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口心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四期五律第十一讲春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670

帖子

21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0
11#
发表于 2021-1-5 10:29: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小草 于 2021-1-5 10:33 编辑


春55- 小小草
素色生来就,纤纤万里遮。
忧心裁玉屑,倦意漫天涯。
入暮曾听雁,依山但枕纱。
无根亦无迹,何处是吾家。

点评

起联 还不错。下分句纤纤用得不是很好,不如飘飘。颔联 感觉入情过早,与颈联换个位置顺畅自然些。颈联 上分句没什么意义,下分句但 枕 两字需斟酌。尾联 如果前面铺垫到位,这个结应该不错。  发表于 2021-1-5 21:49
问好小小草 这首云 构思精巧 新颖。描述也生动形象。句子也有可圈点之处。只是忽略了立意,所有的诗句应该为一个主题服务。如 本诗结句是何处是吾家 主题应该是云的飘泊不定,前面应作这方面的铺垫。  发表于 2021-1-5 21:4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1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8
12#
发表于 2021-1-5 14:47:10 | 只看该作者

春40-诗韵江南
丘壑栖身后,悠悠不记年。
往来真隐逸,舒卷是神仙。
悦己难相赠,买山何惜钱。
此中谁解意,闲伴老僧禅。

点评

尾联 尾联不错  发表于 2021-1-5 22:01
问好诗韵江南 这首诗立意高远,语言流畅,总体还不错。起联 起不错。生动形象。颔联 对仗不理想。上分句隐逸需斟酌,云来往从不隐。颈联稍感晦涩。上分句悦己需斟酌,既然悦己何需赠?下分句费解。  发表于 2021-1-5 22:0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1

帖子

8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74
13#
发表于 2021-1-5 16:4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春白雪j 于 2021-1-5 17:16 编辑

五律·云
文/阳春白雪
极目中天望,孤云独遣闲,
朝来乘远树,暮去绕群山。
恣意浮沉处,随心聚散间。
悠悠一舒卷,俯仰岂相关?

点评

颈联 转接自然,不错。尾联 结也不错,诗意余味满满。下分句俯仰用得不是很好。不如 名利 俗事等等  发表于 2021-1-5 22:21
问好阳春白雪 这首诗语言流畅,布局合理,主题明朗,感觉不错。在表达上也稍存欠斟酌之处。起联 起不错。下分句孤字需斟酌。本诗感情基调比较欢快洒脱,孤字不合适。颔联,承接不错。上分句的乘需推敲。  发表于 2021-1-5 22:1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4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0
14#
发表于 2021-1-5 21:5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阙低吟 于 2021-1-5 22:06 编辑

春48—千阕低吟
《感云有得》
万里云行笔,挥毫抒臆胸。
霞飞山设色,泼墨雨惊龙。
写意无还有,传神淡又浓。
洒然留白处,一抹转中锋。

点评

颈联不错,转接自然。尾联 结也不错。相当大气。  发表于 2021-1-5 22:38
问好千阙低吟 这首诗主题明朗,布局合理,构思精巧。不错!只是诗题为感云有得 而本诗所表达的只是云,不见所得,诗题不如直接用云。起联 起不错,很大气。颔联 承接自然,紧扣抒臆胸,对仗工整。上分句拗口  发表于 2021-1-5 22:37
е не  发表于 2021-1-5 22:2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7

帖子

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4
15#
发表于 2021-1-6 08:30:5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四期五律第十一讲作业:春组长-一抹闲云
咏云
文/闲云
出岫千岩画,卷舒自在身。
清风常作伴,野鹤愿为邻。
姿意九天上,随心四海巡。
平生多变幻,一朵不沾尘。

点评

主题明晰,构思精巧,起承转合安排合理,用词雅致,对仗工整,读来清逸淡雅,不错的一首五律!尾联最后一句气势弱下去了,不如用朵朵或片片更好些。  发表于 2021-1-6 15:32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

帖子

15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34
16#
发表于 2021-1-6 09:50:0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四期五律第十一讲作业:
春16-雨后彩虹
咏物:“云、红豆”二选一,模仿所讲过的咏物诗,五律一首,平水韵。注意起承要衔接紧密,转出新意,合的有余味,注意中二联的变化,咏物与抒情的结合,结合讲义有意识的注意诗眼和炼字。
答:
                五律.云
           文/雨后彩虹
朵朵聚苍穹,形姿各不同。
如涛翻海浪,似鹤舞仙宫。
墨涌群峰暗,霖滋百草丰。
飘然无累物,舒卷任西东。

点评

所以和下一联即尾联略有断痕。颈联中的霖已经不是云了,前面也没有铺垫,霖滋百草丰这句有些突兀了。  发表于 2021-1-6 15:49
大体写出了云的形态,首联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写出了云的位置和说明 了形姿不同,颔联承接上联说出云有时象海浪象波涛,有时象仙鹤。这里涛对鹤,海浪对仙宫宽了些。颈联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仍然是从云的气势上来写。  发表于 2021-1-6 15:4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2
17#
发表于 2021-1-6 12:0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浮云3 于 2021-1-6 16:52 编辑

古典诗十四期五律第十一讲作业:
春26-浮云
咏物:“云、红豆”二选一,模仿所讲过的咏物诗,五律一首,平水韵。注意起承要衔接紧密,转出新意,合的有余味,注意中二联的变化,咏物与抒情的结合,结合讲义有意识的注意诗眼和炼字。


浮生无系绊,形迹总悠悠。
迥入青山隐,低随碧水流。
纷纭堪化雨,浅淡更宜秋。
天下任风起,心安便自由。

点评

主题明确,有意境。起承紧密,以议论起句,颔联承接首联写云的位置并代入了情感,不错的安排。颈联句前二后三有点牵强,未能顺畅地表达出云的特性。对仗工整,略显生涩。  发表于 2021-1-6 17:0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6

帖子

220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02
18#
发表于 2021-1-6 13:52:2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讲作业,春08~澜儿
【云】
飘飘无定数,峰顶迹悠悠。
散去千张絮,凝来一段愁。
影看沉水底,形却绕林游。
画意随舒卷,淡然乐自由。

点评

一开始就写出了云的特性是飘然自在的,位置常在峰顶游来游去。颔联承接得很好,写了云的形态并代入了情感。转句稍弱一些,这两句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尾联不错,回扣了首联。作者对五律的写作要点基本掌握了。  发表于 2021-1-11 10:06
写得不错,赞一个!  发表于 2021-1-11 09:59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4
19#
发表于 2021-1-6 14:49:52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四期五律第十一讲作业:
咏物:“云、红豆”二选一,模仿所讲过的咏物诗,五律一首,平水韵。注意起承要衔接紧密,转出新意,合的有余味,注意中二联的变化,咏物与抒情的结合,结合讲义有意识的注意诗眼和炼字。
春10~沐雨清风
                红豆       文/沐雨清风
红豆生南国,春秋满径头

花开幽致处,相忆两无留
香缕撩春梦,红迷醉客求
尽欢千棵子,惹得万人愁






点评

单独来看一个句子还是流畅的,单个句子前二后三联接不错,只是有些词语凑了。  发表于 2021-1-11 09:58
红豆所具备的特征、特性并未写出来,词语晦涩难解,情感的安排忽喜欢忽悲,一篇诗作中的情感基调要先定下来,作者写得吃力,看得出已经很努力地去完成作业了。加油哦!  发表于 2021-1-11 09:57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4

帖子

4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20#
发表于 2021-1-6 16:21: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玲珑 于 2021-1-6 16:22 编辑

春22——玲珑
红豆





烽火起边关,征夫戍未还。
朝思春树颤,暮盼秋风潸。
摩诘诗中采,飞卿词里斑。
本来南国物,偏种在心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6 18:48 , Processed in 0.1567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