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词27期初级班流风组第14讲作业帖 |
点评
如电影镜头般切换,视听结合(如"霹雳声催""琴瑟音频"),再现战场肃杀与离乱之音。
可斟酌处:部分用词稍显直白, "谋议和""战争史似河"等句稍欠词味,可考虑化用典故或更含蓄的表达。
百姓的摧残。结拍"战争史似河"以河流比喻战争史的绵长,与《秦王破阵乐》的史诗气质相呼应,点明"有感"之题。
2、艺术手法
意象密集,画面感强: "刀剑佩腰""风尘铠甲""冰河铁马"等意象如电
又暗讽文臣的妥协。结拍"江山多崄峨",将山河险峻与政局动荡巧妙关联,赋予历史厚重感。
下阕"古道风尘铠甲"与"冰河铁马操戈"延续战场意象,而"琴瑟音频离恨多"突然转入柔情,凸显战争对百姓的
问好同学,这首《破阵子·听〈秦王破阵乐〉有感》以豪迈与悲凉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的渴望。
1.内容方面:上阕"喋血将军收国土"与"进谏文臣谋议和"形成强烈反差,既赞颂武将的壮烈,又暗讽文
| ||
| ||
点评
姓名"收束全篇,将个人功名置于历史长河中,余韵悠长。
可商榷处:下阕连用"青海戍""细柳营""凌烟阁",用典过于密集。
帝王的宏图霸业终化为青冢荒丘,仅存于画幅文字,凸显历史虚无感。"汉月青海戍""唐韵细柳营"巧妙跨越时空,以汉唐盛世边关的典型意象(周亚夫"细柳营"),暗示华夏武功文治的传承,而"凌烟问姓名"收
烽火""鼙鼓""悲笳"等听觉意象,营造出战争的血腥与悲凉。其中"征旆赤"与"碧血旌"的色彩对比,暗喻旌旗之红实为鲜血染就。
下阕转入历史反思:"霸业青冢""雄图丹青"形成强烈反差,帝王
问好同学,这首《破阵子·感怀秦王破阵曲》以雄浑悲壮的笔调抒写历史沧桑,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哲思。
上阕以"铁马冰河""金戈霜雪"等密集的军事意象开篇,瞬间将读者带入古战场。"烽火""鼙
| ||
| ||
| ||
点评
问候同学总体不错点个赞,但我个人觉得弓满月和弓尚满有些意重了,取一即可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7-18 18:51 , Processed in 0.1560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