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十二期中级班第八讲采桑组作业贴; 评阅老师:单层《大梦》,双层《空灵》 [打印本页]

作者: 聆听花语    时间: 2018-7-3 10:14
标题: 古典词十二期中级班第八讲采桑组作业贴; 评阅老师:单层《大梦》,双层《空灵》
本帖最后由 聆听花语 于 2018-7-3 10:17 编辑

古典词十二中级班第八讲作业:

填一首《苏幕遮 》
要求:
一、意象的选取要美。
二、注意两个三字句,最后一个字尽量用动词。
三、简述自己所填词牌的特点。


苏幕遮  范仲淹
标准体【苏幕遮】
宋•范仲淹(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上阕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一【意群】)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二【意群】)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下阕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三【意群】)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第四【意群】)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 琴心    时间: 2018-7-3 12:51
  采桑09-水之湄  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秋思
雨潇潇,云漫漫。烟水茫茫,不见双归雁。
倚遍阑干秋绪满。几许伤怀,思念人儿远。

画楼空,残烛短。红袖凝愁,谁把珠帘卷?
抱枕无眠孤影叹。夜寂心寒,又惹柔肠断。
作者: 凝汐    时间: 2018-7-3 14:00
本帖最后由 凝汐 于 2018-7-3 15:03 编辑

古典词十二中级班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凝汐
眼波横,眉语淡。
玉骨冰肌,且有星星汗。
暑气难消云鬓乱。
绣户风来,明月窥人倦。

玉绳垂,金缕卷。
素手端来,一抹茶香散。
夜已三更谁作伴。
时见流星,化作轻银练。

作者: 凝汐    时间: 2018-7-3 21:07
本帖最后由 凝汐 于 2018-7-3 21:08 编辑

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征西

水波平,云气淡。溽暑难消,似雨些些汗。小径风来芳草乱。鸟雀乱啼,吠吠不知倦。
柳绦垂,花色暗。皎月初来,一刹烟尘散。蛙鼓虫声全作伴。欲把飞星,串做泠泠练。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8-7-4 10:51
本帖最后由 白雪 于 2018-7-4 16:51 编辑

古典词十二中级班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白雪
晚风薰,杨柳醉。
水榭听香,闲看诸童戏。
比赛打漂抛石子。
溅起珠儿,惊跑鱼几尾。

忆儿时,生去意。
归路迢迢,浥透鲛绡泪。
倾听千山鸿雁唳。
碧宇云中,可有书余字。





作者: 夏日微寒    时间: 2018-7-4 16:12
采桑副组 微寒   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向晚偶见
    文/微寒
暮山移,云树远。碧水连天,正是清凉晚。紫燕形随鸣两岸。
缠绕浓依,更有鸳鸯伴。

渚蒲新,垂柳颤。彩蝶翩来,醉吻芙蓉面。小棹分波行且慢。
莫道痴看,料也心儿乱。
作者: 云深无迹    时间: 2018-7-5 09:59
苏暮遮~夏夜独行
柳丝斜,荷叶卷。点点流萤,明灭流星眼。
月落双肩双手挽。人面霓虹,相映深和浅。

独徒行,空怅叹。湖畔香浓,扑面心先倦。
湖上涟漪犹可羡,风过波平,不再生愁怨。
作者: 一晌贪欢    时间: 2018-7-5 15:11
本帖最后由 一晌贪欢 于 2018-7-5 22:36 编辑

苏幕遮
暮云翻,惊电走。带雨阴风,频把窗棂扣。一炷烧香眉宇皱。再悼冰翁,永夜灯花瘦。
病相摧,天罔佑。药石听凭,诀别呢喃后。自传何堪书未就。半部音容,每读心酸透。

(老师好!这一首的点评,请不用发到学习群了,谢谢!)
作者: 静水    时间: 2018-7-5 23:08
静水秋思作业
观忘忧草偶感
苏幕遮
影亭亭,香缕缕,
渐起熏风,临砌黄英舞。
独有娇姿迎酷暑。
不计春芳,不计千般苦。
绪纷然,心暗楚,
寂寞光阴,一一花枝数。
别恨年年愁几许,
探手忘忧,于我忘忧否?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09:36
本帖最后由 兰18-月如霜 于 2018-7-6 11:06 编辑

月如霜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春思/月如霜
日初升,云雾散,庭院幽幽,小径香遮面。起舞蝶儿枝上恋。
玉露清盈,犹在花颜颤。
好时光,痴苦短,美景良辰,惟愿同君绻。笔赋情牵珠字遣。已是春深,莫负芳华晚。

苏幕遮--亦称云雾敛,是唐代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双调六十二字,上下阕各四仄韵。
1.标准体,主韵律明显,统一是五字句的单仄入韵,句号结尾。
2-主格律是三.七字句的双仄促韵,逗号结尾。
3.三字句尽量对偶,可平可仄选字随意,其它不可易。
4.同韵为上、去,不宜用入声韵。
作者: 菊-踏雪寻梅    时间: 2018-7-6 10:15
采桑组-05蓝雨
苏幕遮    秋日伤怀
雁南飞,霜满地。老树残阳,多病身形靡。
雾笼青山天接水,望远登高,江上烟波翠。
冷寒风,冰枕睡。夜夜无眠,望月人无泪。
满纸相思无处寄,相隔天涯,梦断蓝桥会。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11:16
琴心 发表于 2018-7-3 12:51
采桑09-水之湄  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秋思
雨潇潇,云漫漫。烟水茫茫,不见双归雁。

大梦试评:
问好水之湄。提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小词不错,四个意群之间衔接得好。
二,二个三字句尾字用的形容词,与命题有差距,但不影响词的整体。
三,“思念人儿远”句过于直白,有点像现在的流行歌词了。
四,写闺怨,相思难出彩,熟语太多,但真情就好。
五,本词牌的特点没有简述。
加油!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11:18
兰18-月如霜 发表于 2018-7-6 09:36
月如霜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春思/月如霜
日初升,云雾散,庭院幽幽,小径香遮面。起舞蝶儿枝上恋。

大梦试评:
问好月如霜。提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起拍三字句对仗不工。
二,第二个三字句尾字用的形容词。
三,“好时光”,“美景良辰”重复了。
四,前面没看出春深的景来,结用“春深”突兀了。

加油!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11:19
凝汐 发表于 2018-7-3 21:07
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征西

大梦试评:
问好征西。提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二个三字句尾字用的形容词,与命题有差距。
二,第二意群两个乱字,整个意像都乱了。“吠吠”牵强,词不达意。
三,第三意群还好。
四,结句再琢。
五,本词牌的特点没有简述。
加油!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11:20
一晌贪欢 发表于 2018-7-5 15:11
苏幕遮
暮云翻,惊电走。带雨阴风,频把窗棂扣。一炷烧香眉宇皱。再悼冰翁,永夜灯花瘦。
病相摧,天罔 ...

大梦试评:
问好一晌贪欢。提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此词写悼念岳父,情真,好!
二,起拍三字句再琢。
三,“眉宇皱”表达欠到位。
四,第三意群的内容可考虑与第二意群互换。
五,多读前辈名家的悼亡词。
六,本词牌的特点没有简述。
加油!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11:21
夏日微寒 发表于 2018-7-4 16:12
采桑副组 微寒   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向晚偶见
    文/微寒

大梦试评:
问好微寒。提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上片三字句尾字用的形容词。
二,动物太多,意像乱,有点不知所云。
三,注意词的景物铺开和情感递进。景为情服务。
四,本词牌的特点没有简述。
加油!
作者: 兰18-月如霜    时间: 2018-7-6 17:34
采桑16-烟月第八讲作业

苏幕遮    阿微
月华明,云影远。隔着窗儿,相看千山晚。心事一痕何处遣。佳景流光,消得空凝遍。
思还愁,吟又懒。几点闲情,未许风吹散。惆怅人间清梦短。回首如烟,空惹人肠断。
作者: 小园春光    时间: 2018-7-7 15:31
本帖最后由 小园春光 于 2018-7-13 11:17 编辑

         苏幕遮  梦慈恩
                 小园春光

五更深,心绪乱。枕泪涟涟,梦里娘亲见。
笑意盈盈窗外看,直喊儿名,低语声声唤。
貌如前,清瘦面。善目慈眉,急切询寒暖。
欲诉苦衷惊梦断,烛影摇红,只有凉纱幔。
2018.7.8修改稿

苏幕遮 梦慈恩
小园春光
五更深,心绪乱。枕泪涟涟,梦里娘前见。
笑意盈盈窗外看,直喊儿名,低语声声唤。
貌如前,清瘦面。善目慈眉,急切询寒暖。
欲诉苦衷惊梦断,烛影摇红,空有青罗幔。
再修改7.13

作者: 小园春光    时间: 2018-7-7 15:32
苏幕遮 小园春光 夜阑深,心绪乱。枕泪连连,梦里娘亲见。笑意盈盈窗外看,直喊儿名,低语声声唤。 弱纤身,清瘦面。半世艰辛,何日如情愿。欲诉苦衷惊梦断,烛影摇红,更把慈恩念。 2018.7..7词十二作业
作者: 金风玉露    时间: 2018-7-25 15:34
第八讲作业
采桑11金风玉露
       苏幕遮
浮云游,宿鸟静。柳色含烟,圆月似明镜。
风起悠悠花弄影,更近香残,寂寞单衣冷。
短相思,长夜永。欲上层楼,又恐无人省。
兴意寻常凭旧梦,烛泪难干,独向愁春醒。
作者: 寻觅的逍遥    时间: 2018-7-25 16:03
采桑~ 逍遥
苏幕遮 雨中
树林荫,花草径,小雨疏疏,滴碎秋池影 , 撑伞池边观绿景 水鸟惊飞 几处浮萍醒
似相识 非梦境 争渡莲丛 曾是词人咏 遐想群芳行酒令  玉腕粉拳 燕语欢歌滢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bbs.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