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3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采薇组第八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1151

帖子

4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9:5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布置第八讲作业:
1.请鉴赏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谁是你心目中的男神(女神)?那就拿起笔,写出你心底的那份情感吧!以《寄给某某男神(女神)》为思路,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期待精彩!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沙发
发表于 2025-4-14 22:57:29 | 只看该作者
甫的《登高》是一首集自然意象、生命哲思与家国情怀于一体的七律巅峰之作,其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交相辉映,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永恒丰碑。以下从三个维度展开鉴赏:一、时空交叠的宇宙意识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以夔州峡口的萧瑟秋景起笔,却暗含时空张力:急风、高天构成纵向空间,清渚、白沙铺展横向视野,猿啸与飞鸟则在时空坐标中留下生命的痕迹。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这种张力推向极致——落木的垂直坠落与长江的水平奔涌形成十字交叉,萧萧声与滚滚势交织出动态的时空网络。这种对宇宙秩序的诗意捕捉,既是对《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传统空间美学的继承,更在纵向时间轴上叠加了历史纵深感。二、生命对位的哲学沉思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万里-百年"的时空对位,将个体生命置于宇宙坐标中进行哲学审视。"万里"既是地理漂泊,更是精神流放;"百年"既指人生苦短,亦喻历史长河。这种双重对位结构,使个人的衰老(繁霜鬓)、孤独(独登台)与国家的动荡(艰难苦恨)形成镜像关系,在家国同构的框架中完成了生命价值的终极叩问。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同构杜甫以七律这种最讲究格律的诗体,完成了对生命无常的最自由表达。颔联的"无边-不尽"、"萧萧-滚滚"形成递进式意象群,与颈联的"万里-百年"、"常作客-独登台"的对仗形成美学呼应。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的七字节奏由急趋缓,恰如长江奔涌后归于沉寂,形式与内容达到惊人同构。这种在格律束缚中追求精神自由的创作实践,正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最佳注脚。此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律第一",不仅因其艺术技巧的炉火纯青,更在于其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人类共通的哲学命题。当我们在千年之后读到"不尽长江滚滚来"时,感受到的不仅是时空的永恒,更是文明在苦难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这种。穿越时空的审美共鸣,正是杜甫作为"诗圣"永恒价值的最佳见证。

寄青葱岁月
采薇-挽清风
初开情窦亦朦胧,月下相牵总诉衷。
竹马尘烟笑靥里,风鸢远近晚霞中。
情如纸鹤千千结,影若惊鸿夜夜空。
逝去青春追梦里,鸳盟不悔白头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7

帖子

13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9
板凳
发表于 2025-4-15 11:2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言虑所终 于 2025-4-15 11:45 编辑

采薇02-言虑
一.《登高》是杜甫的经典之作。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出秋风凛冽、高猿哀啼、水清沙白、飞鸟盘旋的萧瑟景象,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无边”“不尽”极写落叶之多、江水之长,境界壮阔,又蕴含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个人的漂泊、多病之苦与秋景相融合,情感沉郁。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穷困潦倒的无奈与悲愤。全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景交融,沉郁顿挫,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二.寄给杜甫男神
言虑所终
水静竹深桃影低,草堂犹在浣花溪。
文章穷极高天地,老病愁多念兆黎。
一世飘飘如羽叶,平生郁郁若尘泥。
国家不幸诗家幸,幸有青衫杜拾遗 。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1

帖子

11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8
地板
发表于 2025-4-15 13:1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志雄 于 2025-4-15 13:44 编辑

一、杜甫的《登高》是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经典作品,全诗通过对秋日登高所见所感的深刻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身世飘零的沉痛悲情。以下从内容、意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

‌逐联解析‌
‌首联(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意象‌:以“风急”“天高”“猿啸”的凄厉之声,与“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寂寥画面形成对比,营造出肃杀苍凉的秋日氛围。
‌情感‌:猿的哀鸣暗含悲怆,鸟的盘旋无依隐喻诗人漂泊无定的心境。
‌颔联(写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空间与时间‌:“无边”“不尽”以宏阔的时空感,将落叶纷飞与长江奔涌并置,暗喻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
‌声韵‌:“萧萧”“滚滚”的叠词强化了声音的流动感,渲染出天地间无尽的悲怆。
‌颈联(抒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身世之叹‌:“万里”写漂泊之远,“百年”叹人生暮年,“常作客”与“独登台”叠加,浓缩了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的境遇。
‌宋人罗大经评此联‌:“十四字之间含八层悲意”(客居、悲秋、万里、作客、久客、多病、登台、孤独)。
‌尾联(抒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家国与个人‌:“艰难”既指时局动荡(安史之乱后的民生凋敝),也指个人生计的困窘;“潦倒”则因贫病交加,连借酒消愁亦不可得,悲情达到顶点。
‌主题思想‌
‌悲秋与自伤‌:通过秋景的萧瑟,抒发对生命流逝、功业无成的感慨。
‌家国之忧‌:隐含对乱世民生的关切,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苦难融为一体。
‌生命哲思‌:在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中,展现对生命意义的深沉叩问。
‌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格律严谨‌
全诗四联皆对仗,且句法精妙。如首联上下句的“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意象密集而层次分明,堪称七律典范。
沉郁顿挫的抒情风格‌
杜甫将个人悲情与家国兴衰交织,情感层层递进,从写景到抒情,最终归于对生命与时代的深沉慨叹,形成“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意象的典型性与象征性‌
“落木”“长江”等意象既是实景,又暗喻时光流逝;“浊酒”的停饮象征连自我麻痹的途径都被剥夺,深化了绝望感。
‌时空的张力‌
诗中“万里”与“百年”的时空跨度,与“一壶酒”“繁霜鬓”的微小细节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人生的渺小与悲苦。
历史背景与杜甫心境‌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此时他已56岁,身患肺病、风痹等多种疾病。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藩镇割据、民生疾苦依旧,诗人壮志难酬,贫病交加,诗中“艰难苦恨”正是对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双重悲鸣。
后世评价‌
‌明代胡应麟‌《诗薮》称此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赞其“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总结‌
《登高》是杜甫晚年艺术与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以雄浑的笔力将个人身世之悲升华为对生命与时代的终极关怀。诗中“景—情—理”的层层推进,工整的格律与深邃的意境,使其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


二、七律
采薇01——张志雄

致妻子
早晚何曾怨苦辛,半生风雨伴微身。
青衫陪读寒窗夜,姑叔传经陋巷春。
灯下课孙星染鬓,天涯怜子月沾巾。
勤耕买卖又添岁,若雪霜丝似玉珍。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

帖子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5#
发表于 2025-4-16 16:43: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小絮絮 于 2025-4-16 16:46 编辑

第八讲作业
采薇09-小絮絮
《七律·赠王医生》
挺立医林若劲松,柳刀起处病魔空。
死神却步惊仁术,患者回春感德风。
卅载扶贫耕杏雨,一生济世守初衷。
荣名淡处真章见,碑在民心自伟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8
6#
发表于 2025-4-18 06:49:50 | 只看该作者

采薇16-心雨绵绵
七律 寄人
一别京城再见难,西窗独坐夜将残。
自君南去朱颜老,令我思来浊泪干。
曾记灯前春酒暖,谁怜月下素衣寒。
闲愁又起凭谁寄,旧物重翻久久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12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4
7#
发表于 2025-4-18 21:1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方冬日 于 2025-4-19 00:09 编辑

第八讲作业
采薇22---南方冬日


一.《登高》是杜甫的经典之作。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出秋风凛冽、高猿哀啼、水清沙白、飞鸟盘旋的萧瑟景象,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无边”“不尽”极写落叶之多、江水之长,境界壮阔,又蕴含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个人的漂泊、多病之苦与秋景相融合,情感沉郁。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穷困潦倒的无奈与悲愤。全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景交融,沉郁顿挫,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采薇22---南方冬日
寄通20班老同学



三五年前碧玉形,花开花落撒如星。
明朝梦醒人何处,昨晚酒香月满庭。
携手龙城塔松绿,结缘书馆墨痕青。
相逢绸月春余少,只盼往生泰且平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8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6
8#
发表于 2025-4-27 21:31:38 | 只看该作者
一.《登高》是杜甫的经典之作。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出秋风凛冽、高猿哀啼、水清沙白、飞鸟盘旋的萧瑟景象,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无边”“不尽”极写落叶之多、江水之长,境界壮阔,又蕴含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个人的漂泊、多病之苦与秋景相融合,情感沉郁。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穷困潦倒的无奈与悲愤。全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景交融,沉郁顿挫,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采薇15–红梅谷
七律:女神常香玉
自成流派势漫漫,竟引国人今世缘。
骏骨已归泉下土,雄心还系戏中天。
捐机义薄青霄外,传艺时来绛帐边。
豫韵每闻经典处,尘间犹唱木兰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05:53 , Processed in 0.1084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