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采薇组第十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1151

帖子

4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8:4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布置第十讲作业
一: 暮过山村  (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参照以上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仔细阅读讲义,写一首关于田园山水内容的七律,平水韵,韵部不限,期待精彩!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7

帖子

13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9
沙发
发表于 2025-4-29 19:30:07 | 只看该作者
采薇02-言虑

一、
1.首联:起句从听觉写起,听觉与视觉相互衬托,深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与冷落,用淡墨勾勒出一副荒凉的山乡远景。
2.尾联:写即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诗人经过荒凉与萧索,当看到桑枳和袅袅炊烟时,先前惊惧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欢欣喜悦的感情。这就使整首诗的格局显得波澜起伏。有开阖,别具一格。
二.江晚
采薇02-言虑
沉沉杳霭向江天,漫散氤氲到岸前。
野艇无人知息钓,鸬鹚敛翅欲高眠。
几竿筠竹拂残日,数点云帆渡晚烟。
煮藿烹鱼聊佐酒,笑看波上往来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板凳
发表于 2025-4-30 07:11:13 | 只看该作者

1首联重在表现山村的幽静荒寂之感。诗人从远处听到寒水的声音,而山村人家却很少有邻居,这种对比凸显出山村的偏远和人烟稀少,营造出一种清幽、空旷的氛围。(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由孤寂惶恐逐渐转为平静、温暖的心境。诗人在经历了怪禽声声、落日余晖中的孤独与恐惧后,在暮色中看到桑柘树影下的炊烟袅袅,感受到了人间烟火的亲切,内心逐渐归于安宁。其在全诗中的作用是深化主题,与前文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山村生活氛围的深入体会和情感转变,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让读者对山村的氛围有了更全面的感受。

山居即事
采薇-03-挽清风
绿水环山生宝地,藤篱攀蔓掩幽扉。
鸡鸣断续闻声起,人语高低弄影挥。
垄上稻禾抽绿瘦,园中瓜果赛红肥。
荷锄归去炊烟袅,夜话茶余事是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

帖子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地板
发表于 2025-5-3 08:27:1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讲作业
采薇09-小絮絮
1、首联重在表现山村的幽静荒寂之感。诗人从远处听到寒水的声音,而山村人家却很少有邻居,显示山村的偏远和人烟稀少。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由孤寂惶恐逐渐转为平静、温暖的心境。诗人在经历了怪禽声声、落日余晖中的孤独与恐惧后,在暮色中看到桑柘树影下的炊烟袅袅,感受到了人间烟火的亲切,内心逐渐归于安宁。其在全诗中的作用是深化主题。

七律  村居闲咏
绿水环村分外清,时听蛙鼓蛰虫鸣。
牧童横笛门前过,野老扶犁陌上行。
麦浪千重翻秀色,梅腮数点弄新晴。
闲邀好友敲诗句,野鹤云心伴此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8
5#
发表于 2025-5-3 11:20:33 | 只看该作者
一、采薇16-心雨绵绵
1.首联:起句从听觉写起,听觉与视觉相互衬托,深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与冷落,用淡墨勾勒出一副荒凉的山乡远景。
2.尾联:写即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诗人经过荒凉与萧索,当看到桑枳和袅袅炊烟时,先前惊惧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欢欣喜悦的感情。这就使整首诗的格局显得波澜起伏。有开阖,别具一格。

采薇16-心雨绵绵
七律 乡间四月
潺潺溪水绕村旁,春末乡间锦绣妆。
陌上槐花初烂漫,田中芍药已芬芳。
时闻小犬追鸡闹,偶见群蜂采蜜忙。
袅袅炊烟升起处,谁家早饭正飘香。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8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6
6#
发表于 2025-5-3 21:0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梅谷 于 2025-5-3 21:18 编辑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山村的荒僻孤寂。"数里闻寒水"通过听觉描写凸显环境的空旷幽静,点明人烟稀少。两句共同营造出冷寂萧索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其中"寒"字既是实写水温之低,又暗含诗人心理感受,一语双关。
(2)尾联表现了作者由孤寂转为安适的心境。"萧条桑柘处"延续前文的荒凉意象,而"烟火渐相亲"则出现情感转折,炊烟带来的温暖让漂泊的诗人获得慰藉。这一联在全诗中起到情感收束的作用。


采薇15–红梅谷
七律:村居遣兴
舍前篱外皆花草,处处时听莺语宣。
慢品沱茶消白日,大开笑口惜流年。
偶分菊醴邀陶客,醉倚桑阴学散仙。
利锁名缰浑不系。无求无欲远尘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12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4
7#
发表于 2025-5-5 11: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方冬日 于 2025-5-5 11:23 编辑

第十讲作业
采薇22---南方冬日

1、首联重在表现山村的幽静荒寂之感。诗人从远处听到寒水的声音,而山村人家却很少有邻居,显示山村的偏远和人烟稀少。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由孤寂惶恐逐渐转为平静、温暖的心境。诗人在经历了怪禽声声、落日余晖中的孤独与恐惧后,在暮色中看到桑柘树影下的炊烟袅袅,感受到了人间烟火的亲切,内心逐渐归于安宁。其在全诗中的作用是深化主题。

丹洲古镇
文/南方冬日
水上古城连嶂盘,布鞋簑笠赏金滩。
虫蟊声近木帆远,沙石形奇天色寒。
墙似青苔人影乱。岛如丹字雨花残。
不知谁吟桃源曲,光映民居蒿竹阑。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06:00 , Processed in 0.1074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