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435|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组第二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40

主题

368

帖子

58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75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8: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舞倾城 于 2024-4-30 08:58 编辑

古典词研三期浥尘15-倾城第二讲作业:
根据本讲的词牌解析,对证修改上周自己对词牌《清商怨》的分析。
深读了讲义,个人理解分析的比较全面,未有需要修改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1.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赏析。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倾城赏析: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月初七”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有关。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如九与五是重要的数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万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后来经过历史演变,特别是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以后,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 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与七夕有关的诗词,最早大概要追溯到两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之十,《迢迢牵牛星》,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最后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古流传。他们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这首诗着重是对织女的描写。曹丕的《燕歌行二首》之一中,也有对牛郎织女的描写,其中最后一句“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首诗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感情真挚缠绵。到宋代和唐代,以这一话题写诗填词的文人就有很多了。比如:唐代的崔颢,白居易,杜牧等,宋代的苏轼,欧阳修,张先,柳永等。都曾吟咏过,虽然遣词造句各不相同,但都围绕着“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声情皆比较哀婉。而秦观这首词可谓是别开生面,立意高远。
起拍先用两个四字对偶句,轻盈的云彩变幻着各种形状,流星传递着相思的忧怨,两个句子都应用了拟人修辞,增加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巧”与“恨”也是人间七巧节的主题。望着遥远的银河,今夜我一个人默默的渡过。接下来,词人没有顺延下去,写自己的悲伤,而是宕开一笔,写天上双星,一对久别的情侣重逢在今夜金风玉露之时,依偎在银河之畔,这就已经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金风玉露”引用李高隐诗中的句子。两种皆不染俗尘之物,这里也暗指这样的爱情高尚,冰清玉洁。
下片换头,同样是两个四字对偶句,这首词的上下承转非常明显,不粘不脱,换头接上片最后一句,开始从大处落手,赞叹他们的爱情,换头从细处入手,写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柔情,像悠悠无声的流水,那样温柔缠绵,这里又似有回扣上片银汉迢迢这句,谁承想,欢乐的时光竟是这样短暂,才相见就分离,如梦一般的倏然而逝。对偶句后转写分别后各自离去的情景,无限惜别之情,不忍看当初以鹊桥相会如今却仍然在这桥上踏上归路。其中的恋恋不舍,辛酸苦楚大概只有经过荡气回肠的人才明白。同样的,作者没有哀婉下去,而是似平地起惊雷,写下千古名句,给后代无数分离的恋人们无限的精神食粮。为世人留下了正确的爱情观,和崇高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只有经受得住分离的考验,才能守到春暖花开之时。纵是天各一方又何妨,也比得上终日庸俗的朝夕相伴强得多。
爱,原来竟是如此简单不需要理由。总以为爱情是非常难得的东西,非得要跋山涉水,历尽沧桑才能得到。看了这首词才有些懂得,原来爱情就在掌心,而分与合,爱与恨,就只是在“推开”和“拥抱”的一念之间。人生苦短,但总会有一些难以割舍的情怀,会一路默默得陪伴着自己。就像月亮再高,高不过天,而你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而有这个穿越时光隧道的“七夕”情人节,从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信念里,延续着爱的神话,一代一代相传下去。鹊桥仙一为词牌名。此词原多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以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鹊桥仙·七夕》、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二也是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五十六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2.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清商怨》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清商怨    暮春随感
文/清风
东风携雨无边际,有庭花飘坠。细数枝头,春光还剩几。
光阴逝若流水,此心事、无人宽慰。独倚芳樽,杯杯都是泪。

倾城赏评:
一首婉约词,感叹春光的流逝,流露惜春叹春的情感。起拍点明时间和天气,次拍说出地点,三拍由花过渡到树,由物及人,花辞树,朱颜辞镜,最是人间留不住,过片自然流转下来,光阴逝去人憔悴,而天下之大,竟无一知音,只能借酒浇愁,可愁更愁。
清风学友这首词写得非常成功。无论布局还是行文都很老道。景起情收,亦符合词谱的各种规定。只是不规则重字有些,比如:无,光。

点评

清风词友这首词作词笔老道,文笔流畅,情景交融  发表于 2024-5-3 12:32
倾城老师点评到位,学习了  发表于 2024-5-3 12:31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7 07:44 , Processed in 0.1090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