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六讲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世凡    时间: 2022-8-8 22:46
标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六讲作业贴
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作者: 文竹    时间: 2022-8-9 06:47
本帖最后由 文竹 于 2022-8-10 11:10 编辑

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12- 文竹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1、阅读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2、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3、简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怀乡之作。上片写所望之景色,词人以如椽之笔描绘江野暮秋萧瑟寥廓、浑莽苍凉的景色:以“潇潇”暮雨、“凄紧”的霜风、江流展现了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以“冷落”的关河、夕阳“残照”描绘了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充满了萧瑟、肃杀的悲秋情调。“苒苒物华休”比喻青春时光的短暂,只剩下“无语东流”的长江水,暗示词人的惆怅和悲愁无处诉说。
下片写登高远眺的感想,抒写了思乡怀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不忍登高”说明词人所处的位置,“不忍”二字点出曲折,增加了一番情致。接下来几句层层说明了缘何“不忍”,一是“望故乡渺邈”,因而“归思难收”;二是“叹年来踪迹”,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想佳人”之思绪,此乃“不忍”之根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不知她会有多少回误认归舟?相思太苦。最后两句转到自己身上,“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怎会知道我身倚栏杆苦苦思念满怀忧愁?

二、互评:  
唐多令   秦淮河夜思
文:阳光灿烂
烟柳掩楼台,微澜荡岸阶。石桥横,千古秦淮。天净月华流水照,应有恨,确难排。
桃叶渡头哀。别离伤两怀。八艳悲,泪洒香腮。寒水烟笼灯火暗,明月夜,笛声来。
1、读解:
解读词意:本首词共分为六个意群
第一意群:烟柳掩楼台,微澜荡岸阶。景起对仗,笼烟雾柳掩映着楼台,秦淮河水荡漾两岸台阶。  
第二意群:石桥横,千古秦淮。石桥横立河面上,似乎诉说着秦淮的历史沧桑。   
第三意群:天净月华流水照,应有恨,确难排。皎洁的月光照耀水面,应该有恨吧,但很难排解出来。  
第四意群: 桃叶渡头哀。别离伤两怀。独立桃叶渡头暗暗伤心,别离异处两地伤怀。
第五意群:八艳悲,泪洒香腮。自古红颜多薄命,纵然是名扬天下秦淮八艳,也难逃脱坎坷的命运,而泪满香腮。
第六意群:寒水烟笼灯火暗,明月夜,笛声来。夜深了,淮河两岸的灯火暗了下来,但月光明亮。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

2、简评:
问好阳光灿烂老师,文竹试评。(借鉴天空老师评析略作修改)不当之处,还望理解。
这是一篇怀古之作。怀古诗的特点通过白描,触景生情。起拍白描秦淮河烟柳、楼台、微澜、岸阶。二拍继续渲染白描秦淮河石桥 ,看秦淮河 天净月华、流水。一幅 秦淮河夜景图展现在人们面前。手法自然,意境优美。歇拍,应有恨,感觉与前面美景不相称,这个恨来得突兀。面对如此美景,恨从何来哈?过片断裂,与前面的美景无关。 烟柳掩楼台,微澜荡岸阶。石桥横,千古秦淮。天净月华流水照,是一个立意,桃叶渡头哀。别离伤两怀又是一个立意,八艳悲,泪洒香腮又是一个立意。寒水烟笼灯火暗,明月夜,笛声来。又是一个立意。 感觉整体主旨不明 ,脉络 不 畅。 究其原因,应是作者触景感怀,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导致脉络不畅,层次参差。
点评不当处请作者海涵并请复评老师指正。





作者: 玄汐    时间: 2022-8-9 09:28
本帖最后由 玄汐 于 2022-8-9 13:18 编辑

桃蹊39-玄汐第六讲作业

一、解析古人之作: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
你挥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劝酒,回想当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颜红。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解析:此作是晏几道和好友重逢之作,上半阕写当年相聚时欢乐之况,下半阕写今日重逢的惊喜之情。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

二、互评:
唐多令•夜雨落无边
文/月光曲
秋雨落无边,和风湿我肩。恍惚间、墙角春鸢。衾冷灯幽人不寐,氤氲染、怕人前。
鸿雁久流连,谁人思玉颜。说相思、偏又无言。人海茫茫谁似我?和衣卧、亦难眠。​

玄汐浅评:首先问好月光曲老师,老师这首词是典型的上景下情模式,一首怀人之作:秋雨绵绵,风掺和着雨打湿了我的肩,恍惚间,看见了墙角冷落的风筝,风筝,春天之物,此时看见,犹见多时不碰,风筝又是和爱人一起玩的物件,由此睹物思人,继续渲染感情氛围,幽冷的灯光下,没有你温度的被子冷的发怕,不觉件,不知什么迷蒙了眼。上片整体脉络感情都很连贯,然春鸢来的突兀,去得枉然。此拍可酌。
下片连用了两个谁字,反问加强语气,很好,只是不规则重字。尽量避免,还有“和”“思”“无”“我”字也重。
过片衔接紧密,紧接着上片的不寐,思延续, 煞尾“ 亦难眠”和上片的不寐意重了,可酌。
整体的脉络结构及感情线是非常好的,学习了!      
作者: 江沉鱼    时间: 2022-8-9 12:47
桃蹊10-江沉鱼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秋夜》
明代 叶小鸾

灯晕伴残更。萧萧落叶轻。
诉穷愁、草际虫声。栏外芭蕉新嫩绿,仍做出,旧秋声。
罗被夜凉清。凄然梦亦惊。
透纱窗、月影纵横。几遍鸡声啼又晓,空蹙损,两山青。

翻译简析:
一个人独自对着昏黄的灯光,直到夜半;窗外秋天的叶叶轻轻的落下,发出簌簌的声响,草地里的虫鸣,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就连栏外,新生的芭蕉叶子,也在簌簌作响,与往年秋天不无两样。锦被清凉,一梦惊醒无法入眠,窗纱上,斑驳的月影纵横,听得几遍
鸡声啼晓,深深皱着眉头,一夜未眠。
这是一首闺怨秋词,描述一个独守空闺的女人,年复一年,独自凄然伤神,上片寓情于景,下片入情入景,情景交融。年年秋夜,空独守,夜夜深闺待何人?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文/玄汐
惯看满蘋洲。时光兀自流。任夕阳、又下西楼。高树摇风谁在问,虚过了、几春秋。
浮世不回头。浮名安得否。莫空悲、恁底多愁。静待梧桐吟好月,择一处、不期游。


简评:惯看、谁,个人觉得可酌,小词缓缓流畅,可见功底。尾结更进一层,升华立意。
词的主要内容,为感慨,感叹,人事几番春秋,不过尽为虚度,几番秋多,更期待,空净乐土。
有些虚空了,不过文笔流畅,自然,环环相扣,道也是难得的。谁在问句,后,虚过了几春秋,有所问非所答之嫌。
若改为,高树摇风堪在诉,虚过了,几春秋。可能更恰当。安得否为问句,后,承接莫空悲,稍有不妥。安得否,改成未得否,尚可。
有种随波逐流之感,小词,若不仔细分辩,很有迷人眼球的效果。欣赏学习了!以上均为个见,如果不妥,请批评指正!


作者: 君雨墨    时间: 2022-8-9 15:41
研一桃蹊第六讲作业:
桃蹊-君雨墨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宋~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翻译:久别的人去了远方,谁能了解我的孤独寂寞。为他柔肠百转,整夜无法安睡,任凭熏香燃烧而尽。
紧蹙的眉头,纵然是在美丽温暖的春天里也难以舒展。整日无精打采的倚靠在绣楼窗口,看着掠过的大雁如同离别的人儿,哪堪一个愁字了得。
简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叙事手法写了对久别人的一系列愁苦状态,有怨,有恨,有痴,更有念。全词无处不再透露着主人公的孤独,无奈。上片下片同位置上的“人不问”,“吹不展”两个不字,以及“断尽”,“过尽”两句中的尽字,有意的重字运用将这份愁苦的心境刻画到极点。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晚夏抒怀
文/香荃
霖雨涨河流,竹风绕小楼。晚夏间、说甚优柔。天下宴筵终有散,荷芳败、菊香稠。
田亩待丰收,鸣蝉惜暑楸。枉相留、莫惹闲愁。尘世旅途原有道,夏归去、好来秋。

解读:
大雨多发河流湍急,竹风围绕着小楼。临近夏末了不要说什么不舍,人生聚散皆常态,荷花虽然要谢了还有菊花呢。
田里的庄稼马上就要丰收了,一声声蝉鸣还在留恋着最后的夏日浓荫。光阴是留不住的,也不要因此不开心。世间万物是有自然规律的,夏天去了,秋天才会来。
雨墨学评:问好香荃,小词格律无误,立意也不错。但总体来说这首词是失败的。上下片几乎完全意重。
上片一二句与下片一二句句式结构完全相同,最好是一对仗,一流水。且上下片两个对仗句造景与通篇感情抒发缺少联系,对仗句之间也缺乏关联性,实属费墨。如果说“鸣蝉惜暑楸。”这句为“枉相留…”句做了铺垫也算勉强,但是一个“楸”字用在这里有些诡异,因为楸木多指墓地。
以上纯属个人言论,不当之处还请复评老师斧正,谢谢!
作者: 予求慧眼    时间: 2022-8-9 15:47
桃蹊组~慧眼

1、赏析天仙子
黄甫松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绕青山觜。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懊恼天仙应有以。
赏析:起拍环境描写,秋江碧绿,水荭娇艳,晴野飞起一只白鹭。刘晨这日别离天仙,登临盛美的筵席,泪水滴落,十二晚峰历历在目。
下阕是女仙所见所思。山石榴鲜艳照水,鹧鸪鸟围绕青山口飞旋。刘晨多年后归来,千万里之遥,我错倚了姻缘,懊恼人缘不复相见。
想象丰富,演绎神仙故事,深情缱绻,错托非人。

2、唐多令·风
桃蹊03-呆呆
遇柳戏千丝。逢花逗百枝。暮朝朝、未有闲时。恁是无根身乱系,结缱倦、惹相思。
许月两依依。伴云化雨痴。问卿卿、真假谁谁?漂泊依然浑不管,随缘聚、任东西。


试评:这是一首咏物词。起拍对偶,戏柳千丝,逗花百枝。朝朝暮暮未有闲时。你是这样的无根无系,缱绻缠绵,到处惹相思。缱:紧束,牵住。或绳索。结缱倦三个字不好理解,拗口。
过拍紧接歇拍结缱倦身乱系而来,许月,伴云,我想问问你—风,对谁是真对谁是假?依然漂泊,忽东忽西。
作者紧紧抓住了所咏之物的特点,无凭无系,任意东西。但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上未得升华。
以上都是我的个见,不当之处望见谅!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2022-8-9 20:00
本帖最后由 风起的地方 于 2022-8-10 21:50 编辑

桃蹊08—风起的地方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答:荷花已残,荷香已消,清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秋意。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了床(兰舟可理解为床)。谁会从白云深处将锦书寄来呢?正是大雁排成“人”字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了我独自徘徊的西楼。
花默默地飘零,水默默地漂流。一样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唉!这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风与雪


秋至莫登楼。登楼愁白头。雁南飞、只落汀州。犹怨西风凉满袖,更无赖、吹离忧。
最怯是中秋。月明照不休。懒登楼、欲去还留。梦里茱萸频遍插,肠百结、解无由。
问好风与雪老师,风起试评 ,不当之处请见谅。
本词格律用搜韵检测显示无误,但是有一处存疑,吹离忧处,吹可以平仄两读,但是在此处感觉应该读平声。
起拍采用了顶针手法着力于一个愁字,大雁南飞应该不是只落在汀州,此处如此描述应该也是为了渲染一种无赖。
过片最怯是中秋,月圆人不圆,平生感慨之情。茱萸这个意象一般是在重阳节的时候出现,感觉时空有点跳跃了。整体脉络清晰,情景交融,非常棒的一首词,学习老师佳作啦!




作者: 文心    时间: 2022-8-9 21:41
古典词研班第六讲作业:
桃蹊13-文心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
是谁独自在西风中感慨悲凉,不忍见萧萧黄叶而闭上轩窗。独立屋中任夕阳斜照,沉浸在往事回忆中。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


简析: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互评作业:


唐多令·雨霁赏新晴
文/ 惜缘
好雨洒津城,小河春水盈。树丛中、百鸟争鸣。一阵微风花弄影,慢移步,赏新晴。
年少喜攀登,老来已不能。望远山、淡淡云轻。莫道眼前无美景,波如镜、镜中行。


解读词意:
第一意群:好雨洒津城,小河春水盈。
一场春雨洒满天津城,小河春水清澈丰盈。
第二意群:树丛中、百鸟争鸣。一阵微风花弄影,慢移步,赏新晴。
绿树丛中,千百种鸟一起鸣唱。吹来阵阵微风,繁花舞弄着清影,词人缓慢的摇动着莲步,欣赏着刚放晴的天气。


第三意群:年少喜攀登,老来已不能。
年轻的时候喜欢登山,如今年龄大了已经不能再攀登了。


第四意群:望远山、淡淡云轻。莫道眼前无美景,波如镜、镜中行。
遥望远处的青山,缭绕着淡淡的轻云,好不惬意啊!不要说眼前没有旖旎的风景,波平如镜,水面很平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人在镜中行走,欣赏美丽的风景。


试评:
问好缘师:词格韵部无误。整首词围绕雨霁赏新晴,脉络清晰,衔接自然流畅,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
起拍二句:好雨洒津城,小河春水盈。交代时间是春季,地点是天津城。以眼前景起,拓展思路,引出次拍树丛中,千百鸟争鸣,微风吹过,繁花弄清影,此情此景,词人漫步,欣赏雨后的旖旎风景。
下阕:年少喜攀登,老来已不能。回忆年轻的时候喜欢攀登,而现在年龄大了已经不能再登高了。这一拍感觉与上阕歇拍的赏新晴,内容联系不紧密。次拍描写远景,望远山,有轻云淡淡。下面用了转折词莫道,又拉回眼前景,波光水面平如镜,人在镜中行。煞尾句很不错,心静如水,不关俗世,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整体不错,偶句工稳,韵字阴阳搭配和谐,一阕好词,欣赏学习了!


作者: 惜缘!!    时间: 2022-8-10 09:54
古典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16-惜缘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已经对照修改】
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秋暮有感
宋  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惜缘浅读:
不要去采摘荷花(芙蓉)了,现在已经是暮秋时节,江面上一片烟雾笼罩着,啥都看不到(空)了。抬眼望去,只见一群鸿雁在斜阳里向南方飞去(暮秋时节北雁南飞)。(看到南飞的大雁,不禁惹出词人的闲愁)想把这暮秋的闲愁安放(顿),却找不到安放的地方,这愁绪都涌上了眉头。
只好把这愁绪(心事)题记在红叶上,让它随着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下的水向东流去。有着这般浓浓愁绪的词人(断肠人),面对纷纷落叶(秋浓),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了。词人回头望着自己居住的高楼(层楼),不想(懒)回去,看到了一轮新月已经升起,挂在了梧桐树上。
惜缘简析:
词作题目“秋暮有感”,词人寓情于景。将自己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情人(有情之人,心上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寄予萧瑟寂寥的暮秋景色之中。情与景交融,极富感染力。
上阕“休去”起笔突兀,用词硬朗。词人选取烟雾笼罩江面,北雁南飞,这样典型的暮秋景象,以引发词人孤独寂寞,思念远方亲人的愁绪。
下阕过片这里“题红”,用了典故: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含蓄的表达了如此浓烈的愁绪的原因。煞尾以景结情,从上阕的斜阳,到煞尾的新月,暗示词人伫立时间之久。不是不愿回去,而是那寂寞空庭更让人难以忍受。
这阕词画面感极强,将读者代入词人描述的暮秋景色中,如身临其境,被词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深深打动了。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石榴  (草儿第五讲作业15楼,惜缘16楼)
桃蹊37-小小草
婀娜绿云笼。娉婷一抹红。避东君、嫁与熏风。秀樾阴中盈烂漫,扬笑靥、烁晴空。
漫许卉茵丛。亦无车马踪。独静然、不改初衷。值待心房千万子,枝头色、胜春浓。
惜缘浅读:
婀娜多姿的石榴花被如云的绿叶衬托着,绿丛中一抹红色尤为亮眼。(石榴花)避开了东风,开在夏季(熏风指代夏季)。树荫中充盈着浪漫的气息,石榴花扬着笑脸,闪烁于晴空。
(石榴花)将自己许给了茂密如茵的草丛中,这里没有车马的踪迹。自己就享受着这般的安静,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直到石榴花结了果,心房孕育了千万颗石榴籽,这鲜艳的果实挂在枝头,比春天的花朵还要浓艳。
惜缘简评:
问候草儿好。词作格律韵部无误。词作题目石榴,上阕围绕石榴的开花季节(不与春花争艳),花儿的静谧柔美给予了赞扬。
下阕过片处描述了石榴生长环境的静美。不改初衷,初衷是啥?最后一个意群给出了答案:丰盈自己的内心。正是这内心的丰盈,才是石榴(也是作者)所追求的!这首词作煞尾漂亮,欣赏学习了。
个人感觉,起拍“婀娜”和“娉婷”意近了,留一个就好了。上阕煞尾“烁”字用在这里欠妥,“烁”字的主要意思是闪烁,花儿既不发光,也不反光,只是吸收阳光。
上阕煞尾和下阕过片处也意近了,没有宕开。这里可以简化,然后增加内容,丰富词作的容量。个见勿怪。
作者: 小小草    时间: 2022-8-10 10:52

古典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37-小小草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纳兰性德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是年年、肠断黄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春。
萧飒不堪闻。残妆对夜分。为梨花、深闭重门。梦向金微山下去,才识路、又移军。
翻译:细雨绵绵,一地落花如红色的地毯铺在苔阶上,年年都在伤心难过的黄昏度过。满眼的花草惹起的都是幽怨,更别说这塞外的春光了。
萧萧的风雨声让人不忍细听。夜半十分,妆容已残,担心梨花被风吹雨打,关起来门。梦里到金微山去找你,才刚刚找到去的路,你的军营又移到别处了。
简析:上片是雨夜景物描写。满眼的芳菲在词人眼里都是幽怨的。
下片入情。结句没有细说,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给人意蕴深长之感。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桃蹊32-秋叶

第一题,词牌分析唐多令

1,唐多令》又名《南楼令》、《箜篌曲》,是一个词牌名,《太和正音谱》注“越调”,也入高平调。《唐多令》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也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词牌代表作品有《何处合成愁》、《芦叶满汀洲》等。
2,以正体为例分析,
唐多令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句式55776,55776。
3,正体两个五言句对偶,也可不对,第一个七言句是3,4句式,也就是逗句,结拍逗句,两个三字句可对偶可流水。
4,此词牌无领字。
5,不允许不规则重字。

第二题
唐多令·梨花
文/秋叶
欺雪借东风,闻香见玉容。雅姿柔、胜过桃红。嫩蕊枝枝犹带泪,怜似那、女儿同。

无主寂花丛,黄昏怨更浓。过清明、愁上眉峰。深闭重门听夜雨,情不忍、去匆匆。

小小草解读:借东风和煦,洁白如雪般片片梨花悄然绽放。透过袅袅香气看到美丽的容颜。温柔雅致的风姿胜过红色的桃花。娇嫩的花蕊晶莹剔透,一枝枝似那女儿般惹人爱怜。
可惜这梨花开在寂静的花丛,没有主人。黄昏时分,更增添了些许幽怨。清明时节,愁绪积聚在眉间。在深闭的重门里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真的忍不住情感郁郁,感叹时光匆匆,花开悄逝。
说几点不同看法和秋叶师商榷:
“欺雪借东风,闻香见玉容”。都看到如雪般了,又来闻香见玉容,这里重复之嫌。
“雅姿柔、胜过桃红”。用对比手法,挺棒的。只是,雅姿柔,可以考虑一下。
“嫩蕊枝枝犹带泪,怜似那、女儿同”。有梨花带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用。这里没有雨,泪感觉突兀了。虽然下片有夜雨,但夜雨以后花儿已经去匆匆了,就看不到嫩蕊了,所以这里感觉不妥。
下片入情,挺好的。
点评纯是个见,不当处望秋叶师莫怪。

作者: 安然静好    时间: 2022-8-10 11:03
词研第六讲作业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定风波·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简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
二  互评:
【唐多令】金陵怀古
文/过
千古帝王州。六朝金粉鎏。恰登临、燕子矶头。多少侠豪来此处,书壮志,咏金瓯。
玉树后庭秋,景阳歌舞休。
问西风、几度闲愁。醉石吞江斜照水,涛滚滚、亦难休。
解读:
安然问好过老师!一首金陵怀古,豪放大气,抒发了繁华易逝的感慨。
“千古帝王州,六朝金粉鎏”是写六朝古都南京的重要,有“六朝金粉地”的词句,“鎏”
字的意思是,成色好的金子。这里与前两字“金粉”意重了,可酌。作者游古都,恰巧登临了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燕子矶头”,这里也是古代的重要渡口。“多少豪侠来此处,书壮志、咏金瓯。”多少文人豪侠来到此处,都是豪情满怀,抒发感慨,怀旧念古,叹咏国土的辽阔如金杯一样宝贵。
下片“玉树后庭秋,景阳歌舞休。”“玉树后庭花”是被称为亡国之音,作者这里把花改成秋,也寓意时代变迁,后庭已成秋色,景阳宫的歌舞已不在喧闹。而后发感慨“问西风、几度闲愁”,“闲愁”这两个字感觉太弱,没发出来那种穿越时空的感慨。可酌。“醉石投江斜照水,涛滚滚、亦难休。”  醉石投江说的是李白醉酒投江捞月而身亡的故事,从百度上查询,投江的地方是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不知作者怎么联想的。涛滚滚、亦难休。我自认为不太通顺,建议:涛依旧、浪难休。休字重了,可以再斟酌。总之是一首不错的词,怀古的词不好写,我是不会写。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作者: 幽兰---    时间: 2022-8-10 11:39
本帖最后由 幽兰--- 于 2022-8-10 11:52 编辑

第六讲作业
桃蹊27-山谷幽兰
1.        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西江月
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镮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恹恹难觉 
好梦枉随飞絮 閒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翻译:上片绣着凤凰的锦帘高高卷起,大门的兽型环在没上频繁的摇晃。太阳已高高的挂在花䘯上,但是春睡的人儿还是懒洋洋的。下片:美梦像飞絮一样即刻消失,无所事事惹得闲愁比香酒还要厉害,好梦还没有雨暮云朝,却是好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简析:凤额、兽镮及朱户,点明是富足人家,凤额说明是闺中女子房间,两竿红日、春睡恹恹说明了闺中之人在春光明媚的时候还是恹恹,下片起句衔接上片的春睡,自然过渡,以梦展开写,同时淋淋尽致的表现闺中之人的闲愁,一年一年的韶光过了。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东海起神兵
桃蹊19-品茶伊人
东海起神兵,威加世界听。主权宣、中国雷霆。挞伐美台勾搭剧,严反制,发先声。
崛起为和平,大同两岸兴。忍看他、谋独蝇营。大步碧波驱独去,开一统,启征程。
品茶伊人学友你好,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见谅。整篇小词脉络清晰,四个意象群表达完整,挑点不足,起句12句一般对偶或流水对,没做到,东海起神兵,威加世界听,听字有凑韵感觉,宣与发生感觉重意思了,勾搭剧口语化。下片起句与上片衔接不是紧密,尾句不错,扣回起句。一片爱国情怀当赞,若能于遣字造句上再精进一些,则更佳。学习了。

作者: 呆呆2    时间: 2022-8-10 16:33
本帖最后由 呆呆2 于 2022-8-11 19:05 编辑

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咏柳絮
文/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 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 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 东风春不管,凭去,忍淹留。
呆呆译:
(绿珠)从百花洲佳人坠落,(关盼盼)在燕子楼散尽残香。眼前的柳絮啊,一团团互相追逐纠缠着,漂泊也和人一样的命薄,枉自多情,背负着风流的美名。
草木也是知愁的,柳絮在美好的春天里就已经白了头。感叹着这一生是谁在放弃,又有谁会收留?明明和东风有了盟约,春天却不能容纳,任凭柳絮被吹落,随水飘逝。
简析:词为心声,咏物即借助所咏之物来表达自己难以言说的心事。这首咏柳絮是一首借物抒怀的经典之作。用绿珠和关盼盼之典,也是写自己。上片写柳絮多情,柳絮漂泊,柳絮风流。下片写柳絮知愁,柳絮白头,柳絮和东风盟誓却被春天抛弃。看似句句写柳絮,其实句句写自己。全篇不用一个字来点明是写自己,但是读者却都知道是写她自己。这就是咏物词的上等境界。

2互评
原作
《唐多令》过故园感吟
文/芦江
墙上老藤牵,园中新竹翩。醉蔷薇、有犬香眠。无赖东风来作客,不留迹,偷华年。 踏径意生欢,穿堂心带闲。陋室居、枕翠依丹。小酌花前成好句,诗与酒,两缠绵。  

呆呆试评: 问好芦江学友!小词生活气息浓郁,格调高雅,欣赏学习了!起拍对偶工整,而且直入主题,写故园的老藤和新竹,既有怀旧感,又有新时代气息,点赞!二拍写蔷薇和犬,多亲切的画面啊,对承接起拍的故园情怀是绰绰有余。准备过片写东风,其实是写时光吧,对过去了的时光缅怀。
过片继续些拜访故园的心情,前面写了墙和园,这里再写径和堂,地点没有重复,但是词意上稍微显得有点重复。个人意见不用再点明径与堂这样的实笔,只写心境便可,这两句对偶可以虚一点,再空灵一点。后面的翠和竹、丹与花也有意重之嫌,能避最好避免吧。
以上个见,不对之处请谅解,也可共同探讨,谢谢!
作者: 云悠悠    时间: 2022-8-10 16:36
本帖最后由 云悠悠 于 2022-8-10 16:42 编辑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第六讲桃蹊-28云悠作业
唐多令 其一 九月留城书怀
南宋 · 陈著
雁阵晓来霜。鸦村夕照黄。满人间、风景凄凉。
幸有菊窗堪一醉,争又滞、水云乡。
沽酒也三行。邀风与较量。便明朝、吹送归航。
趁得老盆新熟信,日日是、我重阳。
陈著 [宋] 陈著(1214~1297),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武康县。
简析:雁阵早上迎着寒霜,鸦村夕阳落时照着枯黄的草木。人间满是凄凉的风景。幸好有一窗菊花可以醉人。只是人又滞留在他乡。
再三的喝酒,在风中似与之商量。以便明天,好吹送我回归。趁现在盆中还有蟹正肥,每天像是重阳节的样子。
上阕是以景衬情,凄凉中又找到足以安慰自己秋菊,下阕情景交融,想着归家的愿望,趁着没回家先享受这里的肥蟹,虚实-实虚,上阕前两句对偶。虽然开头景色凄凉,到后面还是摆脱掉淡淡的愁情,对明朝充满了希望,而且是先享受当下,不自怨自艾。



桃蹊-38无言
《唐多令》 夏日山林听蝉有感
繁叶绿新晴,疏林密响声。日正浓、十里炎蒸。尘下珍藏多少事,都唱在、此山陵。
高迹自无营,五更饮露清。甚嗟欷、暂短浮萍。蓬草如人千古代,终归是 、向阳生。


云悠评:这首切题,既有蝉的境况,又抒发自己的情感。结尾提升。上阕总写,下阕前两句细节描写。词中运用类比手法,不错。只是感觉“代”字表意不准。


作者: 安新    时间: 2022-8-10 17:07

古典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组 安新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南宋 • 刘过
解缆蓼花湾。好风吹去帆。二十年、重过新滩。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
飞雾湿征衫。苍苍烟树寒。望星河、低处长安。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这是一首经行故地思念故人的一首小词。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大意如下:在开满蓼花的港湾,我解去小船的缆绳,船借风力很快就行远。20年后我再次经过这片沙滩,那一次佳人象洛水之神踏波离去之后,再也无缘相见,只曾在梦里梦到过水边两岸的青山。如今重来此地,雾水和浪花打湿了我的征衫,两边树木苍苍泛着初春之寒。我只能徒然地观望星河映照下的都城。繁华街道上那华美楼房上的人是不是会嘲笑我,只因为赏梅就渡过江南呢?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咏竹
桃蹊11-樱宁
葱郁是冬心,葳蕤有夏阴。更无花、迥异春林。老干新枝皆蓄势,积年岁、可千寻。
抱节作沉吟,临风度好音。感幽姿、云月窥临。窗外堪堪才几载,有清气、袭衣襟。

安新问好宁宁师。这首咏物词是我不能企及的水平,只能试着赏析读解一下。
上阙是从四季常青,生命力顽强的角度来描写竹子,下阕是从气节格调上来咏写竹子。脉络清晰,抓得物态特征很准确。
上下阕一二句皆工对,很是好看。上阙第三句递进,结句用了夸张手法。下阙第三句用了拟人手法,结句也很好看,点出竹子清气的感染力。个人只觉得有两个用字,即云月窥临的“窥”字和袭衣襟的 “袭”字可以商榷, “窥“字略有些贬意、“袭”字与清气搭配感觉不是很妥当。以上个见,不对之处请宁宁勿怪。

作者: 风与雪    时间: 2022-8-10 18:03
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20-风与雪

《清平乐》
清代.纳兰性德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断虹:一段彩虹,残虹。
树杪:树梢。
残照:落日的光辉,夕照。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双鱼:亦称“双鲤”,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翻译:
轻烟细雨,放眼望去,青色连绵不绝,没有尽头。一缕彩虹挂在树梢,残阳夕照,层峦叠嶂。
登临高处,我望断远行的路途。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上,暮云千里。河流日夜东流,我应把书信托付给双鱼带到她的身边。
简析: 该词上片描写词人于塞上所见景色,下片依然写景,但更多的是抒情。全词不过是平淡乏味,但也可以表达出词人对自己妻子的怀念之情。

唐多令·咏雪
文/知音姐姐

天女散银花,枯枝新换丫。望山川、素裹天涯。分外妖娆如梦境,引墨客、上仙家。
笔中露娇娃,诗里藏女娲。漫天飞、玉树披纱。落雪纷纷轻若絮,似玉蝶、净无瑕。
风与雪拙评:
先说句题外话:咏物,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外观,②环境,③品格。一般咏物都适合“借物抒情”、“借物言己”。
知音姐姐这首咏雪词,写的不错,对雪的描摹细致入微,只是没有代入自己的想法,有点小遗憾。
我客套话就省了,这里只挑我个人感觉不好的地方。
″望山川、素裹天涯",这里的意思应是完整的一句话,望山川,望到什么了?素裹:看到山川被白色包裹是可以的,但天涯二字,与山川重了。
歇拍上仙家与过片衔接不太紧密,娇娃、女娲与雪的关联不大。
结句又回到上片去了,象“散银花"与“漫天飞"等多有重意。


作者: 芦江    时间: 2022-8-10 21:15
桃蹊—芦江
词研一期第六次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的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并翻译简析。
一.阅读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来到这里的游人,只想在江南慢慢地变老。春天的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听着雨声入眠。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盛酒撩衣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要愁断寸肠。

三·简析:
主人公因求取功名不得,为避战乱客居江南,写下的《菩萨蛮》五首之二。
人人都说江南好,江南之美甲于天下,“春水碧于天”是描写江南风景之美,“画船听雨眠”是描写江南生活之美。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形成了难以言喻的张力。
过片暗用卓文君之典。写卖酒的女子美丽动人,面如皎月,肤似霜雪。结句“莫”字表现了一种深婉而沉痛的情意。更表迖了有故乡而归不得的苦衷。因为故乡弥漫着战火,使人悲伤断肠。此词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婉转清丽。回还曲折。

2·互评:
唐多令·圆梦
文/君雨墨
春色绣无比,花香落滿肩。陌上风、吹动缠绵。看取谁家双燕子,衔绿蚁、到樽前。
对坐久流连,君卿带笑颜。一相逢、胜却千言。醉里应知心所向,从此后、梦长圆。
一.解读:
春色美如锦,花的芳香落满了肩上。陌上柔和的风,拨动了缠绵的感情之弦。“看取谁家双燕子,衔绿蚁、到樽前”双飞的是谁家的燕子?衔来了绿蚁,斟满了美酒。杜甫有句“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白居易有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里作者暗用了二个典。可谓用典无痕。
下片:
对坐久流连,君卿带笑颜。两个相爱的人相对而坐深深依恋不愿离开。君卿这二个字,连在一起,我好象很少读到。都是单独的和别的词连在一起。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卿同是江南客,剩欲樽前说故乡。“一相逢、胜却千言”是化用了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之句吧。说明两个深爱的人,心有灵犀,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那未“醉里应知心所向”这句还停在原地递进不明显。结句略显直白,“从此后,梦长圆,因为题目就是圆梦,你可以写得更含蓄些。
二.简评:
1.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春色绣,花香滿,双燕子,等意象描慕,为下片感情发展,永远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从而圆了心中的美梦。作了很好的垫铺。
2.多处用典,化用前人佳句,值得学习。个别用语尚有提升空间。以上个见,仅供参考。
作者: @清风秋月    时间: 2022-8-10 22:18

词研班第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组09—清风秋月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翻译:
院子里的菊花笼罩着惨淡的烟雾,兰花和着露水好似默默哭泣。
罗幕低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他不懂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撒到朱红色的大门,一直到拂晓。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独自登上高楼,望不到那消失在远方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诉说别情。但山高水远,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解析: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兰和菊本就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只写客观物象,不着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表示的感情非常委婉含蓄。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住户,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原玉:
唐多令  感怀
桃蹊02-心无悔
雨霁夜清秋,星繁月似钩。独举杯、莫倚高楼。四海无家皆俗客,半生过、任漂流。
小院笛声幽。空庭风叶稠。问孤心、几日闲休。直到五湖千里外,何不在、故园留。

清风试评,不对的地方心无悔师多多包涵。
清凉的秋夜,雨刚刚散去,天空繁星点点,初月如钩。最害怕无聊的夜,独自一人举杯自酌。
想起漂流在外的岁月,一事无成,好不伤悲。
秋风阵阵吹动院内的落叶,莫名的笛声传来,这孤单的日子,几曾有过清闲。
想起千里之外的山山水水,是如此的难以忘记,当初为啥选择了漂泊,不留在故乡。

起拍确定了季节、时间,景语描写成功。接下来七字句读句,意脉不能断,宕开的有点远,跟前面的美景联系不紧密。本句的莫倚暗暗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莫倚高楼?前面的铺垫和后面歇拍也没解答问题。
下片转头小院、空庭,意近。此拍其实又继续景语,跟上片有意重,是不是该抒情或者转向其他?整词上下片感觉是重叠的,均是起拍两句对偶描景,然后虚笔抒情,并列而下。结拍句同前面的小院、笛声铺垫,在这里关联不大,突然就跳跃千里之外的情绪。
作者: 凝嫣    时间: 2022-8-10 22:51
古典词研班第一期第六讲桃蹊组01-过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显贵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简析: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的。
互评:
唐多令•秋日抒怀
花草绿沙洲。烟霞映水流。望江南、一片琼楼。山色田园如锦绣,吟好景、喜新秋。
风雨画桥头。云天渔影舟。听吴歌、几许轻柔。最幸而今逢盛世,人未老、任闲游。
过问好学友:学友唐多令没有署名。首先说格律,格律正确唐多令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以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州》为正格。
此词题目秋日抒怀,描写了一幅江南秋景图,及自己闲适的生活。此词用刘过韵。我说几句哈。首句花草绿沙洲,烟霞映水流。很美的景色。题目秋日,用花草绿沙洲个人觉得不符合节令在诗词里的表达。草能绿了沙洲,而花不能。烟霞映水流。烟霞1是指烟雾和云霞:2.指山水景物:接下来望江南,一片琼楼。接下来又山色田园如锦绣,是不是浪费笔墨了!开头花草烟霞,琼楼。吟好景的吟字个人觉得不如正字。正好景,喜新秋。下片没有接着抒怀而又是景物描写。风雨画桥,云天渔影什么的,就结尾一句人未老,任闲游。个人觉得景多而乱,抒情不足。没有抓住秋天景色来具体描写。


作者: 凝嫣    时间: 2022-8-11 01:13
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桃蹊凝嫣

1.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宋代〕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凝嫣浅读:傍晚天晴风住,寒气渐渐的弱了。含情的几枝梅花正开放着,洁白如雪。这景色美极了。亦惆怅到了极点。这样的情怀向谁诉说?只有两行低飞的大雁知道自己倚着楼,望着月亮思念着远方的人。

2、唐多令
文/慧眼
酷暑几时消,凉风万里遥。盼炎蒸、隐退勾销。赤羽悬天光吐耀,终不倦、似燔烧。
晃晃影难描,殷殷不觉劳。怪无筹、雨劵何邀。雾罩云笼眠不得,闻蝉噪、已深宵。

凝嫣浅读:酷暑什么时候才能消退,没有一丝凉风。盼望炎热快点没有。(赤羽这里是不是比喻,赤羽不能直接说太阳。)太阳在空中不知疲倦的吐着光芒,像在燃烧一样。下片第一拍不是很明白,应该还是热的意思,怪自己不能唤雨得清凉,热的睡不着,听着蝉鸣一直到深宵。

凝嫣试评:作品描写暑天特点细致入微。第一拍以问的形式开篇,第二拍写自己的心里活动盼望暑气消退,(意思略微重复)三拍正面描写暑天的状态,。三拍虽然没有语言倾向,但是对暑天炎热的无奈隐含其中。下片“晃晃影难描”原谅我没明白说的是什么,如果还是说暑气的话,上下片层次就不是很分明。因为上片“终不倦”已经有这个意思了。如果是说自己热的状态,然后接下面的雨券何邀还是合理的。最后一拍“雾罩云笼”,这是描写夜晚,云笼是不是把月亮遮挡住了,应该光线很暗,能看见雾吗?“闻蝉躁、已深宵”,已字用在这里,我理解的意思是:闻到蝉叫已经是深宵了,这里的“已”没有持续性,可不可以换成“到”?表明自己不能入睡一直到深宵。小词字句有的地方生硬,上下片的两个结很漂亮,在这里有幸学习了。


作者: 秋叶    时间: 2022-8-11 06:20
桃蹊32-秋叶
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第一题,古词解析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宋.朱淑真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解读,
春日暖暖的阳光轻柔的抚弄着杨柳,小径上花香浓浓。过了清明时节,云雾缭绕小楼,似乎是把它锁住。那往事真的不堪回首。窗外婉转的莺声惊了我的午睡。唤起了我的春愁,那啼莺在哪里呢?是绿杨影里,是海棠枝畔,还是红杏梢头。
解析,
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春日,到阴霾的天气;时间上从清明之前,写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忆。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来衬托愁思。下片词的自问自答,更是妙趣横生。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静中有动、寂中有声,化静态美为动态美,使读者仿佛听到莺啼之声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流播到另一个地方,使鸟啼之声富于立体感和流动感。词人的春愁,也像飞鸣的 流莺,忽儿在东,忽儿在西,说不清准确的位置。这莫可名状的愁怨,词人并不说破,留给读者去想象,这就是所谓的留有余味。

第二题,互评楼上的作业
唐多令 七夕
风起的地方
玉露与金风,今宵一笑逢。引蛛儿、入我龛中。对月团团忙乞巧,怜此夕、乐无穷。
架下过清风。似寻牛女踪。百千年、聚散匆匆。且遣神舟河汉问,卿可愿、聚天宫。
秋叶简评
解读,今宵玉露淡淡,金风细细,捉来喜蛛乞巧。这个七夕夜乐趣无穷。葡萄架下清风吹过,似乎是在寻找牛郎织女,千百年来聚散匆匆,遣派神舟号去河汉问一下,卿可否愿意相聚天空。

简评,问好同学,小词第一意群两句流水,交代了时节,承句通过捉蛛乞巧的传说点明七夕夜,下片同样用流水的手法,通过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情话。结拍用借问的方法抒发情感。整体流畅,挑点骨头,怜此夕,乐无穷,色调有点不明确,怜,乐可再酌。百千年,百字欠凝练。结拍问,卿可愿,聚天空。卿来的突兀。如果词人问卿,聚天空不现实。如果是牛女问,多余。其他都挺好的,学习了。不当处请谅解。
作者: 云儿依旧    时间: 2022-8-11 10:30
本帖最后由 云儿依旧 于 2022-8-11 10:34 编辑

第六讲作业:桃蹊007-云儿依旧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宋代〕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解:
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  飕(sōu):形容风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    年事:指岁月。客,作者自指。
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淹留,停留。
萦:旋绕,糸住。    裙带:指燕,指别去的女子。

译文:
到哪里才能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大家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随着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赏析:我喜欢这首词,每次一读总有种带入感,认同感。特别是他的起拍一下就抓住人的心。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字面看,愁字就是一个秋加心而成,有点字迷的感觉 ,吸引读者,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毫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
      “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没下雨都有这凄凉的声音,那下雨时呢?秋天的风雨,该是怎样让人愁起愁生啊。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大家都说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可是有谁知道,这样秋天雨后的时光 ,明月高照,却是最怕登楼的时候。“月是故乡明”,望月难免触动乡思离愁。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漫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较之作者的其它作品,此词确有其独到之处。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送别
桃蹊小桔子
登上望江楼,遥看白鹭洲。倚西风、吹彻心头。浪里孤帆人远去,漫长是、泪盈眸。
万事梦中休,浮生烟水流。吟不完、多少离愁。芦叶寒沙萧瑟处,又到了、一年秋。

解析:
首句:我登上望江楼,远远的看着一片白鹭洲。这什么写白鹭洲而不写江面呢?后面不是看着帆远去吗?这里是不是应该写江面怎么样,浩渺呀波光呀------有西风吹来,吹在我的心头。这里为情埋下了伏笔,西风写景也喻情。我看见浪里孤帆载着人远远的离去。漫长是、泪盈眸,看见那个人远去,泪水盈眶了。这个漫长是否有点不妥,是等了很久,才流泪吗?应该不是吧、或者是流了很久的眼泪了?
下片写,万般的事都在梦中休矣,浮生就像烟水一样的流走,这个是感叹人生。感叹韶华远去。有点吴文英那首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的味道。可那首是写诗人多年的羁旅生活发出的感慨 ,这个送别的当时,写的是离 愁,似乎不应该感慨岁月无成,韶华远逝。后面接下来吟不完是离愁,芦叶寒沙萧瑟处,又到了、一年秋。这个是景结,这与送别没多少关系了,感慨秋天,感慨韶华,与感慨离愁,送别当时的情境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浪里孤帆人远去,这里刚走,又到了,一年秋是什么意思呢?与送别的时间不是很合,或者是秋引起你送别时的更加伤感,那应该是:更却是,一年秋,可能更准确。所以说一年的秋时是感伤的时候。没有紧扣送别的场景。
纵观全篇桔子通过江边登楼,远望孤舟离去,泪盈眸等渲染了一片秋天送别的伤感场面,下片从离愁中感慨万事成烟,秋天萧瑟,意象选择,词脉都把握得很好,唯感觉写离别扣得不紧,有点跑,个别字有点不太准确。不知看得对否,望老师指正,桔子探讨。

作者: 樱宁    时间: 2022-8-11 13:46
本帖最后由 樱宁 于 2022-8-11 17:19 编辑

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11-樱宁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春思
明末清初 ·李雯
杨柳织成愁,枝间挂玉钩。这几番、花信到妆楼。尽道踏青明日好,曾许下、又还休。
窗外鸟钩辀,玉人应到否。看东风、不解促骅骝。池上杨花飞遍也,春去了、倩谁留。  
译文:杨柳枝条条缕缕织成春愁,枝间露出一轮弯月。近来妆楼看去各种花都逐渐盛开了。几次说明天适合踏青,几次却又不了了之。窗外的鹧鸪鸟叫个不停,郎君你还没来吗。看样子东风也不懂得督促行程了。柳絮飞遍了池边,春天就要过去了,能请谁留住春光呢。
简析:作者李雯,清初诗人,富有才情,有云中六子之称。此阙是一首闺中春愁的小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婉约雅致。上片首先语言白描写景,交代季节、时间,“尽道”“曾”“又”勾连脉络,写出女子心中记挂的许诺。下片盼人惜春一气呵成,蕴藉而有余味。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公园散步
云悠
错落绿相迎,参差悦鸟声。趁晚凉、消暑闲行。镇日喧嚣云外去,听蛐蛐、草丛鸣。
出浴舞腰轻,临风碧荷盈。此时间、最是怡情。夕照渐沉仍瞩目,留一抹、尽余兴。  

问好云悠老师,樱宁试评:小词声情符合唐多令要求,脉络清晰,主旨分明,情趣雅致,值得一赞。照例说一下需要斟酌的地方: 一、韵字兴出韵了,作“兴致”讲的时候是去声,属二十五径。作“起”的时候,属蒸韵。 二、过片“出浴舞腰轻”有缺少主语的嫌疑。按文意主语似是碧荷,两句在写同一事物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在第一句把主语先点出以免引起歧义。 三、这条属于是我比较苛刻的挑毛病了:煞尾个人以为有点无益于主旨。因为是消暑闲行,重在怎么消暑和消暑之后的惬意,太阳犹有余烈并不能有助于主题的升华。 以上个见不当处见谅。

作者: 晴33--品茶伊人    时间: 2022-8-11 15:44
古典词研第6讲作业:桃蹊19-品茶伊人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丝雨织莺梭
宋  周密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燕风轻、庭字正清和。苔面唾茸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
官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扁鸾孤、尘暗合欢罗。门外绿阴深似海,应未此,旧愁多。  

(一)试翻译:
雨丝如织,黄莺穿梭。细雨有如浮钱一般点洒着嫩荷。天朗气清,庭院中燕子在轻风中飞舞。青苔吐出细小的毛茸,像给小径绣出了花朵。春天就要过去了,能拿它怎么办呢?
昔日宫女已年老色衰,想用红叶传诗,无奈翠波远隔。鸾扇孤单,合欢的罗帐也布满了灰尘。门外绿阴深似海,应该没有比旧愁多。

(二)试解读
这是一首伤春寄怀之作,寄托了对国事垂危的感叹。词人以弃妇自喻,报国无门,徒呼奈何。上片实写,以景起笔,描写春的美好,创造幽凄意境,发出春去也,奈之何的感叹。下片虚写,写宫怨,寄托了个人的伤感,字里行间,充满深切的凄怨之情。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金陵怀古
天空
金殿矗神州,高墙风雨楼。任变迁、几度春秋。踞虎盘龙何道惜,只闻得、鸟啾啾 。
兴败泪难酬,沧桑事未休。问韶华、点检堪留。古去今来谁俊杰,看不尽、大江流。
(一)试翻译
金陵古都矗立在大地上,名满神州。经历岁月的磨砺,经历时代的风雨,城楼依然高高耸立。此地历史上那些藏龙卧虎的故事已成为过去,如今只闻得鸟鸣的声音了。
面对世事巨变,面对成功和失败,眼泪难以表达。回顾往事,美好的时光值得怀念。古往今来曾有多少英雄豪杰,随着时间流逝而永远成为过去了。
(二)试简评
1、这是一首名城怀古抒怀之作。总体格律正确。写法上虚实结合,思路清晰,疏密有致,值得我学习。
2、起拍实写,景起,宽对。二拍顺接,虚写。写古都历春秋,任变迁。三拍七字句也为虚写。歇拍“只闻得、鸟啾啾 。”有空灵之意,赞!
3、过片接上片第二拍意,对偶。感叹世事成败充满心酸和泪水。下阙二拍感叹韶光易逝。三拍试问谁是英雄豪杰。结拍用“看不尽、大江流。”作结,豪迈而隽永。
4、个别地方提出商榷:一是上片第三拍后三“何道惜”语意不明。二是下片第二拍“问韶华、点检堪留。”感觉上下衔接上不是太顺畅,也许是我的理解问题。果如是作者可以忽略。评得不够好的地方,请谅解。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2-8-11 16:16
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38-无言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浣溪沙·修到南屏数晚钟
陈曾寿 〔清代〕
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暮一雷峰。纁黄深浅画难工。
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
翻译:
修炼到在南屏山下数着傍晚时分雷锋塔敲响的晚钟,从白天到夜晚我的眼里就只钟情一座雷峰塔,天边夕阳晚霞相互映衬出的浅红深黄色彩是最好的画家也画不出来。
雷锋塔在天水一色的杭州西湖边矗立了千年,见证无数世事变迁,我这一生效忠国家,一转眼就像那夕阳西下老了。可这雷峰塔如今却倒塌了,我的一腔热血也变成了虚空。
简析:此词是晚清诗人陈曾寿,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1924年在杭州西湖边南屏山下生活时写的,作者经历了清朝灭亡、军阀混战、日本挟持等种种离乱和灾难,终于从东北回到杭州生活,词中每一字都在诉说着晚清遗民数不尽的寂寞与哀愁。“修”字道出了太多的感慨,写出作者到杭州之前的坎坷与不易,从早到晚看这着唯一的雷锋塔,将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雷峰塔上,可连着雷峰塔也倒塌了。整首词表面上写风景,实则隐藏着作者对人生、家国现状的辛酸与无奈。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游齐鲁长城有感
桃蹊09-清风秋月
枫叶染碉楼,长空云浅浮。踏石墙、迤逦凝眸。望尽斜阳寻险峻,荆棘处、断垣留。
烽火起诸侯,纷争曾几休。觅英雄、衰草荒丘。烟雨一蓑今古替,山未老、水东流。
问好清风秋月,此首唐多令通过描写齐鲁长城旧址,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更迭、时空变幻的感慨之情,典型的上景下情写法。
上片:“枫叶染碉楼”枫叶点明了是深秋,染--碉楼感觉不太合适,如果用染字,应该是染红了周围的山脉,更加映衬出碉楼的荒芜。“长空云浅浮”望眼长空,天高气爽白云漂浮,前两句营造了一片开阔的景象。“踏石墙、迤逦凝眸”这里代入作者的行为,是踏石阶?还是踏石墙呢?石墙可能很矮,但一只脚踏上去给我的画面感好像女汉子,如果清风是真汉子,就不说了。迤逦形容石墙曲折连绵,后面接凝眸,有点怪。望尽斜阳寻险峻,荆棘处、断垣留。“凝眸”接后面“望尽”有点重复,歇拍描写了齐鲁长城经过岁月的摧残一派衰败的景象,为下片感叹做铺垫。
下片:是作者看到长城景象后引发的感慨,曾经的烽火诸侯,现在都变幻成了衰草荒丘,岁月更迭,功名利禄转瞬成空,写到这里整体很流畅。“烟雨一蓑今古替,山未老、水东流。”单看这一意群,非常漂亮,字句意境都很美。唯一别扭的是放到整体空间里,有点突兀。我没有去过这个景点,不是到是否有山有水,不知道“烟雨”“水”和长城的环境空间是否冲突。清风秋月老师写的已经很好了,自问自己未必能写出来,点评就是鸡蛋里找骨头,瞎说之处敬请见谅哈。
作者: .追梦    时间: 2022-8-11 16:51
本帖最后由 .追梦 于 2022-8-11 16:52 编辑

古典词研第六讲作业桃蹊15--追梦

作业1: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宋.. 刘克庄
束缊(yùn)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náng),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hān)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白话文翻译:我举着用麻捆的火把,在夜里走了十里多的路,只顾挑着诗囊赶路,丢掉了衣囊,天气寒冷。路途很滑,马蹄都冻僵了,原来是王郎来送刘郎。
当时酒喝到尽兴时候,耳朵根子都觉得热,我们一起讨论文章好不惬意。声音惊倒了邻墙,又连带弄倒了胡床,旁观的人笑这两个人太粗疏狂放,我们回应说:粗疏又怎样,狂放又怎样呢?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的是朋友临行时候的情景,夜里拿着火把,丢了衣囊,挑着诗囊,可见词人视诗书文章如生命,宁可挨冻受累也不放弃书囊,展现了两人的书生气质。接下来写环境,天气之寒冷,这样的夜晚寒冷,好友送别,表现了两人的友谊深厚。加上依依不舍之情。

下片写饯别的场景,两人意气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临别之际,不说离别,谈古论今,诗词歌赋,我们表现了词人的,豁达豪放性格。两人越说不舍,话也越多,以致惊倒了邻墙,和胡床,任旁人怎么说,我们就这么粗疏豪放,表现了词人对当时社会领导阶级的不屑和不平。

通篇言语朴实,感情真挚,通过侧面描写,来抒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业2:互评部分
【唐多令】
安然作品
雨霁睡莲并,可人风日晴。柳青青、水绕山城。莲步轻移遮日伞,撑记忆、岸边亭。
恨别各漂零,离怀总系情。怕相思、付了曾经。欲上兰舟追昔梦,终不愿、负卿卿。

问好安然老师,追梦乱说勿怪哈!小词格律无误,先翻译一下:雨停了,看到了并蒂莲花,风暖日晴。青青的杨柳也百般温柔,一湾清澈的河流绕着边城。我撑着伞,轻轻迈着步子,为寻找记忆,去往岸边。
离别以后各自飘零,总是被离愁别绪牵萦着,怕我的相思,都付给曾经,想上小船去寻找旧梦,终归我还是不愿意辜负你。

整首词写语句流畅,脉络清晰,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离别以后的思念,和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小毛病还是有的,咱们来看一下哈。

这个词牌上下两个五言句,易用对偶,但是对偶有点牵强,(莲步轻移遮日伞),(遮)用在这里有些别扭,(撑记忆)也有些怪怪的,记忆为什么要撑呢?说是拟人吧,有点牵强。

下片两个五言句,承接歇片记忆而来。过度衔接自然,(恨别——离怀)取一即可。(怕相思,付了曾经),这个意思明白,只是表达上有些模糊,(一是分别久了,怕自己的相思成了单相思,二是怕对方别久了负心了,)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尾拍句,兰舟是两人游赏时最开心之地吧?那么尾句,和这个七字句属于一个意群,也就没有承接上,(终不愿,负卿卿)就显得多余而无力了!

结论:作品写的很不错了,只是遣字的不准,造成了不必要的歧义!乱说完毕,还请老师斧正8£🌹

作者: 知音姐姐    时间: 2022-8-11 17:30
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41-知音姐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惜别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简析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闲居
文/追梦
庭外晚风轻,空中蟾月明。芰荷香、伴有蛙鸣。三俩顽童围院戏,戳蛛网、捕飞萤。
似此最怡情。闲中茶酒烹。想昔时,何苦营营。惜若今宵堪足矣,疏闹市、远浮名。

解读
庭院外,晚风轻轻吹来,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一池荷花的香气再加上有蛙声相伴。三三两两的儿童围着小院嬉戏玩耍,戳蜘蛛网,捕捉萤火虫。
好像此时心情最好。悠闲自在地品尝茶酒。回想过往,为什么那么苦,珍惜今天已经足够,远离闹市,远离浮名,尽情享受生活。
简评,问好追梦老师,上卷写出夏日户外夜晚美好的景色,静中有动,营造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下卷抒情,从悠闲的生活回顾往昔,然后再回到现在。是一首不错的词,欣赏学习了!
作者: @心无悔    时间: 2022-8-11 21:22
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02-心无悔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点绛唇 蹴罢秋千
宋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试着解读:蹴 基本释义:1.踢。 2.踏在这里应该是荡,荡罢秋千,起来慵懒的整理了一下纤纤素手,露浓字面意思露珠很多,花瘦应该理解成花还没开放,这句应该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露珠很多,薄汗应该是微微出了一些汗,轻衣应该是很薄的衣服,这句意思应该是薄汗浸透衣服。
下片:见有客人来(衣服贴着身体)袜刬:穿着袜子着地,金钗溜:金钗掉了,和羞走,这拍意思(衣服贴着身体感觉很不好意思)着急忙慌害羞的顾不上穿鞋子就走,金钗都掉了。走到门口倚门回头看,(客人为避免尴尬)装着嗅梅花掩盖这尴尬局面。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桃蹊27-山谷幽兰

大海日升东,流云饰碧空。望飞鸥、布阵匆匆。细浪虾兵沙滩上,入敌营、喜孩童。
小手捉鱼丰,声高其乐中。向尊前、岁月情浓。点点欢心相聚处,聊与众、意融融。
问好同学:我试着解析一下你这首词的意思,理解错的见到谅哈!
上片大海日东升:太阳从大海东边的水平面冉冉升起。流云饰碧空,流云装饰着碧空。望海鸥、布阵匆匆,看到天空中海鸥(一字排开)。沙滩上浪推送着虾兵蟹将,入敌营(理解不了)把孩子们高兴的不行。
下片孩子们小手抓到很多鱼,高兴的大声喊着叫着,和大人们欢乐相处,其乐融融。

简评:上片首句大海日东升有点生硬,第二句流云饰碧空,没写出太阳初升那种霞光万道的精彩,望水鸥布阵匆匆,细浪虾兵沙滩上,入敌营实在理解不了你要想表达什么,和下面喜孩童有点搭不上边。
下片第一拍和第二拍有点不协调显得第二拍有点突兀,上片喜孩童,下片声高其乐中,其乐融融,有点啰嗦了。个见哈!说错地方见谅,整体上有点生硬,没有出彩句。下片尊前用的不太好。
作者: 心羽    时间: 2022-8-11 22:23
本帖最后由 心羽 于 2022-8-11 23:38 编辑

桃蹊06——心羽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文:柳絮像粉屑一样漂落在百花洲上,那淡淡的香气还残留在燕子楼中,而那些飞絮,一团团的,拥集成球。不断在风中飞舞,飘泊不定就像人那样命苦,但空有难舍难分又有什么用,以前的风流就不要说了。
草木也是知道忧愁的,年纪轻的轻就争着白了头。可叹这一生、有谁珍惜你、谁又挽留你呢!跟着东风走,东君也不管你了,忍心让你不能逗留!

此词作者柳絮自比,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以草木白头。来写自己愁白头,柳絮到处飘浮、东风不管烘托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唐多令 猪
文/小步
裹腹赖青稞,安身依草窝。性单纯,乐乐呵呵。放纵身躯泥里卧。凭懒散,任蹉跎。
岁月本无多,烦心又若何。死生明,情绪无波。一日闲来欢一日。处乱世,静中过。

评:作品上片以猪的吃食、日常生活一步一步引人猪状态,下片用拟人的手法写猪一生本短暂,所以没必要烦恼,自知生死,所以坦然面对,在悠闲欢乐中,安静过自己的生活。作品脉络清晰,句子之间衔接到位,顺畅自然,情绪乐观向上,很不错的一个作品,学习了
如果要说缺点,那就是句子、词意比较直白,没有回味空间。

作者: 香荃    时间: 2022-8-12 10:21
本帖最后由 香荃 于 2022-8-12 10:57 编辑

古典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17-香荃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
吴文英  [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 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因什么事结成愁绪呢?原来是离别之人在伤秋。纵然没有下雨,芭蕉也令人心生凄凉。都说清凉的夜晚天气好,可是有明月在,不忍登楼观望。年纪在梦一般的岁月里消磨掉了。花儿落尽,唯有烟水长流。燕子都辞别而归了,客乡的人儿依然滞留不归。垂柳不缠绕住裙带,长长的,是要系住行舟。
简析:
这是一首怀远之作。上片写景,景中融情,笔法含蓄。用芭蕉、明月等物象造境,表达了伤感、忧愁的内心。下片写情,岁月消磨,花落枝空,时光如烟似水不停流逝,燕子都走了,远方的人还迟迟不归,情绪层层递进、叠加。并以心中的一个期望作结、留白。这个期望就是:长长的柳丝系住离人的行舟,把人留下来。读来意犹未尽。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重逢
文\桃溪12 文竹
岸柳拂人头,春江荡客舟。二十年、重聚朱楼。回首儿时相戏闹,同把酒、喜相酬。
欢笑忘离愁,情浓话不休。道平生、各有千秋。不负韶华吟岁月,清歌起、乐悠悠。
读解:
岸边的柳枝抚弄人的头顶,春日的江上穿行着载了旅客的船。二十年后重聚在富丽华美楼阁,回想起儿时嬉戏、玩闹的快乐。便欢喜地把酒相酬。相聚的欢笑令人忘了二十年离别的忧愁,情意浓浓地,不停把酒言欢。彼此介绍自己的平生经历,各自有千秋。没有辜负青春岁月,清歌唱起,大家乐悠悠。
简评:
问好文竹学友!
这是一篇友情重逢之作。除上片起拍之外,通篇写情,颇具特点。上片起拍以流水对偶句铺垫出友人分别,各奔西东的背景,接下来的便皆是重逢的场景和情绪,手法写意,词脉清晰。下片衔接自然流畅。不错的一首作品,但词语偏于直白,不够含蓄,结句也是词尽意尽,如有留白就更好了。不当之处请见谅并请复评老师指正。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2-8-12 11:14
本帖最后由 小落 于 2022-8-12 19:23 编辑

古典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26-小落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清代: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译文: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简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
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
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
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潜伏似的暗号。现在恐怕找不到这种画面了。这首和清照那首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异曲同工。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比如容如果绝了心念,不至于英年早逝。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互评
唐多令 故地重游
文/云儿依旧
雨急水帘长。风吹衣袂扬。柳飘飘、几许轻狂。那日莲桥相别处,满目是、雾茫茫。
前事怎能忘。青丝染鬓霜。问旧盟、已是沧桑。物是人非难执念,终只见、影孤凉。

小落试评:这是一首故地重游怀人之作。格律用韵无误,上景下情布局合理,脉络清晰。
上片:
“雨急水帘长。风吹衣袂扬。”景起人物出场,同时交待当时正下着雨,用“雨急”“帘长”“风吹”“袂扬”来说明故地重游时正逢一场急风骤雨的天气。
“柳飘飘、几许轻狂。”风大柳狂进一步描写当时环境。
“那日莲桥相别处,满目是、雾茫茫。”镜头一转,以前同故人一起游玩,然后在这满池莲花的桥上相别,如今与故人告别时的莲桥笼罩在风雨里满目是雾气茫茫,看不清楚。这个“满目是、雾茫茫”还有一层意思,故人一别后杳无音信,作者心里很迷茫。此处描写紧承前两拍,又为下片铺垫,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把故地重游触景伤情怀人的心境用周围的环境烘托出来,描写的淋漓尽致。
下片:
“前事怎能忘。青丝染鬓霜。”往事无法忘怀,如今青丝已染霜,与准备过片衔接的很自然。
“问旧盟、已是沧桑。”以前的海誓山盟变成沧海桑田。
“物是人非难执念,终只见、影孤凉。”如今物是人非难以回到从前,最终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风雨交加的地方独自伤怀。
如果非挑毛病,说一下个人的看法。上片起拍交待了“雨急水帘长与风吹衣袂扬”,已经把风雨的那种程度表现出来了,后面的“柳飘飘、几许轻狂”有点废墨了。另外,五字句对偶再稳点就更好看了。


作者: 男天野    时间: 2022-8-12 18:49
古典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30-天野
一、解析古人之作: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
你挥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劝酒,回想当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颜红。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解析:此作是晏几道和好友重逢之作,上半阕写当年相聚时欢乐之况,下半阕写今日重逢的惊喜之情。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心羽
曲槛落花轻,回廊月色明。小轩亭,飞着流萤。纵是晚凉天尚好,闲辗转,却春酲。
谁个遣情生,竹箫暗相迎。有清风,吹切曾经。梦入晴岚山落影,留醉眼,点繁星。

天野浅读:花朵轻声地落在曲折的栏杆上,回廊外月色澄明。在小轩亭处,飞着点点流萤。纵然是晚来天气凉爽,闲来辗转徘徊,却有春日酒醉的倦意。
是怎样一个排遣情愫的人啊!竹箫暗自相迎。清风徐来,竹箫声动,仿佛回到曾经。清梦又来到晴日山中雾气与落影相并的时刻,蓦然眼前,只有人的醉意和闪闪繁星。

试评:问好心羽老师,词作格律正确,先点赞学习了。词作词味很浓,可见心羽老师功力深厚。全词思路清晰,层层推进,作者将淡淡的情愫暗藏在浑一的意境中,让读者回味无穷,艺术感染力强。鄙人对“晴岚山落影”有疑惑,望老师指点,晴岚是晴日山中雾气,与山落影搭配,是否意境不谐。鄙人初学,如有不当,望老师见谅!
作者: 婳兮紫若    时间: 2022-8-12 20:41
古典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桃蹊36-婳兮紫若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唐多令(湖口道中)
吴潜 〔宋代〕
白鹭立孤汀。行人长短亭。正垂杨、芳草青青。岁月尽抛尘土里,又隔日、是清明。
日暮碧云生。魂伤老泪横。算浮生、较甚浮名。万事不禁双鬓改,谁念我、此时情。

试译:远处的白鹭立在孤零零的小洲上,我经过了驿路边的长亭又行过短亭。正是杨柳依依芳草青青的春日,这美好的时光却都是在征尘中度过,再隔一天就又到清明节了。
暮云渐渐笼罩了碧空,无限神伤的我不由老泪纵横。人生本就虚幻短暂还计较那些虚名干什么。双鬓经不住世事的侵磨由青变白,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

简析:这是一首羁旅伤怀之作,起首两句白描手法渲染出孤寂迷茫的羁旅情形,第三句表明时节,正垂柳依依、芳草青青的春天,垂杨芳草和前面的长短亭都代表别离和思念,第四句议论引发时光逆旅的感叹,歇拍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年的清明节是在旅途中度过,也是对前一句的说明和递进。
过片由面及点,日暮时分本就容易让旅人生愁,况又烟云笼罩,更增添一种迷离彷徨之情,第二句感情便再也控制不住一泄而出,浮名句是词人的自怨自艾,侧面表达对前途的迷茫和对现状的不满,万事句和上片岁月句一样是词旨所在,表现出对时光和生命的深刻反思,结句是整篇的总结之语,谁字表达出既无人理解又孤独寂寞的苦闷,此时情所包涵的情绪太多,语浅意深,余味无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游清昭陵感怀
文/静默纤尘

翠柏覆苍峦。高陵碧水环。望长空、鹤去云闲。一代帝王安寝处,风细细,水潺潺。
神勇正当年。金戈未解鞍。却谁知,留憾榆关。可叹雄魂传后世,踏积雪,问中原。

注释:
高陵:陵墓。借指清昭陵。
榆关:山海关古称。

浅读:翠柏覆盖着山峰,碧水环绕着高陵。长空中飘着悠闲的白云。生前威严辉煌一世的帝王安寝之地只有微风习习流水潺潺非常安静。
追忆皇太极当年神勇非常,金戈铁马征战不休,可惜始终没有入关。值得赞美的是他的精神被后代发扬继承,终于踏过积雪问鼎中原大地。

简评:这是一首游赏怀古之作,上片赏游下片感怀,全篇白描加议论手法,紧扣题目展开描写。脉络清晰立意明确,表达到位。起拍景起两个五字句介绍清昭陵的整体环境,翠柏碧水彰显陵地的肃穆清幽。第三句视线拉入更远的高空,看似纯粹的描景之语,鹤去云闲应该暗含有斯人已去白云依然的沧桑之感,引出歇拍四五六句感触,如此清幽安静之处竟然埋的是曾经叱姹风云的帝王。水潺潺与第二句的碧水环虽然是一个听觉一个视觉,但所表达都是肃静安宁的意思,可斟酌一下。
转拍过片两句承歇拍一代帝王引发作者怀古之感,追忆皇太极金戈铁马的一生,却字转笔写皇太极大业未成而逝的遗憾,结拍含蓄的表达对皇太极的崇敬,人死精神不灭,激励着他的后人最终完成了他的心愿。可叹这里应是值得赞美之意,只是这样用法可不可以我不敢判定,有待复评老师解惑。

作者: 月光曲    时间: 2022-8-12 22:18
本帖最后由 月光曲 于 2022-8-13 10:38 编辑

桃蹊组第六讲作业:
桃蹊25-月光曲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傍晚的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8.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唐多令
文/小落
细雨漫幽花,疏风扣碧纱。惹离思、坐冷谁家。曾忆当年诗酒外,月楼上、听琵琶。
心事锁年华,浮生任叹嗟。盼归舟、共品香茶。惟有江天南去雁,声声里、远天涯。

月光简评:
问好,小令读来朗朗上口,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个人很喜欢。
老师这首词是典型的上景下情模式,一首怀人之作:
上景:细雨漫幽花,疏风扣碧纱,交代了时间背景。
燕草如柳丝,秦桑低绿枝。谁家妙龄女,久坐窗前,犹忆当初爱人在一起的欢乐时节。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几回月楼听琵琶,当时多欢乐,此时多落寞,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下片:恍惚间,睹物思人,继续渲染感情氛围,幽暗的灯光下,没有了你,温度骤然变冷,泪水不知不觉间充溢了双眼。上片整体脉络感情都很连贯,然细雨漫幽花,疏风扣碧纱。来的突兀,此句可酌。下片用南去雁,衬托了倚楼人的相思之苦。
整体的脉络结构及感情线是非常好的,学习了!

作者: 天空    时间: 2022-8-12 23:03
本帖最后由 天空 于 2022-8-14 13:00 编辑

词研第六讲作业
桃蹊40- 天空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蝶恋花 情景
宋祁
绣幕茫茫罗帐捲。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
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注释】
娇波:妩媚可爱的目光。
腾腾:这里指睡眼朦胧、神志不清的样子。
枕痕:即枕函花。睡时印在脸上的枕头花纹。 前蜀 张泌 《柳枝》词:“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玉脸:美称女子的容颜。 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 宋 高观国 《留春令》词:“玉脸窥人舒浅笑,寄此情天渺。” 明谢谠《四喜记·禁苑奇逢》:“遥瞻玉脸绽芙蓉,高髻云鬟粉黛浓。”
腻云:比喻光泽的发髻。《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德璘传》:“ 韦氏 美而艳,琼英腻云,莲蕊莹波,露濯蕣姿。”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斜溜:谓眼睛横斜扫视而过。
蜂皇:古代妇女涂额的黄色妆饰。也称花黄、额黄。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宋 周邦彦 《满江红》词:“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春色飘零,蝶粉蜂黄都退了;韶华狼籍,花心柳眼已开残。”
胭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唐 杜甫 《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敦煌曲子词·柳青娘》:“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 金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之一:“翠叶轻笼豆颗匀,胭脂浓抹蜡痕新。” 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我情愿甘劳役,思量忍命穷,拚得胭脂委落如云鬞。” 清 孙枝蔚 《后冶春次阮亭韵》:“梨花独自洗胭脂, 虢国夫人 别样姿。”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张眼一望,遍地都是齐腿腕子深的小麦,麦梢上平涂着一层胭脂色的朝阳。”
界破:划破。 唐 徐凝 《庐山瀑布》诗:“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 曾巩 《金线泉》诗:“无风到底尘埃尽,界破冰霜一片天。” 明 康海 《香罗带·离思》套曲:“啼痕界破桃花颊,蛾眉蹙损远山月。”
翠鬟:妇女环形的发式。 唐 高蟾 《华清宫》诗:“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越叹》:“春衫袖,血泪斑,风沙满面捲翠鬟。”
何限:.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录者何限?”
【翻译】绣幕空荡,罗帐高悬,春梦初醒。娇软无力、媚眼惺松,脸上隐隐约约印着枕函花,那光泽的发髻从钗头凤燕上滑落下来。问梦,人生为何那么多悲欢离合。胭脂泪,划破了额黄,整理整理自己的翠鬟,让泪不再流。一寸芳心情无限。
【简析】此为闺情词。词中细腻、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个闺中少妇春睡方醒的神态和她醒后忆梦的绵绵情思。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梦中方醒的情态,塑造出一个娇慵、困倦、淡漠、惆怅的少妇形象,下片通过女主人公对梦境的回忆,揭示出她的内心世界。
上片起首一句,通过描写绣幕的空荡和罗帐的高悬,渲染出女主人公的孤寂、空虚,把她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矛盾含蓄而细腻地揭示了出来,为全词营造出迷离恍惚的意境,为全词表情达意作好了铺垫,定下了基调。以下两句,勾画女主人公梦中初醒、娇软无力、媚眼惺松的神态。“腾腾”与“懵腾”同义,是睡眼朦胧、神志不清的样子。“娇波慢”是说妩媚的眼睛迟缓地转动着。上片结尾两句进一步刻划少妇春睡乍醒的神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她那面带枕痕、头钗滑落的倦慵、无聊之态。“腻云”,形容润泽的头发。
过片写女主人公春睡方醒,回忆适才梦中的欢聚,面对人远楼空、衾寒枕冷、寂寞难耐的现实,心中惆怅不已。“ 泪落 ”两句为词中名句,写女主人公惊梦 、忆梦 、念远、伤远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盈盈热泪,以致于泪水洗却了脸上化妆用的“蜂皇”。这两句,通过富于立体感和动态美的色彩线条的转换变化,细腻传神地刻划出少妇内心的复杂矛盾,给人以深婉的美感享受。结尾两句 ,画龙点睛 ,以情语收束全词,使全词所抒写的情思波澜起伏,顿至高潮,给人以余韵无穷、意味深长的感觉。“翠鬟”,是妇女发式的美称。“芳心”,指妇女美好的心灵。此词体贴人情、描摹物态无不形神兼备,细致入微,显示了作者高超而深厚的艺术功力。

二、互评:
唐多令
桃蹊组 安新
前日彩云之南小行得遇一友,访其小院,赏玩其院中一花一草一物和廊间壁上其手绘画图,感其超脱和隐逸的生活,词之。
朗日小花庭。烟光阴复晴。又徐来、几点风盈。自在秋千摇落梦,松惺眼、看云生。
云影映窗棂。闲来怎赋情。有茶烟、袅袅婷婷。更得灵犀耽画笔,山与水、入丹青。
【天空互评】问好诗友!这是一篇闲适之作。作者通过对生活中景物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的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读罢使人心旷神怡。这首词立意方面主旨清晰,意脉流畅。小序用得不错,面对此时此景,欣然提笔。我们看起拍,作者本意是想表达晴日小花庭,用意不错,景起渲染。可是细读,感觉有点矛盾,这个没有处理好。朗日照高庭,接着可以写花或者花香。烟光怎么就阴复晴了呢?感觉这里有点突兀,前面没有任何铺垫。上片后面没有问题。二拍写风。自在风中荡秋千,何等闲适,说梦被摇落。显然有点不妥,有背主旨。歇拍“松惺眼、看云生。”景结,情韵神出。过片云这个物像重复啦,可以换其他的。“闲来怎赋情”这句太直露,破坏了词的意境。闲字不必道出,可以继续白描。写景状物,目纳风景会于心。后面写得不错。这首词的有点,歇拍和煞尾都用了景结,得诗三昧,值得我们学习。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原谅哈!

作者: 小步    时间: 2022-8-13 02:07
第六讲作业
桃蹊35-小步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唐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翻译:劝您今朝有酒今朝醉,喝个一醉方休吧,举起酒杯不要去想明天的事,要感谢主人的一片深情厚谊,酒喝的越多情谊也越深。
只要愁良夜太短就好了,不要推辞满杯的美酒,今朝有酒就先权且作乐吧,人生那么短暂,又能怎么样呢。

简析:开篇主人劝酒。今夜须沉醉,莫话明朝事,这里表现出沉痛的含义,今夜喝吧喝吧,大醉特醉也就不会愁了,但愿长醉不复醒,也就不用愁了,为啥莫话明朝呢,因为不敢想象不用想象,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主人理解我的处境,我呢也就珍惜这份情谊,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这份情谊还在,那就喝吧,人缝知己千杯少嘛。一拍主人劝酒须沉醉,一拍作者感谢主人情谊,酒深情亦深,衔接紧密。
须愁春漏短,怕春夜太短,怕这短暂可以喝酒的时光也不再有,不要推辞主人劝酒,这短暂的沉醉也是不容易的。今朝有酒暂且就先喝着吧,人生还会有多少这样可以安稳的时光呢,当时唐朝灭亡,韦庄也已经是风烛残年。呵呵一词显露出多少无奈,心酸。下片承接上片须沉醉,结拍转入感慨。

二、互评:
唐多令 夏夜抒怀
桃蹊-凤笙
仄径落荷香,熏风带月凉。漫游中、蛙鼓池塘。初上华灯笙磬放,行人醉,舞飞扬。
浮世稻粱忙,暮年诗趣长。到归时、放鹤林冈,修竹疏篱山脚下,风尘静、泛沧浪。

解读:崎岖不平的小路满是荷香,月亮高挂,微风带着些许凉爽,起拍环境描写,夏夜荷塘跃然纸上,接下来漫游的听觉视觉,闲蛙一片,华灯照耀,人们唱歌跳舞,尽情欢快
平生都在忙忙碌碌,现在对诗词尤其感兴趣了,想象着等老了以后也要纵情山水,修竹为伴。

学评:上片写明夏夜的温馨,欢乐,由景到人,转换合理。熏风、凉稍觉矛盾。
下片扣题抒怀,从之前忙忙碌碌到现在尤其喜欢诗词到对未来的想象,山水为伴,下片亦层次分明
上片写景不错,下片抒情也可以,但是下片抒的情和上片景似乎关系不大,觉得断裂了。
作者: 静默纤尘    时间: 2022-8-13 23:55
本帖最后由 静默纤尘 于 2022-8-14 10:29 编辑

桃蹊29-静默纤尘
古典词研一期第六讲作业: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踏莎行 其二 北宋 ·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翻译:
饯行席上离歌唱完,长亭别宴已散,远去的香尘渐渐遮掩了视线,离人犹在频频回首。居人的马匹隔着树林嘶鸣,行人的船随波渐渐消失在远方。
画阁上我怆然落寞,高楼上我极目望断,斜阳目送着江水随行人远去。此刻无尽离愁涌上心头,我的心早已追随行人寻遍地角天涯。

解读:
这是一阙送别词。上片写送别场面,并分别从居人和离人两方面描写离别之情:居人的依依不舍和离人的不忍离去。下片写居人在分别后的惆怅落寞和思念。

起拍三句,两个四字句“祖席离歌,长亭别宴”对仗,离歌、别宴同属一事,别宴、祖席意同,重复使用意在强化送别场面,衬托出离人和居人间的眷恋之情。七字句“香尘已隔犹回面”收束前两句,隔着香尘,渐行渐远的离人,脉脉含情频频回首(最终双方消失在彼此的视线中)。歇拍两句对偶,“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匹马映林嘶”似乎马也知我意,呼唤离人。与“萧萧班马鸣”意近。

过片三句,两个四字句“画阁魂销,高楼目断”对仗,画阁、高楼意同,重复使用意在加强描述作者当时的状态,徘徊、惆怅、落寞。七字句“斜阳只送平波远”收束前两句,有“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尽显情人离别后的惆怅与落寞。结拍两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此时)居人内心充满了离愁别恨,心已追随行人去到地角天涯。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登高感怀

长雾锁连峰,远天隐断鸿。又逐阴、一片西风。原野萧萧秋气里,怎堪得、起飞蓬。
孤客与谁同,清寒有几重。怅临高、一览成空。立罢黄昏犹念远,荒径上、正鸣蛩。
静默纤尘简评:问好学友。
初学互评,所言仅为个人管见,且不一定正确,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1、解读:
第一意群:长雾锁连峰,远天隐断鸿。长雾锁着连绵的山峰,离群的孤鸿身影消失在天边。
起拍对仗。
第二意群:又逐阴、一片西风。这一拍没明白。但应该是承接或收束前面两句。
第三意群:原野萧萧秋气里,怎堪得、起飞蓬。秋气中的原野上奈何到处是飞蓬。33句的前三“怎堪得”可酌。
第四意群:孤客与谁同,清寒有几重。没用对仗,句式上采用了两个问句。作为孤客的我,谁与相同,清寒有几重。第二问清寒有几重”作为自问句觉得不妥。
第五意群:怅临高、一览成空。这个头肩句的下四,表意不确切。
第六意群:立罢黄昏犹念远,荒径上、正鸣蛩这一拍为结拍,33句景结很不错,但33句没有承接前一句的“犹念远”,而是继续渲染孤独,与上片意重。 可再商榷。

2、简评:
这阙词格律韵字无误,一、远,为不规则重字。整篇上景下情,布局可以。但尚存瑕疵:
探讨:1.整篇用到了“雾锁、断鸿、西风、飞蓬、孤客、清寒、念远”等字词,从使用字词来看,这阙词的内容应该是写孤身在外打拼的自己,秋季思念家乡或思念亲人。但篇中的思念中,并没有看到故里或亲人的意象,因此下片抒情表述不够清晰。2.上片头肩句(上三下四结构)可商榷。3.煞尾33句意象没有承接前一句的“犹念远”,而是继续渲染孤独。可再商榷。


作者: 丰收    时间: 2022-8-14 11:38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风声马啸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却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默默地流泪。
点评第五讲34楼的[size=18.6667px]婳兮紫若
唐多令·桃花
文/婳兮紫若
烂漫舞春风,香腮泛酒红。看仙娥、醉态雍容。占断韶光馨蝶梦,轻带露、惹情浓。
缘水认行踪,武陵一笑逢。伴渔家、自在溪东。明日飘零身便去,亦只向、碧波中。
35楼小桔子浅评:
问好同学,格律正确,小词清新,耐读,有词味,学习了。
开头景起,一派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桃花拟人化,熟练用典武陵。
主题明确,用词讲究,对偶也好,老师级别的。
若硬是说点不足,若能再加点桃花人面映红那个人,更美了不是,哈哈。
点评不当之处,包涵。
2022.8.14


作者: 阳光灿烂    时间: 2022-8-14 14:14
桃蹊22-阳光灿烂 第六讲作业

一、解析古人之作: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译文
在长满绿杨芳草的长亭路,  那少年轻易地抛我而去。同他相会的残梦依稀,楼头钟敲五更,把人惊起。繁花在三月的雨中憔悴,离恨更掺和着伤春意绪。无情不像多情这样愁苦,我小小的心乱成千丝万缕。天涯地角纵然遥远,到底还有边际,我对她的思念啊,却永远无穷无已。

解析:此作是晏殊描写一位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中句句是对情人的怨,语意确极柔婉,包含着无限的爱和思念,"楼头"二字,意致凄然,多情苦来。尤其后两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为名句,有忠厚多情之苦。
第一拍交待时间,地点,送别年少的情人,为以后的相思之词做了铺垫。第二拍用了楼头和花底两个对仗的词语,形象地表达了相思离别之深情。第三拍说是无情的少年多时不来信,与自己的多情之苦形成鲜明对照。第四排用天涯地角的有穷和相思无尽做了对比,形象动人,为千古名句。
虽是代女子言情,但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情深意长。

二、互评:
2:唐多令  别去满怀愁
文:梧桐春晓
别去满怀愁。离乡心绪秋。晓月辉、遍洒山丘。望尽长江东逝水。眺海月、怕登楼。花空烟水流。鬓霜时序秋。二十年、旧梦淹留。垂柳欲芜青色驻。路漫漫。似行舟。  

阳光灿烂浅评:首先问好梧桐春晓老师,老师这是一首离乡思乡之作。个别词句值的学习。
下面俺要拍砖了,希望有则改之,无者加勉。第一拍的对仗欠妥,别去和离乡不对,满怀和心绪不对。第二拍和第三拍连接不太流畅,望月,望山丘,又望长江,有点乱。第四拍又眺海月,第五拍花空烟水流是借用宋代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是寂寞惆怅的景语,前边是年事梦中休。第六拍鬓霜时序秋有点不通,有凑字凑韵嫌疑。旧梦淹留不知所云,旧梦是啥梦,淹留是为江湖红尘之事而身不由己的意思,和旧梦有点不搭。最后一拍,垂柳欲芜青色驻不畅,词意不搭,用的芜和驻字是啥意思,路漫漫,似行舟,不知想说啥,和主题羁旅思乡没有联系。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最后之句是,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作品有点应付作业之感。整体脉络感情也不是很连贯,有突兀之感。
以上只是个见,有不妥之处,请作者和众位师友见谅。
作者: 乐土    时间: 2022-8-14 16:33
第六讲作业
桃溪23-乐土

1.赏析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何须:何必。
    自是:本来是。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桂花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赏析: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桂树枝繁叶茂,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秋天开花者为多,芳香四溢。旧时庭园常成对栽植,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
   桂花略呈黄色,黄得轻淡柔匀,在绿叶映衬下,似乎有些暗淡。桂花花体轻小,体性温柔,无论生长在僻处山野,还是园林庭院,它们看上去都十分淡雅,一点也不张扬。但是只要桂花一开,就会香飘十里,山野间、院子里、衣袖上……所到之处,一路留香。
     唐人咏桂诗曰:“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山中桂树多,应为故人攀。”桂花多生于深山,看上去疏淡清雅,故说“情疏迹远”。可贵的是,不管花色、体性、居处如何,它们都是“只香留”,桂花因此又被称为“九里香”。
    词一开头,词人采用惯常的白描手法,写出了桂花的颜色、体质和特性,赋之以娴静、淡雅的情态。显然,这里倾注了词人的情怀。在她看来,花不一定以娇丽鲜艳取胜,疏淡清雅也是一种美;形、色之美固然让人悦目,芳香四溢则更令人赏心。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百花之中谁更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形娇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何必要强求浅碧轻红的颜色呢?像桂花那样淡雅而幽香,自然是花中第一流。
    词人的审美情趣,渗透着她的思想感情。据记载,李清照才华横溢,自视很高,好“讥弹前辈”,诗才词笔,不让须眉。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易安居士……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不知这“花中第一流”,是否包含了词人的自许?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在百花之中,梅和菊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赏,清照也写了不少吟咏之词。但在这里,她将梅、菊与桂花相比。究竟比什么,词人没有说,只是说梅花定会感到嫉妒,菊花应该感到羞愧。这种侧面烘托的写法,比正面描写更为奏效,不仅使词情跌宕多姿,而且使桂花高雅不俗的形象更加深化;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在那画栏之处,每逢金秋时节,桂花盛开,清风徐来,香飘数里,桂花真是群芳之冠!“开处”,一作“开岁”。
     需要指出的是,词人并不是要贬低她一向喜爱的梅、菊,而是通过桂花的以香取胜,赞赏“内美”的可贵。“画栏”,即画着花纹的栏杆,言其精美,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中秋”,这里泛指秋季,并非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可煞”,相当于“可是”。“骚人”,指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吟及许多香花芳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词人很为桂花抱屈:是不是屈原缺少情意或才思,要不当年为什么不把香冠中秋的桂花收进去呢?
     有人说,屈原诗中还是有桂花的。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离骚》不是花谱,屈原是否喜欢桂花,是否吟咏,那是他的事。词人故意设问指责,看似无理,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桂花的偏爱之情。这样结尾,既生动风趣,又耐人寻味。
    与李清照同时的江西诗人陈与义,也写有一首咏桂词,其中两句说道:“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其意与清照此两句相同,但韵味迥异,高下立判,因为陈词说得太实,缺少清照词的含蓄、风趣和灵巧。

2.互评
唐多令 猪
裹腹赖青稞,安身依草窝。性单纯,乐乐呵呵。放纵身躯泥里卧。凭懒散,任蹉跎。
岁月本无多,烦心又若何。死生明,情绪无波。一日闲来欢一日。处乱世,静中过。
简评:小步这首词语言明快通畅。上片咏猪,形象生动,下片联系到自己,阐明了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没有瑕疵。
作者: 凤笙    时间: 2022-8-14 19:54
本帖最后由 凤笙 于 2022-8-14 20:08 编辑

桃蹊16-凤笙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唐多令》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宋·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友人将从河桥这里离开,凉夜过去多久了?一轮斜月马上要落下余晖映照着天空,转而从室外来到室内写蜡烛燃尽表达时间之久,夜里的清露沾湿了衣服,宴会马上就要散了,听到风前津鼓问问开船时间,树杪参旗出现在天边,点名已是黎明时分,这时友人就要离开了,华聰好像知道我们的依依不舍,扬鞭赶它都迟迟不肯离去。
归来独自走在清野的路上,离开人的声音渐渐闻不到了,只有愁绪伴我回来。岂料又重回故地,曾经的一起走过的小径都被落花荒草遮掩住了已经分不出来了,自己徘徊这里,不免叹息对酒,遥望远方的西方……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唐多令》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唐多令 猪
桃蹊35-步
裹腹赖青稞,安身依草窝。性单纯,乐乐呵呵。放纵身躯泥里卧。凭懒散,任蹉跎。
岁月本无多,烦心又若何。死生明,情绪无波。一日闲来欢一日。处乱世,静中过。
饱腹依赖青稞,安身在草窝中,我天生单纯无忧无虑,每天躺在泥窝里懒散的得过且过……
一生的时光本来就不多,日日烦心又如何?早就知道生死分明,已经看淡一切了,于是趁闲时尽情欢乐度过吧,身处乱世,安静度过……
问好步,凤笙试评,上片写猪的生活习性,性单纯,乐乐呵呵过于太主观,应该从它的角度在想想。
下片以议论的角度来阐述日日烦心又不能改变什么,不如开心的生活,但是静中过感觉与前面有重复感。通篇还是挺好的,上片咏物下片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对之处还请多包涵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bbs.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