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楼主: 竺子小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词十五初级班第八讲梦窗组作业贴,评阅老师:梦想姐8-20,宁静 21-33,二吼剩余楼层

[复制链接]

0

主题

873

帖子

36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20: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窗15-飘零叶     词十五初级班第八讲作业:
【虞美人】
飘零落叶无人扫,霜打枝头老。朦胧月色总牵情。怕是江南今夜亦微明。

秋千院落应还在,露个慵慵态。是谁无故弄秋声,来得心头无处不堪惊。

点评

问好飘零叶!词上片很好!词脉通畅,语句衔接好,很简洁。下片二句有点费解,什么状态为慵态。还有怎么弄的秋声没铺垫好。望斟酌!  发表于 2019-11-4 15:18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3

帖子

36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2
沙发
发表于 2019-11-2 1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窗组-慕容瑞西   词十五初级班第八讲
虞美人     拔鱼刺
鱼汤雪白鱼儿嫩,几碗锅中尽。不思大意骨吞喉,难耐胸腔疼痛皱眉头。
医生胃镜寻些久,口水流腮后。算来医费近千元,戒去鱼餐最爱又心烦。

点评

问好西西!这首词挺有趣,有生活气息。感觉上片骨吞喉有点拗口,可能我们方言不同。下片二句没写出结果啊,与下句衔接不好。结句有趣。  发表于 2019-11-5 20:50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3

帖子

36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2
板凳
发表于 2019-11-3 15: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窗25-静静          词十五基础班第八讲作业:
虞美人
萧萧秋到梧桐老。白发欺人早。商风不管有人愁,漫送声声离绪过西楼。
别时空把归时许,一再佳期误。浮生惯得蹙眉山,争奈新愁旧怨不成欢。

点评

问好静静!这首词填得比较婉约,灵动,词脉通畅,总体不错!词中用商风,大家不太熟悉,感觉西风也挺好。不管,缺词味,用不惜也可以。声声离绪感觉词语搭配不合适。  发表于 2019-11-5 20:54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3

帖子

36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2
地板
发表于 2019-11-3 16: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窗16-天涯明月     词十五基础班第八讲作业:
虞美人 小别
归家时候天将晚,千度门前转。遥看瑟瑟待西风,霍起惜怜之意在心中。
近前忍不柔声唤,佯把他嗔怨:出差不过两三天,何必神魂不稳像多年。

点评

问好明月!这首词写夫妻小别,夫妻情深一览无余。语言朴实,情义感人,是天下夫妻的楷模!感觉过片化句化的有些拗口。其他都可以。  发表于 2019-11-5 20:55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73

帖子

36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2
5#
发表于 2019-11-9 20: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才老师点评2-7层作业:
(一)
《虞美人》/发哥
琼妃漫舞妆庭树,恰似梨花吐。痴情鹂鸟藐天寒,总是她停枝杪我飞前。
抚卿锁手凝霏雪,翔翥犹风蝶。此时形景更生情,惟念一生一世永携行。

【才才评】
这首词问题在于虚实的把控上。咱们一句一句来看一下:
“琼妃漫舞妆庭树,恰似梨花吐”应该是写雪落在树上的那种美感,写的是不错,但是这一笔是咏物词的路数。可结合后面的内容看,这首词是主旨是记事抒情的。所以这里用这种虚笔起拍,就显得不太服帖。
叙事寄情,景要下的稍实,这里建议直点“雪”(下片那处反倒可以用虚笔)。说的简单一点吧,叙事抒情为主旨的题材,景要随性而出,切忌故弄玄虚,去喧宾夺主。
花就是花,柳就是柳,杜娟就是杜鹃,把直观的画面感放在第一位,美感可次之。
“痴情鹂鸟藐天寒,总是她停枝杪我飞前”这里的话说一下,“痴情”象征这一种无怨无尤,“藐”字稍显凌厉,略失温婉。
“总是她停枝杪我飞前”这句的写作角度是个大问题。“她”、“我”这两个人称之所立,角度是什么?
偶假设出三个角度:
1.她——主人公的爱人;我——主人公:这种角度,牵强,突然不明就里地跳出两个人,莫名其妙~
2.她——雪;我——鸟:这种从角度上最合理,因为两个意象前面都有点出,但是这句在谋篇上,之于前面固然相对合理,烘托情的主旨稍淡。
3.她——鸟;我——鸟:这种是最契合主旨的人设,但是铺陈不够,前面未点出“双双”这种交代,强行拆分,显得突兀。
所以上片来看,设景造境都比较失败。
“抚卿锁手凝霏雪,翔翥犹风蝶”这个换头,同样也是问题。前句“抚”、“锁”近人,而后面“翔翥犹风蝶”近物。角度依旧需要读者不停假设排除,以求相对准确的答案~
“此时形景更生情,惟念一生一世永携行”这个结句还算有点所谓双宿双飞的影子在内,可惜前面诸多描写和定位出现问题,导致阅读出现障碍。
谋篇、叙意都是大问题~


(二)
《虞美人》/简单的幸福
风吹翠柳盈盈秀。碧水斜阳诱。凭栏赏荷浅波柔。凝望小桥尽处丽人游。
池边翠竹遮幽径。木屋红光映。暮蝉枝杪正长鸣。独上亭台倚座绪难平。

【才才评】
似乎是篇游记,时间定在夏。夏相对春秋都难写一些。景好写,情不易出。
通篇来看,景的选择和使用相对纷繁,情呢?
“风吹翠柳盈盈秀。碧水斜阳诱。凭栏赏荷浅波柔。凝望小桥尽处丽人游”读完这个上片,偶个人对这个上片非常满意的,夏天的景色,虽然第一拍稍微有点不够鲜明,但是造境还是成功的。有柳,有荷。
这些意象,对烘托情其实已经做足了功课。尤其是到上结“凝望小桥尽处丽人游”,这里已经出现人物了,也就是说,一切为宣情的准备基本足备了,那么下片应该怎样?
应该由景换情,由物到我,其中“丽人”作为景→情的过渡。可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处理的?
“池边翠竹遮幽径。木屋红光映。暮蝉枝杪正长鸣。独上亭台倚座绪难平。”这个下片失败,就在于没有任何转折,继续写景。
而且这个景的描写用了整整三拍,只有最后“独上亭台倚座绪难平”才托出一句“绪难平”。
情显得太薄了,情景调度失当,是这首作品的硬伤。景的运用,从上片的“丰”,到下片开始变得“杂”,不但抢了情的戏份,而且破坏了谋篇的布局。
这首需要推倒狠敲。



(三)
《虞美人》/雨后柳
春归岂晓人憔悴。翻作花前醉。闲愁一点逐清风。更著阶庭春雨意濛濛。
柳烟满目王孙草。几度音尘杳。那堪锦字织成愁。万里关河遥望尽东流。

【才才评】
这首词很不错的,看得出应该是老手所为。
从几个字就能看出:
“翻作”、“逐”、“更著”、“那堪”,选词灵而动,很富神采,得词家方味。
“春归岂晓人憔悴。翻作花前醉。闲愁一点逐清风。更著阶庭春雨意濛濛”上片采用景情和写的方式,显得丰富,这样比纯写景更显技巧。也不至于单调。
“春”字的两处重复使用,意义不大,而且偶可以断定,以作者的笔力,绝对是写的匆忙了,后面“春雨”这个位置的“春”有不下十种替换选择,回去自己斟酌即可,偶就不操心了。
下片来看一下:
有一个小问题,结句的“万里关河遥望尽东流”结的大了,这不是闲愁,这是怀古的路数,“东流”可以,“尽东流”也可以,甚至说“关河”都可以,唯有这个“万里”。
说一下个人的心得,上不得台面,纯属个人感觉:
就是,关于数量词,四个字——过“千”慎用。
十里长亭,百里平芜,千里家山,这些抒一己之情都不为过。一旦动“万”字,非大情大境不能驾驭之,常用怀古,或情境大开大合之用。
描景言情,动辄“万里”“万顷”、“万年”一定要慎之又慎,看自己所寄之情是否撑得起。
这首词确实不错,就是结句振起略高,算是个小遗憾吧。



(四)
《虞美人:秋夜吟》/雪堂撷香
蒹葭摇落如飞雪,杳若香魂绝。凭栏寥阔动秋声,楼上一轮冷月镂窗棂。
音容梦里常偎倚,風过罗衣起。自从那日入重门,心有千愁谁是系铃人。

【才才评】
注重文字技巧的一首。亮点是遣词的美感,确实看的出,阅读量是很丰富的,所有的用词都挂词味。
跟做菜一样,原料件件摆出来确实是很精道,看看厨师料理的手艺吧,看谋篇和词意见真章儿:
“蒹葭摇落如飞雪,杳若香魂绝”这个起拍是很有迷惑性的,很容易得到“碰头彩”的一句,偶读第一遍的时候都叫了声“好”。
但是仔细读了一遍,感觉就味道稍差了,原因就有一个:两句中,一“如”一“若”,技法、方式稍重复。可以在凝练一些。这里建议“杳若”不动,把前面的“如”字推敲一下,想必会更好,这是精益求精了哈,其实作者描写的已经很不错,应该点赞的~
“凭栏寥阔动秋声,楼上一轮冷月镂窗棂”这个上结,两个字的使用使意境稍坏。
1.“凭”字,这里的人物托出,稍有些急,这里还可以再藏一藏,“栏”作为主语,不要“凭”字,显得稍微“无我”一些,
2.“镂”字,稍显刻意,不够自然,显得有意为之。凡是有意为之的,也许都是经过推敲的,甚至是作者认为很满意的出彩字。这里偶不得不泼个冷水,稍显不够自然,有时候炼字也是需要一些“返璞归真拙胜巧”的
下片的抒情来看:
“風过罗衣起”连接“音容梦里常偎倚”有些断,可再斟酌。
“心有千愁谁是系铃人”这里说说个人的感觉,偶道觉得从着力于抒发自身的感受,和本着想脱离思愁的那种愿望出发,“解铃人”反而更好,这点跟作者商榷~
总得看说不错,只是,技法大于谋篇,显得构架不稳



(五)
《虞美人:中秋》/晚霞映红天
桂花玉宇天宫树,谁与中秋伫。嫦娥舒袖舞长龙,美酒飘香缘自月云中。
今朝聚首尊前喜,但把高堂礼。故园收获几多情,佳节同回老屋共人生。

【才才评】
这首相对比较好说一些,别看用词并非雕龙篆凤,但问题比上一首少的多。
“桂花玉宇天宫树”这里的有些堆词,“桂花”和“天宫树”这里,有“树”在,“花”显得多了。词一旦见“堆”,就显得达意上稍欠,可再梳理。
“嫦娥舒袖舞长龙”这里,“长龙”的形容稍显豪迈,形象生动,婉约有欠。
下片从天上转到人间,个人感觉有些小跳,不明显,只是“跳”,并未“断”,不是大毛病。
“故园收获几多情,佳节同回老屋共人生”结句一个“故园”,一个“老屋”,这两个意象比较近,七九字句上,延展或转折显得弱。
这首虽然用词比较俗白,但是不乏味,易懂,尤其下片,生活感很强,现实题材的东西,比拟古难写的多。



(六)
《虞美人》/杨柳风轻
心期旧梦知多少。眼看萍花老。斯人一去两茫茫。独立空庭长得晚风凉。
小园幽径回眸久。尽是梅花瘦。觉来无处话缠绵。直任相思清泪落诗笺。

【才才评】
这应该也是位道上的人,笔法比较老到。
“心期旧梦知多少。眼看萍花老”这个起拍整体上真不错,两处问题,都很小
1.“心期”和“旧梦”稍微再寄托上,有点重复,不明显,其实这么处理也没什么问题“心期旧梦”。
有的词适合拆开用,显得词情迂回跌宕,比如这个,“心期”和“旧梦”,它适合两句分述,比如“心期未卜,旧梦难期”,时间关系,胡抓的词,就是个意思,这样显得婉转延绵。
有的词适合合用,如四号作品的那个“如”、“似”、“若”这种,“如烟似絮”,显得凝练。
分与合,具体问题各自拿捏。
2.“眼看萍花老”显得有些实,因为主人公“立”出来了,这里算是建议吧,两种参考方式:
“眼看萍花老”→“过眼萍花老”,这样处理,突出一个“快”字
“眼看萍花老”→“几度萍花老”,这样处理,突出一个“久”字
看看是不是更利于烘托“情”之所寄。
“斯人一去两茫茫。独立空庭长得晚风凉”这句问题不大,小地方不吹毛求疵了,很多吹毛求疵,往往源于个人角度不一样而已。
“小园幽径回眸久。尽是梅花瘦”这里的“回眸”和“久”稍微有点抵触,体会一下“回眸”的感觉,瞬间更出境,这里的“久”不但没有起到烘托的作用,反而有些坏境。“久”和“屡”的区别(甚至用“屡”都不如一瞬间那种回眸带感),这里动作选择“徘徊”,思绪选择“萦回”是相对好些的选择。
其他的都还好,偏实,风格而已
总体好评,只要是景情相宜的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 20:15 , Processed in 0.1090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