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0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思齐组第七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1151

帖子

4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8 02: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布置第七讲作业:
1.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2.以“是非”为题拓展,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期待精彩!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2
沙发
发表于 2025-4-10 19:07: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人淡如菊 于 2025-4-10 19:24 编辑



2,1.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李商隐的这首泪,
写了各种各样的悲哀
全诗一色的都是典故
不管是冷宫里的嫔妃还是,被嫉妒的烈火吞的美人,
不管是恨的离开还是爱的离开,
各种送别的离开,诉说各种命运不如意的眼泪。

七律  是非
思齐~人淡如菊
相行相背又相连,各执锋芒自证贤。
对错由来藏谬论,输赢怎可定真诠。
唯求大道乾坤正,莫使良心鬼魅牵。
何必喧嚣张己意,只需沉默看长天。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

帖子

7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2
板凳
发表于 2025-4-11 13:14: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讲作业:
1.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分析如下:此首诗用典故较多。全诗有共同点都含题目的泪字,委婉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自身遭遇深刻感慨。
1. 永巷长年怨绮罗,这个典故说的是汉代幽禁在永巷中的宫妃长年都是泪湿绮罗。
2. 离情终日思风波,这个典故描绘闺中独居思妇因为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
3. 湘江竹上痕无限,这个典故讲述了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在讲边痛哭,泪下沾竹,形成了斑痕。
4. 岘首碑前洒几多,这个典是怀德之泪。在岘首山石碑前人们感怀流泪。
5. 人去紫台秋入塞,是王昭君离开紫台在秋风中去向荒凉的塞外,流着不归之泪。
6. 兵残楚帐夜闻歌,描述了项羽在垓下被围,营帐中夜闻凄怆的楚歌,感逝之泪。

七律      是非
作者:喜上眉梢
邻家二妇竟为何,近日无端口舌多。
恶语交加埋积怨,鸡毛琐碎起风波。
是非纷扰终难辩,得失轻看自可和。
人后莫论长短话,世间从此少干戈。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5

帖子

20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9
地板
发表于 2025-4-13 22:25: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竹轩小筑 于 2025-4-13 22:28 编辑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思齐组作业贴思齐副组—竹轩小筑作业
一、.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全诗用典丰富,具体如下:
永巷长年怨绮罗:用汉武帝时幽禁妃嫔、宫女的 “永巷” 典故。
离情终日思风波:化用《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湘江竹上痕无限:运用舜南巡崩于苍梧,其妃娥皇、女英泪下沾竹,竹尽斑的典故。
岘首碑前洒几多:出自《晋书羊祜传》,羊祜镇守襄阳,德政昭著,死后百姓在岘山建庙立碑,杜预称此碑为 “堕泪碑”。
人去紫台秋入塞:使用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典故。
兵残楚帐夜闻歌:讲的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兵困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的故事。


二、
七律·是非
文/竹轩小筑
千年历史谁来论,是是非非后代循,
一代君王成过去,五洲山岳待新人。
都言世故难为尽,总觉人情当有真。
莫道沉浮无结果,人间之道正为因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4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4
5#
发表于 2025-4-14 08:20:17 | 只看该作者
研07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思齐组第七讲作业

1.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答:李商隐的《泪》一诗通过密集用典,将不同历史场景中的"泪"意象串联,形成层层递进的悲情氛围,最终落脚于现实中的身份落差之痛。以下是对用典的详细分析:

1. 永巷长年怨绮罗
   典出:汉代宫廷"永巷"(幽禁失宠妃嫔之地),如戚夫人被囚永巷事(《史记·吕后本纪》)。  
   作用:以宫廷女性之泪写被幽禁的深怨,奠定全诗"泪"的基调。

2. 离情终日思风波
   典出:可能化用《楚辞·九章》"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的漂泊之思。  
   作用:将泪的意象扩展至游子离愁,与"永巷"形成空间上的内外对照。

3. 湘江竹上痕无限
   典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泪洒湘竹成斑(《博物志》),喻悼亡之泪。  

4. 岘首碑前洒几多
   典出:晋羊祜死后,百姓于岘山碑前落泪(《晋书·羊祜传》),喻怀德之泪。  
   作用:将个人之泪升华为群体性哀悼,与上句的私人哀思形成层次。

5. 人去紫台秋入塞
   典出:王昭君出塞(《汉书·元帝纪》),杜甫《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化用。  
   暗意:以昭君辞汉之泪暗喻才士不遇。

6. 兵残楚帐夜闻歌
   典出:项羽垓下被围,闻楚歌而泣(《史记·项羽本纪》)。  
   作用:英雄末路之泪,与昭君之泪构成性别与命运的双重对照。

7.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灞桥:唐代送别之地(暗含折柳赠泪习俗)。  
   青袍送玉珂:寒士(青袍)送别权贵(玉珂)之屈辱,典出《诗经·小雅》"彼己之子,邦之司直"(玉珂象征位)。  
   前六句皆为历史典故,尾联突转现实,以"未抵"强调寒士之泪远胜前人,点明诗眼——身份落差带来的深刻屈辱。

2.以“是非”为题拓展,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期待精彩!
七律•是非
思齐02-天蓝蓝
浮生扰扰是非多,口舌如刀暗里磨。  
谗谤无端摧玉树,流言何日止风波。
难求慧剑斩荆棘,且向空山避网罗。  
若得心安清净地,不辞长伴白云过。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11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2
6#
发表于 2025-4-14 09:1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草悠悠 于 2025-4-14 14:37 编辑

七律-是非
思齐-小草悠悠
奸臣今古是非多,挑事生端欠琢磨。
时见朝中无静日,宛如水下涌寒波。
难圆世上欢谐梦,却怨樽前弄嘴哥
听得谗言君一笑,心怀怒气奈他何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2

帖子

33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31
7#
发表于 2025-4-14 16:14:03 | 只看该作者
诗十九第七讲作业
思齐—13焕然一新
一.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场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首名诗里用了很多典故,很动情。我辈只能仰,不可攀。
二.七律.是非
浮生未可素心违,俗事由来有是非。
不畏流言刚正立,何愁落魄友朋稀。
识人慧眼应常带,忧世诗怀莫半飞。
为使平和邻里睦,岂容宵小乱春晖。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2
8#
发表于 2025-4-14 16:57:13 | 只看该作者
思齐23-上官崔
七律.是非
红尘有爱梦常萦,富贵荣华一笑轻。
掩卷欣思今古事,凭栏遥望盛衰亭。
松凌峭壁高风颂,竹秉空心节亮生。
名利浮云遮慧眼,是非功过任人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9#
发表于 2025-4-14 21:18:01 | 只看该作者

七律·是非
五月榴红
尘世攘攘如海般,无风亦可起波澜。
昨传猛虎行街上,今说曾参惹事端。
好弄是非随处易,欲分清白一时难。
心中唯有莲花在,纵陷淤泥不屑看。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8
10#
发表于 2025-4-15 03:31:1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研修班第七讲作业:
思齐29-怀谷
1.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用典情况
泪【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xiàn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分析:李商隐的《泪》这首诗的用典情况。首先,诗题是“泪”,但全诗没有直接提到“泪”字,其次通过六个历史典故来表现不同种类的悲伤之泪,最后两句点出诗人自身的感受。
第一句“永巷长年怨绮罗”中的“永巷”指的是汉代宫中囚禁宫女的地方,这里用了汉武帝囚禁戚夫人的典故,表现失宠宫女的哀怨之泪。
第二句“离情终日思风波”可能化用了江淹《别赋》的意境,描绘思妇离别之情,担心远行人的风波。这里用了《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句子,但更直接的是江淹的《别赋》。
第三句“湘江竹上痕无限”显然引用了湘妃竹的传说,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泪洒竹上形成斑竹。
第四句“岘首碑前洒几多”涉及羊祜的典故,他在岘山去世后,百姓建碑纪念,望碑流泪。这里表达对先贤的怀念之泪。
第五句“人去紫台秋入塞”用王昭君出塞的典故,紫台指皇宫,昭君离开皇宫远嫁匈奴,杜甫的诗也有提及。引用了杜甫的《咏怀古迹》。
第六句“兵残楚帐夜闻歌”讲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与虞姬诀别的悲壮场景。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
最后两句“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对比前六种历史之泪,指出诗人作为寒士送别达官贵人的屈辱之泪更为深刻。这里“青袍”指低级官员,“玉珂”指贵人,结合李商隐的仕途经历,表达身世之感。
李商隐的《泪》是一首以“泪 ”为题的诗,其用典之精妙,堪称古典诗词用典典范。

2.以“是非”为题拓展,成七律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七律·是非吟
浮云聚散本无端,沧浪翻腾起浊澜。
巷陌纷纭迷眼慧,庙堂明灭惑心安。
青编未必裁公义,黄阁何曾辨伪奸。
莫道群言千古事,半随流水半随烟。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06:28 , Processed in 0.1318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