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查看: 113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学院词研一期桃蹊组第二十二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3

主题

311

帖子

11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9
楼主
发表于 2023-1-7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词研第二十二讲作业
桃蹊40 -天空
一、阅读:自选一首古人词进行阅读并翻译简析。

蓦山溪 赠衡阳妓陈湘(1104年) 北宋 · 黄庭坚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君知否。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千里犹回首。
【注释】
珍偶:犹佳偶。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娉娉袅袅: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评注】
《蓦山溪》又名《上阳春》,“赠衡阳妓陈湘”又作“别意”。这是一首赠别的词。
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前者重在绘形,故我绮语;后者重在抒情,颇具风韵。全词运用铺叙的手法,层次分明。
上片首二句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先写陈湘年少怀春的内心活动。鸳鸯、翡翠,皆偶禽。雄者为鸳,雌者为鸯。《说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雄赤曰翡 ,雌青曰翠。
接下来两句,“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以远山秋波,比喻陈湘的眉清目秀。“山明水秀 ”与“眉黛 ”、“秋波”相应,言其眉如山之明 ,眼如水之秀 。把美人的眼比作秋波,眉比作远山,是我国古代诗文中所习见的。王观《卜算子》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即为一范例。末五句,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以春花的娇嫩鲜艳,比喻陈湘的年轻貌美。妙在词人不着痕迹地点染了杜牧《赠别》的“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含蓄而婉转地把陈湘的婀娜身段、锦绣年华勾勒了出来。又以“ 透 ”、“瘦”、“愁”三字分别写出陈湘的情窦初开、腰肢苗条和多愁善感。艳而不冶,媚而不妖,清丽纤巧,情韵兼胜,其构思之委婉曲折,低回往复,出人意表。
下片前两句”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写结识陈湘,唯恐不早。一种急于谋面、一倾积愫的感情,溢于言表,不言倾慕,而爱恋之情自见。接下来两句,”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写词人对后约无期、犹恐美人已有所属的怅惘。妙在他把杜牧《叹花》诗“自是寻春去太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吹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融化在里面。词人在这里遥想别易会难,聚少离多,待到他们重逢的那天,恐怕是花已成泥、叶已成阴、子已满枝了 。意脉上承“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了。感情上低回婉转,一往情深,显得更加深沉、真挚 。最后五句,“君知否。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千里犹回首。”
表现自己的着恋之深,依慕之切。“心期”,指内心深处的期望。这里是申说人生实难,事与愿违,造物是那样地捉弄人,不让人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愿望。接着又以柳的飘拂依人,比喻自己的别情无极,依恋不已。虽在千里之外,犹然频频回首,寻觅那折柳赠行者的倩影。
语淡而情深,意浓而韵远,非有这种实际生活的体验,是不能道出此中的委婉曲折的 。妥溜又恰切,庄重又活泼,非功力深厚之妙笔,亦不能表达也。
【赏析】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先写陈湘年少怀春的内心活动。鸳鸯、翡翠,皆偶禽。雄者为鸳,雌者为鸯。《说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雄赤曰翡 ,雌青曰翠。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以远山秋波,比喻陈湘的眉清目秀。“山明水秀 ”与“眉黛 ”、“秋波”相应,言其眉如山之明 ,眼如水之秀 。把美人的眼比作秋波,眉比作远山,是我国古代诗文中所习见的。王观《卜算子》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即为一范例。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以春花的娇嫩鲜艳,比喻陈湘的年轻貌美。妙在词人不着痕迹地点染了杜牧《赠别》的“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含蓄而婉转地把陈湘的婀娜身段、锦绣年华勾勒了出来。又以“ 透 ”、“瘦”、“愁”三字分别写出陈湘的情窦初开、腰肢苗条和多愁善感。艳而不冶,媚而不妖,清丽纤巧,情韵兼胜,其构思之委婉曲折,低回往复,出人意表。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写结识陈湘,唯恐不早。一种急于谋面、一倾积愫的感情,溢于言表,不言倾慕,而爱恋之情自见。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写词人对后约无期、犹恐美人已有所属的怅惘。妙在他把杜牧《叹花》诗“自是寻春去太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吹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融化在里面。词人在这里遥想别易会难,聚少离多,待到他们重逢的那天,恐怕是花已成泥、叶已成阴、子已满枝了 。意脉上承“娉娉袅袅,恰近十三馀”了。感情上低回婉转,一往情深,显得更加深沉、真挚 。
【君知否。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千里犹回首。】后五句,
表现自己的着恋之深,依慕之切。“心期”,指内心深处的期望。这里是申说人生实难,事与愿违,造物是那样地捉弄人,不让人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愿望。接着又以柳的飘拂依人,比喻自己的别情无极,依恋不已。虽在千里之外,犹然频频回首,寻觅那折柳赠行者的倩影。
【小结】
《蓦山溪》又名《上阳春》,“赠衡阳妓陈湘”又作“别意”。这是一首赠别的词。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前者重在绘形,故我绮语;后者重在抒情,颇具风韵。全词运用铺叙的手法,层次分明。




2.互评:
蓦山溪 历冬
桃蹊19-品茶伊人
壬寅冬令,频次寒潮袭。疫讯劲风吹,绿窗前、明眸穿隙。大门不迈,唯恐扎羊堆,虑徒烦,行每畏,满目潇湘寂。
凭栏怅望,青鸟无踪迹。堪忆那长亭,别情柔、花零黯默。才重约起,却撞遇今遭,楼外竹,岭头梅,谁共游相惜。
注:羊,网络流行语,特指新冠阳性感染者。
【天空互评】这是一首反映当前疫情现实之作。下面我来学习一下。
【壬寅冬令,频次寒潮袭。】起拍交代时令,壬寅冬令;点明时令的特点,寒潮频袭。景起渲染主题历冬。
【疫讯劲风吹,绿窗前、明眸穿隙。】二拍承叙,交代疫情。“疫讯劲风吹,绿窗前、明眸穿隙“实际是个倒装句,“明眸穿隙”这四个字表达感觉不到位。
【大门不迈,唯恐扎羊堆】上片五句承接疫情带来的现状,大门不迈。第六句补充第五句,说明闭户的原因是因为唯恐扎羊堆。
【虑徒烦,行每畏,满目潇湘寂。】歇拍入情。但表达有点问题。疫情来临肯定是烦忧,怎么用“徒”。“潇湘寂”表达别离思人,但是前面用满目来形容,感觉不切。“满目潇湘寂”这句有点突兀,前面没有铺垫。由疫情突然跳到思人中间要有铺垫。
【凭栏怅望,青鸟无踪迹。】过片是歇拍思人生发。
【堪忆那长亭,别情柔、花零黯默。】“堪忆那长亭”虚笔写回忆。“别情柔、花零黯默。”实笔写现在,这里应该继续写回忆。这拍应该都用虚笔写回忆。
【才重约起,却撞遇今遭,】这句是想表达想约会,但是现在面临疫情不能相逢。这一拍语言表达不清楚。最好重新组织一下。
【楼外竹,岭头梅,谁共游相惜。】煞尾期盼,寄托来日相携共游。思人情愫
小结:这首词主题不明确,让人感觉到底是写疫情,还是写思人呢?诗词的表达主题只能有一个。一孔之见,说得不对请海涵!-
1元抢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古典听风书院 ( 蜀ICP备15023305号-1 )

GMT+8, 2024-6-14 05:14 , Processed in 0.0935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古典听风书院 X3.2 Licensed

© 2001-2021 古典听风书院    网站制作:亿数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