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37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思齐组第三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1151

帖子

4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0: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级班七律第3讲,还是找朋友或者同学的一首诗做详细点评,不过杜绝与上周的雷同,切记。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沙发
发表于 2025-3-13 04:46: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五月榴红 于 2025-3-13 05:18 编辑

  七律· 游八岭坑古道
五月榴红

千重峻岭倦飞禽,古道尚存于至今。
危磴随云盘峭壁,清流伴客出丛林。
试看桥上棠风荡,犹似山间进士临。
敬仰前贤碑石在,不由觅句暂低吟。(义乌八岭古道是清朝进士王芳出资修建的)
点评:主题明确,脉络清晰。
中二2212,2221。
尾联前分句还可再斟酌。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62

帖子

33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31
板凳
发表于 2025-3-13 21:1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焕然一新2018 于 2025-3-13 21:20 编辑

诗十九高级班第三讲作业
思齐13—焕然一新
五律.家乡美
处处田园好,家乡格外亲。
青山强体魄,绿水壮精神。
四野花如海,三冬暖似春。
终年宜动植,日日是良辰。
解析:自以为是一首比较成功的诗。
起.承.转.合清晰,意脉紧密连贯。
首联破题,颔联紧接首联,虚写,大气。颈联紧接颔联,实写,很美。合句上分句很好的呼应了前六句,下分句水到渠成。诗尽情未尽。就是整首诗显得浅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2
地板
发表于 2025-3-13 21:4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思齐22-闲居
梨花漫卷舞长空,淡影飘扬满涧穹。
碎玉生寒欺老树,银绒失意挂疏桐。
悄临大地万方静,轻落亭台一点融。
独倚轩窗寻雅韵,白头共雪沐琼风。

这首诗
主题明确,用一东的韵
格式正确平仄合理

用梨花 淡影 碎玉 银绒 来形容雪花雪粒快慢纷飞有点多而乱。无声无息,安静的飘落静静的融化前三句写看到的雪的样子和落在树上房上地上,最后一句引发对雪的感慨。
起承转合不太明显没有起到承接深入扩展
。没有用典,中间两句对子还算工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0

帖子

7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2
5#
发表于 2025-3-14 17:20:25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游丽水古堰画乡
五月榴红
秋到江边桂正浓,先贤崇尚蔚成风。
樟阴清代文昌阁,碑刻南朝司马功。
堰坝河渠千载后,波光山影一图中。
谁知胜地酣游际,客舫相催欲向东。

喜上眉梢 试评:这是一首游记诗,首联景起,点明时间地点,在秋天桂花浓郁飘香的丽水古堰上崇拜先贤,颔联和颈联写文昌阁景区纪念南朝詹姓和南姓两司马,建造的水利工程堰坝河渠,千年后的今天,如今是青山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好似一副秀美的山水画卷。尾联入情 感叹有谁知道这么美丽的旅游好地方呢!真是让人留恋忘返,在船主或同伴的催促下才依依不舍踏向东边归家的方向。
这首诗中心明确,格律正确,对仗也算工整,章法和炼字也到位。由于我初学,水平也有限,还请老师评阅指点。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9

帖子

31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2
6#
发表于 2025-3-14 22:03: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咏公鸡
思齐~人淡如菊
头顶红冠脖子昂,身穿彩服嗓音长。
幽居黑屋知星斗,拍打苍穹叫太阳。
世界风云他不管,千年任务是担当。
桃花源里大哥大,修竹林中小凤凰。

自评
首联写公鸡的模样和嗓子,
第二联写公鸡通灵,也有不为人去认真思考的本领,因为一切都很自然,却是它不一般的地方。
第三联,写他啥都不管,一心一心认真打鸣,
尾朕,写公鸡也风流潇洒。
缺点,后面没有拔高诗意
整首诗多是大白话,对仗不够工整。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3

帖子

12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1
7#
发表于 2025-3-14 22:32:37 | 只看该作者
七律•咏竹
不计贫腴个叶长,青枝郁郁向穹蒼。
虚心铸就高风劲,韧骨矜成血气刚。
意笃寒梅迎凛冽,情牵翠栢任炎凉。
约来墨客分襟坐,流水高山醉羽觞。

这首七律《咏竹》以竹为主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与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竹子高风亮节、坚韧不拔的赞美之情。以下从结构、谋篇及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进行点评:

1. 结构
全诗遵循七律的格式,共八句,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平仄对仗工整。首联点题,描绘竹子的外在形态;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深入,通过拟人手法表现竹子的内在品格;尾联则以竹为媒介,抒发作者与墨客共赏自然之美的情怀。整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 谋篇
- **首联**:“不计贫腴个叶长,青枝郁郁向穹蒼。”开篇即点明竹子的生长环境与形态,突出其不择地而生、枝叶繁茂的特点,为全诗奠定基调。
- **颔联**:“虚心铸就高风劲,韧骨矜成血气刚。”通过“虚心”与“韧骨”两个意象,表现竹子的内在品格,既虚心谦逊,又坚韧刚强。
- **颈联**:“意笃寒梅迎凛冽,情牵翠栢任炎凉。”将竹与寒梅、翠柏并提,进一步烘托竹子的高洁与坚韧,赋予其人格化的情感。
- **尾联**:“约来墨客分襟坐,流水高山醉羽觞。”以竹为媒介,抒发作者与友人共赏自然、畅谈人生的雅趣,结尾含蓄隽永,余韵悠长。

3. 修辞手法
- **拟人**:全诗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虚心”“韧骨”“意笃”“情牵”等,赋予竹子以人的品格与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 **对仗**: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如“虚心”对“韧骨”,“高风劲”对“血气刚”,“意笃”对“情牵”,“寒梅”对“翠柏”,既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又深化了主题。
- **象征**:竹子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寒梅与翠柏则象征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幅高风亮节的画卷。
- **用典**:尾联“流水高山”化用《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暗喻知音相惜、志趣相投的情怀。

总结
这首七律以竹为主题,通过严谨的结构、巧妙的谋篇与丰富的修辞手法,既描绘了竹子的外在形态,又深入挖掘了其内在品格,表达了作者对竹子高洁坚韧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佳作。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5

帖子

207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9
8#
发表于 2025-3-15 22:05: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高级班第三讲思齐副组—竹轩小筑作业
友人诗
【七律】疫后·以后


虎年未展虎雄风,镇日惶惶郁闷中。
何异锦鳞频缺水,直如哀鸟每惊弓。
历经劫难番番苦,始悟修为路路通。
揭过从前谈以后,一张笑脸比花红

评诗友诗:此诗符合格律。
首联写虎年的不如意,这不如意来自疫情。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写怎样的不如意。这联用的修辞方式是拟人和比喻。龙失于水很困顿,无法施展。人如惊弓之鸟一样,处处小心躲藏。
颈联写遇到困难怎样对待的态度。
尾联前分句起到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后分句没有起到升华的作用,有些平淡。
这首律诗里重复的字有些多。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5

帖子

7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8
9#
发表于 2025-3-16 08:16: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
思齐—爱追梦
七律 初冬枫树
文/若惜
落叶纷纷几万重,凄零一片意相通。
争燃烈火皆迷梦,添彩云霞尽入瞳。
倒影婆娑增韵味,飞声清脆助诗功。
初冬犹有枫林趣,有幸留连咏不同。
点评:
整体符合七律的格律规范,颔联和颈联对仗较为工整。不过,语言上稍显华丽雕琢,可能会让诗句略显晦涩,比如“争燃烈火皆迷梦”中“皆迷梦”的表述相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98
10#
发表于 2025-3-16 10:06:0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诗十九研修班第三讲作业
思齐29-怀谷
七律·三一五有感
曝光假货惹人惊,百姓蒙羞怒气盈。
监管如何能起效,商知咫尺欲思明。
重拳直捣尘心尽,铁腕长驱暗处清。
愿得轻松消费日,真诚服务是民生。
怀谷简评:
一、主题。紧扣"打假维权"时代命题,以"曝光假货"为切入点,构建"愤怒-反思-期许"的三段式主题架构。尾联"真诚服务是民生"升华至社会治理高度。
二、用韵。采用平水韵下平八庚韵部惊盈清生韵脚贯通,符合押韵规则。
三、格律。平仄基本合律(首句仄起平收),对仗工整处如"重拳直捣"对"铁腕长驱","尘心尽"对"暗处清"。
四、章法。遵循@起承转合”传统章法,首联“曝光-蒙羞”起兴,颔联“监管-商知”承接,颈联“重拳-铁腕”转折,尾联“消费日-民生”合拢。
五、句意。意象选择精准,"尘心尽"喻造假欲望,"暗处清"状治理效果,具象化抽象概念。
六、练字。捣字有力,驱字显势。蔽字若用"障"更合平仄。
七、整体意境。形成乌云压城-雷霆万钧-霁月光风的意境演变,符合沉郁顿挫的风格。
需改进的地方:转联可增设"转"的过渡句,如"昔年市井赝品横"勾连古今,使"转"部更自然。尾联宜用"结"的余韵手法,如"但使诚光昭日月"以景结情。尾句用"童叟无欺"典故,作"童叟欢颜市井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06:18 , Processed in 0.1191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