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15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八五律第三讲夏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404

主题

7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0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8:4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诗八五律第三讲作业:

二选一:
1、以冬至为意,五律一首,题目自拟,平水韵。

2、五律一首,自立意,题目自拟,平水韵。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

帖子

7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8
推荐
发表于 2016-12-28 12:04: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交作业 夏04-静民飞翔         《冬梅》
冬日千花折,唯梅独自开。
幽香风送出,冷艳雪迎来。
游客齐声赞,骚人搁笔徊。
只将春讯报,懒与俗同台。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2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3
34#
发表于 2017-1-11 20:32:58 | 只看该作者
梦靥 发表于 2016-12-29 12:41
夏09-四叶草
《冬日有感》 新晴梅卧雪,至日过平桥。
素裹群山小,风停万里遥。

四叶草你好,魔主来向你学习。
素裹群山小,风停万里遥。这句不好,风停万里遥没有主语,只是为了对仗而对仗,建议把万里改了。
髭枝栖老树,春雨催病条。 这句有点画蛇添足了,因为题目是写的冬日,而这里春雨催病条指的是春天,不妥不妥。纵有千支笔,迟迟不可雕,用笔雕什么?为什么用笔雕呢,这里的雕应该是凑的。
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2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3
33#
发表于 2017-1-11 20:24:18 | 只看该作者
州河渔童 发表于 2016-12-29 16:18
五律      咏菊

天公何不爱,抛掷野山冈。

渔童你好,魔主来向你学习了。
大赞,咏菊而通篇无菊字。天公何不爱,抛掷野山冈。首联以设问说明菊花盛开地点。未识东君影,还逢九月霜。以九月霜点名时间秋天。苦寒生倔强,零落独芬芳。突出菊花的性格和品质。最后今又西风劲,花开满岭黄。照应前文。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2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3
32#
发表于 2017-1-11 20:13:18 | 只看该作者
青雨晴天 发表于 2016-12-29 21:16
古典诗八五律第三讲作业
夏22-青雨晴天

晴天你好,魔主来向你学习。
这首诗直白简洁,读起来很容易明白其意。但是这样写也有不足之处,显得诗有点白话,缺少内涵。
颔联的冬至夜初短,清晨雪亦晴。初短不妥,冬至是全年中夜最短的一天,而不是开始夜短,开始的应该是秋分。颈联床中多未起,路上少人行。未起对行人?不吧。所以呢,建议写诗用诗家语,多练习对仗,相信下次会更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2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03
31#
发表于 2017-1-11 20:05:10 | 只看该作者
真诚容子 发表于 2017-1-3 08:46
五律第三讲
夏20-容子

容子你好,魔主来向你学习。
这首诗通读起来,有些白话了,直白。章法上面倒是没错。
颔联的今逢休假日,自是逛商场。的对仗不妥,颈联北店买脂粉,西街试靓装采用双关手法。赞一个。其实这首诗除了俗一点,对仗掌握不好。以后写诗注意语言表达上尽量使用诗家语。
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30#
发表于 2017-1-9 22:09:02 | 只看该作者
送别      
夏组副-梦靥
清晨渺烟雾,临别小村前。
相望竟无语,渐行唯并肩。
春风知我意,苍颢赐君贤。
至此云山外,归期雁信传。

阳光问好梦靥;
题目送别;
先说一下格律啊,渺烟雾,仄平仄,竟无语,仄平仄,仄收尾时为格律中的一种变格,但初学,尽量按正格写哈,

首联;清晨渺烟雾,临别小村前。上分句交代时间和环境,下分句直接点题,渺烟雾。渺的意思;1微小:渺小。渺不足道。
2水势辽远:浩渺。渺邈。渺渺。渺然。3茫茫然,看不清楚:渺茫。渺无人迹。既有烟雾,肯定会看不清楚的,这里的烟应指炊烟,雾是晨雾,但个人感觉,这个渺字有点多余,可在斟酌

颔联;相望竟无语,渐行唯并肩。这是细节描写,稍感口语化,对仗还可。

颈联;春风知我意,苍颢赐君贤。上分句单拿出来写的很好的,但是首联交代了早晨有雾天,既然是雾天,就应该没有风,所以这春风在这就不合理了,春天的若交代在首联上,或许还好些吧。苍颢赐君贤。苍颢,苍天,赐予,君,你,贤能,贤德,贤才,这句对你送别好像不起啥作用吧,感觉为对仗凑句了

尾联;至此云山外,归期雁信传。云山,是地名吗,如果是地名,可以,如果不是,就在斟酌一下哈,下分句,应该是嘱托,回来的时候请雁给我捎个信儿。

总体不错的,四联都能围绕主旨去发挥,只是用字欠妥。中二联句式缺少变化,阳光理解仅此,也不知读对没,对错请自行留取,勿怪哈,一起学习加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29#
发表于 2017-1-9 22:04:28 | 只看该作者
冬至     
夏01大俗
数九生冬至,寒封北国疆。
山林描白色,泉冷吐青霜。
九九归阳树,天天送暗香。
点红春不远,待满日光长。

阳光问好大俗;
题目;冬至,
格律正确
读了几遍啊,
首联;数九生冬至,寒封北国疆。首联直接点题,既然冬至日,这大家都应该知道,数九天的开始,第一天,那么,前三个字就是浪费,寒封北国疆。北国,也可指北方地区,北方的冬至就是寒冷的,这句,也有多余,疆,边疆,疆域,这个疆字,可在斟酌,北国就好,疆也有凑韵嫌。

颔联; 山林描白色,泉冷吐青霜。一句远景,一句近景,不过,有山肯定就有林子,所以这个林,隐去也好,描白色,有些口语化,下分句,近景,由远及近,这也是作者所见所感,应该考虑一下作者的位置是吧,但是个人感觉呢,你这为对仗在凑句。

颈联;九九归阳树,天天送暗香。九九,这里的九九应该是,春季了吧,归阳树,你是说树木在此时都恢复了生机吗,既然恢复了生机,就不是暗香了哈,主旨是冬至,这转的可够远的哈,
尾联;点红春不远,待满日光长。点红,是指什么,梅花吗,这句没有主语,梅开春不远,还可,待满,怎解,日光长,从今往后白天渐长了。

全诗分析了一下句子,读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冬至来了,天渐渐长了,春天就会不远了,这是你要想表达的内涵。是不。总之,初学能凑上就很不错的了,值得表扬的是;内涵还是有的。
但是景色铺排过多,语言表达不是很合理,用词不是很准确,句子散乱,杂糅问题。这在以后要注意哈

就这样吧,阳光理解仅此,下嘴重勿怪哈。一起学习加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28#
发表于 2017-1-8 20:20: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夏15~水雲寒

五律  《赋菊》

岁晚南山麓,噙霜绽几丛。
枝纤摇瘦月,香冷漱清风。
素节灵钧仰,孤标元亮躬。
邀君北窗下,九九共匏盅

简单点评
五律  《赋菊》

岁晚南山麓,绽几丛。
首联以南山,霜,点明主题,开篇介绍时令,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伏笔菊,下分句承接有序,景中暗含萧瑟,噙霜用字让人回味,
枝纤摇瘦月,香冷漱清风。
承句依然是明处景,暗处情,延续冷色调,让读者心情进一步,下分句为转句做好了铺设,回味无穷
素节灵钧仰,孤标元亮躬。
此处
邀君北窗下,九九共匏盅
灵钧仰,孤标元亮躬。
此处素节进一步限定秋令时节,素节一词代表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同时也有洁白的操守之意,扣合起转句,下分句的元亮更一步的显示了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此一联借代人与物像,运用手法可谓高明
邀君北窗下,九九共匏盅
此处一联看似平淡却藏有深深的对生命的生命短暂感怀,取赤壁赋中一句架一叶之扁舟,举匏盅以相诸,此诗布局合理,用典适宜,让人有读之心恍然,再读情溶之,念天地之悠悠,言有尽而意无穷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27#
发表于 2017-1-8 20:17:57 | 只看该作者
浅若萱同学晚上好。
五律正格首句不入韵。中二联对仗是律诗的基本要求,而且其中一联必须工对,从你没有对仗的情形看还是对词性掌握不好。看来这是你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他诸如布局章法上的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再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8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6
26#
发表于 2017-1-8 20:16:55 | 只看该作者
柳森林同学晚上好。
南方人写冬至的确是不好写,北方冬至冰天雪地,南方却水清树芳。从章法上来说,起联点出龙城冬至日如春至,承联接着芳树红展开,水清柳明云白,转联北南气候对比,引出尾联的感慨。作业写的中规中矩,脉络比较清晰,基本符合教学要求。但是第五句“方”孤平了。
天真汗老师点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1 06:33 , Processed in 0.1246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