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燕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

帖子

3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8
21#
发表于 2024-4-30 10:26:2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乐淘组第二讲作业
乐淘15-碧天云外

1、阅读并赏析
清商怨.枝头风信渐小
周邦彦
枝头风信渐小。看暮鸦飞了。又是黄昏,闭门收晚照。
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上阙景起,景中有情。枝头的风渐渐的小了。看着暮色中的老鸦飞走。可见词人日晚闭门凄凉孤寂。为下阕的江南人去路杳做铺垫。
下阕情起,情感至深。音尘绝,愁绪添。怅然而独眠。这首词运用了景起情结的手法抒发了词人对远人的思念,婉约含蓄。

2、互评第一讲作业清商怨

清商怨·清夜独坐
原玉:乐淘~宛在水中央

清商怨 ·春愁

青丝和泪捎一缕,问闲愁几许?小字些些,曾经都付与。
亭外莺声软语,哪禁得、半城飞絮。半纸烟花,半窗寂寞雨。

浅评:
1、用韵贴切,
2、下片尾句半和寂两字应平。
3、上下片情景交融,语句精致。兼有易安之风范。赏学!

点评

楼上老师点评都言简意赅。 个人做一点补充:个别遣词用的还不够凝练,上片的问闲愁几许,若是与下片的半城飞絮, 半纸烟花,半床寂寞雨,结合在一起会更好看  发表于 2024-4-30 11: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4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2
22#
发表于 2024-4-30 17:5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川 于 2024-4-30 17:58 编辑

第二讲作业:
文/凡川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翻译
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晚开的红花花瓣落在了亭子里。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解析: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还有落寞孤单的情绪。开篇点出了时令与环境,看似寻常,其实是传神一笔。燕子是春的使者,给作者带来了春的消息。作者随着燕影看到了落花、庭莎、曲栏、凉波,这都为下片的抒情打实了基础。下片从听觉着墨,“一霎”“几回”为互文手法 ,表达了环境非常安静,人何等孤独,对仗工整。末句以情语做结,收束全篇,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复制楼上学员原玉
清商怨   暮春
文/潇湘妃子
       西园愁里落红满,又昏鸦点点。独倚阑干,娥眉尤未展。
       曾是花明柳暗,共听鹂、声声婉啭。孰料如今,香消人去远。


评:1合格律。2。西园愁里落红满,又昏鸦点点。独倚阑干,娥眉尤未展。融情入情,手法娴熟。3 曾是花明柳暗,共听鹂、声声婉啭。孰料如今,香消人去远。忆惜,委婉得味,好词!欣赏学习,五五快乐!

点评

这首词布局合理,过片承接顺畅,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深化了主题,一首词味满满的小令,学习了  发表于 2024-5-2 09: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2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2
23#
发表于 2024-4-30 21:18:32 | 只看该作者
一、忆秦娥. 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赏析:上阙写一位女子在朗月照高楼的夜晚,被凄凉呜咽的箫声惊醒,借着月色向楼下看,只见杨柳青青一如往昔,不禁勾起灞陵折柳送别场景的回忆。
下阙开头两句紧接伤别,女子遥望咸阳古道,可叹那人了无影踪、音信断绝。良人不见啊音信断绝,只有西风萧瑟,残阳似血,拂照着那汉家帝王的陵阙。


二、清商怨
文/豆包
枝头桃谢春未满,绿柳风恰暖。吹过楼头,吹来絮纷乱。
阡陌青绿深浅,却又是 流年暗换。酒不成眠,乡关梦去远。

浅析:又是一年暮春时分,桃花枝头凋谢,暖暖的柔风吹拂绿柳,吹起柳絮纷纷扬扬飘过楼头。
田间小路上青色绿色的深深浅浅,时光如流水一般悄悄流逝。酒后无法入睡,梦回故乡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简评:
1,上片第二句要求1字领,绿不规则重字。
2,暖与整阙词的意境不相协。换头未为转情做好铺垫,出现断痕。空间、时间处理欠火候
3,整体来说脉络清晰、文字流畅,注意细节的处理会更好。

点评

两位继续努力,期待精彩。  发表于 2024-5-1 17:11
补充几点:1.梦字平仄不对,可以避免的。2.想表达思乡之情,春未满就不如春欲满,春近满,下字是该慎重的,要符合你的情调。3.看你的前后文,酒来得有点突兀,或许用久更合适。  发表于 2024-5-1 17:10
问好两位诗友!若兮老师的点评很老练,抓住了主要问题,特别是第二点,是重要的方面。写词用字都要为主题服务,时空上的铺垫也要注意。  发表于 2024-5-1 17:0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24#
发表于 2024-5-1 15:00:25 | 只看该作者

古典研三乐陶组第二讲作业:
乐陶19-水木清华
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清商怨》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清商怨•葭萌驿作
作者:陆游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赏析:上片先用赋笔,然后写景,写出冬日孤旅孤独氛围。下片写往事,写梦中,更加显示心中的孤寂。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
乐陶12-风若兮
春时相约同比翼,却枝头独立。顾盼无踪,狂风疏雨急。
片片残红满级。触目惊、怎寻消息。暗自生愁,黄昏闻竹笛。

解读:上片写春时相约,连理同枝,因风狂雨急,却无踪迹。下片写残红满地,寻不到消息,便生岀淡淡的愁怨。
简评:大体上是上片景下片情。由景产生淡淡的愁怨。煞尾部分意思绵长,令人生出很多联想。欣赏学习!

点评

且看残红满地---触目处,感觉怎样怎样,上片有顾盼无踪,这里的怎寻消息就感觉有点重复,没有拓开。而且不是说了残红满级吗?结拍不错,景结有情,有代入感--总之还是首不错的词,期待你们的更多精彩!  发表于 2024-5-1 17:40
严格的讲,就补充几点,不知对否:从词句上看是借写春花,实则写人。上片写春时相约比翼,现在却风雨催落。都是以花的口吻相述,下片应该是人的感受,这个转换有点不清楚,在过片处可以考虑代入进来。  发表于 2024-5-1 17:37
问好两位诗友!若兮词不错,写得美,水木清华解读也准确。同赞!  发表于 2024-5-1 17:3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25#
发表于 2024-5-1 17:3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潇湘妃子 于 2024-5-1 17:44 编辑

乐淘组29~潇湘妃子
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清商怨》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清商怨
宋· 晏几道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
       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
赏析:
       庭院里的花尚是花骨朵,而玉楼中的思妇已经最先感觉到了春天的暖意。心里想着夜间做个美梦,去江南与夫君相见。而醒来之后,江南路途是那么遥远,难以到达。
       暗地里写封信,偷偷地寄给他,那也是徒劳,他(恐怕是)照样不会早些回来。如果要问我的相思有多长,那么与之相比,天涯,也得算短的。
       此词通过描写思妇的心态与感受,抒发了痛苦的相思之情,然而却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她只是温柔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然而和揣测丈夫迟归的原因“江南依旧远”对照起来,男子因为路远而迟迟不归,女子的相思却比天涯更长,这样的对比曲折而深婉,在无言之中表达了怨慕之情。“尚浅”与“归晚”相对,“依旧远”与“犹自短”相对,处处照应,处处伏笔,可谓曲笔深思,温婉含蓄。这片词体现了晏几道词情婉丽的风格特征和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正所谓“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行旅愁
文/静思
花红千载蜀天暖。借病休游缓。锦里青羊,武侯昭觉殿。
但念家乡粥院,遂心意、佐些清馔。火辣天天,餐餐愁下咽。
潇湘简评:问好学友!
解读:一阕较哀愁的“行旅愁”。借病休缓游他乡。又因饮食不习惯,勾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行旅愁,符合《清商怨》词牌声情。全词脉络较清晰。上片:起拍以景起,春暖花开,描写时间地点。次拍以“借”一字领四字,点出旅行。上结继续承接次拍,以具有景点作结。下片:过片思念家乡(转)。煞拍因他乡饮食不习惯,难以餐饭。
提点建议:1、花红千载蜀天暖,千载需再酌。锦鲤青羊,青羊?词词有些口语化。
2、下片“火辣天天”,白脚处尽量不用韵脚部的字,以免使读者误以为是叶韵。
个见,仅供参考。

点评

这样脉络就通了,字句尽可能避免直白的描述,用诗的语言来写词,增加美感,全词可能就会好看些。以上个见,仅供参考。期待你们的进步!  发表于 2024-5-1 18:20
过片,念家乡的粥院,来得突兀。如果把题目改下,写成病休游蜀之感什么的,起拍,春天时游蜀,看风光款款,歇拍点明饮食不习惯,这样过片就接上来了,念家乡 粥院,结拍用思念家乡作结,是否好些?  发表于 2024-5-1 18:18
从字面上看比较直白,如锦里那拍,直接写了几个地点名,小令上是比较浪费字眼的。且不太顺畅,如借/病休游缓五字。上片都是写的游历,如果说愁的话,看不出缘由,没为下片作好铺垫。  发表于 2024-5-1 18:16
问好两位诗友。静思小词想表达春天因病休游去了四川,吃不习惯,旅途发愁吧?潇湘解读准确。除了潇湘说的,我补充几句,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24-5-1 18:1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1

帖子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2
26#
发表于 2024-5-2 13:05:10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第二讲作业
*乐淘30-羽君

一、词牌赏读分析
      南乡一剪梅•一抹春色
词:好友

疏影越窗台,款款娉婷次第开。
一缕清香飘案底,
神也悠哉,梦也悠哉。

几度解情怀?蓓蕾初枝水墨裁。
半阕新词添旧意,
惊艳香腮,胭染香腮。

上阙写景叙事。第一句从梅花写起,其中“越”、“娉婷”写得灵动,表现出春色妩媚,春意盎然的景致。次句从嗅觉和触觉等方面进一步叙写春景,紧扣主题。
下阙抒情。前句用设问句式表达情怀。后句进一步深化,情寓事中,相互辉映,把情感推向高峰。词中“解”、“裁”、“艳”、“染”等词,用得精当,富有表现力。
整首词语言清新秀丽,富有韵味,营造了唯美的意境,表达了春色之美及热爱之情。情感细腻丰润而意蕴深厚。
二、
清商怨   暮春
文/潇湘妃子(原玉)
       西园愁里落红满,又昏鸦点点。独倚阑干,娥眉尤未展。
       曾是花明柳暗,共听鹂、声声婉啭。孰料如今,香消人去远。

——此词,二句处韵部有误

开篇第一句:西园/愁里/落红满。理解西园里的花,已经凋零,落满了一地。但“愁里”二字费解,也多余。第二句指明了时间是傍晚或黄昏。接下来的两句,呼应了前句。也为下阕垫笔起势。

曾是花明柳暗。思绪万千,欲言又止。共听鹂,声声婉啭。忆往昔,似曾眼前。结句很好,起到点睛之笔。
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美中不足,就是用错了韵部,及起句不够理想,没有语景的代入感!
学习了!
冒昧之处,谅解!

点评

第二首,愁里来的突兀,没有铺垫。作者词美,解析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24-5-3 07:32
胭染香腮,可以放在前面,后边才惊艳。个见。  发表于 2024-5-3 07:29
第一首,我补充几句,正如羽君解析,这首词情景交融,文笔不俗。衔接紧凑。上片梦悠哉过度到情怀很自然。下阕,添旧意,添我认为可以是萦。作者在这春色中,提笔赋词想起了种种往事。  发表于 2024-5-3 07:28
问好羽君,潇湘妃子两位老师,老师们文笔流畅自然,解读到位,语句清新,给人美的享受。  发表于 2024-5-3 07:2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4
27#
发表于 2024-5-2 13:20:04 | 只看该作者

一、清商怨·葭萌驿作
〔宋代〕 陆游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上片写留宿,“江头日暮痛饮”, “痛饮”以愁语奠定了全首词的基调。“乍雪晴犹凛”,以景衬情,由雪后清寒映出心境之寒。“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凄凉”二字写出了词人独宿的滋味是旅中孤栖的典型的氛围,
下片写往事。“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鸳机”,句通过用典指收到新书信,从而引起“往事”:当初欢快相聚的时候“不堪重省”者。最后终是梦回佳人:“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更显得现在之凄凉。


二、原玉:
清商怨*暮春
悠悠
茶蘼开到春已老,更枝头蝶少。小院里风斜,落花浑不扫。
提笔欲销烦恼,又细写、相思多少。说尽莺听,人言都倦了。
上片写的春残,花到奢靡徒然自落无人理会更无人打扫,一片春残凄婉之愁油然纸上。但枝头蝶少句出了,此句有前无后,初春蝶少写的突兀了。
下片写思愁,人为相思恼,只能说与黄莺。人言都倦了句不若欲语还休来的隽永。

点评

衔接不错,语句含蓄。只有说尽莺听,尽不太如意,与字可否? 景起情结,很好的这首词。  发表于 2024-5-3 07:45
补充两句,起拍开到 到字不如尽,也许怕重复后边尽字吧,小院里,里字语感不好,试试换个字。上片布景春残花落,蝴蝶不来的景色为下文铺垫。  发表于 2024-5-3 07:43
豆包 悠悠师好,词写的美,解读的到位,学习。  发表于 2024-5-3 07:4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28#
发表于 2024-5-2 17:1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若渔 于 2024-5-2 17:34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讲作业
乐淘17-安若渔

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清商怨》的分析。
​答:
​对上一讲分析作业作以下补充
​1.起句,最好兴起,即景起。
​2.换头,此词牌为双调换头曲。
​3.对偶,此词牌没有对偶。
​4.重字,这首小令不能有没规律的重字。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答:
​清商怨 其一 清远轩晚望
​赵师侠 宋代
​亭皋霜重飞叶满。听西风断雁。闲凭危阑,斜阳红欲敛。
​行人归期太晚。误仿佛、征帆几点。水远连天,愁云遮望眼。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译文
​水边的平地上铺满厚厚的秋霜,以及层层的红叶。耳里是呼呼的西风,隐约听到孤雁的啼声,闲来凭栏眺望,红红的斜阳似乎已将褪去。
​出行的人归家的日期太晚,让人望眼欲穿。恍惚中,好像看见几点归来的帆影。却只有江水浩荡,远处连绵就像是连接着天际,那天上的云,也仿佛生愁,遮住了我忘归的双眼。

​赏析
​这是一首感叹离别思念之情的作品,题目为晚望,即表达了此词的中心思想。起拍兴起,上阕通过飞叶、霜重、西风、断雁、斜阳等景物描写夜晚江边的秋色,下阕通过征帆、愁云、望眼等物象,抒发了思念故人,盼归的心情,寄托了惆怅、苦闷的情怀。
​作者运用写景抒情的手法,通过由近及远的描写,采用借景抒情、融情与景、因情造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以及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代,通感,拟人等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渲染、联想等写作技巧,深刻的展现出对原行的故人的思念。整首词展现了沉郁、含蓄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答:
​原玉
​清商怨  春暮
​乐淘组-清心
​长堤惊看东风满,接飞花一瓣。
​留影裙边,旧时偷偷漫。
​惊鸿一瞥初见,拾不起、韶光行远。
​唯有馀香,仍流眉上暖。

​译文
​站在长堤上惊讶的看到满眼的春色,摊开手,一瓣飞花飘落手里。放在裙边留影,不由得想起了旧时的样子。
​初见时的匆匆一见,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今却无法找回,已经随着时光消逝已远。只有余留的香味,仍然留在眉间,温暖着心头。

​赏析及简评
​这是一首感叹时光易逝韶光不再的词作。题目为春暮,即暗示此词所要表达的主题。起拍点题,东风、飞花表达了时间,描写了暮春的景色。准备过片,裙边、旧时自然引入到下阕。过片承接上阕,第六七句呼应题旨,表达了对韶华不再的遗憾。最后唯有记忆中余留的香味,仍然还在眉间留驻。表达了韶华不再的主题思想和怅然情怀。
​作者运用写景抒情、因情造景的写法,运用虚实相生、渲染等写作技巧,整首词构架清晰,但个别词字,如惊看,接、偷偷等字词还可以再酌。暖字见凑。过片一句,主体不清晰,建议再酌。另尾拍为应为仄仄平平,唯字为平声。
​个见,如有误评请见谅。作者手法老到,学习了!

点评

正如安师所言,接字作惊字美处理好,过片旧时句有些别扭。下阕,韶光行远,行字也不太恰当。就补充这些,鸡蛋里挑骨头了。  发表于 2024-5-3 07:55
问好清新安若渔两位老师,词含蓄有韵味,解读细致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24-5-3 07: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29#
发表于 2024-5-2 18:17: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三期乐淘组第二讲作业
乐淘10-紫玉
1.赏析:
清商怨·葭萌驿作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赏析:
  上片写在这里留宿的情况,“江头日暮痛饮”,直赋其事,可见词人心中的不快。“痛饮”是排遣愁绪的意思。“乍雪晴犹凛”,衬写其景。斜光照积雪,愈见其寒,由此雪后清寒正映出心境之寒。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由日暮写到夜宿,“凄凉”二字写出了词人独宿的滋味“灯昏”更可以看出词人的凄凉、寂寞。古驿孤灯,是旅中孤栖的典型的氛围,不少诗人词客都曾这样描写。白居易写过:“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冬至夜思家》);秦观写过:“……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如梦令》)。此词亦复如此,而且此处“灯昏”与前面日暮雪白映照,更带有一层悲哀的色调。上片四句似信手掂来其实在层次、情景的组织上是很新巧的。


  下片“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句中“鸳机”,是一种织具。此句引用了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寄赠其夫窦滔的故事,意思是自己心爱的人新近又寄来了书信。“往事”,指当初欢快相聚的时候“不堪重省”者有二,一是山长水阔难以重聚,二是此时凄清想起往日的温暖,更是难耐。


  后一种意味更切此时的“不堪”。虽则不堪,心偏向往,回避不了:“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这就是“往事”中的一事,当年同卧南楼,梦醒时见身边的她“绿云堆一枕”。“绿云”指的是女子秀美的鬓发,“堆”,形容头发蓬松、茂密之状这使人想起“鬓云欲度香腮雪”、“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的句子,这是多么动人的情态啊!独宿的凄凉,使他想起往事;想起这件往事,可能加重了他的凄凉感,也可能使他的凄凉感在往事的玩味中消减,这就是人情的微妙处。“梦破”自是当年情事,读者也不妨将之与此时联系起来,当年的情事如果发生在此时,不同样是温馨一梦吗?今梦、昔梦连成一片,词家恍惚之笔,十分难得。赵翼云:放翁诗“结处必有兴会,有意味”(《瓯北诗话》),此词也是这样。


  此词当写羁旅愁思,将艳情打并进去,正显出愁思的深切温厚,宋词中如此表现颇为常见。下片所思人事,当有所源。同年春末词人由夔州调往南郑时经过此地曾写有《蝶恋花·离小益作》: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螟,凭高望断南楼信。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南楼信”云云亦是思念“南楼”女子,此女子是谁,现在已难以确考了有人认为此词是比兴之作,“‘梦破’是说的幻梦应该是指由陇右进军长安,收复失地这一梦想(的破灭,从表现看来,这里全写的男女之情,当日的欢爱,……可是现在恩情断了,‘鸳机新寄断锦’,更没有挽回的余地。陆游在这个境界里,感到无限的凄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三卷《陆游》,参见《词学研究论文集·陆游的词》)这样的解说恐怕并不是词的本意。如果说,陆游由于从军南郑的失意,加深了心头的抑郁,使得他“在这个境界里”,更“感到无限的凄凉”,羁愁中渗进了政治失意的意绪,那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自然的;若字牵句合以求比兴,那就显得太机械了。至于以陆游此次是携眷同行为据,证实此词是“假托闺情写他自己政治心情”,那恐怕与文学创作规律及古人感情生活方式都相距甚远了。


2.互评:
清商怨·题柳
吴宫隋殿忍回首,况春残八九。昨世风尘,教人空僝僽。
青蝉恨苦谁知否。盼念罢、平门西口。系马重来,长安弹泪久。


点评:经检测格律,下片“青蝉恨苦谁知否”,知字多余,此句重新修改一下。
上片首句吴宫隋殿前回首,春残已八九,点明节气,春末夏初,点明地点,吴宫隋殿,是曾经的宫殿。昨世,应该是上一世,是想起了前世,抑或穿越到了上一世。教人空僝僽,我忧愁人很久很久。
下片“青蝉恨苦谁知否”,有谁知道青蝉的苦恨呢,我在平门西口,骑马重来,在这长安弹泪良久。
小词生动优美,非常有画面感。穿越到上一世,非常富有新意和别出心裁。灵动婉约,思绪绵长,很不错的一首作品,点赞!

点评

上片寓送别。离愁之情,下片寓相思之情,以清蝉寓已,情景相融,可见功底。学习了!  发表于 2024-5-5 22:14
又有,况春残八九,一句,点出,春已渐去,春晚之时。又昨世风尘,引出愁绪。脉络清晰,紧凑。别绪惆怅满怀。  发表于 2024-5-5 22:09
这首词,写的非常好,可见功底。字字不写柳,处处又是柳。吴宫隋殿,皆是暗含柳,况忍回首,又暗含送别  发表于 2024-5-5 22:05
诚如诗友所言,下片第一句,格式不对,请做调整。  发表于 2024-5-5 21: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6 22:35 , Processed in 0.1257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