。与诗人常作伴。应再约他年,在西湖路再相聚,到时且莫哭泣。
(2)解读:入暮听雨打梧叶声,我思忆前贤。羨慕他有一身孤胆,敌营中堪称枭雄,驱胡马不可过江南。一心想复国,长灯下看剑。了却君王心中愿望。以慰我的残年。
五奈是奸臣当道,恨自己才能无处发挥。岁老伴故乡,叹军事理论,落泪无言。望带湖,风光纵然秀丽,却我是我以前的故乡,惊回首,斜风细雨里,感到阵阵心寒。
点评:上阙通过梧桐雨声,引起对旧事的回忆。然后写辛弃疾的心理,和所处环境,前后对比,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空有一腔抱复。无人重用。祖国难以收复。借斜风细雨,抒发了心中的痛,心寒。不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

帖子

3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8
29#
发表于 2022-9-11 18:27:0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第十讲作业
李径-秋风
浪淘沙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花雨忆前番,粉泪偷弹。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梦见犹难。


解读
暮春时节,燕子重又飞还,春意阑珊,无情的东风哪里会顾惜时光如水、佳人愁眉紧锁,芳草绿波之间的别情逸致被尽数吹去,相思的人儿关山远隔。佳人望见落红如雨,心事泛起,曾经的欢情唯有此刻暗自流下眼泪。独自倚楼远望,谁能跟我互诉衷肠呢?佳节已到,欢笑都是别人的,唯有我独自一人,梦中相聚的日子却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这首词是纳兰借"闺怨"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


声甘州•初秋回乡


趁风轻日暖碧云天,携伴故乡游。看层林半染,梯田细浪,湖畔飞鸥。四处白墙灰瓦,菊绽桂香柔。更喜夕阳下,牧笛声悠。


傍晚亲朋欢聚,品甜瓜脆李,玉膳时馐。话桑麻把酒,意兴竟难休。想当初、青春年少,笑而今、两鬓渐霜留。开心是,江山如画,何必悲秋。


秋风试读:


趁风清日暖,携伴回乡。看层林半染,梯田细浪,湖畔鸥飞。一副山林田园景象。村舍白墙灰瓦,桂菊香柔。夕阳西下,牧笛声悠。


亲朋欢聚,甜品美食,甚是欢愉。念当初,年少时候,笑如今,鬓也霜华。开心的是,江山如画,不必悲秋。


秋风试评:
问好清秋!
八声甘州,特点,参差错落,摇筋转骨,荡气回肠。清秋老师作品稍显直白平淡。少了几分蕴藉跌宕。
主要问题有:
念当年……笑而今,两鬓渐霜留。此拍有宕开之势,却因之前缺乏铺垫,而略显突兀。
煞尾,江山境大,前铺垫难以支撑此境。开心的是,不必悲秋。又过实过具,实显力薄。
上片视角略显跳跃。
整体遣词造句仍需打磨。
秋风妄言,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0

帖子

1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57
28#
发表于 2022-9-11 17:5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耘梦 于 2022-9-11 19:03 编辑

古典词研一第十讲作业
李径40一耘梦

一、品读古人名作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层绿峨峨)
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译文
    绿梅层叠如碧云,白梅皎洁似琼玉,倒映于湖畔清浅的微波上。美好的年华,过眼即逝,清幽的意境,楚楚动人,我与你相逢,已更换了几次春天?还记得当年与朋友唤酒赏梅,我们寻找你的芳踪。你那时春色盈盈,迟迟没有褪妆凋零。
    如今你已黯然消魂,何况近来又离思萦怀。你也该忘掉那明月当空的深夜里,皇帝车驾归宫时的情景了。光阴荏苒,一枝难寄.可恨东风催春晚.人去比天远。纵然尚有残花,飘落在远行客身上。恰如铜仙的铅泪把衣衫洒满。没奈何,我只好勉力折取一枝,以排遣我满腔的幽怨。


赏析
    聚景园是南朱诸帝常临幸游赏之处,这首次韵草窗之作,即借咏园中亭梅寓亡国之痛,一抒其内心之积怨。
    上片先正面描写亭梅,并回忆赏梅事。一二句分别写绿萼梅和白梅。曹植《洛神赋》云:“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此以“峨峨”形容绿梅层叠生长状,也给人以云髻堆翠的联想。“皎皎”,常言月色,此则说白梅如琼玉之莹润洁白。“倒压”句,从“疏影横斜水清浅”化出,借此点明是咏梅。“过眼年华”三句,打通今昔,引出片末两句,而“春换”二字,显然有寄托。“唤酒寻芳”,昔日人之欢愉;“盈盈褪妆晚”,梅亦若有知,盈盈迎客,不辜负人之游兴。
    过片“已消黯”,语出江淹《别赋》,承前忆共游而来,又引起下句。“消黯”“凄凉”“离思”,皆可兼指自己与梅花:就自己说,是离别友人的愁绪,就梅花说,是告别了昔日的繁华。所以有下面既像揣测,又像劝告的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直接把园中梅花与“曾经四朝临幸”(董嗣呆《西湖百咏注》)事联系了起来。必日“明月夜深”,(一)是指出月下赏梅最富情趣,是极好时光;(二)是说皇帝、后妃们曾在此留连忘返。这对梅花来说,是最章运、最光荣、最难忘的时刻,而作者说,该是“忘却”的时候了!叙来极为沉痛。“人似天远”“铅泪都满”,推敲起来,都超出了念友的用语。以折梅“自遣一襟幽怨”作结,此“幽怨”,也远非孤居寂寞心情而已。


二、互评
八声甘州
文/凝思
忆凉凉月色映长空,相思写苍穹。想银蟾清冷,嫦娥哀怨,玉兔迷蒙。见阶前黄满地,帘外几鸣虫。数载飘蓬路,消褪芳容。
常忆桑杨春意,惜水流东逝,难觅新踪。望天涯去处,盼海角来逢。梦故乡,彩霞天宇,雁南归,饮泪碾心胸。琴弦断,曲音犹在,何惧山崇。

耘梦学评:
夲词借嫦娥神话,抒发思乡怀人之感。颇得词婉曲之妙。善于造景,寓情于景,情景相融。声情凄切,合《八声甘州》之声韵。煞尾振起,有抑扬顿挫之势。点亇赞!
上阕,起拍由望月生发相思。续拍引入嫦娥神话。接着将视线收回,落在阶前黄叶上,并在听觉上感知虫鸣,营造了一亇颇带有凄凉味的场景。歇拍则感慨身如飘蓬,青春芳华消褪,自然过渡到下阕的回忆。
下阕,过片打开回忆的闸门,记忆中的桑陌柳荫,依然春意一片。只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无法探知它们的踪影,如今是怎么一亇模样。猜想这里隐藏一些美好的故事,是童年发小的友爱往事,抑或是一亇初恋的秘密,或…  此处留白,待读者发挥想像。续拍写天涯游子,盼与故知重逢。接着憧憬着故乡的美好,但雁归人难归,忍不住伤心悲泣。声韵声情悲凄。煞尾振起,提高八度:琴弦断,余音犹在,高山流水,知音可觅。
整首词谋篇布局合章法,词脉通畅,但不平铺直叙。领字、对偶、顿句均按词格。耘梦赏学了!
作业要求不能只褒奖,总还得补上一刀。耘梦学评,有唐突之处,海涵!下面说几点吧。
①用搜韵和诗词吾爱检测,
"阶"平出律,此处须用仄声字。
②起句领字"忆",似乎使用不妥。是在看,忆在后面。建议向古人借用"对","对凉凉月色…"。"长空"与后句的"苍穹"意同,建议换其他。
③"饮泪碾心胸","碾"是否可再斟酌?建议改用其它如:"沈"、"郁"、"抑"…
以上若言之不当,尽可忽视。交流切磋,勿解意。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2

帖子

21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46
27#
发表于 2022-9-11 16:48:22 | 只看该作者
一.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红格的绢纸上写满密密小字,道尽我平生相慕相爱之意。鸿雁高飞在云端,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让我这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斜阳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眺望远方。远方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从前的那个人不知道如今在哪里?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二.
《八声甘州•秋夜有怀》
文/李径15-袁守一
听西风瑟瑟过墙来,促织响啾啾。有梧桐叶焜,珠帘露浸,画扇悲留。收拾凄凉情绪,分付酒三瓯。幸得清霄月,少解孤幽。
惆怅襟怀谁晓,弄玉箫声漫,馀韵悠悠。看长天景物,四兽似萍浮。问紫薇、如如不动,怎教知、北斗报春秋。焉能免、醉中难醒,梦卧江流。
风月初评:
  本词语言平实,质朴。非常精准。学习了。
说点小瑕疵:本词上片的最后“幸得清宵月,少解孤幽”。本人感觉情调于本词的意境上有点断。意脉的流转处没处理好。
  下片的描写星星的两片似乎也于本词意脉上没什么关系。开的太远了。
  本人个见,不对处,见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2-23 02:47 , Processed in 0.1461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