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世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八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1

主题

881

帖子

26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47
7#
发表于 2022-8-23 16:05:18 | 只看该作者
桃蹊32-秋叶
古典词研一期第八讲作业
第一题,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解读,
青烟弥漫,碧海般的夜空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解析,
这首是赏月词,作者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 ,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上片,写中秋夜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 。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 。全词以月起,以月,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 ,将月之色 、先、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第二题,作业互评。
洞仙歌 初秋
桃蹊 文竹
初秋七月,仍周身珠汗。向晚乘凉上河岸。岸边行、一点明月随人,意自得,风送荷香拂面。
远眺寥天阔,宇宙苍茫,见有银星坠霄汉。试看夜如何,夜色沉沉,辉光淡、斗星偷转。不觉叹、光阴去无声,当自砺、诗心共时驰翰。

秋叶妄言,
解读,
虽已入秋了,但还是汗流不断。傍晚去岸边乘凉,漫步岸边,月儿随 行,很惬意,淡淡荷风吹面。远眺夜色苍茫,点点繁星点缀,试看夜色沉沉,月光淡淡,斗转星移,不觉哀叹,光阴如水逝无声。且趁青春多磨练。诗心共时走笔。

简评,起拍点明时节,承句延伸,人物暗出,自然过度到乘凉,上片情景结合,勾画出一幅惬意的画面,下片转入另一画面,从人间到天空了,描写了夜色,结拍叹光阴易逝,且珍惜时光,磨练自己,有颗诗心。小词格律无误,用韵正确。句子间衔接紧密。语句顺畅,鸡蛋里挑骨头的,说点我的读后感,上片入秋境况,纳凉所见,惬意,属乐调。下片起拍宇宙苍茫,感觉有点大,还有中间星,月,辉,意重,略显啰嗦,结拍可以说是整首词的亮点。个人觉得你这里转的有点急,显得断痕。整首词的写作手法学习了,不当处请谅解。也学了个词,驰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4

帖子

16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16
6#
发表于 2022-8-23 16:0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新 于 2022-8-23 16:05 编辑

古典词研第八讲作业

桃蹊组 安新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 其三  宋 • 无名氏
断云疏雨,冷落空山道。匹马骎骎又重到。望孤村,两三间、茅屋疏篱,溪水畔、一簇芦花晚照。
寻思行乐地,事去无痕,回首湘波与天杳。叹人生几度,能醉金钗,青镜里、赢得朱颜未老。又枝头、一点破黄昏,问客路春风,为谁开早。
简译:片片云彩、稀疏的雨,空旷的山间小道显得冷寂,我单人匹马匆匆重新经过这里。看到前边孤零零的村庄,有两三间茅屋和疏篱。在溪水边上,斜阳余晖映照着簇簇芦花。我又想起以往曾在这里游玩,然而已经找不到当时的痕迹了。回看湘水已经渐渐隐没在天际。我感叹人生能有几次欢娱呢,谁又能永保青春呢?看到路边枝头上一点花苞,在旅途暮色中格外亮眼,春风啊,你年年是为谁催开了这路边的春花呢?
上阙兴起,描写了初春疏雨中寂落的山路和孤村,一切都有些清冷和孤清,这也和单人旅途的那种落寞的感觉相契合。下阙感叹无计留住青春和曾经美好韶光,然而结拍用绽破春寒的春花来兴问,使得词意韵味无穷,引人暇思。小词意脉清晰、互相照应、明白而引人共鸣。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   感怀
文/慧眼
贤愚相较,算人间名利。狗苟蝇营岂休止。逐风云、俯仰皆拾亲朋,恨无托、憾事幽幽而至。
红尘须倚徳,公道人心,安素安之自堪理。任性忘为尔,转瞬凌凌,方发觉、昨非今是。叹虚拟、沉迷不醒痴,更堪误,无过烂柯而已。

安新试评:
问好慧眼师姐。安新水平太低,读了很多遍也不能完全理解师姐的词,只能试图读解如下:
贤愚两者,大概都是人世间的名利之谈吧。世间人为了名利之争,不择手段。亲人朋友也到处都是在追逐高位,我遗憾无人相托付心事,各种让人不满意的往事与情绪悄悄袭上心头。
身在世上应该以德行为先,公道自在人心,可是有人任性而为却能安然,其实转眼间就烟消云散了,才发现以前都是错的今天才是对的。感叹那些沉迷于虚拟中而不能醒转的人,世事如棋转眼就过去了。

小词可能是想感叹人世间那些追逐名利之人不能醒悟的一种情况吧。整首词以说理议论为主。上阙起拍两句感觉衔接不顺,反而【算人间名利】和后面的句子放在一起意更顺。【逐风云】和后面的【俯仰皆拾亲朋】逻辑上有些不通,【恨无托、憾事幽幽而至】来得有些突兀,前面没有铺垫。下阙应该是接着憾事而写,【安素安之自堪理】、【任性忘为尔,转瞬凌凌】没有明白想要表达的意思。【叹虚拟、沉迷不醒痴】感觉也突兀,【更堪误,无过烂柯而已】感叹世事如棋,好像也和前面所述不能很很了衔接。也许师姐写此词可能有很多想要感慨之事,但限于词小不能很好地完整表达吧,可以再理清脉络,沿着一条主线展开来遣词布局。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4

帖子

180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8
5#
发表于 2022-8-23 14:5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悠悠 于 2022-8-23 14:57 编辑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桃蹊28-云悠第八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洞仙歌 菊(1087年9月9日) 北宋 · 晁补之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羽,不称标容,潇洒意、陶令诗中能道。
不应誇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释义:
对上一讲的
煌煌:显耀,盛美。
陶令:典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
明妃:王昭君
牛山沾衣:齐景公牛山坠泪。
龙山吹帽:孟嘉落帽
以上都是典故
赏析:释义:今年是闰春的好年岁,难怪重阳节菊花早已开放。槛外盛开的菊花迎着早上的清霜。唤开的菊花似金钱,似翠羽,先不说标致华容,这潇洒之意,陶令诗中已经表现出来了。
不要夸她的颜色奇绝,也曾嫉妒春天的芳华,为什么东君没有留意到菊花呢。又好像是汉朝三千多宫女,偏偏让王昭君去西北边塞,看大漠秋草枯零。汉帝又何必在牛山坠泪,我也只能学龙山孟嘉,醉狂落帽。
上阕写菊开的时令,姿容,品格。下阕写虽然菊花奇绝却没有占春光,一系列典故道出作者的不甘,空有才情却被君王所弃,不被重用。只有在酒中放纵自己的无奈。

《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桃蹊10-江沉鱼
洞仙歌*随笔
凉生玉簟,渐黄昏无汗。水面风来露华满,腻云烟,清影分月楼头,移宿鸟,露草流萤纷乱。
永夜悲织女,莫涨银河,碧落疏星入霄汉,别是泪如何。天道平分,罗浮梦,玉壶光转,只屈指、
白头几曾休,何人道,容颜暗中凋换。

云悠评:上阕黄昏后,水边散步所见之景。下阕由织女引出人生如梦之感。整首词婉约唯美,上实下虚,意脉连贯,用典合理,有词味。只是感觉上阕景物有堆砌之感,风和云烟、露不该同时出现吧。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37

帖子

35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04
地板
发表于 2022-8-23 11:46:32 | 只看该作者
桃蹊11-樱宁
第八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洞仙歌》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洞仙歌 登临漳城咏梅
宋 · 李弥逊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仙掌挼云半开谢。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李弥逊: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八年,试户部侍郎。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有《筠溪集》。
广平:此处用典,指晋周处,广平太守。刚正不阿,贞节不屈不挠。
译文:又是一年春来,断桥斜路的地方。摩云参天的大树,开的正是时候。花瓣就像脂凝粉砌而成,香味不是太浓,分明就像是冰肌玉骨的姑射仙子。远在天涯自伤年纪大了,有万斛的愁绪,笑意只能跟梅花借取。纵然像广平太守周处那样心性冷淡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在花前月下有笑颜吧。请传话给浪荡的蜜蜂晚点来寻芳,且留与我在清夜里醉赏。
这是一首咏梅的词作。上片首拍交代时令环境,然后开始从形貌色香描绘。下片联系自身,以愁颜能被感化,侧面写梅之美好,自身愁绪跟广平冷淡这里有个递进,传语游蜂更是递进,一咏三叹的笔法值得初学者借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洞仙歌》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洞仙歌】夏晚思
安然
风停雨霁,正芙蓉浮水。碧绿池塘暗香起。近黄昏、赚得些许清凉,犹念处、往事已藏心底。
花低星微亮,初转冰轮,更忆相逢那时味。试问情何物?生死相依,每次是、清樽满备。但此时、有约不曾来,怎同赏、金波绿云幽翠。
问好安然老师,樱宁试评。
译文:风停雨住,正是芙蓉亭亭玉立在水面上。池中碧绿的荷叶间有暗香浮动。快黄昏了,有些些清凉,想到了,有一些往事暗藏在心底。
花儿低垂星星闪烁,月亮升转,想起了刚相逢那时候的情味。问情是什么。能达到生死相依的程度,每次相会都是喝酒满杯。但此时有了约定却没能来,又怎么一起欣赏月亮荷花的美景呢。
小词脉络清晰,造境合理,煞尾开头前后呼应,布局合理,点赞。个人以为有问题的是几处细节。
一、上阙往事略突兀,有缺乏铺垫,突然而来的嫌疑。
二、过片表达上稍嫌主语不一致,初转(冰轮)、更忆,隐藏的主语不是同一个。
三、生死相依、每次清尊满备,字义上生死欲共和每次约酒满杯所表达的感情是有很大差别的,个人以为平常生活中涉及和论证到生死的较少,一般是心意相通意气相投的知己就值得把酒言欢。
以上个见,不当处请安然老师和补刀老师见谅和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板凳
发表于 2022-8-23 08:45:11 | 只看该作者
桃蹊39-玄汐 第八讲作业

一、解析古人之作一首
洞仙歌
作者:欧阳修
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倚遍阑干意无尽。罗巾掩,宿粉残眉、香未减,人与天涯共远。
香闺知人否,长是厌厌,拟写相思寄归信。未写了,泪成行、早满香笺。相思字、一时滴损。便直饶、伊家总无情,也拚了一生,为伊成病。
解析:
寸心乱如楼前的荒草,即使是倚遍了栏杆,心情依然如是;罗巾下还是昨天的香粉残眉,无心梳妆,因为人去天涯。甚是挂念。
   闺房里谁知道,整天萎靡不振,想拟笔写回信,还没落笔,已泪满香笺了,然即使,你纵然无情,我却拚却一生,还是为你相思成疾。
  这是欧阳修早期的一首作品,主要是写闺中情爱相思之情的,运用了和李白的那首“月夜”一样的手法,特别是过片处,用第三人称写遥想相思之人的状态,进而反衬出自己的相思之情。
二、互评
洞仙歌  枯荷
桃蹊-云悠
望秋池上,枯叶颓然见。形影凋残藕香断。至黄昏、一抹悲壮轻匀,孤鹤立、寒意徒生冷怨。
惯将长夏忆,荷绿横塘,早有蜻蜓翼双展。感此处清凉,朵朵嫣红,凌波舞、几多醉眼。不尽意、时光暗相移,又被雨风欺、碎声零乱。

玄汐浅评:问好悠悠同学,此作为即景忆事之作,上片由眼前景拉回到回忆(曾经的美好)。
开篇点题,“望秋池上,枯叶颓然见。”时令有点偏颇,望秋,是夏末初秋,夏末初秋时节荷叶还没有败哦,一般荷叶在十月败,那应该是深秋时节,所以望秋可酌;“形影凋残藕香断。”前两拍有点红藕香残玉簟秋之感,不错,营造了一个伤秋的氛围。
“至黄昏、一抹悲壮轻匀,孤鹤立、寒意徒生冷怨。”黄昏下,枯荷孤鹤,一片萧败之感,悲壮一词落的很重,然轻匀一词又很飘渺,悲壮轻匀可酌,就好比感情刚要激起,却又无声落下去之感。整个上片营造的是一副,红藕香残玉簟秋,孤鹤临水寒生怨的景象,上片造景还是不错的。
“惯将长夏忆”此处过片稍显生硬,和上片尾结的怨不太搭,惯将可酌,之后引出回忆里的美好,很棒!煞尾及时收回扣回主题。雨打枯荷,意境升华,赞!
悠悠同学此阙词的铺排构局都是成功的,意脉通顺流畅,只是有些个字落的稍重了些许。再者,咏物词,少了些许物的精神和主题在里面,题目改下也许就好多了,妄言之处还请海涵呀!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5

帖子

14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0
沙发
发表于 2022-8-23 07:0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竹 于 2022-8-23 07:07 编辑

词研第八讲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桃溪 12 文竹
    1、阅读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宋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2、 译文
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3、简析
词的上阕在写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出语便已入哀景之中,从后句“桃园望断无寻处”可以想到,楼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设之景,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是由词人内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怀,无处宣泄所生出无人问津之感。桃花一语又让人联想到了桃花源记一文,诗人也正是想表达出一种离世厌俗的情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又将情景拉入到了悲凉之谷底,可堪孤馆和一个寒字,写尽了词人心中的孤苦凄凉,杜鹃啼血,本就凄凉又怎堪残阳日暮。自古日暮是归途,词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生命将暮,或许在感叹仕途将暮。独在异乡,偏听子规,子规子规,何时子归。诗人或许又在感叹自己离别亲人,远离家乡的哀愁吧。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亲友送来安慰的信息,按理应该欣喜为是,但身为贬谪之词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故于第三句急转,“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切安慰均无济于事。离恨犹如“恨”墙高砌,使人不胜负担。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于是化实为虚,作宕开之笔,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无理有情,无理而妙。
综上所述,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饮誉词坛。

二、互评:
桃蹊组22 阳光灿烂
洞仙歌  复秋时节
复秋时节,仍通身流汗。夜晚荷塘暗香满。岸边行,风送凉爽神清,心魂醉,更喜蛙声零乱。
登阁高天望,空阔苍瞑,皓月中宵淡河汉。试问天地间,谁主荣枯,不念旧,时光偷转。但四季,冷暖自天然,却暗喻,初心不曾移换。

1、读解:
本首词共分为六个意群
第一意群:虽然是秋天,仍然很热,浑身流汗。
第二意群:因为热,所以夜晚来到荷塘,荷花散发着清香。
第三意群:岸边徘徊,风情神爽,很惬意,尤喜欢蛙声乱鸣。
第四意群:登阁望高,高天空阔苍瞑,夜半月明银星疏淡。
第五意群:面对着空阔无际的宇宙,作者不由地发出感叹,问天地间,谁能主荣枯,不念过往,时光暗暗流失。
第六意群:一年四季,冷暖自然,却暗比喻,初心不曾变换。
2、简评:
问学友好, 我是文竹,评阅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跟帖交流。
这首词写的是秋夜纳凉。上阕将秋夜纳凉情景,写得清凉自在,如临其境。下阕登高望远,宇宙空阔苍瞑,不禁发生感慨,试问天地间,谁主荣枯,作者没有停留在回忆上,而是感叹岁月偷偷流失。但这是自然现象。末两句,  “却暗喻,初心不曾移换。”。应该是说四季冷暖自然,但初心不曾移换。总体不错,意脉流畅,层次分明,作者有一定文化底蕴,向您学习。
待商榷处:不念旧,时光偷转。却暗喻,初心不曾移换。这两处,个见,表达的不是很顺畅,还可精准一些。
点评不当处请作者海涵并请复评老师指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 16:2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