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39|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颜如组第三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662

主题

1030

帖子

39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0: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级班七律第3讲,还是找朋友或者同学的一首诗做详细点评,不过杜绝与上周的雷同,切记。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0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8
沙发
发表于 2025-3-11 15:59:5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第三讲作业
颜如25一御风
任意找一首朋友或者本班诗友的诗来点评。结合讲义内容,锻炼自己灵活运用评诗八步以及21条标准,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剖。
遵义会议
(陈永明)

黔边烽火照征程,遵义凝眸浩气生。
博古专权行险路,毛公献策启新程。
群龙聚首商韬略,众志成城破暗营。
生死攸关迎转变,红星闪耀照天明。

御风点评:
  1、主题:此诗主题鲜明,聚焦于遵义会议这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关键事件。通过对遵义会议前后局势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死攸关时刻做出正确抉择,开启新征程的伟大历程,深刻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主题的严肃性,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2、用韵:本诗采用平水韵,韵脚为 “程”“生”“程”“营”“明”,押八庚韵。韵脚和谐统一,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强,有助于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诗歌在吟诵时更具感染力,符合近体诗对于押韵的要求。
3、格律: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整体格律较为严谨,平仄基本合规。如 “黔边烽火照征程”(平平平仄仄平平),“遵义凝眸浩气生”(平仄平平仄仄平)等,均符合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对仗方面,颔联 “博古专权行险路,毛公献策启新程”,以及颈联 “群龙聚首商韬略,众志成城破暗营”,对仗工整,“博古” 对 “毛公”,“专权” 对 “献策”,“行险路” 对 “启新程”;“群龙” 对 “众志”,“聚首” 对 “成城”,“商韬略” 对 “破暗营”,从词性到结构都对仗精巧,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格律把控能力。​
4、章法: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首联开篇点题,描绘黔边烽火的背景,引出遵义会议,奠定了全诗的历史氛围。颔联通过对比,指出博古专权的错误与毛公献策开启新程,展现了会议转折的原因。颈联进一步描述会议中群龙聚首商议韬略,众志成城突破困境,呈现会议的具体过程。尾联则总结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生死攸关的转变带来光明,升华主题。整首诗起承转合,过渡自然,逻辑连贯。
5、句意:​诗句表意清晰,准确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如 “博古专权行险路”,短短七字就将博古之前领导的错误方向展现出来;“毛公献策启新程” 直白地表明毛泽东的策略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诗句简洁明了,没有晦涩难懂之处,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和传达的情感。
6、练字:诗中练字精妙,“凝眸” 一词用得极为传神,将遵义会议时众人深思熟虑、目光坚定的神态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出面对困境时的沉着冷静。“破暗营” 的 “破” 字,有力地表现了共产党突破敌人重重包围、打破黑暗局面的决心与力量,一个字将革命的艰难与胜利的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
7、整体意境:整首诗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波澜起伏的意境。从黔边烽火的紧张局势,到遵义会议时的凝重思考,再到众志成城突破困境,最后红星闪耀迎来光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伟大精神,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8、诗法、用典:诗法上,作者运用了对比(博古与毛公的对比)、叙述等手法,清晰地展现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在用典方面,虽未使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直接描述,如博古、毛泽东以及遵义会议的具体情节,达到了以史入诗的效果,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总之,这首诗在主题、用韵、格律、章法、句意、练字、整体意境以及诗法用典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佳作。以上均个人观点,评得不对,请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21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12
板凳
发表于 2025-3-13 10:06:0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第三讲作业
颜如组12一翠花

高级班七律第3讲,还是找朋友或者同学的一首诗做详细点评,不过杜绝与上周的雷同

春日游十里花溪
学友
初晴乍暖风光好,十里花溪胜景巡。
方喜桃枝红灼灼,又惊柳岸翠茵茵。
回廊得趣诗情雅,香径舒怀画笔新。
放眼天边飞紫燕,归舟荡漾水波粼。

翠花点评:
1.主题:此诂写春日游十里花溪,物象、情感都围绕了此主题。
2.用韵:选用的是十一真韵,轻盈、明快,适宜春游主题。
3.格律:经检测,格律正确。
4.章法:首联点出时间、地、事由,颔联写景,颈联转情,尾联情景交融,章法合理。
5.句意:句意清晰。
6.练字:颈联的“得趣”“舒怀”练字精彩。
7.整体意境:整体充满诗意,意境幽雅。
8.诗法、用典:诗法空灵,没有用典,通俗易懂。
总之,整首诗轻灵,幽美,有诗意,尤其尾联意味无穷,一首佳作。若要点出不足的地方,首联第二句有点直白,影响美感。以上均个人观点,评得不对,请谅。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11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8
地板
发表于 2025-3-14 12:35:1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颜如08-兰兮

七律•台灯
文友
案头一角置微身,默送清光匡助人。
寒士求知犹借梦,穷家创业亦争春。
经年做伴何言苦,尽日通情相对亲。
虽小却明玄世界,君前谁不长精神。

兰兮简评:
问好小友!这首诗也是咏物诗,题目是“台灯”,可是通篇没有提台灯,而一直都是围绕台灯描述。
首联讲台灯的位置在在案头并且是微小的,默默送自己的清光陪伴鼓励帮助自己的小主人;

颔联接首句第二句延伸,自己借助台灯刻苦创业!

颈联继续说台灯自己甘心情愿地陪伴主人,理解并且感觉格外亲!
尾联回扣首联“微身”,尾句借助灯光倍加有精神!

小结:通篇脉络清晰,只是尾句的升华没有宕开,借助灯光的废寢钻研刻苦创业,就为了“长精神”,有点格局太小啦,再升华到辉煌一点可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4

帖子

8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2
5#
发表于 2025-3-14 21:03:51 | 只看该作者
春分
匿名                 
节到春分昼夜平,园林景物日欣荣。
梅腮还鼓桃腮托,柳眼方苏杏眼萌。
始见檐前穿紫燕,便闻叶底啭黄莺。
目之及处心神爽,且惜年光向远程。

点评:主题明确,意脉流畅,有修辞,对仗工稳。首联平辅直叙,略感平淡,颔联以重字突出日中欣荣之态,多为静态,色彩,拟人拟态有巧思。颈联强化春色的动态,视觉听觉,尾联有所寄托。全篇唯一不足就是略感平淡,尾联老干。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

帖子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0
6#
发表于 2025-3-16 06:27: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
颜如13~暖风
      春雨   学友
惊雷滚动唤醒虫,天播甘霖沐万丛。
雾气氤氳滋野绿,流音淅沥育花红。
莺啼岸柳春潮涌,鸥泛江波水月融。
润物无声布佳景,山川入画醉诗翁。
试评:
本律格律韵部无误,题目春雨,围绕雨而写,只是首联中惊雷不算贴切,春天的雨贵如油,细无声没有雷声。颔联处理的很好,颈联败笔,有雨的天气不可能有月,而且莺啼也不会出现在晚上,尾联没有合好。

点评

全诗布局还是比较合理的,个别地方稍加打磨就好了,加油哦。  发表于 2025-3-17 21:38
流音淅沥是雨的声音,润物无声则是无声的雨,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发表于 2025-3-17 21:37
首句过于口语化了,缺乏诗家用语。颔联对仗工整,颈联的水月与下雨的物象有矛盾了。  发表于 2025-3-17 21:34
问好同学。全诗格律无误。试评的不错,基本上指出了不足之处,点赞了。  发表于 2025-3-17 21:3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43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8
7#
发表于 2025-3-16 07:59:38 | 只看该作者
和《与诗创作班诗友共勉》
颜如01-半生雪
韵海扬帆意不休,诗心寄处傲公侯。
常临古卷寻真味,每向芳林觅韵秋。
几缕清风添逸趣,半轮素月伴吟幽。
虽知拙作如凡璞,幸有高贤引玉酬 。

1. 立意与情感:诗中洋溢着对诗歌创作的满腔热忱,开篇“韵海扬帆意不休”便奠定了积极进取的基调,传达出在诗歌的海洋中不懈探索的决心。“诗心寄处傲公侯”更是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提升到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高度,视诗歌创作的追求高于功名利禄,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体现出诗人纯粹的精神追求,也表达了与诗友们在精神世界并肩前行的共勉之意。

2. 意象运用:诗中巧妙运用诸多意象构建优美意境。“古卷”象征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诗人“常临古卷寻真味”,通过研读古人诗作探寻诗歌真谛,展现出对传统的尊重与学习态度;“芳林”“韵秋”则营造出自然清新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在芬芳树林中寻觅秋之韵味,暗示从自然万物中汲取创作灵感,画面感十足。“清风”“素月”营造出静谧、闲适的氛围,增添诗歌的韵味与文人雅士的逸趣,衬托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悠然心境。

3. 语言与技巧:格律较为工整,符合七律的基本规范,读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常临”对“每向” ,“古卷”对“芳林”,“几缕”对“半轮” ,“清风”对“素月”,不仅在词性、结构上相对,意义上也相互映衬,展现出诗人扎实的文字功底。语言凝练优美,用词精准,如“逸趣”“吟幽”简洁地概括出诗歌创作带来的乐趣与清幽意境。

4. 主题深化:尾联“虽知拙作如凡璞,幸有高贤引玉酬”,诗人以谦逊之态表明自己作品尚显稚嫩,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但庆幸能与诗友相互交流切磋,在彼此启发中提升创作水平,回扣“共勉”主题,升华诗歌内涵。

点评

态,下分句中规中矩,回扣主题!总体还可以,细节处再打磨一下,还是可圈可点的!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25-3-19 20:26
问好学友!点评非常精准到位,我补充几句,首联切题,不错!颔联下分句觅韵秋凑韵了,且韵字重复。颈联没有宕开一笔去写,与颔联意近,中二联结构没有错开,都是2212结构,显得呆板!尾联上分句自谦,符合酬和心....  发表于 2025-3-19 20:2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6

帖子

41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62
8#
发表于 2025-3-16 18:38:2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三讲作业:
颜如06-慕容瑞西
七律  早春
文/诗友
红梅虽谢韵犹存,桃蕾初含半面芬。
暖日初融千树雪,春风轻排万家门。
陌上轻绡浮浅碧,枝头灵鹊报晴暾。
东君已遣丹青手,泼染山河万里痕。

简评:首联和颔联多处出律,再自查看看;“芬”字韵部错误,“芬”属于十二韵部,本诗用的十三韵部。题目早春,梅花应该是绽放的时候,此处描写有点违和。“轻排”一词,用来描述春风“推开”万家门,稍显生硬,不够自然流畅,和整首诗的风格不太搭调,在动词的选择上还可再酌,让诗句更加流畅、熨帖。尾联出彩,学习了。

点评

总的来说,整首诗如果在斟词酌句方面再下点功夫,将是一首不错的作品。诗友点评得也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5-3-23 11:18
但是与尾联结句“东君已遣丹青手,泼染山河万里痕”的意境不统一。按照尾句的理解,应该展现的是花红柳绿、绿意盎然的景象。  发表于 2025-3-23 11:17
梅花是早春二月左右盛开,桃花的花期具体时间在3~4间,个人认为,作诗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发表于 2025-3-23 11:16
联与联之间,衔接得不是很紧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是冰雪融化,春风送暖,后才有花红柳绿,鸟语花香。  发表于 2025-3-23 11:16
梅花是早春二月左右盛开,桃花的花期具体时间在3~4间,个人认为,作诗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发表于 2025-3-23 11:16
韵脚是格律诗的精髓所在,如果韵脚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诗歌缺乏美感。另外,本首诗中出现了三个重字:初、轻、万,应尽量避免。  发表于 2025-3-23 11:15
清风自来问好诗友:正如诗友所说,本首诗的格律和韵脚出现了比较大的错误。前面两联和后面两联,一个是平起,一个是仄起。在格律诗中,平仄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违反了平仄的规则,就会导致诗歌的韵律不协调。  发表于 2025-3-23 11: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0
9#
发表于 2025-3-16 18:52:4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讲作业
七律·雾
晨凉雾气漫天空,好似轻纱笼罩中。
世上风光皆渺渺,人间万物已蒙蒙。
溪桥杨柳难分晓,岸上桃花别样红。
遥望家山看不见,他乡游子念无穷。

简评:
万物在雾气笼罩中朦朦胧胧看不清,唯有桃花别样红,自然之美,这时抬头却忘不见家山,游子思念无穷。
借景抒情。
句子衔接不太好,

点评

总的来说,作者的潜力无人能及,只要坚持练习,必定绽放光芒,诗友点评得也不错,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25-3-23 13:35
所以尾联的思乡之情,让人觉得来得突兀。标题为“雾”,我们可以作为咏物诗来写,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可以在描摹事物的过程中寄托一定的感情。  发表于 2025-3-23 13:35
同时,“岸上桃花别样红”表达的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别样红”的独特状态暗示着超越平凡的卓越追求。这样一种意境与尾联中的那份深深的“思乡思亲”之愁,明显不相符。  发表于 2025-3-23 13:34
中二联,上联提到“风光渺渺,万物蒙蒙”,就包括了下联中的溪桥杨柳、岸上桃花。可下联中却道“岸上桃花别样红”,前后的说法自相矛盾。  发表于 2025-3-23 13:34
“晨凉”一词有生造之嫌,比较生硬。  发表于 2025-3-23 13:33
首联,其意思就是指如轻纱般的薄雾缭绕,而这里拆开来,分为了上下两个分句,律诗只有短短的28个字,应讲究凝练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艺术美感。  发表于 2025-3-23 13:33
清风自来问好诗友:尾联上分句“遥望家山看不见”,句式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违反了平仄交替的基本原则。另外,出现了重字:上,应尽量避免。  发表于 2025-3-23 13: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6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0
10#
发表于 2025-3-17 08:49:17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第三讲作业
颜如,盛世闲人
七律      故友相聚有怀
数载它乡寂寞侵,百年聊得几知音。
此时把酒与君乐,昔日孤怀待客心。
惟喜今宵圆旧梦,那堪长夜泪沾襟。
明朝万户炊烟起,斜照加身陌野寻。
此诗顺口,起句寂寞和百年可改动一下,承句快乐有点短暂还在想昔日的孤单不妥。转句还盼望梦里再聚梦不成泪先成,最后待日出再寻好友。个人感觉回忆往日的欢聚更好一些。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都在写自己没经过的事缺些灵魂没大题。能一起相聚时笔下都是好诗

点评

你好格律自检,参考一下同学评语,百年一词要斟酌一下,数载问题不大,颔联上把酒~孤怀,对仗上略宽了点,结句上加身一词再斟酌下,其他问题不大。再参照一下互评,作修改。  发表于 2025-3-18 14:1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4-3 15:52 , Processed in 0.1256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