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研五期卿墨组第二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10-16 21:12
标题: 古典词研五期卿墨组第二讲作业帖
作业: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二楼评一楼,三楼评二楼,一楼评最后一楼以此类推,评完由评阅老师复评补充。

补刀需注意的地方:
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有无故意扩大原意,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将“虚写”与“实写”混淆,反之亦然。
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利用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词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词内涵。
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不”“是”“都”。
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表述结论,在诗词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作者: 蓁蓁    时间: 2025-10-16 22:17
本帖最后由 风起的地方 于 2025-10-17 14:48 编辑

互评卿墨10-蓁蓁
蝶恋花·中秋对桂
文/青萍之末
密密繁繁金塔砌,香雾氤氲,香补离人袂。又是中秋佳节至,山遥水远归无计。
欲摘花苞桑梓寄,又恐摧磨,磨损枝头味。桂子摇摇飘满地,商风犹落今宵泪。

蓁蓁问好学友,解读:
作业正体,立意标题。上片从桂花形态味道氛围诉离情,“补”是缺撼,与下片“寄”,“味”呼应。。佳节相思寄远未能。下片故乡情切,想寄怕花残,见满地落子飘零令人泪目,难免感伤。
鉴赏:上阙言景及思而未归。(因果)下言想又不能寄潸然淚下。情绪一致。情理之中。
情真意切,情景交融,逻辑文理通顺,谋篇合理。满纸离情。
翻译:枝上黄叶堆积,纵香气弥漫也弥补不了我相思之苦!佳节来临,我奈何不能归!原想摘朵花苞寄故乡(慰离情)怕磨坏坏损,又不新鲜了。摇摇子飘落满地(都是),风怅然而涕。


作者: 奈何天    时间: 2025-10-17 08:44
卿墨27奈何天第二讲作业互评

蝶恋花.桂花
文/凡川
一块甜糕香满口。犹记前年,亲植郎君手。从此庭前长伴守,仲秋共饮吴刚酒。
月缺月圆长聚首。岁岁年年,四季常青秀。影上帘栊轻慢叩,朝朝暮暮相陪久。

问好学友,本人才疏学浅一脸懵,没敢评过谁,为了作业你就牺牲一下吧!
格律正体无误,个人感觉上阕由味觉牵引,与下句跳度大了些。下阕内容与上阙有重复,如长伴守,长相聚,相陪久。其它讲义上说的我得慢慢吸收消化,评不了了,还是请各位老师点评吧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2025-10-17 09:33
作业:
回雪38-渡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二楼评一楼,三楼评二楼,一楼评最后一楼以此类推,评完由评阅老师复评补充。

蝶恋花   桂花
  文/玉瑶
馥郁黄金栖碧树。嫩蕊初开,便把芳菲吐。素手芊芊收药杵,美眸频向红尘顾。
犹记当年恩爱语。变故横生,凄怆仓惶路。独对寒宫清桂诉,世间谁解相思苦。

问好诗友888诗友这首词脉络清晰,上阕绘景写人、下阕忆事抒情,过渡自然;“桂花”意象贯穿始终,既作实景,又成情感载体,做到了“物”与“情”的紧密贴合,语言也兼具雅致与感染力。

个人建议下阕“凄怆仓惶路”一句,“凄怆”与“仓惶”语义稍近,若微调用词(如“凄怆离人路”),可让表达更凝练,进一步强化“离别”的画面感。
以上只是渡的个人理解~如有不当诗友见谅888最终还是以老师的为准
作者: 修心    时间: 2025-10-17 09:56
本帖最后由 修心 于 2025-10-17 10:29 编辑

蝶恋花·桂花
卿墨15-蓝水吟
自别他乡天向暮。几树鹅黄,阻我归来路。缕缕清香难细数。南来北往皆停步。
月上三竿君莫误。忽有人言,谁把词来赋。欲诉情怀心意阻。隔栏枝下空相妒。

修心问好同学,
这首词格律无误,上片描写了别他乡,归途中遇到桂花的情景,鹅黄色的桂花,缕缕的香气,使无数人驻足观看。
下片写月上三竿,听人吟诗赋词,自己也想抒发情怀,却被心意所阻,只有在树下感叹了。整首看下来,感觉桂花的魅力挺大啊,观赏的人还不少呢,赞一个。
提一点意见啊,上下片衔接的不是特别好,上片说到众人都停步,停步做什么呢,,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写是不是顺一些呢,直接转到月上三竿时间上没有顺承下来。试着下片首句改一下,倩丽仙姿争一睹,或者是赞美桂花的句子是不是会好一点。

个人感觉哦,说错勿怪。首次解读,全当练笔,最终要以老师的点评为准。
作者: 慢慢长大    时间: 2025-10-17 12:58
本帖最后由 慢慢长大 于 2025-10-17 16:46 编辑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12-青萍之末

蝶恋花·桂花/花誓妙雪

碎剪黄金枝上缀。密叶藏香,暗逐西风起。不向艳阳争冶丽,只留清韵酬秋意。

帘外三更霜气厉。浅晕灯痕,影共幽芳倚。欲寄一枝无雁至,空教梦绕蟾宫底。

青萍之末解读:(这黄色的桂花)就像是把黄金剪碎了一粒粒缀上去的,繁密的叶子好像要把香气藏起来,却又随着西风暗暗的飘散出去。桂花并不跟艳阳去比谁更娇冶美丽,只以这清丽之姿来酬谢增加秋天的带来的韵味。  三更天的时候,窗外的寒霜冷气更加坚历,灯光摇晃(应该是路灯吧),影子和桂香混杂相依,我想寄一支桂花回去,可是却没有大雁,(我沉沉睡去)只有梦在月亮上徘徊。

互评:本次作业要求以“桂花为意生发”,通读本词,上片主要描摹桂花形态特质,下片转入人物抒情。
上片起拍,描写桂花的形(碎剪)和色(金),二拍用拟人法写桂香的幽远(藏、逐),三拍“冶丽”一词,很不恰当,首先艳阳不宜用美丽形容,另外,准备过片,写了桂花的清韵,清韵自有清雅脱俗之意,冶丽则太过鲜艳。
下阕过片另起一笔,写到眼前淡出人物,夜半三更,外面寒气愈重,路灯昏黄,灯晕随风摇曳(其实应该是灯随风晃动造成的),灯晕和花香混合一起(这处应该是想象),但是此处二拍内容和过片内容并无任何联系,而且前两拍又和第三拍“寄桂、无雁”,没有关联,因而前两拍无法铺垫引出煞尾,导致煞尾只是承接第三拍而显得突兀。


总结:上阕内容总的来说比较紧实,虽有个别词汇不妥,但不影响脉络流畅,但是下片内容松散,关联不足,人物情感描写淡薄,整体比较虚。这首词的主要问题在下片。


作者: 蓝水吟    时间: 2025-10-17 15:31
本帖最后由 蓝水吟 于 2025-10-18 05:10 编辑

第二讲作业
卿墨15-蓝水吟

蝶恋花.桂花(冯延己体)
      填词/娜娜
   缀满枝头花细细,妆饰金秋,处处幽香寄。
   庭院野郊凭衍迤,蜂儿蝶影争相倚。

   本住天宫烟月地,泽福人间。并秀民生艺。
   天下妙香当桂子,头名皇榜添祥瑞。


娜娜诗友好!初次学评,真看不出哪儿好,哪儿不好,夸奖可当真,说错请莫怪哦!

上阙前两句写的特别出彩,虽然没点明桂花,却让人都知道是桂花。
后两句也写的不错,桂花繁衍,花香弥漫,蜜蜂、蝴蝶被吸引来,那是肯定的事。想想这画面就让人陶醉。
下阙安排的很巧妙,桂花是从天上来的,来到人间,带来了福泽。而且那美美的桂子,皇上都喜欢。

整体文笔优美,描述流畅,句与句衔接的也很自然。上景下情安排妥当。感到不理想的地方  “并秀民生艺”,这一句有点讲不通。注意标点符号。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2025-10-17 16:07
古典词研五第一讲作业
卿墨37-花誓妙雪
互评:
蝶恋花·桂花/渡

金粟缀枝香暗度。露湿轻黄,风里藏秋语。
月榭凭栏愁几许?一襟清冽无人诉。
欲折芳馨簪鬓处。怕损幽姿,又恐年华误。
醉里寻她千百步,醒来犹觉衣沾露。

问好诗友888诗友这首词全词以“桂花”为引,融景入情,意脉连贯且细腻动人。上阕“金粟缀枝”“露湿轻黄”精准勾勒桂花形色,“香暗度”“风里藏秋语”以嗅觉、听觉衬秋意,“月榭凭栏”转至抒情,“一襟清冽无人诉”将孤愁具象化,景与情自然衔接。

下阕“欲折”“怕损”“又恐”三组心理描写层层递进,既写对桂花的珍视,又暗喻对年华易逝的怅惘,情感更显深致。结句“醉里寻她千百步,醒来犹觉衣沾露”,以“醉寻”“衣沾露”的细节收束,将对桂花的眷恋与内心的愁绪延续至梦醒之后,余味悠长。

美中不足下阕“怕损幽姿,又恐年华误”中,“年华误”的感慨稍显直白,与上阕“香暗度”“藏秋语”的含蓄笔法略有脱节,若能更贴合“桂花”意象委婉托出会更浑然。

“醉里寻她千百步”的“寻”字,与上阕“香暗度”已暗示的“桂花在侧”场景稍显矛盾,易让读者对空间情境产生轻微困惑

整体用词清雅,无刻意雕琢之感,“暗度”“藏”“寻”等动词的运用,让画面与情感皆有流动感,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作者: 稻花    时间: 2025-10-17 16:37
本帖最后由 稻花 于 2025-10-17 16:58 编辑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20-柳轻颦

蝶恋花·桂花
卿墨01-梅欣
冷露无声凝浅黛。金粟攒枝,暗把秋光载。不与春红争艳彩,清芬自透疏帘外。
月殿曾传仙骨在。移向人间,犹带高寒态。折得一枝簪鬓戴,夜窗同醉香熏海。

解读:
冷露静静地湿了桂花。金黄的桂花悄然绽放,一簇簇的缀满枝头,似是载满了秋日的风光景色。桂花不与春日百花争艳,清幽的香气却能穿过帘幕。
传说桂花是从月殿移至人间,仍带着月宫的高寒姿态。闲折一枝桂花插在头发上,夜里的轩窗同醉在这馨香如海的场景里。


浅评:问好梅欣老师!这是一首咏物词,典型的以物喻人的写法,立意清晰,很有文字功底。

1、        上片起拍化句唐朝诗人王建的诗句“冷露无声湿桂花”,运用触觉与嗅觉的通感修辞手法,暗首道出秋夜的静谧与清寒。这里的“浅黛”应是代指桂花,个人认为有些不太恰当,浅黛是指黛螺淡画的眉。接拍顺势而下,描述桂花的形态特点,“暗把秋光载”句子漂亮。歇拍虚写一笔,“不争春”道出桂花不同流的高洁品格。

2、        下片层层递进,过片手法可以,以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更赋予了桂花仙雅之气,有些朦胧的美感。接拍“移向人间”衔接顺畅,“高寒态”再度阐明了桂花不媚俗、有风骨的品格。煞尾融入了生活情趣,将折花插鬓的小女儿心态灵动地呈现眼前。只是结句“夜窗同醉”的拟人手法很险,有待商榷,且“香熏海”与上片的“清芬”意思有重复之嫌。

总体来说,整首词语言清丽婉转,含蓄典雅,很有词味,学习了!如果修改一下结句,会更上一层楼!以上有说的不对之处,请多多包涵!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5-10-17 19:15
古典第二讲作业
卿墨组长-宛儿
卿墨-41梦雪
蝶恋花.桂花
揉碎细金镶玉树,满地飘香,盛比春风渡。不向娇红争艳慕。静凝芳韵成浆露。  
久向寒宫眠玉兔。遥伴嫦娥,丹墨传千古。万点星芒蟾影舞,金秋乐把人间顾。

解读:把细金揉碎镶嵌在玉树上面,十里飘香的桂子,繁盛的时候好比春风来渡。不愿意与白字千红争艳.静静的凝成芬芳做成琼浆玉液。
长久向广寒宫里伴着玉兔而眠。也遥遥伴着嫦娥,任才子佳人的妙笔丹墨传唱千古。万点花蕊像无数的星星伴着嫦娥的影子翩翩起舞,快乐的金秋与人间同乐。
试点评:问好同学,此篇通过描写桂花的颜色,香气,而引领下拍,桂花在秋天绽放,不与百花争艳,而且桂花可以做成琼浆玉露,润入心田,这是描写桂花的功用。下片通过神话的手法,通过玉兔嫦娥广寒宫,来说明桂花本是广寒宫上的仙树,移植人间,在人间生根发芽,为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比,神话的手法描写桂花的高贵品质与奉献精神。通篇文字顺畅,意寓高洁,主题明确,是一篇不错的作品,向同学学习了。
作者: 你笑了    时间: 2025-10-17 19:54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42-你笑了

蝶恋花 桂花
卿墨27奈何天
玉叶藏金多半树。风动浮香,淡淡呼朝暮。驻足蟾宫伤帝怒,秋心只向姮娥诉。
闻说谐音招鬼住。又解谐音,贵气多倾富。不究传闻言有误,自身生态驱行步。

互评:这首词巧妙化用月宫传说,将桂花与姮娥并置,延续了古典诗词中桂花的高洁形象。通过谐音(桂/贵、鬼)展现民间俗信,又以不究传言体现理性思考,在解构传统寓意时保留了对文化心理的观察,形成古今思维的对话。民俗表达略直白,若能用典故或隐喻缓冲更能增强词境深度。学习了,评阅也是个人角度,不足之处请多谅解。
作者: 紫薰    时间: 2025-10-17 20:23
研五第二讲作业
墨卿-见鹿

一互评文字:
卿墨06-纳兰沐馨

蝶恋花·桂花
文/纳兰沐馨
桂魄初生仙阙处。谪向人间,皆为吴刚斧。散作九秋骚客赋。清辉漫引星桥渡。
金粟垂垂凝玉露。醉倚中秋,频钓行人步。莫问广寒思恋苦。相思都作无声住。

见鹿简评:
这个蝶恋花从仙桂入笔,首拍定位此桂来自广寒宫,系吴刚夜夜砍伐之树。第三拍作为情感过渡关联骚客九秋吟咏角度,上片歇拍落在清辉星桥,遥遥不可及。
下片换头回归现实生活中的桂华,金粟玉露,钓住行人步履。煞尾又重新回扣到月中之桂,化作相思之无声无息。整体感觉小词画面感营造还是很不错的,层次感稍显弱,原因是上片虚笔起,下片转实笔,虚实之间的转合与圆融度稍显痕迹。亮点是煞尾的相思都作无声住,其意蕴之深远画面之静谧,令人难忘。。

作者: 娜娜@    时间: 2025-10-17 21:47
蝶恋花,桂花
卿墨05沐沐
碎影堆烟萦碧树,性体轻柔,枝上涂金缕。日冷浮香秋欲暮,无端竟惹霜风妒。
月上西楼浑未语,独倚疏窗,熏透晶莹露。暗把清芬同墨煮,幽幽却使相整思误。

        向师友学习!整首词上景下情,脉络清晰,布局合理。上下阙衔接稳当。以拟人比手法从外表,性情,季节特性进行铺垫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桂花的艺术形象,并从词中感受到桂花虽外表光鲜靓丽,但它是孤寂的,像一个诗人在默默耕耘,把幽香揉进了墨中,因而把对其它的相思都误了。
本人第一次点评,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原谅。不足处:最后一拍表意不清。好像没有检测过。

作者: 风起的地方    时间: 7 天前
词研五第二讲作业
互评
卿墨-风起的地方
蝶恋花·桂
卿墨42-你笑了
玉屑瑶华谁与剪?散作秋光,点点金星灿。欲叩冰轮云路断。天香忽漫清宵半。
风拂虬枝疏影转。初结霜痕,落落还新展。不共春菲争媚眼。深黄立尽空阶畔。
解读:这金桂,白桂是谁剪碎的,散作秋日的风光,点点恍如金星灿灿生光。想要回到月宫却又云路阻隔。天香在清夜中弥漫。
风拂动着盘曲的枝条疏影转动着。桂花凝结着清霜展露出新颜。它不与春日芳菲争媚,独自伫立在空阶之畔。
互评:问好你笑了老师。这首词格律无误。上片起拍玉屑瑶华感觉意象有点重复了,玉屑就已经很好了,二拍的散作秋光,点点金星灿与谁与剪契合的很巧妙。三拍欲叩转的自然,云路断融情入景歇拍将桂香比拟为天香,学习了。
下片的过片一个转字将桂影的灵动描摹的栩栩如生,二拍的新展与玉屑意象稍有不协,三拍不共春菲争媚眼将桂花不与群芳同的品质很好的描写出来了,结拍感觉力度稍微弱了一点。
这首词文笔老道,语言典雅,全词从桂花的颜色,气味,桂枝的影子流转等等方面描绘了秋日桂花不与群芳争艳的孤高品格,桂花的静与桂枝的动相得益彰,动静得宜,画面感很强,拍与拍之间衔接紧密,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景稍有点多,而情稍显弱了一点。
不会互评,就乱说说,老师勿怪,还请评阅老师补刀了。
作者: 老戈    时间: 7 天前
作者
卿墨39~扬风万里

蝶恋花   桂落
昨夜秋风摇桂树。满地堆金,落蕊沾霜露。偏是轻黄留不住,清香还绕阶前路。
独倚雕栏思几许。岁岁风催,此景同谁诉。且把闲愁和酒煮,醉看月色移朱户。

哎呀呀,解读和简评,难为我也,望学友多多包涵。
解读
萧瑟秋风悄悄来临,携着霜露,摇曳树的细枝,弄得桂花落在发间,盘旋于脚下,形成薄薄的金色地毯。虽然这段时光难留住,可余韵还在身前萦绕。
独自徘徊思绪万千,沧桑岁月,随同风景袅无声息流逝,有多少烦忧和往事,能对谁倾诉。无奈醉眼看月色,遥寄愁思。
简评
上阙写景,从视觉营造秋意,铺垫到位。
下阙抒情,描写时光流逝的无奈。收尾余韵悠长。
这首词在桂花消香的瞬间,延伸绵长的人生韵味。我觉得作者写作艺术水平很高,欣赏学习了
作者: 淡然@    时间: 7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淡然@ 于 2025-10-18 16:39 编辑

词研五第二讲作业卿墨33-淡然
互评:
蝶恋花 · 桂花
卿墨48~花小小
眼下婆娑金粟树,点点花黄,巧把秋光镀。冷露无声滋玉素,天香不与东君度。
欲挽西风香暂住,漫透重帘,散作千千缕。莫道深藏宫阙处,人间自有清魂驻。

淡然试解读:此即看到满树桂花婆娑轻舞。寒露浸染着你独有的清姿,独行的品格不屑于春芳共处。
西风莫急走过,让这桂花香儿多留几许,丝丝缕缕透过重帘恰似我的心情无数。是谁说桂子只藏在月宫深处,看这人间也把其精神传诵。

作者的思维很高,上片我好理解,下片我的脑子有点短路,但不影响我喜欢最后两句。静待老师解惑。


作者: 纳兰沐馨    时间: 7 天前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06-纳兰沐馨

试读学友作品:
蝶恋花·题桂花
文/卿墨30-修心
谁把碎金妆碧树,点点星星,馥郁传千缕。晓雀莫啼轻振羽,花芯欲坠晶莹露。
浓淡相宜争仰慕,小巧娇羞,醉了行人步。只恐风来增别绪,清姿飞作芳菲雨。

纳兰沐馨读解:
是谁把碎金般的花儿,点缀在碧绿的枝头?那星星点点的小花,飘散出千丝万缕的清香。清晨的雀鸟别啼叫,振翅时请轻些、再轻些。你看花心里颤动的露珠,正要坠下晶莹的光。
这恰到好处的风姿,赢得多少仰慕的目光。娇小玲珑的模样,让路过的人都沉醉放慢脚步。只担心忽然起风时,会平添离别的愁绪,让那清雅的身影,化作一场飞散的香雨。

简评:开篇以问句起笔,以造化之奇巧引出对桂花形神的惊叹:其色如“碎金”璀璨,其位在“碧树”掩映,一个“妆”字更赋自然以灵性,顿生摇曳风姿。其后“点点星星”以叠词续写其细密繁盛,“馥郁传千缕”则化无形香气为可视丝缕,由视觉至嗅觉,构建起一幅美妙的秋芳图。
下片笔锋流转,从形貌描摹转向情态与心绪的书写。“浓淡相宜”、“小巧娇羞”直写其风韵,而“醉了行人步”则从旁观者反应侧面烘托,将其魅力落到实处。至“只恐风来增别绪”由倾心仰慕忽生畏惧,恐其清姿终将“飞作芳菲雨”。此一结,既以“芳菲雨”之意象极写飘零之美,亦将爱花、惜花的深情与好景难长的生命感融为一体,令全词在浅淡的愁绪中余韵悠长。唯“争仰慕”过于直白换个词是否会更好一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作者: 凡川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凡川 于 2025-10-19 00:54 编辑

凡川
第二讲作业(互评)

蝶恋花  望桂有感
宛儿
剪碎流金溶鬓悄,玉蕊团香,嵌入清秋调。歇尽群芳枝独俏,此生只合西风老。
且拾芳痕收玉稿,截取时光,篆字浮笺小。放月一襟心絮绕,有情已过云颠渺。

简评词:
1. 意象新颖,虚实相生
     首句“剪碎流金溶鬓悄”以“剪碎”动作化静态桂花为动态流光,突破传统“金粟”比喻的固化模式;“嵌入清秋调”将视觉之香转为听觉乐章,打通通感。下阕“截取时光”以篆刻喻留芳,时空具象化的尝试颇具巧思。
2. 情感层次递进
     从“枝独俏”的孤傲到“只合西风老”的宿命感,再转向“收玉稿”的收藏意识,最终升华为“过云颠渺”的超然,完成从物象观察到生命哲思的过渡,情感脉络清晰。
3. 结句意境开阔
     “放月一襟心絮绕”将月光与心绪交织,营造出空灵画面;“有情已过云颠渺”以云海意象收束,余韵悠长,较传统咏物词的套路化结尾更显张力。


整体评价
这首词展现了作者对古典语言的驾驭力与情感表达的细腻度,在形式规范中注入了个性化想象。尤其通过“截取时光”“放月一襟”等句,实现了物我交融的审美体验。若能在意象密度与语言风格的统一性上稍作调整,或可更臻浑融之境。咏物词最难在“不粘不脱”,此作已得神似,惟需在细节处再炼精纯


作者: 晓渔民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晓渔民 于 2025-10-19 10:11 编辑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评阅楼上学友作业  

卿墨31-见鹿
蝶恋花.又是一年菊花黄
又是霜天秋色透,独倚疏篱,素影临风瘦。香冷浑如分别后,芳心难续当年又。 欲折一枝盈翠袖,却恐情深,翻作长相负。立尽残阳空伫久,人间谁解寒香守。  

墨卿41-梦雨  评阅:
1.格律、不规则重字自检。  
2.原玉白话译文:  
又到了晚秋霜天,独倚疏篱,瘦影临风。篱边菊花的冷香,和当年离别时一样,可那份情缘却中断了。 想折一枝藏在袖里,又怕对不住以往的深情。立尽残阳,谁能理解这份相守…

3.拙评:
小词立意明确,以相思为主题,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煞尾句犹佳。向学友学习了!

  问题:
(1)题目可再精简。
(2)准备过片和过片之间略显断裂。

另外,第一讲作业是“桂花”吧?  

等待评阅老师补刀。  
初学点评,不妥之处,学友谅解。

作者: 羽君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羽君 于 2025-10-19 11:45 编辑

第二讲作业

蝶恋花•桂花
卿墨29-高山流水

翠影轻摇柔体瘦,韵隐幽枝,香漫盈襟袖。不慕春红争艳秀,独钟秋色凝芳久。
梅妒菊羞皆逊透,月照芳丛,冠绝中秋候。骚客遗情空怅疚,仙姿遗梦星河守。

问好同学:
1.此词格律正确无误。
2.全词上景下情,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3.句子灵动,羽君反复看了多遍,细品细读,艳羡了!

作者: 情梦心宇    时间: 6 天前
古典词研五第二讲作业
卿墨08-情梦心宇

苏苏
蝶恋花•桂花
浅绿轻黄承玉露。风过中庭,隐约香飞度。月满华枝惊倦旅,银辉洒落添愁绪。
追忆前盟迷洛浦。八月重逢,一枕相思语。此昔嫦娥空自舞,芳心寂寞幽幽吐。

一、解读苏苏老师的原玉
桂花的绿叶吸收了立秋清晨的雨露,显得是多么的柔美。它所散发的香味被风带到了我的庭院之中。清夜里,明月映照在庭院里的树枝,无形中像是打扰到了我好像是异乡的苦闷和无奈,这个时候月亮发出银白色的光辉更增添了我的愁绪。
使我想起了从前在洛水边上的情人或妻子的美好的姻缘。那个时候正是八月,我们相互偎依在一起,有说不尽的想思,是那样的甜蜜。而眼前呢,是如今的清冷,我也只能像嫦娥一样的心境独自承受着情人或妻子不在身边的思念之苦,就像嫦娥在广寒宫上独自的犹怨自舞,也是芳心难捱,怜剩叹息。

二、互评
此词声情上符合蝶恋花的柔和、那种音韵之美,全篇词脉顺畅,丝滑,语言清丽,淡雅,感觉有一种淡淡的想思之愁飘荡于庭院之中,飘荡于作者的心灵身处,我认为是一首成功的作品。韵字的选择也恰当好处,没有半点阻滞之感,通篇就像讲了一个故事。
首拍先写桂花的外形及吸收雨露的滋润,次拍写它的香味。这两拍就把读者的触觉带动起来了,也是就是先铺垫,好像身临其境的感觉。次拍继续承接写月洒下的光辉惹起了主人的相思之愁绪,作者这个时候出场了。为下片的换头作好准备。换头于是进一步解释到底是什么愁绪?这里用典了,用到了“洛浦”,洛浦也就是洛神,即宓妃与后羿之间的爱情故事。宓妃也就是理想妻子的化身,也是民间广为流传配偶神,当然这里洛浦也就是取此意。尾拍又回到现实,唯有无助,联想到嫦娥与自己一样。整体布局上采用了“今--昔--今”的方法。
根据作业要求:
通篇桂花的“主线”弱化了一些,只是开头铺垫了一下,能够加强好。后面全是作者的情感。愿意上非常挈合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情绪和相思。没有随意延伸,都是非常好的运用了与词本身相着的典故及背景。词中先后用了“洛浦”和“嫦娥”这两个意象,嫌涉重复了一点,可以再斟酌一下。另,“此昔” 这个词亦可再斟酌一下。整体读来非常有词味,词中虚实都运用了,非常好。以上全是个见,谢谢!学习了。
作者: 阿斗.    时间: 5 天前
古典词研第二讲作业:互评

蝶恋花·桂花

卿墨40-一生何求

金粟攒枝秋信早。浅淡香风,暗度闲庭悄。不与群芳争艳好。清辉漫洒疏篱晓。

露湿琼英添雅调。月殿移来,韵致天然妙。莫道花微无劲峭。丹心一点霜中傲。


阿斗解读一生何求老师词作:金色桂花缀满枝头,传递秋日早早来临的信号。淡淡香气随风飘散,悄然弥漫在寂静庭院。它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只在拂晓时分将清辉洒向疏落篱笆。
露水打湿了花瓣更添雅韵,仿佛从月宫移裁而来,天然风致美妙难言。莫说桂花微小缺乏刚劲姿态,你看它怀揣赤诚之心,在寒霜中傲然绽放。

阿斗斗胆妄评:先说优点:词作恪守《蝶恋花》格律,以清空之笔写高洁之志,也算中规中矩。以金粟描其形,香风暗度描其味,不与群芳争艳见淡泊,丹心一点霜中傲见高格。标准的咏物词,托物言志。

可优化之处:
1.立意:丹心一点霜中傲,桂花并不耐寒,所以全词词眼,傲霜的立意可酌;

2.用词:浅淡,琼英,劲峭,这些词用得随意,可再酌;

3.用韵:上阙不与群芳争艳好。清辉漫洒疏篱晓。好,晓两个韵字下得随意,欠和谐,可再酌。


以上点评,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冒犯之处还请海涵为谢!
作者: 玉瑶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玉瑶 于 2025-10-20 01:27 编辑

古典词研五第一讲作业
卿墨16花落一肩香

蝶恋花·桂花
╰❀花落一肩香✿ ぃ
细蕊缀枝凝晓露。煜煜金黄,风起香来度。
独倚空阶天已暮。一庭桂影同秋住。

凉透单衣浑未顾。别样痴怀,偏被寒声误。
欲把落英衔锦素。关情莫教霜花妒。

【玉瑶浅评】问好学友,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学习!
词的上阙起笔写早上遇到桂花的形态~“细蕊缀枝凝晓露”,写出了花的繁盛,浓密,笔力灵动细致。接下来从花的颜色,香气的叙写表达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前后衔接自然,学习了!
“独倚空阶天已暮。”人物出现了,赏花忘记了时间,不觉天已暮。“一庭桂影同秋住。”写暮色下的桂影与秋色相映成趣,表达了欣赏喜爱之情。个人觉得这两句调换一下顺序更好一点。另,此处的“独倚空阶”给喜爱桂花的画面增加了萧瑟的感觉,与整首词的气场不太搭,若是换成表达闲适自然的词会更好看一些,比如“闲倚,斜倚”之类的词,个见哈!
下阕承接了上阙的时间过渡,因为赏花时间长,所以“凉透单衣浑未顾”,继而感叹“别样痴怀,偏被寒声误”。然后进一步表达因为爱花,赏花,所以惜花,故而“欲把落英衔锦素。”这样做的原因是“关情
莫教霜花妒”。前后衔接比较紧密,自然。
这首词从桂花的形态,香气着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花,赏花,惜花之情。整首词脉络清晰,情感细腻,作者笔力灵动,细节描述把握的不错。个人感觉上下阙描写相差不大,情节没怎么宕开,缺少一点感情生发点。但瑕不掩瑜,是一首不错的佳词,学习了!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海涵!具体以评阅老师的评阅为准!

作者: 慕容瑞西    时间: 5 天前
古典词研五卿墨组第二讲作业:
卿墨-慕容瑞西
1.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蝶恋花 桂花
卿墨23-阿斗
折取一枝秋在手。万点明黄,暗把幽香透,此物却非人世有,月宫飘落寻三友。

喜看嫦娥舒广袖,幽咏小山,窦氏清芬又。一曲清商祈上寿,蟾光酿就千钟酒。

读解:
从秋日里折下一枝桂花握在手中。满枝金黄的小花,悄悄散发着清雅的香气。这东西好像不是人间该有的,倒像是从月宫里飘下来,寻找“岁寒三友”的。
开心地看着嫦娥舒展宽大的衣袖。轻声吟诵着与桂花相关的词句,又想起窦氏家族的清雅韵味,桂花的清雅气息如典故般动人。唱一首清越的“商调”乐曲祈求长寿,而那月光仿佛能酿出千杯美酒。

简评:
问好阿斗老师。下片一处出律,“小”字。“有、友、又”读音相同的韵字运用有点密集,可考虑不同读音的韵字运用,以便声律更和谐。上片点出了桂花的色、味和来处,铺排很精致合理。下片典故的运用中“窦氏清芬”用于桂花感觉不太和谐,关联不紧密,“窦氏清芬”用于岁寒三友倒是和谐的。整体来说,小词脉络清晰,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不错的小词,学习了。
互评不当处可指正。
作者: 秋窗雨    时间: 5 天前
古典词研五班第二讲作业卿墨22-秋窗雨

互评:

蝶恋花.桂花
文/卿墨19柳雨青书
玉露初凝金粟小。暗染鹅黄,帘外千星绕。香味欲侵云外岛,夜风却起凉声吵。
谁道人间秋易老。满眼琼枝,遍向青山扫。欲问吴刚挥斧少,嫦娥未许红尘扰。


秋窗雨试评:问好同学,起拍很好看,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二拍暗染用悄染是不是会更好些,帘外千星绕,跟暗染鹅黄似乎关联不上吧?还有下一句的云外岛指的是什么地方呢?天庭或是月亮上吗?有凑韵之嫌,准备过片句凉声吵,这个吵是吵到了谁?上片给我的感觉这桂花就是天庭上的桂花,可过片处又提到了人间,上片还云外岛,下片又遍向青山扫,地点不一哦!然后又回到天庭,提及吴刚跟嫦娥。整首立意不清晰,没看懂想表达的是什么,但句子词汇丰富,读着好看。感觉同学是有功底的,这首是为了凑作业而填写。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哦!本人才疏学浅,恐有说的不对不好的地方,还请同学勿怪。



作者: 一泓    时间: 5 天前
试评蝶恋花,用桂花
卿墨,沐沐


蝶恋花,咏桂花
卿墨10-蓁蓁  
睡醒薰风还觉冷,自带花黄,恰好秋光景。 寸寸阴晴谁又等。满江尽是花前永。
不怕秋风秋雨耿。山枕斜阳,秋水何须静。莫道浓愁天注定。夜阑更把梨花影。  


首先沐沐梳理一下脉络不知对错欢迎指正
这首咏桂的大意是;睡醒了的桂花自带黄色开了,恰好正是秋天。时光是如此短暂谁又会不珍惜不争取呢?看桂花以开满江岸!


它们不畏惧秋风秋雨的侵袭,山间铺满斜阳秋景何须这般静逸呢?请更浓烈更灿烂些吧!莫要说浓愁是天的恩赐了,夜未尽更看梨花影


沐沐试评;这首咏桂以拟人的手法为切入点,开篇自带新奇也足见作者功底但“熏风”二字略显尴尬。承句寸寸光阴又似拟人又似自说自话增加了亮点,结处稍显弱点。比如“花前永”句,个人觉得意向模糊还有“满江”略有突兀


下阕“不怕秋风秋雨耿”一改桂花的娇弱形态,誉它坚定品性。通过”山枕斜阳,秋水何须静”句若“秋水”喻景有不恰之感,若喻眼睛有些突兀。结以“梨花影”来喻桂花的清绝素雅也未尝不可,但“把”字可在斟酌


总体不错可见巧思,用词用句还需打磨


作者: 梅朵    时间: 5 天前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16花落一肩香

蝶恋花•桂花
/卿墨35-紫玉
黄蝶缀枝妆碧树,草软风轻,香沁幽幽度。谁寄思情和爱与,飞过远处人儿去。
满眼飞花兼落絮,桂子开时,零落飘如许。簌簌衣襟花瓣雨,惊残遐思无寻处。

解读:桂花像金黄的蝴蝶缀满枝头,装点着翠绿的树木。草地柔软,风儿轻柔,淡淡的花香慢慢地飘散开来。是谁把这份思念和爱意寄托,让它飞到远方那个思念的人身边呢?
眼前到处是飘零的飞花儿和落絮,回想桂花开的时候,如今竟凋零飘落,花瓣像细雨般簌簌落在衣襟上,惊醒了我漫无边际的思绪再也无处寻找。

试评:问好同学
    整首词格律正确,情景交融有画面感,符合借景抒情古典词的基本要求。但细节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季节时序:本首词有的意象与季节不符,草软风轻,飞花落絮是春天的景象。落絮一般指柳絮,杨絮。桂花是秋天开的花。景物描写以秋天为背景更能体现桂花的特点。
2.语言凝练:用黄蝶缀枝描写桂花的形态欠妥,桂花花瓣细小。另外谁寄思情和爱与,飞过远处人儿去,这两句可再凝炼,体现古典词的含蓄美。
3.情景关联:桂花与思念的情感关联不紧密,可以通过以桂花的清香幽远传递思念等为引线,让情景交融更紧密。
初次学评,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具体以评阅老师为准,共同学习。
作者: 痴心不改    时间: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痴心不改 于 2025-10-21 06:35 编辑

古典词研五第二讲作业 卿墨11痴心不改
互评作业:
蝶恋花·有木香馥馥
文/云呆鹅
水榭亭台时正肃,谢了林花,戚戚多凡俗。听雨芙蓉新画烛,盈霜黄菊寻高躅。
有木四时香馥馥,软翠柔蓝,金钏霞枝筑。玉树悬秋临风竹,人间月殿非幽独。 问好学友,
第一讲作业作业要求以“桂花”为主题生发,似乎有点跑题了。 本词《蝶恋花*有木香馥馥》是十五部韵,其实还是难写的。看着重写的木芙蓉,不如直接命题木芙蓉了。“玉树悬秋林风竹”的风字出律了,这里四连平,也许是作者笔误,凤尾竹的凤字写成风了。 词作上景下情,作者可能想通过四时景物的转换与高洁意象的叠加,展现超脱尘俗的精神追求,将月宫清辉与人间灯火熔铸一体,在琼楼玉宇与翠竹金钏的交映中,完成对传统隐逸观念的超越,昭示着“即俗即雅,大隐于市”的澄明之境。 起笔水榭亭台时正肃,可能想点明秋的季节,但是水榭亭台四季为建筑都是那样,应该与时序变化没有关联。谢了林花作者可能是指春花,但是秋天的灌木开花也可以说林花吧。“听雨芙蓉新画烛”这句不错,但是临霜黄菊中的霜和雨是不是矛盾了。
下阕起句“有木四时香馥馥”也欠考虑,四时有香馥馥的应该多是月季花,这里四时不如改成此时。结句月殿又和雨中芙蓉有点违和。总之个人觉得,立意尚可,遣词造句有待推敲,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4 天前
古典词研五期第一讲作业:
卿墨01-梅欣

蝶恋花:桂花
卿墨25-羽君
拂面西风轻又薄。一抹清香、越户穿窗阁。倚槛听风应相约。依篱濯露承殷诺。
橘黄暗淡荑柔弱。渐展娥眉、难事当年托。占绝花中两清琢。仙衣犹带君心魄。

这阕词以“桂花”为题,字里行间藏着细腻的观察与巧思。

上片起笔“拂面西风轻又薄”,以西风的轻柔开篇,既点出时节,又为桂花的出场铺垫了清寂氛围。“一抹清香、越户穿窗阁”,写桂香穿透门户,不请自来,将桂花的“香”写得灵动鲜活,仿佛有了主动的意趣。“倚槛听风应相约”,赋予桂花人的情态——似与倚栏人有约,静静盛放,暗合“听风”的期待;“依篱濯露承殷诺”则进一步强化这份默契,桂树沾露而立,像在践行着某种无声的承诺,将花与人的关联悄然拉紧。

下片“橘黄暗淡荑柔弱”,细腻描摹桂花的形态:花色淡雅不张扬,花瓣纤柔,与常见咏花词的浓墨重彩不同,尽显其“清”。“渐展娥眉”以美人蹙眉舒展为喻,写花瓣缓缓绽放之姿,极富画面感;“难事当年托”笔锋一转,藏深意于平淡——或许暗指这份清雅之姿,不似其他花卉那般招摇,恰如难以言说的心事,托于清风明月。结句“占绝两清琢”,“两清”既指桂花色清、香清,亦暗合前文的清幽意境;“带君心魄”则将花与人的情感彻底勾连,赏花人观花见己,桂花的品性中,恰有观者寄寓的一份孤高与执着。

通篇不事雕琢,却以“风”“露”“香”“态”层层勾勒,将桂花的清、柔、静写得入木三分,更借花喻人,让这份清雅中藏着不易察觉的风骨,余味悠长。
作者: 芷溪    时间: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风起的地方 于 2025-10-24 22:07 编辑

第二讲作业
卿墨组36-芷溪

卿墨32~荷月
  蝶恋花.桂花
  花细盈藏香满苑,蝶采轻灵,吹落黄金盏。相惜韶华光影散。月升点点星河远。
  折落枝头寒雨浅,纷乱秋风,卷起衣衫茧。念念无音无奈怨。不及眼底飘丝显。

芷溪浅评:问好雨荷师姐一起来看雨荷师姐心中笔下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来看起拍开篇已“花细盈藏香满苑”,形细而香浓”的特质——“盈藏”二字极妙,既写花瓣攒聚之态,又暗传香气内敛却满溢庭院的通透感,以小见大勾勒出秋苑桂香弥漫的场景。“蝶采轻灵,吹落黄金盏”,将蝶飞的轻盈与落花的璀璨并置,“黄金盏”喻桂花,既贴合花色,又添几分精巧意趣,动态描写让静景活起来,风拂花坠的画面感十足。

收尾“相惜韶华光影散。月升点点星河远”,由景入情自然转合。“韶华光影散”暗扣桂花花期短暂的怅惘,“月升”“星河远”拓开意境,将庭院小景延伸至夜空,清冷月色与遥远星河衬出惜花之情的绵长,景与情交融得细腻含蓄。

再来看下阕:“折落枝头寒雨浅”承上阕落花意,加“寒雨”一词,既点出秋夜微凉的氛围,又为情感蒙上一层清冷底色,“浅”字见雨丝轻细,不刻意渲染萧瑟,却暗合心绪的淡愁。“纷乱秋风,卷起衣衫茧”,秋风“纷乱”既写实景,又映内心烦扰,“衣衫茧”暗藏岁月痕迹,让触景生情多了几分生活质感,并非空泛的悲秋。

最后来看结拍“念念无音无奈怨。不及眼底飘丝显”,直抒胸臆却不失蕴藉。“念念无音”写思念难传的怅然,“无奈怨”道尽心绪纠结,末句以“眼底飘丝”收束——或许是雨丝、或许是发丝,将无形的怨思化作有形的景致,余味悠长,贴合《蝶恋花》词牌婉约抒情的基调。

全词以桂花为线索,从赏景到惜花再到抒怀,景语皆情语,笔触细腻,情感层层递进,将秋桂之美与人心之愁巧妙融合。构思缜密布局稳妥合理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学习了。

探讨
二、句法与字法:巧思与不足之处

(一)亮点句法

1. 对仗与炼字见巧:“蝶采轻灵,吹落黄金盏”中,“轻灵”状蝶舞之态,“黄金盏”喻桂花之形,对仗工整且喻体贴切,“吹落”二字暗合秋风之意,为下片“秋风”伏笔;“月升点点星河远”以“点点”状星光,与上片“花细”呼应,空间由近(苑)及远(星河),拓展意境。

2. 虚实转换精妙:“念念无音无奈怨,不及眼底飘丝显”将抽象情感(念念、怨)转化为具象视觉(飘丝),化虚为实,契合婉约词“含蓄传情”的特质,与秦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含蓄笔法异曲同工。

(二)可商榷之处

1. 炼字稍欠精准:“花细盈藏香满苑”中“盈藏”二字略显累赘,“盈”有“满”意,与后句“香满苑”重复,可改为“花细含香满苑”,以“含”字突出桂花“藏香”的特质,更显凝练;“卷起衣衫茧”中“茧”字意象稍显突兀,“衣衫茧”可理解为衣衫破旧或褶皱如茧,但与“桂花”“秋风”的清雅基调略有违和,若改为“卷起衣衫软”或“卷起衣衫片”,更贴合秋风吹衣的轻盈质感。

2. 句法节奏微滞:“相惜韶华光影散”中“相惜”主语不明,若为词人自惜,可改为“谁惜韶华光影散”,以疑问语气强化怅惘之情;“不及眼底飘丝显”中“不及”二字稍显直白,可改为“唯余眼底飘丝显”,更显含蓄蕴藉。

三、格律与韵部:基本合规,细节待酌

全词依《蝶恋花》正体(冯延巳体),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韵部为“十七霰”(苑、盏、散、远、浅、茧、怨、显),一韵到底,无出韵、换韵之误,格律合规性良好。节奏上,上下片均遵循“三三、四五、四五”的句式节奏,如“花细/盈藏/香满苑,蝶采/轻灵,吹落/黄金盏”,符合词牌平仄与节奏要求,读来朗朗上口。

仅“纷乱秋风,卷起衣衫茧”中“乱”字(仄声)与“风”字(平声)组合,平仄稍显生硬,若改为“飒飒秋风”,既合仄声要求,又以“飒飒”状秋风之声,更添听觉意境。

四、意境营造:婉约含蕴,贴合词味

全词以“桂花”“蝶”“月”“秋风”等意象构建清雅凄婉的意境,上片“香满苑”“黄金盏”“星河远”营造明媚开阔之景,下片“寒雨”“秋风”“飘丝”转为萧瑟凄清之境,景与情契,贴合婉约词“词尽意不尽”的审美追求。如“月升点点星河远”以阔大意象反衬孤寂之情,与晏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以景衬情手法相似;“念念无音无奈怨”虽直抒“怨”情,却以“飘丝显”收束,留有余味,避免了直白浅露之弊。

五、避“补刀”风险评估

1. 无曲解原意之弊:评阅中未将“蝶采”(实写)误判为虚写,未将“韶华光影散”(时光之叹)扩大为家国之思,贴合词作“惜花伤时”的原意;

2. 无随意拔高或贬低:词作内涵以个人感怀为主,点评未刻意拔高为“家国情怀”,也未贬低其情感价值,客观呈现其婉约特质;

3. 无鱼目混珠之误:点评中判断性表述(如“格律合规”“虚实相生”)均有词作内容佐证,无正误混淆;

4. 无中生有之处:所有点评要点(如“承转自然”“炼字稍欠”)均能在词中找到依据,无凭空臆断;

5. 无以偏概全之失:明确区分“句法亮点”与“可商榷之处”,未将某句特点(如“飘丝显”的含蓄)说成全诗特质,也未混淆抒情方式(下片直抒胸臆,上片借景抒情)。

当然点评纯属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不当之处一起探讨
作者: 扬风万里@    时间: 4 天前
第2讲作业
卿墨39~扬风万里

原玉:蝶恋花·桂花
卿墨22-秋窗雨
细蕊裁秋妆满树。叶底流金,缕缕香风度。掩映晨辉凝玉露。柔情和煦轻柔抚。
趁此幽园闲踱步,尽览芳菲,清绝枝头伫。以涤行人心底处。尘埃扫却无从数。

解读:桂花细细花蕊装扮秋色满树,叶底的花色流淌着金黄,缕缕香气弥漫。在晨光中挂着露水,和煦的暖意里,尽显柔情。
我趁这美好时光,在幽静的园林漫步,又驻足枝头旁,尽情醉揽这清绝芳菲美景。桂花能涤洗行人的心灵深处,把无数尘埃以扫而空。

简评:首句景起”细蕊裁秋妆满树",写的贴切,很有韵味。第2拍,转写桂花的颜色与香,即视觉与嗅觉,非常好。"凝玉露”句与“柔情”句,从侧面继续写桂花,上片总的感觉实笔太多,虚实不平衡。"柔情"与”轻柔抚”意稍重。
下片转入人的行为,首句实写人悠闲在园林,第2拍”芳菲""清绝"是写花的万能词,”芳菲”用在这里稍欠精准,”伫"在这里不知道写花还是写人,如果是写花,用”伫”不合理,如果是写人,人也不可能站立枝头。尾拍以虚写收笔,非常好。这首词条理脉络清晰,结抅安排合理,景也写的特别鲜活,虽有瑕疵,但疵不掩玉,是首不错的作品,学习了。如有说的不对,请见谅。
作者: 云呆    时间: 4 天前
词研五第二讲作业:
互评
卿墨-慕容瑞西
蝶恋花·桂花
四瓣小花攒碧树。一色轻黄,行过留香住。岁岁重开多感慕。且随明月铺清素。
折得新枝谁共赋。赛过春红,心悦情如故。又念江南相遇处。擎杯桂酒成鸳侣。
问好同学!题目为《蝶恋花·桂花》,文章句子通顺,睹物思人,赋予桂花别样的情感。这也算是一种突破,继续加油~
作者: 轩辕剑谱    时间: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轩辕剑谱 于 2025-10-22 17:02 编辑

古典词研五卿墨组第二讲作业:
卿墨02-轩辕剑谱
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卿墨36-芷溪
蝶恋花•野径寻桂
野径斜穿云气杳。忽见疏黄,缀满寒枝杪。风送幽香随步绕,停筇细赏斜阳照。
不羡春红争艳早。独抱清奇,占尽秋光妙。欲撷一枝簪鬓枣,恐惊林鸟飞还噪。

读解:
      山野间的小路曲折延伸,穿行在缥缈的云雾之中,望不到尽头。忽然看见稀疏的黄色桂花,缀满了寒冷枝头的顶端。微风送来淡淡的清香,随着脚步四处萦绕,我停下手中的竹杖,仔细欣赏夕阳映照下的桂树。
不羡慕春天的花朵早早地争奇斗艳。桂花独自保持着清雅奇特的姿态,把秋日风光的美妙全都占尽。想要采摘一枝插在鬓边,又担心惊扰了林中的鸟儿,让它们飞起来还发出喧闹的声响。
简析:
      本词从野外景色野径、云气起笔,意在为野外寻桂作铺垫,接着是过程描写,遇见、欣赏,下篇续写桂花的特点及想要折取的心情,整体词意表达顺畅,连贯,对桂花的描写着笔较少,
鬓枣用词典雅,结句不错,比较生动,留有想像空间。

作者: 独钓寒江$    时间: 4 天前
古典词研五卿墨组03-独钓寒江第二讲作业

互评:
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付原作
蝶恋花·桂花情
卿墨08-情梦心宇
瓣瓣金黄丹桂瘦。去日绵长,唯有多情酒。几度夕阳熬白叟,悠悠往事难回首。
曾记当年常执手。赏桂题诗,许愿来相守。不道如今眸湿透,空留花气沾襟袖。
寒江问好心宇老师:老师好
在这桂花开放的季节,看到了金黄色的桂花,想到了逝去了的绵长岁月,唯有以酒相对,不觉间时光机把人熬成老人
过去的点点滴滴让人伤感,不忍再回想。
回忆当年与所爱之人常常牵手花前月下赏花赏月赏秋香,相依相偎相互许愿长相厮守,没想到如今又到了桂花开放的时节,却独自一人又来到桂花前,不禁黯然泪下,唯有桂花的香气沾满了襟袖。

寒江试评:心宇老师这首词主题就是借景抒情,忆昔伤今,抒离别之痛。
开篇以瘦弱的桂花领起,奠定了本词的情感基调。瘦字暗寓词人自己的如今状态。
接下来又用多情酒进一步说明词人的孤独落寞,无人相伴的日子,无情的岁月把自己熬成了白发老人。
下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结句又回到了当今的现实中来!空有花香沾染襟袖。
词写的真实感人,寒江给心宇老师点个赞。
再来共同讨论一下不足之处哈:首句的金黄丹桂留下一个即可,有点费墨,桂花分为金桂,银桂和月月桂,银桂是黄色的,丹桂的颜色是橘红色的。所以这里重复了。
还有就是情多,景象太单薄了点,
由于是初评,不到之处还请心宇老师见谅哈,也可以私下交流,或者是找大群评阅来鉴定下。
作者: 紫玉学词    时间: 4 天前
古典第二讲作业
卿墨35-紫玉
卿墨-41梦雪
蝶恋花.桂花
揉碎细金镶玉树,满地飘香,盛比春风渡。不向娇红争艳慕。静凝芳韵成浆露。  
久向寒宫眠玉兔。遥伴嫦娥,丹墨传千古。万点星芒蟾影舞,金秋乐把人间顾。

解读:把细金揉碎镶嵌在玉树上面,十里飘香的桂子,繁盛的时候好比春风来渡。不愿意与白字千红争艳.静静的凝成芬芳做成琼浆玉液。
长久向广寒宫里伴着玉兔而眠。也遥遥伴着嫦娥,任才子佳人的妙笔丹墨传唱千古。万点花蕊像无数的星星伴着嫦娥的影子翩翩起舞,快乐的金秋与人间同乐。
试点评:问好同学,此篇通过描写桂花的颜色,香气,而引领下拍,桂花在秋天绽放,不与百花争艳,而且桂花可以做成琼浆玉露,润入心田,这是描写桂花的功用。下片通过神话的手法,通过玉兔嫦娥广寒宫,来说明桂花本是广寒宫上的仙树,移植人间,在人间生根发芽,为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对比,神话的手法描写桂花的高贵品质与奉献精神。通篇文字顺畅,意寓高洁,主题明确,是一篇不错的作品,向同学学习了。

作者: 高山流水天籁音    时间: 4 天前
古典词研五期第二讲作业
卿墨29-高山流水

原玉:

蝶恋花.桂花
卿墨28-小白中的白小白
庭角枝横云外路,月上梢头,簌簌金英吐。暗度幽芳人不悟,卷帘忽觉秋如许。
欲折琼枝无处诉,怕扰清宁,只作阶前伫。风动香痕留浅步,一襟落影和诗住。

解读:庭院角落里,桂树枝桠横斜,仿佛延伸到了云外之路。明月爬上树梢,在这清幽的月色下,桂花簌簌地绽放,吐露出金黄的花朵。那暗暗散发的幽香,一开始并未察觉,直到卷起帘子,才忽然惊觉秋天已然如此浓郁。
想要折下这如美玉般的桂花枝,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这份心意。又害怕折花会打扰了这份清幽宁静,于是只能静静地伫立在台阶前。微风拂过,桂花的香气留下浅浅的痕迹,我漫步其中,一袭襟衣沾染了桂花影子,仿佛与这诗意的景致融为一体。

互评:问好白小白学友。这首词格律无误,立意明确(咏桂抒情),脉络清晰(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起拍以景起笔,起的较为自然且富有画面感;二拍承接上文桂花的绽放,从嗅觉和感觉上进行深化感受桂花带来的秋意,承的紧密自然。
下片的过片由前面的赏景感受转为内心的情感活动,丰富词的内涵,转的巧妙;歇拍融情于景收束全篇,将情感升华到诗意的境界,余韵悠长。欣赏学习了!

以下为个人愚见(起承转合)分析和学友交流:

       原词起句“庭角枝横云外路”,“横”字生硬,“云外路”直白空洞,未将环境与氛围自然融合。修改为“庭角枝摇星汉处”,“摇”字赋予桂花枝动态,与“星汉处”营造空灵悠远意境,奠定清幽基调。
       承句原“月上梢头,簌簌金英吐”,“簌簌”普通,未突出桂花韵味。改后“月映琼枝,点点金英露”,“月映”呼应夜空,“琼枝”凸显桂花美,“点点金英露”写出桂花在月光下如金露闪耀,增强画面美感。
        转句原“欲折琼枝无处诉”转折突兀,情感递进不自然。修改后“欲采芳枝情寄诉”,由赏景自然过渡到情感表达,因美景引发内心情感却难言说,为“恐扰清幽”做铺垫。
         合句原“风动香痕留浅步,一襟落影和诗住”模糊且不够新颖。改后“风拂香痕留印步,满襟花影同诗赋”,“留印步”形象写徘徊情景,“满襟花影同诗赋”将花影与诗赋结合,表达喜爱与融入诗中的情怀,留下深刻印象。

蝶恋花•桂花  (改动版)

庭角枝摇星汉处,月映琼枝,点点金英露。暗送幽馨人未悟,凭窗始感秋光驻。
欲采芳枝情寄诉,恐扰清幽,且立阶前顾。风拂香痕留印步,满襟花影同诗赋。

吾首次试学点评,纯属个人愚见,不妥之处请海涵勿怪,权当学习交流!还请评阅老师补刀,共同学习!
作者: 柳雨青书    时间: 4 天前
蝶恋花
卿墨33-淡然
坐饮庭前明月好,一树新开,金粟知多少。墙下秋虫声未老,天香浅送风儿小。
闻说广寒仙子俏,举酒长空,对影杯中笑。银练青丝相映绕,人间有味情难了

评:上阕以实景起笔,“坐饮庭前明月好”勾勒出庭前独酌的闲适画面,继而以“一树新开,金粟知多少”暗写桂花(金粟为桂花别称),巧妙衔接人间与天上。下阕笔锋轻转,引入“广寒仙子”的缥缈传说,由实入虚,形成人间月境的精神对话。结尾“银练青丝相映绕”将月光喻为银练,与青丝交织,虚实相映,最终以“人间有味情难了”回归现实,完成从幻美到温情的意境闭环。

可商榷处
“天香浅送风儿小”中“风儿小”稍显口语化,但与后文“杯中笑”的俏皮呼应,亦成独特风格。

问好同学,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评错勿怪
作者: 荷月    时间: 4 天前
卿墨32~荷月

蝶恋花·桂
卿墨11痴心不改   
金栗新开浮碧树。半掩冰绡,暗把幽香注。月下清晖笼翠处,窗前漫洒蟾宫露。   
汉殿金风催艳吐。谁倚芳丛,独与时光数。欲绾行云云不住,空教簌簌沾衣素。

解读:金色桂花新绽在碧玉般的枝叶间,半遮着薄纱似的花瓣,悄悄将幽香倾吐。月光清辉笼罩翠色枝头,窗前遍洒着仙宫飘下的甘露。
  汉代殿宇的秋风催动繁花盛放,是谁伫立芳菲丛中,独自细数光阴的脚步?想要挽住飘游的流云,云影却匆匆不肯停驻,空任桂花簌簌落满素白衣衫。

简评:“金栗新开浮碧树”以“金栗”喻桂花形色,贴切灵动;“半掩冰绡”拟其轻盈薄绡之态,兼具视觉与触感。下阕“月下清晖”“蟾宫露”等意象串联,营造出澄澈幽远的月宫幻境,与桂花高洁气质相契。“暗把幽香注”一“注”字,赋予香气流动感,化虚为实;“欲绾行云”以“绾”字写留恋之意,生动奇崛。结句“簌簌沾衣素”以落花声与素衣视觉交融,余韵绵长。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3 天前
蝶恋花·桂花
文/轩辕剑谱  

黄雪珊珊浮月露。蕊粉鸣柯,香屑攒缃素。冷冷寒宫犹少树,倩谁解去吴生斧?
且看白衣罗袜步,魄兔冰蟾,霜带回风舞。枝下媌娙调七羽,人间天上同凝伫。

苏苏试评:问好学友!这首词格律正确,符合作业要求。上阙起拍以通感手法营造幻境,“黄雪”既指桂花色如金、落似雪;“蕊粉鸣柯”描摹入微,花粉随风击打枝柯如碎玉轻鸣。后两句以诘问句道出仙界的寂寥。下阕继续用典,将月宫仙子与水中宓妃意象叠合,结尾尤见匠心,美貌乐师在桂树下弹奏七弦琴,“同凝伫”定格永恒的审美瞬间。此词虚实相生,典故运用如盐入水,既保持古典韵味,又生发出新的诗意空间。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3 天前
第二讲作业
卿墨28-白小白
蝶恋花 咏丹桂
卿墨-风起的地方
揉碎黄金香满砌。碧叶层层,只合中秋契。月照空阶思又起,风生别院情相系。
露种偷来谁与醉。一霎流光,道尽愁滋味。手把玉肌人不寐,玉肌共我同憔悴。


全词以丹桂为线索,融景、抒情、寄意于一体,将花的形态、香气与词人的情思紧密缠绕,字句间既有对丹桂的细腻描摹,藏着深沉的怀人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词的优点极为突出:一是咏物不粘滞于物,始终以花为媒写情,做到物我交融;二是景语、情语的转换自然,无生硬割裂感;三是字句间藏着细腻的情绪层次,从赏花香到思人,再到愁眠,同憔悴,层层递进。
开篇揉碎黄金香满砌以妙喻绘出丹桂色艳香浓,只合中秋契又暗勾花期与情期;中片月照空阶,风生别院借秋景衬怀人,谁与醉的问句更添孤独;结尾手把玉肌,同憔悴将花与人的命运绑定,把愁绪写得绵长又真切。
修改
揉碎黄金香满砌。碧叶层层,偏与中秋契。月照空阶思又起,风生别院情难系。
露种手栽谁与醉。几度流光,道尽愁滋味。手把花枝人不寐,花魂共我同憔悴。
不足之处略做修改
1. 只合→偏与(碧叶层层,偏与中秋契)
原只合表“理应如此”,语气偏绝对,少了灵动感;改偏与后,赋予丹桂“特意、主动与中秋相约”的拟人化情态,既贴合丹桂“中秋绽放”的物性,又暗合词人对花的亲昵感,为后文情难系的细腻情思铺垫更自然的情感基调。

2. 情相系→情难系(风生别院情难系)
原情相系仅表“情思相连”,未显愁绪;改情难系后,直接点出“思念想连却无法传递”的怅惘,与前文思又起的牵挂、后文愁滋味的愁绪形成逻辑闭环,让怀人之情的“愁”更有落点,情感层次更鲜明。

3. 偷来→手栽(露种手栽谁与醉)
原偷来无明确情境支撑,逻辑稍弱;改手栽后,以“亲手栽种”的细节凸显词人对丹桂的珍视,谁与醉(无人共赏同醉)的孤独感便有了依托——亲手培育的花却无人共赏,更能反衬怀人之寂,情感更真切。

4. 一霎→几度(几度流光,道尽愁滋味)
原一霎(极短时间)与丹桂花期(约1-2周)不符,也难显愁绪的厚重;改几度(几次时光流转)后,既贴合花期长度,又暗表“愁绪在数度日夜中累积”,让道尽愁滋味的“愁”更具时间维度的深度,而非转瞬即逝的轻愁。

5. 玉肌→花枝、花魂(手把花枝人不寐,花魂共我同憔悴)
原玉肌两出稍显重复,且手把玉肌不符合“手持”的实际动作;首处改花枝,让手把的动作更合理,也与丹桂的植物形态更贴合;尾处改花魂,既避免重复,又以“花的灵性魂魄”替代“花瓣质感”,让人花同憔悴的联结更具精神共鸣,意境更空灵。
作者: 慕雪    时间: 3 天前
蝶恋花·桂花
卿墨43-慕雪
碧玉簪金香暗度,细看枝梢,总是凄凉处。记得嫦娥空对顾,清寒一树幽花露。
天上月儿微怯步,洒向人间,粒粒丝丝絮。客里举杯临洁素。卿卿醉里如轻诉。


慕雪自评:
上片写桂花的形态,凄凉是主要格调。与嫦娥相对,说明是仙家之花。
下片,连系到个人,月儿天上到人间,怜惜异乡人,与君轻声话语。
不足之处,微怯步,不明。不知是人步还是月步。粒粒丝丝显得繁琐。可再简化。洁素指白色,与上片金色矛盾。整体上片下片很分明。与花与人融为一体。就是用词稍显稚嫩,可在平时中阅读诗词中积累,运用,多炼字。


作者: 阿斗.    时间: 3 天前
慕容瑞西 发表于 2025-10-20 07:32
古典词研五卿墨组第二讲作业:
卿墨-慕容瑞西
1.互评:对上一讲的作业《蝶恋花》相互进行读解,然后作简评 ...

非常感谢西西美组和天空老师的精彩点评,敬上清茶一杯!
作者: 西园相思树    时间: 3 小时前
原玉:
宛在水中央
蝶恋花•桂花
柳轻颦
那日园中秋画卷。桂子初开,落在心中绽。有个人儿声细软。阿郎执手在身畔。
记取花前风缱绻。共话红尘,教与欢情满。郎折香枝鸦鬓绾。低眉一笑时光缓。

花小小浅评:问好学友!友友作品以“桂花”为情感载体,贯穿初见、定情、盟誓的恋爱场景,将花香与情思融为一体。“阿郎”“声细软”等口语鲜活亲昵,而“缱绻”“红尘”等词又典雅工丽,形成独特张力。上片写桂下初遇的悸动,下片回忆甜蜜互动,结句“时光缓”含蓄点出永恒之愿,真可谓余韵悠长!此词如桂香沁心,以花事写人事,深得小小崇拜,学习了!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bbs.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