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二十期七律第十一讲春组作业帖

[复制链接]

910

主题

1298

帖子

489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3 19: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十七期七律第十一讲作业:
请以“夏日的傍晚”起意生发,运用本讲“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题目自拟,或咏物,七律一首,平水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6
沙发
发表于 2025-6-22 21:08:52 | 只看该作者
1号、七律·夏日傍晚
春18-小絮絮
落日余晖染碧空,霞光万缕化长虹。
坐看倦鸟栖林杪,闲听鸣蝉唱晚风。
门外炎威犹未减,篱边凉意竟难逢。
为寻清气西郊去,待月随人入翠丛。

阳春白雪简评:问好同学,小诗格律正确,中间两联对仗工。诗中运用了“落日余晖”、“霞光万缕”、“倦鸟栖林”、“鸣蝉唱晚”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夏日傍晚的景色,画面感较强。首联和颔联均描写天空和光影,意象稍显重复。尾联“为寻清气西郊去,待月随人入翠丛”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向往和闲适的心境,情感自然流露。整体不错,意境闲适,语言流畅,个别字词需再炼更好。

2、七律*萤火虫
春11-江上芦花
夏夜乡村萤火飞,如星点点照篱扉。
玉簪一朵轻盈绕,萱草几丛闲在围。
稚子无邪追个个,练囊幽洁弄辉辉。
浮生虽短传佳话,车胤成才苦读依。
过客浅评:问好诗友。这里写成了一首咏物诗。首联直接入题,而且是流水句,同时点明时间地点,以及用了比喻来“状物”,首联非常好。颔联的写法挺好的,加入玉簪和萱草两个物象侧面写萤火虫的轻盈和闲适。有个瑕疵就是轻盈和闲在的对仗上,闲在偏口语,非诗家语,当然了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而且根据你这首诗的风格,这样用也无可厚非,但是用“轻盈”来对,有点像两个系统的词汇。轻盈本身是两个字的形容词,不够精炼。建议能用动词尽量不用形容词,能用一个字的形容词尽量不用两个字的,能用叠字或者连绵形容词就别用两个并列的,能用两个不同字义的形容词就别用两个字义差不多的。颈联还不错,已经摒弃了直接“状物”,加入的物象能体现出萤火虫的活波皎洁,是从写意方面来写萤火虫,很棒。颈联中间的两个形容词可以换成两个类似意思的动词试试。尾联,用了车胤囊萤的典故。看似升华了,不过呢,氛围突然从前面的轻盈活波,变成了“苦读”,就像一个正在享受夜晚追着萤火虫玩得没心没肺的孩子,突然跟他说,人家车胤都是用萤火虫苦读的,你说这个孩子会不会不敢开心了呢?典故不是不能用,不一定非要正用,根据主题和前面三联,车胤囊萤更适合反用,车胤会不会羡慕那些无忧无虑追逐萤火虫的孩子呢?
整体是不错的诗,咏物诗的技法已经掌握的很好了,个别用词需要再精进,期待更多佳作。

3、七律. 夏日傍晚
春32-老李
一抹余晖隐岭西,徐行稳坐小池堤。
荷边蛙鼓穿林处,草际流萤绕竹蹊。
摇扇老翁言半醉,围场稚子听痴迷。
千窗絮语千窗月,汇作潺潺涧水低。
过客浅评:问好诗友。这首诗各句选用的物象都不错,很合题目。也有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需要留意,现在一一来看。首联,“稳”,稳当,稳如泰山,用在“徐行”之后不太恰当,可以改成“时坐”,时不时地走走坐坐,或者“长坐”,走了一段路之后坐下来不动了,而且坐很长一段时间,抑或“闲坐”,悠闲自在地坐着,等等。除此之外首联写得挺好的。颔联,问题在于句子结构不对仗,因为一个“处”字,前分句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而后分句是一个完整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处”字需要改了,改成一个名词。颈联,“言半醉”有点奇怪,从句意上来说“眼半醉”更合适些,如果不介意三仄尾的话,摇扇老翁快把自己摇睡着了,这个夏日傍晚的取景很棒。然而下分句弱了,有凑韵嫌疑。尾联,第八句还不错,第七句句子本身也是好看的,但放在这里有点不合适哈,因为前面六句以及第八句都是户外场景,第七句突然用了两个“千窗”,场景转成室内窗边,加上絮语和月,有点望月怀远那意思了。
总体来说语言语法都需要加强,多读古人诗,读细一些,期待你的进步。

4
七律、夏日傍晚
春01-横笛
黄昏赏景自流连,万丈霞光映海川。
风送轻舟归远渚,云拖落日下长天。
朦胧暮色凝山外,隐约涛声漱耳边。
但得闲情留曲岸,清凉几许更悠然。

阳春白雪简评:问好同学,小诗格律正确,这首七律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海滨景色,意境开阔,语言流畅,画面感强,整体上情感悠然自得。首联上句稍显直白,下句不错,展示了展现壮丽的黄昏海景,中间两联对仗工,又极具动态美,画面悠远。尾联点明心境,表达了对夏日傍晚清凉闲适的向往。个别字词再炼更好。

5、春12青松
七律·夏日傍晚
斜阳落处景相亲,蛙鼓争先闹水滨。
宿鹭寻幽栖蓼岸,归船唱晚入烟津。
门开小院蚊雷起,客过前村汗雨频。
时望流云舒复卷,欲携风影伴行人。

千里简评:
虽所写物象都合夏日傍晚之景象,但却似没有串联的珠子,各联句间缺乏关联,各自独立各说各话,使通篇如凑句。“相亲”是诗眼,是总领,但其下无一字与之呼应。傍晚是场景,所写的景物都是为了抒情,先景后情,可以用明显的抒情句子,可寓情于景(情景结合),而不应只是景物的罗列堆砌,若只是罗列描摹景象,不如拍一段夏日傍晚的视频好,视频有动静色声味触感。——“有情诗生,无情诗死”。前人通篇写景的,也是寓情于景,只是明与不明之别,细细品读即可知之。

6.  七律 ·  夏日傍晚
春30-清风明月
清湖夏色水连天,晚照红装盖半边。
眼底难逢分外景,人间已悟几多缘。
但将风月萦花气,不用波光映柳烟。
欲比瑶池皆若此,嫦娥得见悔当年。

千里简评:
初读觉得通畅,再看内在逻辑需再斟酌理顺。“眼底”句与尾联矛盾,既无“分外景”如何比之“瑶池”?“嫦娥”何以“见悔”?逻辑不通。谁之“眼底”?谁“已悟何缘”?谁“将风月萦花气”?“不用映柳烟”于全篇有何作用?这些都要理清理顺,不能如乱麻团堆在一起,若没理清理顺,所写句子就成凑句。
律诗和绝句的章法一样通常也可以用“起承转合”的章法,并以一条情感主线始终贯穿,而不是大珠小珠乱置一盘,想到哪写到哪,见什么写什么。
面对夏日傍晚之景色,触发自己什么情感,这情感就是主线,最终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或闲适或欢喜或忧愁或怀人感事或思远思乡等等)这就是立意,选用合时宜的相应的物象就是选取意象,才能寓情于景,才能言之有物。同时注意章法,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情景结合,都以选择;先理顺条理,将句意写通顺,再去对平仄,去炼字练意,甚至出新意出警句言人所未言…
7、
夏夜闲趣
春10——松风
炎阳已坠月星高,消暑呼朋解惫劳。
裁剪芭蕉为绿扇,煮烹榷茗代香醪。
谐谈采矿身心累,慨忆从戎胆气豪。
中夜更阑兴未减,露风扑面响林涛。
一见如故评:
问好诗友,作品格律无误,脉络清晰顺畅。基本要求没问题。
不足就是遣词造句方面注意季节性的一致。露风通常指初秋建议推敲一下。
另外注意最后一句弱了,而且没有更好的承接颈联和第七句意脉。景结创作手法虽好但是要注意情景交融之境。比如说军歌盛世应林涛之类的表达会更好一些。
点评不当还望海涵


8、即题傍晚初学太极拳偶得
文/冬日春天
绿树成荫衬晚晴,掌推太极至神明。
初修手脚协调慢,再练身心愉悦轻。
最喜尊师频指教,更欢学姐共相精。
虽然仅会三招半,始信坚持必可成。

一见如故评:
问好诗友,作品格律注意荫字出律。当用平音字。
身边事成诗很好!脉络清晰顺畅,对仗句还好。
遣词造句方面有提升空间。最明显的是第六句,感觉用尤欢比较贴切一点。精字感觉也有推敲空间。整体上表达融入一些关联太极之诗语,减少直白表述会更有诗意。
点评不当还望海涵。
9号
.七律   夏日的徬晚
春09-静影沉璧
风中一笑对斜阳,翠色伸延到画塘。
朵朵胭脂生韵味,层层紫气泛霞光。
江天淡墨描山水,燕雀低声话短长。
乡野不知凡俗事,谁人弄曲正悠扬。

澜儿评:
问好同学:首句扣到了傍晚,
颔联胭脂是一个名词,紫气是偏正,不工。
韵味很虚,韵味是什么味?霞光是实,
颈联前分句很大,后分句太小,
尾联乡野不就是凡尘吗,你又不是出家人?

个见,不妥之处还望见谅88


10春23~荷月
七律·夏夜
风消溽暑夜微凉,独步中庭趁月光。
竹影轻摇疑蝶舞,荷香暗送觉心香。
流萤几点穿幽径,蛙鼓三更闹碧塘。
此际闲愁何处去,且将诗酒付疏狂。

澜儿评:
问好同学:首联点题,颔联两个香字,对仗不工,暗香一般多指梅花。
前面三联的景很美,尾联的愁来的很突兀,前面没有任何铺垫。这么美的景色,愁从何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 19:23 , Processed in 0.0934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