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倚楼听风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十初级升中级班考试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73

帖子

3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十梅组–13雪凝试卷
古典文学院诗校十期初级班升级考试答卷
一.基础题:
填空题:【20分】
1.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叫(重)韵。一首诗中,意思一样的字,或相近的字,重复地押,叫(复)韵。将二字颠倒以凑成韵,叫(倒)韵。不用韵的那一句最后一个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叫(撞)韵。

2.我们知道五律和七律的诗,一般都是以两句为一单位,(一)(二)句为起,(三)(四)句为承,(五)(六)句为转,(七)(八)句为合。这一形式出现的。

3.写出10个入声字(宅)(石)(拾)(屋)(别)(白)(酌)(逐)(足)(拙)。

4.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拗救,一般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本句相救),第二个办法是(对句相救)。

5.律诗中的粘,是前一联的下分句和后一联的上分句,在246位置平仄相同,如果不同,就叫“( 失  粘)。对,是同一联中上分句和下分句,在246位置平仄相反。如果相同,就叫( 失对  )。

(二).问答题:【20分】
1.什么是格律?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

2.格律诗有几种基本句式?分别是什么?(以五言为例)
有四种基本句式,以无言为例分别有: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什么叫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
4.什么是对仗?
对仗,就是将两个相关的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构成一对华美之语句

5.什么是孤平?
句诗里除去结尾的字以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三)选择题:【10】
1.下面平仄两用意思不变的字有(CD)
A缝、B中、C看、D望、E燕

2.下面属于主谓结构的词组是:(ABCD)
A心虚、B胆大、C嘴硬、D头痛、E美极

3.下面哪个句子是孤平(ACE)
A、百岁老翁不种田
B、扬子江头月半斜
C、醉多适不愁
D、水面回风聚落花
E、长笛一声人倚楼
4.下面不属于入声字的有(DE)
A竹、B得、C粕、D泉、E靴
5.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这首诗的韵部犯了什么毛病(A)
A连韵、B挤韵、C撞韵、D倒韵、E落韵

判断题(对打上√,错打上X)【10分】
1、只要排除三平尾,三仄尾,孤平,就可以遵循135不论,246分明的原则。(✔)
2、步韵是指依原诗所用之韵,但不依其次第者。(×)
3、阶前春色浓如许,帘外花香醉几分,合掌了。(×)
4、昨日入城市”意思是昨天进城了。(×)
5、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二.分析题:【10分】

分析题
请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下面这首诗的中二联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答: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
三.诗作题:【30分】
写一首七绝。内容不限,题目自拟。(限下平七阳韵)

中秋夜
千里烟波别梦长,相思欲寄不成章。
今宵月满君难见,独立窗前望故乡。

四.附加题:【20分】
以在古典诗十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写一首七绝。韵部不限,题目自拟。

学诗感怀
仄平没学不知愁,满纸胡言尚觉优。
步入诗田方醒悟,半天难把一章求。

五:(备注:此试卷满分为120分,60分以上通过,另10分考勤分为保底)

@全体成员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9 04:19 , Processed in 0.0934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