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204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李径组第十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81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5 12:3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十四讲作业:
作业前先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满江红》的分析。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1元抢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3

帖子

9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1
沙发
发表于 2022-10-25 14:03:49 | 只看该作者
一、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宋代〕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在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怀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人生是短暂的,离别是寻常的也是最使人伤心的。
首句劈空而来,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集》中常有的慨叹,而在本词中强烈的直接呼喊出来,更有撼人心魄的效果。次句加厚一笔。“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是,词中所写的,不是去国千里的生离,更不是沥泣抆血的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在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止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这怎不令人“易销魂”呢?

  下片抒情。起首两句为空想之辞:到了登临之时,放眼望去尽是大好河山,不禁徒然思念起远方的友人;等到风雨吹落繁华之际,才发现春天易逝,不禁更生伤春愁情。这两句词意境开阔、辽远,表现出词人对时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复得的感慨。结句中,词人以“不如”一词转折,再次表达了自己及时享乐的思想:与其徒劳地思念远方的亲友,因风雨摇落的花朵而伤怀,不如实际一些,珍惜眼前朋友的情谊。这也是词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本词是《珠玉词》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的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消逝的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在山河风雨中寄予着对人生的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的抓住眼前的一切。这里所表现的思想,颇类似近代风靡了法国以致欧美的存在主义。本来词意是颇为颓靡的,但词人却把这种感情表现得很旷达、爽朗,可见其胸襟与识度。

二、互评:
满江红~霜降/梅朵儿
一夕寒霜,退尽了,三秋余热。庭院里、露华尽染,颓栏堆叶。丹桂方知云色冷,梧桐更觉西风烈。望长天、征雁一声声,如弦切。
寒江上,花似雪。垂暮里,萧声咽。念朱颜翠碧,不辞长别。掩卷残更香韵杳,凝眸唯有西楼月。转流年,好梦若君临,凭谁悦。

台灯评:起拍读来便不错,“一夕寒霜”,此处的夕应指一整个晚上,之后清晨“露华尽染”,
但后面“征雁一声声”通常应该是黄昏景吧?俺真没亲听过雁声,不大清楚呢。如果是暮景则跳转稍快了些。
下片垂暮萧声OK,“朱颜”指红花;“凝眸西楼月”,此处隐见思人了,“好梦若君临,凭谁悦”,
相当于全词的末1/4引入思人,"望长天"处开始暗引入作者,第3/4仍在铺垫,但与上片的进了一步,全词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9

帖子

10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36
板凳
发表于 2022-10-25 14:48:5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14讲作业:
李径20-十七

一、古诗词赏析
梦江南
清: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读解:昏鸦飞尽,我独自伫立在暮色中,到底因谁而伤?急雪一样的柳絮,飘落到香阁里,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梅花。案上,心字香已烧成灰烬,我的心也早已凉透。
赏析:第一次喜欢纳兰词,便是因为这首小令。短短27个字,饱含苦涩,道尽伤感,读来让人心疼。这首梦江南,堪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时间地点、事件情节、人物动态、景物描摹、情感宣泄,皆在其中,结句更是一语双关。小词尽得含蓄婉约,字字含情,实在精妙至极,亦情深至极。

二、互评
满江红 感怀
文/台灯
渐坠斜阳,云天染、群山沉寂。雁南飞、西风正紧,暮纱如织。岭上已多枫叶落,眸间漫有相思积。念卿远、惆怅伫亭前,空追忆。
秋凉起,天将黑。愁怀满,谁横笛?对他乡月色,心情难拾。一种相思千里遥,梦空应展双飞翼。方此时、一曲欲销魂,迎风立。

读解:斜阳渐西沉,云天染上了一抹霞色,群山沉寂。西风紧,雁南飞,暮色如纱。放眼望去,山岭上飘落着很多红红的枫叶,瞬间,相思被勾起。想起远方的那个她,是不是也如我这般惆怅,独自伫立立亭前追忆往事……秋凉渐起,天色将黑。入耳,谁在吹笛?遥对着他乡月色,这怀满满的愁啊,难以收拾。我与她相隔千里,惟有遥遥思念,在梦中相见吧。此刻,听(写)一曲销魂,独立在风中。

浅评:问好台灯!此一首为见景抒情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思人,睹红叶而起相思,思卿的同时亦表达了客在他乡的孤寂之情。作品脉络清晰,词味清逸,深情可见。起拍、歇拍、过片、煞尾的处理都见功底,赞!犹喜上片。
商榷之处:上结一个“空追忆”启的非常好,过片,作者对追忆内容做了跳跃处理,直接回到现实,来写时空、听觉、视觉、感觉,这样处理也很棒的。只是,下来的七字句“一种相思千里遥”又写到了相思,其实上片已经写的很足了。这样便使得内容有了些些重复。试想:或者在过片那给一拍追忆内容,或者给那个七字句重新添加内容,是否可以改观一下呢?个见,可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

帖子

7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6
地板
发表于 2022-10-25 14:5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细雨微尘 于 2022-10-25 15:00 编辑

词研李径组-细雨微尘第十四讲作业
一、阅读简析古诗文

齐天乐·蟋蟀
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二、互评

满江红.秋日有怀
文/温婉
又至清秋、云漠漠、汀州独步。抬眼望、满川烟草、半山寒露。雁影已随平野尽、帆归还共江波去。倚西风、惆怅几回看,愁如许。
嗟岁月,堪将误。追尘事,无端负。想绮窗今夜,与谁凝伫?落叶门前行客踏,篱花院后无人顾。问何时、旧梦可重温,齐眉举。

微尘试评:问好温婉同窗
这是一首在秋天怀人之作。上片景写,下片抒情感怀。格律无误,布局合理,用语流畅。
上片起拍直接点名季节(清秋),地点(汀州),人物(隐藏主语我)行为(独步)。第二拍接着叙述其行为(抬望眼)所见(满川烟草,半山寒露)。(雁影已随平野尽,帆归还共江波去)这两处的景写都是句中的合开,给人的感觉比较空寂,幽远。(倚西风、惆怅几回看,愁如许)倚字需要有物体作为支撑,西风怎么倚。愁如许总结前文引起下文
下片直接感怀,两个三字句形成扇面对,(嗟岁月,堪将误。追尘事,无端误)补充上片的愁如许。这两拍在表意上取其一即可,首先“追尘事,无端负”对前面“嗟岁月,堪将误”没有对情感有增强的效果,两者之间是一种平行的状态,稍显的平淡些。
“想绮窗今夜,与谁凝伫”用设问的形式虚写一笔,拓开词境,但前文两个三三句的表意已经交代的非常清楚,这个设问形同虚设。
后面的两个七言句“落叶门前行客踏,篱花院后无人顾”用门前落叶经常被过往的行人踩踏,院后的篱花却无人照顾关怀形成对比,加强对主题与内心感慨的渲染。(问何时、旧梦重温,齐眉举)。最后的这句独白,是自问,由于前文缺乏铺垫,导致这句结的乏力无味。以上皆是一家之语,难免会有不同见解,不对之处,还望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

帖子

22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64
5#
发表于 2022-10-25 16:49: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期第十四讲作业
文/李径10—梅朵儿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译文:淡淡的秋风,将梧桐的叶子吹落了,新酿的美酒容易使人沉醉,在温馨的小窗里睡了很久。醒来时紫薇花和朱瑾花都已经掉谢了 ,斜阳静静地照在栏杆上。这是燕子欲回南方的时节,镶了银光的屏风昨夜里已经有微微的凉意。
简析:晏殊的词一向有着闲雅的风格,华贵的气象。这首《清平乐》也不例外。上片通过金风,梧桐,绿酒,小窗等意象,交代了时间,地点,并营造了一个淡淡的清愁场景。
下片接着说目之所及,朱瑾紫薇都落了,只有斜阳照在栏杆上,这里暗示了繁华的逝去,斜阳也有曲尽怀人的含义。紧接着说燕子欲归,银屏微凉都映衬着岁月更迭,时光流逝,作者运用精细的笔触和娴雅的情调,写出了一个富贵文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淡淡忧伤。没有深愁疾苦,却是牵动人心。


《满江红辛弃疾》
李径15-袁守一
义战胡尘,沙场上、披坚执戟。当此际、纵鸣孤掌,难擒凶逆。千里江山犹黑墨,五湖风月无魂魄。荡胸意、举剑破乌云,长天碧。
悲黍米,芹献出。丹心表,陈兵策。奈南飞鸿雁,不思中国。归去瓢泉随鹤隐,闲栽杨柳乘阴息。怎能忘、添壑北遗民,祛仇敌。

解读:凭意气风发,抗击金人 ,在沙场上,穿起盔甲 手执长枪。那时候 孤掌难鸣,难以击败凶残的对手。举国上下一片漆黑,朝野群臣没有齐心合力的主张。一腔热血在胸中激荡,举起长剑挥破乌云,只看见蓝蓝的天。
他怜悯百姓生活,上奏《美芹十轮》,深表丹心,也向朝廷进献兵策。奈何南飞的大雁,不思恋故土。于是只好像灰鹤一样过起了隐居生活,栽杨种柳享受余荫,可是又怎能忘记北宋的遗民们,对仇敌的胆怯。

简评:这是一篇缅怀南宋爱国词人和名将辛弃疾的词作,全词语句流畅,衔接紧密,对偶和领字都驾驭的恰当到位,格律无误,点赞!
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意气风发 ,奈何朝廷软弱无能,一腔热血没有用武之地。下片罗列了一些功绩,最终还是没有得到重用,过起了隐居生活。但还是担心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总的来说感觉层次不太分明,没有突出主题思想,只是记录了平生的事迹。还应该加入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不然感觉平铺直叙了。纯属个见不一定对,期待补刀老师定夺。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70

帖子

42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8
6#
发表于 2022-10-25 17:54: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李径组第十四讲作业
李径05-子夜茉莉

一、解读例词

《临江仙·离果州作》
宋代:陆游
鸠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同。论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帽柳桥风。

解读:
《临江仙·离果州作》是由陆游所创作的,这词上以写景开始以抒情结尾,下以抒情开始以景结尾。
上片首拍兴起,对仗,班鸠来了,春雨绵绵,处处新绿,燕子衔泥筑巢,花谢了,片片残红。用雨、班鸠、燕子残红一系列物象奠定感情基调,从侧面表达了春暮引起的愁绪。二拍情景交融,带出人物,春光与美人一样,暗愉年华老去。歇拍照应主题,春将去,人将去,心里自是空落落的,而分别的时候来到了,去也匆匆。
下片转情,对仗!以为真情容易写,哪知道怨意却难以言表。用拟人手法形容二人缘尽了。结拍景结,合题。只有月儿依旧在花廊庭院徘徊,我走在柳荫满遮的桥头,风儿灌满了我帽子,更加重了我愁绪。典型的上景下情,篇小而意深。


点评楼上百合姐姐的《满江红 》
鉴于时事,我就不复制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问好百合姐姐!
主题是时事播报呀!这种题材想出彩难呀!适合地方组织征稿需要。
上片首拍兴起,点明季节,所以这个深秋时候就多余了,因为云淡风轻,南飞雁却是秋天的景致呀!二拍,神州与山河又意重了。这两四字句尽量对偶哈!三拍对仗。但这一拍与上似乎衔接不上。歇拍看将来可斟酌下,一直是这样的,不用等将来。
下片首拍勋业后,这是回忆呀!不过一下转得大了。三字句用得可以!二拍这廉政机关也是一直有的,与主题关系不大哈!一直有这个机关不是?三拍对仗!结拍可以!若用景结才美!姐姐的爱国情操跃然纸上,佩报!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0

帖子

207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76
7#
发表于 2022-10-25 21:57:01 | 只看该作者

李径25-水榭听香第14讲作业
一、古诗词阅读分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翻译: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赏析:
上片写军容的威武雄壮。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兴致勃勃,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当他睡觉一梦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四面八方的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角”,古代军队的乐器,如同今天的军号,有竹、铜、牛角等制品。三、四、五句写许多义军都分到了烤熟的牛肉,乐队在边塞演奏起悲壮苍凉的军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全副武装、准备战斗的部队。古代有一种牛名叫“八百里驳”。“八百里”,这里代指牛。“麾下”,即部下。“炙”,这里是指烤熟的牛肉。古代的一种瑟有五十弦,这里的“五十弦”,代指各种军乐器。
下片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作”,与下面的“如”字是一个意思。“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三国时代,有这样的故事: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刘备发觉这个阴谋后,便从宴会上逃出。蔡瑁去追赶他,当时他所乘的马名叫的卢。在他骑马渡襄阳城西檀溪水时,的卢溺在水中,走不出来。刘备非常着急地说:“的卢,今天有生命危险呵,应当努力!”于是,的卢马一跃三丈,渡过溪水,转危为安。“马作的卢”,是说战士所骑的马,都象的卢马一样好。“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意思是说:可惜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这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壮志豪情,能够代表作者的豪放风格。
二、作业互评
满江红
李径18~莫愁
瑞雪盈门,竹叶绿,梅花香至,门厅处,炮声隆重,火烟朦媚。数缕冷风吹断雾,尽将楼舍归眸醉,顾回复,今岁拥荣华,难离弃。
平步上,青云志。家似宝,岗如智,如鱼得水滑,鹭飞鱼喜,岁月区区成惠例,平生幸得青云紫。踏步走,总有凯歌吟,偷闲美。
问好莫愁!这首满江红上片写新年将至,瑞雪盈门,梅花飘香,爆竹声声,一片祥和景象。下片写自己在这个时候的感受,生活工作都顺利,岁月静好。整体上能按照要求完成,但是很多字词还可以再斟酌,像:“炮声隆重”“朦媚”“眸醉”等词。另外口语化比较严重,像“家似宝,岗如智”等等。“青云”出现了两次。满江红确实不太好写,这次作业我自己也没有写好。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8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4
8#
发表于 2022-10-26 12:07:41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十四讲作业
李径17——百合
一、古诗词赏析
满江红  暮春
宋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解读
《满江红·暮春》一首十分委婉缠绵的伤春相思词,写一位空闺女子怀念情人而又羞涩难言的情绪状态,逼近婉约派词人秦观的风调。擅长于写豪壮沉郁之词,能以似水柔情写女子的相思怨别。
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也是长调最常用的章法。既属常见常用、那么易陷于窠臼,但是仔细体味该词,既不落俗套,又有新特点,委婉,但不绵软;细腻,但不平板。
上阕写这女子眼中的暮春景象。这样写,不仅为下阕抒情作好了铺垫,而且已暗蓄着红颜难久而年华虚度的悲愁。起韵点明时间地点,情韵含藏。如“家住江南”,看来不过点明地点,却能突出这是一位比之塞北女子更娇柔的江南女子的哀怨。为下文写景著力,却以一个“又”字传神,表明不止一次独自度过暮春的寂寞和哀怨,使往年暮春的心情被其调动起来。以下一气贯注,铺写残春凋零景象,也于景中含情。“如今的花径里已经狼藉不堪了。“红粉”两句,接前风雨而来,实描花落水流红的残春景象,和绿意渐浓、园林寂寞的风光。其中的一“暗”字,一“渐”字,如钝刀割肉,拉长了感觉的时间,令人想见她饱受煎熬的时间很长。除了写出时光的流转之外,在古典词的传统语境里,还有一定的象征意味,象征着青春羌貌的流失。特别是作者用“红粉”一词时,花落所隐含的美人衰老无华的意思更明显。“算年年”以下数语,拈出刺桐一花,以作补充,变泛论为实说。用一“算”字,总束暮春风光,并举出很少入词的暮春刺桐花落,来表明春光的不再,天气的转暖。“寒无力”三字,颇为生新惹目,自是“骨”之所在。寒,谓花朵瘦弱。故无力附枝,只得随风飘落,不而清阴绿叶之盛壮,若得以耀威于枝头。寒花与密叶之比较,亦可使人联想倘能结合作者的处境、心绪而谓其隐含君子失意与小人得势之喻,似非无稽。这样残春景象,在他有点有面的描写中,被收拾无遗,而这位江南女子的伤春之情,也已经从中沁出。就章法而论,此处隐含的比喻,则是由上阕写景转入下阕抒情的过渡,唯其含而能隐,故尤耐人寻味。
下阕在此描写的基础上,写她的孤寂和苦闷,羞涩和矜持,把一个含羞含情的年轻女子的相思情愫,刻画得体贴入微,美轮美夹;换头的“静”宁,承上启下,既指芳花凋零之后的寂静,也写情人不在的孤寂。因为难以忍受这过度的“静”,所以她“相忆”远方的游子,可是在“相忆”之始,她己感觉“相忆”的徒劳——“空”于是明证,正像上阕起韵的“又”字一样,这里的“空”字,也很能含蓄传恨。然而这无尽的闲愁。这带有幽怨的相思,依然是“无说处”的。以下就“无说处”转写作者的羞涩和种持。这满怀的闲愁,只能深藏在心中,不仅不能对伊人说。对别人说,而且还生怕流莺乳燕知道。这里,在她极度的羞涩和矜持中,似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这段感情是不能为外人所窥破的,是非同寻常的。由是,她只好自己隐忍着,在情感的苦汁里泡得透湿。“尺素”以下,由眼前所感苦境,转入对于游子的痴情等待中去。言其既得不到伊人的一封信,也不知道伊人如今身在何方。以“彩云”这一美好的称谓指称对方,表明了她的痴迷未减,以“依旧”来暗怨游子的薄幸,一直未告诉她自己的行踪。这一痴一怨,与前文相亿而无说处一样,表明她的内心充满着惶惑和矛盾,欲爱不得,欲罢不能。结韵虽然把她内在情愫化为情蕴饱满的形象,所传达的感情也如此充满了矛盾:她羞亡层楼,怕见平芜,却又倩不自禁,登楼远望。

二、互评
满江红秋荷
李径05—子夜茉莉
自露初沾,长陂静,水风萧索。凝眸去、叶衰枝折,香消花落。几许堪嗟秋暮后。三千同忆清波濯。想此际、已是近黄昏,云天邈。
芳华老,浑不觉。当别离, 还求索。料来年新发,镜湖重约。再续红情同予着,聊将碧影于鸣鹤。君记否、 兴尽晚回舟,何其乐。

百合试评:问好师妹!这首是写秋天荷花衰败之作。上景下情,上片写残花败落的景象,下片见景抒情。格律韵部准确无误。脉络清晰,尾联景结很有余味。赞!要说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就是秋暮后,清波濯不对偶哦,浑不觉,怎么会浑不觉呢?感觉已是近黄昏,云天邈,画蛇添足了,凝眸处要比回眸去好的。总体来说写的好!学习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8

帖子

32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1
9#
发表于 2022-10-26 15: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坐门前 于 2022-10-26 15:15 编辑

词研一第十四讲作业
李径01-闲坐门前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宋代〕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1、翻译:盛开的杏花就如裁剪好的薄薄的绸缎,层层叠叠地有好几重,而色彩更犹如涂抹均匀的胭脂。如果做成漂亮的衣服,艳丽的色彩与四溢的香气融和在一起,肯定能羞煞那些带着珠蕊的漂亮女孩子。风雨无情,几番过后,杏花很快就会凋谢了。面对闲院这种凄凉的场景,心里如何不愁苦?几番飘零后,就到了暮春时节。
    离愁别恨重重,有谁能寄?这一双双飞燕什么时候能懂人的言语呢。相隔天高地远,万水千山,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可是除去以前的梦里偶尔曾去过,而现在呢?连梦也很少去了。

2、赏析:上阙作者极力描写杏花的美丽,用比喻的手法,把朵朵成片的杏花比作“冰绡”
,把杏色比作“胭脂”,然后用对比是手法,突出其“新样靓妆,艳溢香融 ”能羞杀“宫女”,“宫”字暗示作者以前的生活。写到此,作者的文笔一转,极力描写“无情风雨”对杏花的摧残,一系列“凋零、 愁苦、凄凉”突出杏花悲惨的命运,暗示自己的身世。
    下阙作者直抒自己的离愁别恨,“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以双燕衬托自己的孤单寂寞。然后作者层层递进,一步步把自己离开自己故宫,偶尔梦中才得以回去的愁苦甚至绝望的情形渲染出来。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盛开的杏花与自己心情做对比,突出身世变化给自己心态带来的变化。结构上景下情,以花喻人,情感真挚。

二、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满江红》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记住是读解不是赏析,别净说好听的。

满江红
文/十七
时值霜降,小城防疫形式严峻,余虽一介书生,此于包联小区值守三载,不曾懈怠,向晚犹寒,感作。

暮色沉沉,风烟晚、乱云千叠。长天寂、归鸦数点,将声啼彻。木叶萧疏寒骤起,生涯寥落心犹切。路人稀,行色渐匆匆,愁时节。
逢疫疬,期无竭。防控急,难消歇。算年来踪迹,几回星月。但使青囊施妙手,红尘安暖常欢惬。待春归、花海恣逍遥,裳如雪。

点评:问候十七同学。词的主题是防疫,写法上,作者用的是上景下情、比较稳妥的一种写作方式。总的来说,作者写的非常不错,作者没有把词写成老干体,值得点赞。不过,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上阙的景有些“过”了。也许作者想用景的“凄清”来衬托下阙疫情的无奈,不过,细读下阙,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抒情的重点不是写疫情带来的灾难,而是“青囊施妙手,红尘安暖常欢惬”,如此,上阙的景就过于寂寥凄清了,缺少了一种隐藏的生机。要知道作者在结句是“待春归、花海恣逍遥,裳如雪”,恰恰包含着期待和生机。正因为如此,上阙有些词就值得再推敲,比如起拍“暮色沉沉,风烟晚、乱云千叠”,“风烟”与“乱云”意象有些近,没拉开,“乱云千叠”有些过了,作者并没有暗示是阴天,不如换成其他意象。接下来的两拍更是把沉沉的暮色描写到了极致,甚至让人联想到灾难的到来。读序言,写的是坚守,所以上阙的景“过”了。
下阙写疫情防控情况,总体上不错,没什么可多说的。结句是展望未来,充满希望。整首词的结构是:现在(景)-过去(事)-将来(情),非常合理。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

帖子

1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8
10#
发表于 2022-10-26 17:02:0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词研一第十四讲作业:
李径30-清荧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宋  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译文:纱窗上映了一个人影。是谁来折花枝呢?想必也是爱花之人,想折就折吧,却不知道他要送给哪家姑娘。
轻轻告诉折花人:在檐牙边的那一枝最好看。折的时候手抬高一点点折,要把花斜插在鬓边最合适、最有韵味。

简析:上片以纱窗人影,猜是来折花的,从最初的“防护”到“同意”做了心里描写。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意。
下片承接上片,教折花人怎么折,折哪一枝,怎么戴,戴在哪去描述。
侧重说明词人是爱花之人,也是爱美之人。对家里的花了如指掌,也深怕折花人不懂而糟蹋其它的花枝。
通首皆用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词中重复七次用“折”字,增强了语言的唯美。

满江红•秋怀
李径12-无关风月
又是年来风凛冽,秋声切切。单衣冷,小楼孤寂,凋零枯叶。数载红尘成一梦,几多世事堪凉血。自回首,年少爱诗词,云天阔。
心淡泊,如白雪。终落得,金钱缺。将闲愁旧曲,赋梅花阕。莫怨人间多俗众,只因我辈留高洁。叹迷茫,浊酒正斟来,窗前月。

译文:又到一年秋风凛冽,秋声切切。小楼孤独寂寞,枯叶凋零,更觉凄冷。多少年的红尘如同一个梦,多少人情世故的炎凉。回想过去,幸好年轻时爱好诗词,就像云天那么辽阔。
心性恬淡,似白雪般高雅。却落得贫穷撩到的下场。唯将忧愁,授予梅花曲陈述。不要去埋怨世人的庸俗,只怨自己孤高不入流。正迷茫间,斟来浊酒,与月同饮。

清荧浅评:问好风月同学£小词主题《秋怀》依正格起拍第四字的逗号呢?偷吃可不是好习惯啊。格律句式无误,布局不严谨,行文有点乱,标点也有错误。
起拍点明时间,用“凛冽”形容秋风有些过了。
第二拍接秋声带出了景的凌乱。句子也跟着凌乱。
第三拍以秋的“冷”感怀红尘如梦,世态炎凉,对偶做得挺好,点赞。
歇拍感怀延续,好在年少的爱好可以寄托失意。两个七字句已经感怀了“自回首”是否多余了。"云天阔",跟"年少爱诗词"不太紧密;
换头句的扇面对有些矛盾,前者是高尚的情操,后者却埋怨贫穷。"金钱缺"直白了,我也缺呢,这可咋办?
中间两拍借梅花说自己的孤傲清高。
结拍好像又砸前两句的脚了。既然那么清高,怎么会迷茫?"浊酒正斟来、窗前月“,这中间衔接的不是很畅。
一家之词有过之处请风月小哥哥见解。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12-22 10:17 , Processed in 0.1259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