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1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五期评阅群第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528

帖子

180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21:2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二楼评一楼,三楼评二楼,一楼评最后一楼以此类推,评完由评阅老师复评补充。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41

帖子

33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71
沙发
发表于 2025-10-17 21:34:48 | 只看该作者
蝶恋花·桂
碧落
乍起秋风蝉语迭,槛外篱边,惯见群芳歇。霜径芜台天水澈,蟾枝烟树黄金屑。
闲步莎阶轻踏月,谩卷罗衫,竞与幽香叠。敢举樨盅呼玉阙,还邀娥姐交杯悦。

秋叶妄评,首拍兴起,从听觉次拍视觉,秋蝉,芳菲歇,等意象暗含时光流逝,秋之萧条之感。惯见二字表现了作者对季节转换的无奈。
准备过片,霜径芜苔天水澈,蟾枝黄金屑为下片做好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片与上片的萧条秋景截然不同,闲步,轻踏月,谩卷罗衫,幽香叠,给人一清幽的意境。举桂酒呼玉阙,邀素娥,更增添了浪漫想象,整体语言凝炼,层次分明。
布局,起承转合。情景融合。我是看不出不妥之处。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4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0
板凳
发表于 2025-10-19 19:39:06 | 只看该作者
恋花   桂花影中小立
小溪
才近清寒秋几许。翠叶浮金,悄与凉微度。瘦影亭亭依碧树。此情零落凭谁诉。
长记小园曾信步。渐冷浓香,半坠成纤露。万绪千思眠更苦,晓风残月空凝伫。

问好小溪老师,试着解读,不当之处请海涵:
上阕起笔“才近清寒秋几许”点出时节,“翠叶浮金”引出桂花。“瘦影亭亭”主人公上场,斜倚桂花树,人物叠合,“此情零落凭谁诉”道出无人可诉的深沉孤独,为下阙抒情做好铺垫。

下阕开始抒情,从“长记”忆起往昔小园共同信步的温馨场境。而“渐冷浓香,半坠成纤露”暗含伤心凄恻之情,含蓄蕴藉。“万绪千思眠更苦,晓风残月空凝伫。”直抒辗转难眠,从夜晚伫立到拂晓的千千心结。

题为恋花,叙述对桂花的种种爱恋,因为爱花赏花,从夜晚徘徊赏玩不觉到清晨,又暗逗如此爱赏,是因为怀恋曾与心怡之人一起共同赏花的美好往事,恋花更是恋人,含蓄地表达了这无法排遣的幽幽相思之情。惟题目中“桂花影中小立”,词中已是彻夜。稍有不协。全词婉约细腻,含蓄蕴藉,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地板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原玉
《蝶恋花》桂花
文/风与雪
晴日风轻飘异馥。翠羽亭亭,深护黄金粟。婀娜娇姿看不足。情于深处眉双蹙。
忆共书窗皆十六。宝髻凝香,双影花前读。好梦偏惊更漏促。箫声又起当年曲。
静姝拜读风与雪师佳作:
一、解读
晴朗的日子,微风轻拂,风里带来桂花特有的馨香。碧绿的叶子疏密有致,深深地藏着金烂烂的花蕊,既婀娜又多姿,看也看不够。看着看着情到深处人孤独。
想当时我们同学时代,十六岁的花季,我们一起花前月下读书吟诗。(你)发饰凝香,(想起来)象梦一样。美好的事物总是很短暂。只有箫声里重复着当年的心曲。
二、赏析
词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含蓄深婉的抒情画卷。上阕以物起兴,咏物含情,下阕思往伤今,今昔交织间既有对流逝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起拍“晴日风轻飘异馥”点染清丽氛围,暗香浮动中引出“翠羽亭亭”的桂花形象。“黄金粟”喻桂花之形色。后两句笔锋暗转,“婀娜娇姿”与“眉双蹙”形成情感张力,看似咏物,实则已为下片埋下情感伏笔。
过片忆共书窗皆十六”以白描切入青春记忆,“宝髻凝香”暗合上片“异馥”,形成嗅觉通感。“双影花前读”的温暖画面与“好梦偏惊”的惆怅,更显岁月易逝,青春难再的张力。结句“当年曲”又将时空折叠于箫声之中。

通篇采用“咏物-回忆-伤情-释怀”结构,先由桂香勾起对年少青春的美回忆,时十六岁宝髻凝香,双影共读场景的定格。“眉双蹙”“好梦惊”细节刻画,几个字高度凝练,流露出对青春的无限眷恋。最后追也追不回来了,就让它在箫声中随风飘散吧,释然,放下的心情收束全篇。力推婉约派佳作。

借此机会,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
有人提出现代人写词可以古为今用,但有些物件如,归舟,更漏最好避免。舟是古时唯一的交通工具,现如今都赶上私家车高铁飞机的年代了,再用就有点虚了。对此,您怎么看?谢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0

帖子

7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00
5#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原玉:
蝶恋花·桂花
/轻风呢喃
翠叶依依金粟缀。香漫人间,碧落澄如洗。月露盈盈轻坠地。一腔幽绪凭谁寄。
遥想广寒宫阙里。桂影空阶,寂寞姮娥泪。永夜孤寒销岁岁。忽闻何处清商起。

风雨无阻妄评:
起拍描写桂的形色,接拍是桂香,并且视界扩大到人间、碧落,给人以温馨、静洁之感,视界扩大为引入具体的情感主题作铺垫。准备过片,引入幽绪之情。在前面的温馨、静洁环境下,月露坠地暗含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由此升起的幽绪,承上启下,必须在下片交代。
过片回忆,广寒宫,然后空阶,寂寞,泪,营造一种孤寂的景和情,点明前面的幽绪就是一种孤寂的情绪。永夜,孤寒,岁岁的意象群更是将孤寂扩展到长久、无法摆脱的无奈至极,煞尾宕开一笔,从声音的角度,是表达另有同感的知音?或者以秋声来表达再添伤感的无奈幽绪?
整体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布局合理。如果鸡蛋里面挑骨头,感觉起拍的香漫人间基调,与后面孤寒岁岁、清商声起的幽绪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冒昧点评,不当之处请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3

帖子

13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6
6#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蝶恋花  桂
衣香
迭迭幽香风细细,翠叶黄金,偏爱秋滋味。月殿曾经思旧地,云阶已惯沾清泪。
生恨恹恹花瘦悴,玉杵声声,不耐凄凉意。转入红尘烟火里,好酬佳节团团喜。
境界学评
问好衣香同学
通读全篇,小词格律无误,有以下几处愿与同学探讨。具体有:
1 “迭迭”“幽”不符合日常习惯,似乎“缕缕”“浓”更贴切些。
2偏爱句宜写实。
3“月殿”应是“月桂”吧?要不和“旧地”重复。亦不能成句。
4“已惯”不如“几度”。
5 生恨句有些生涩,“恹恹”和“悴”有些重复。
6 玉杵句有些突兀,此处宜抒情拔高。
7 末两句有些随意,既不能收束全篇,亦少些余味。
整体小总结:声情不太一致,衔接不够流畅,角度时常变换,布局不太合理。没有围绕主题铺展。
水平有限,胡言乱语!勿怪!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10-28 02:37 , Processed in 0.3799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