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5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九期高级班采薇组第三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774

主题

1151

帖子

43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20:5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级班七律第3讲,还是找朋友或者同学的一首诗做详细点评,不过杜绝与上周的雷同,切记。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4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2
沙发
发表于 2025-3-11 07:2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月月 于 2025-3-12 12:16 编辑

第三讲作业
采薇03-挽清风

七律 长春观/红藕
晴光乍泄引游人,相约登高醉暖春。
极目朦胧山叠影,悦心澄澈水无尘。
亭台几座遥呼应,鸡鸭成群自朴淳。
可憾桃花尤未放,含苞夹道乐为邻。

挽清风浅评:
首句总述而后以目所及为脉络展开,山,水,亭,鸡鸭等物像由远至近,刻画生动。
中二联对仗可。
鸡蛋挑骨头,结句可以进一步提升主题。
好作品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8
板凳
发表于 2025-3-12 11:25:15 | 只看该作者
采薇16-心雨绵绵

七律雾
碧水青山隐约中,烟波生处断苍穹。
千般景物皆难辩,万里江河暂碍通。
归计茫茫无可测,征途漫漫几时终。
迷芒驿路飘零客,独倚高楼待晓风。
本诗立意尚可,文词还是欠佳,造成句子不通。再有就是诗脉不畅,不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很凌乱。
首句,下句承接不好,承接就要有力,最好是有递进关系。
一道烟波起水中,轻舒漫卷染苍穹。
这样可好?
颔联,上句尚可,碍通不通。
颈联,无可/几时词性不对
尾联,迷芒驿路/归计茫茫类似没有打开局面。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6

帖子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地板
发表于 2025-3-12 14:32:3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
采薇09-小絮絮
五律·踏青
文/小絮絮
邀友岭头行,遥看碧草生。
繁花迎客笑,幽鸟隔林鸣。
绿水添诗兴,浮云伴晚晴。
游心犹未尽,不觉月华明。

自评: 破题精准,首字平仄比例6:2比例失调,韵脚阴阳比例4:1比例失调。整首诗脉络通畅,主题分明,中二联对仗工整,作者通过踏青,描绘了“小草”、“花”、“幽鸟”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诗中“绿水添诗兴,浮云伴晚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又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尾联“游心犹未尽,不觉月华明”则含蓄地传达了流连忘返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遣词造句可以在凝炼些。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6

帖子

4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8
5#
发表于 2025-3-13 07:49:22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千里江山图》感怀
文/宇斯
少年希孟才情溢,泼墨挥毫青绿留。
叠嶂云峰悬碧涧,奔流细浪响村头。
郊原错落犬声杳,高树排连鸟语悠。
日月辛劳应有恨,江山半壁女真收。
点评:
1.立意较新颖,不单纯就画论画,另辟蹊径,点出北宋灭亡有恨,半壁江山被金人所占
2.平仄无误合理,各句首字安排不妥。
3.章法结构:四联按总分分总结构,七转八合,首联总起点明青山图为王希孟作品,颔联承接从远景到近景描写,颈联承接颔联村头,描写村庄细景,尾联第七句收结前六句同时勾联首联,点出有恨,第八句回答有恨的原因,半壁江山被女真族占领,江山再好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4.单从诗画来说此律应用有点跳脱,修辞手法不多,但写活了画面。
5.不足之处,个别词语使用不精准,产生歧义,第七转句再酌,韵字有点强凑。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1

帖子

11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8
6#
发表于 2025-3-13 14:34:29 | 只看该作者
七律·贺凉都雅韵荣获“全国优秀诗词公众号”
文/陈永革
凉都雅韵聚群贤,皴墨华清润砚田。
诗海扬帆寻妙句,词林漫步觅佳篇。
切磋砥砺情难尽,琢玉推敲意更坚。
喜获殊荣添锦绣,弘彰国粹谱新笺。

点评:
一、结构工稳,章法严谨‌

全诗严格遵循七律平仄格律,对仗工整,起承转合自然。

首联‌以“聚群贤”开篇,既点明平台汇聚人才之盛况,又以“皴墨”“润砚田”暗喻创作如丹青挥洒,赋予诗词以画面感;
颔联‌以“诗海扬帆”“词林漫步”形成空间与动态的呼应,展现创作者在诗词天地中求索的雅趣;
颈联‌由景入情,通过“切磋砥砺”“琢玉推敲”的锤炼意象,深化创作过程中的执着精神;
尾联‌以“喜获殊荣”收束,升华至弘扬国粹的使命感,使全诗格局开阔。
二、意象典雅,化典无痕‌

诗中巧妙化用传统文化意象与典故,赋予作品深厚底蕴:

“皴墨”‌原为山水画技法,此处喻指诗词创作中的细腻雕琢,暗合“砚田”的书卷气息;
“琢玉推敲”‌双关贾岛“推敲”典故与《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既强调艺术锤炼,又暗含文人相敬的雅集精神;
“谱新笺”‌以纸笺代指诗词创作,既呼应古韵,又寄托创新之志,传统与现代张力并存。
三、情感真挚,格调昂扬‌

全诗情感层层递进,由雅集之乐到求索之艰,最终归于荣誉之喜与担当之志:

“情难尽”“意更坚”‌直抒胸臆,凸显创作者的热忱与坚韧;
“添锦绣”“谱新笺”‌以锦绣喻荣誉,以新笺寓未来,既有对过往成就的珍视,又不失锐意进取的豪情;
通篇未流于俗套赞颂,而是将个体荣誉与“弘彰国粹”的文化使命勾连,彰显了诗词公众号的社会价值。
可优化建议‌
意象创新‌:部分意象如“诗海”“词林”稍显泛化,可结合“凉都”地域特色(如喀斯特地貌、三线文化等)增添独特性;
炼字精微‌:“华清润砚田”中“华清”稍显晦涩,或可调整为更直观的词汇;
情感层次‌:尾联稍显平直,若能在“喜”与“弘”之间加入些许谦逊自勉(如“岂因盛誉忘初志”),情感更显丰厚。

总之,此诗堪称一首中规中矩的庆贺之作,其严守格律的匠气与弘扬传统的立意,恰与“优秀诗词公众号”的评选精神相契合。虽在创新性与个性化表达上略有欠缺,但作为即事应景的雅题,已足见作者功底与情怀。若能在地域特色与当代语汇上进一步融合,或可更添新意。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7

帖子

13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9
7#
发表于 2025-3-13 14:49:17 | 只看该作者

采薇02-言虑
七律 春雨即事
作者: 白兰23兰草
檐角垂珠渐次斜,苔痕偷印老陶家。
悄添竹叶三分翠,暗润桃腮一抹霞。
石鼎茶烟洇旧稿,芸窗墨渍绽新芽。
闲听廊下丁冬曲,任遣东风数落花。
虑言:诗作描写细致,营造出一种雨中闲适,清幽的意境。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转入人事入情,结构清晰。尾联可当警句,点赞。不足之处,第二句老陶家,不知何指?而这一句和上下句还有主旨的联系不大。第六句墨渍绽新芽也不懂。瑕不掩玉,作者功底很高,点赞。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

帖子

216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68
8#
发表于 2025-3-13 19:19: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七律  春到鱼邱
                  文/如烟
谁染鱼邱如彩裳,花红柳绿蝶飞忙。
湖波潋滟春光满,岸芷葳蕤日影长。
偶有空筝鸣疏密,已随玉腕唱悠扬。
此情此景观无尽,沉醉东风意未央。

简评:此诗疑问开篇,是谁让鱼邱这个地方变的花红柳绿,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接着写了岸边景色,颈联的空竹显示景中人物,春光灿烂筝瑟和鸣,好一副美丽的图画。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8

帖子

12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64
9#
发表于 2025-3-16 12:14: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讲作业

手机随想
文/冬日
星移斗转换频频,闪闪银屏及子民。
点点可闻随意事,搜搜即会有情人。
谁信海角存知己,不到天涯若睦邻。
凡士若无弘大志,思思念念暮和晨。

1.立意较新颖,另辟蹊径,写现代手机的优缺点。
2.平仄无误合理,用韵正确。
3.章法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普及了,手机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不论距离多远,都能通过语音、视频、短信等方式保持联系。
信息获取迅速:通过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天气、交通等实时信息,保持与世界的连接。
提高工作效率:手机可以帮助管理日程、查看邮件、处理工作任务,使得工作更加高效。
缺点是过度娱乐化:手机中的游戏和社交媒体可能使人沉迷,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作和学业。
4.此诗律用词通俗易懂。
5.不足之处,个别词语使用流俗,不够精准,缺乏诗意,第七转句反转,警告人们手机的坏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8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6
10#
发表于 2025-3-17 11:06:43 | 只看该作者
采薇15—红梅谷
七律~更年期有怀
文/红梅谷
行逾半百体堪悲,病起更年未足奇。
偶尔潮红生面颊,时常燥热袭身肢。
惯逢意乱宵不寐,莫厌神衰齿渐危。
万象人间难为主,由它物理自然驰。

自评:
‌一、部分词汇过于直白‌,
体堪悲,未足奇,宵不寐等表述接近日常口语,缺乏古典诗词的凝练美。颈联下分句关联性不大。
‌二、情感深度:情绪单一化‌。全诗集中于对更年期症状的陈述(如“潮红”“燥热”“神衰”),情感停留在对身体衰弱的无奈,缺乏对生命阶段的深层反思。
‌三、意象选择:创新性与典型性的结合‌,意象重复且缺乏新意。
总评:这首诗的题材具有现实意义,若能在语言上更追求“诗家语”的陌生化表达,情感上从个体体验上升到对生命阶段的共情,可成为一首动人的作品。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5-5-13 06:19 , Processed in 0.1367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