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燕燕于飞    时间: 2025-7-2 21:37
标题: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帖
本讲作业:以盛夏为背景填小重山一阕,要求标出词眼(是否有警句),并分析炼字过程。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5-7-3 07:37
本帖最后由 小落 于 2025-7-8 08:51 编辑

大群点评作业

1.小重山·夏
流风03-冷雁
绿树阴浓夏日长。蝉鸣高树杪唱炎凉。蛙声阵阵闹横塘。涟漪起,碎影戏霞光。
思绪出轩窗。随云舒又卷任飞扬。一壶清茗品时光。尘世远,心醉望苍茫。


2.小重山•夏日出游遇雨
流风05-冬日暖阳
午后晴空云陡生。更兼风助势,挟雷声。山昏林暗雨如倾。村舍远、惆怅避无凭。
片刻雨全停。叶间时坠露、似鸣筝。衣尘涤去觉身轻。望天际,一道彩虹横。


3.小重山•看海
流风07-小瓶子
澎湃连空接远穹。涛堆千丈雪,势如龙。纳川容岳气豪雄。凭壮阔,万象蕴其中。鸥鹭舞波丛。劲帆穿浩渺,正迎风。千秋沧海阅尘风。心向远,逐浪赴前峰。


作者: 小落    时间: 2025-7-3 07:37


小重山:盛夏/花誓妙雪


烈日高悬暑气蒸。蝉鸣枝上闹,韵难停。荷擎翠盖立蜻蜓。风乍起,湖面碎银凝。


午后困思萦。竹床摇扇卧,梦魂轻。忽闻雷雨送凉声。珠帘卷,凉意满空庭。


词眼:“闹”“凝”“满”。


炼字过程分析:


炼字过程中,闹~最初考虑“鸣”字,虽能表现蝉叫,却过于直白、静态 ,缺乏感染力。“闹”字化静为动,不仅写出蝉声的繁多、喧闹,还营造出盛夏时节生机勃勃又略显聒噪的氛围,使画面充满动态感和活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蝉声鼎沸的夏日之中。


“凝”:描绘湖面波光,若用“闪”“亮”等字,只能简单描述光亮状态。而“凝”字别出心裁,将瞬间的波光粼粼以一种相对静态的方式呈现,仿佛让动态的湖面光影定格,赋予其质感,同时暗含水面波动后又渐渐平稳的过程,与前文“风乍起”相呼应,展现出独特的画面美感。


“满”:写凉意充斥庭院,若用“入”“来”等字,无法凸显凉意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感觉。


警句:“荷擎翠盖立蜻蜓”。此句化用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意,“擎”字赋予荷叶人的动作,生动展现荷叶舒展向上、用力托举的姿态,与小巧的蜻蜓形成动静结合、大小相映的画面,极具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将盛夏荷塘的灵动之美凝练于一句之中 。



作者: 梅边    时间: 2025-7-3 10:32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25-7-3 10:42 编辑

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
流风25-梅边吹笛
日晒柔云酷几分。碧纱窗外看、少行人。远山依旧渺无痕。更禁得、蝉躁乱桐茵。
独坐对空尘。凉茶难畅饮、冷心门。花笺记取旧年春。红袖老、霜鬓已黄昏。

词眼:少行人,冷心门。
炼字:
酷:和柔相对,打破了柔,欺凌了柔。
渺:看不真切,没有希望。
作者: 庭若    时间: 2025-7-3 12:44
本帖最后由 庭若 于 2025-7-3 14:09 编辑

古典词27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暑夏
流风组组长庭若

时至今时高热升。百花皆自许、日晴晴。农家小妹恐温庭。衣衫褪、坐卧想凉亭。

事起此时醒。汗珠盈满面、不消停。空调之下把凉乘。待去暑、
一赋小山行。

词眼:今时、日晴晴炼字:待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5-7-3 12:58


小重山·盛夏酷暑之怀闷
流风27-牛肉干
烈日高悬暑意汹。苍穹凝热浪,似炉烘。街衢炽热少人踪。蝉声苦,嘶噪绿荫中。
室内困樊笼。空调虽送冷,绪难融。遥思泉水沐清风。酣畅梦,醒后一场空。
词眼,汹,凝,苦,噪,困
炼字过程(简单描述)
1. “汹”字:
原表述是浓,但是浓字缺乏动态和冲击力。
2. “凝”字:
原表述是聚,但是聚字仅能体现聚集,比较平淡,凝有凝结凝固之意。
3. “苦”字:
原表述是叫,但是叫字无法表达蝉声蕴含的情感。
4. “噪”字:
采用噪字突出了蝉声的嘈杂,喧闹,衬托人的烦躁之感。
5. “困”字:
困字可以传达人的心理上的束缚感。



作者: 刘竹风    时间: 2025-7-3 14:09
交作业
小重山   小暑南风十八朝

乙已年逢寻不常,淫威连撒野,日凶狂,农田龟裂草蔫黄,花萎悴,蜂蝶匿形藏。
泵站运行房,良畴渠水灌,日流忙。龙王侧隐望恩商,施澍雨,解暑送清凉。

作者: 正在回家    时间: 2025-7-3 15:12
本帖最后由 正在回家 于 2025-7-3 15:20 编辑

小重山
流风09-正在回家
烈日悬空炙地红。蝉嘶危叶颤,老梧桐。莲裳轻拂碧池风。波心皱,纹浪叠千重。
竟日小窗东。懒窥飞鹊镜,倦妆容。星河皎月怎相逢。深庭悄,盏冷玉壶空。词眼:老,皱
炼字:
1.天→满→裂→炙
2.高树→青叶→危叶
3.噪→老
4.不→难→怎
5.静→寂→悄
6.数→几→叠
7.啼→鸣→嘶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5-7-4 19:19
小重山    初夏未夏
流风组——宛儿
浣柳池中点点红。罗裙悄出水,露华浓。轻愁剪剪画楼东。朦胧月,种在梦深丛。
故事植其中。柔情耕不动,已随风。相思和泪俱存封。灯花瘦,小字与谁同?
作者: 晓渔民    时间: 2025-7-5 15:56
本帖最后由 晓渔民 于 2025-7-5 15:57 编辑

古典词27创作班第4讲作业
流风17-晓渔民
小重山.漫步有怀
月映荷塘蛙鼓声。小村前慢步、热难平。何来笛韵载幽情。天河远、举目暗愁生。
忽忆那曾经。依依浓絮语、曲双听。哪料人去棹闲横。几相问、何日解舟绳。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5-7-5 17:07
小重山  午间絮语
流风22吉林
蝉噪庭柯倦意消,檐头天正午,甚无聊。点开屏幕看头条,分明写,老虎产羊羔。
记者也传谣,人间无可信,一团糟。今秋粮价是低高,凭谁问,能否又徒劳。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5-7-5 17:08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流风组长-小西
小重山·夏日有怀
榴火燃红夏日长。香风穿翠幕、动离肠。昔年并影赏荷芳。惊回首、烟水两茫茫。
驹隙太匆忙。鬓边霜雪重、怯临妆。一襟幽恨付残阳。蝉声碎、数尽旧时光。


作者: 江小鱼    时间: 2025-7-6 11:19
本帖最后由 江小鱼 于 2025-7-6 11:28 编辑

古典词27创作班第4讲作业
流风13-江小鱼
小重山  盛夏

闲坐书房如汗蒸。耳边风扇响、甚难停。为寻凉意写心经。观自在、一晌远劳形。
不必躁蝉鸣。窗前家雀唱、两三声。三餐厌厌懒煎烹。频消暑、糖醋水加冰。
夏天蝉鸣是正常的,人在夏天尤其容易犯困,所以听到蝉鸣就感觉烦躁。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在“躁”字前加了不必二字,因为蝉鸣和家雀唱同属于自然现象,夏天的炎热也是自然现象,顺应就好。夏天嘛,食欲会差些,好在瓜果很多,人类战斗自然的办法也多。
在这首词中,我注意炼了远、躁、唱、懒几个字。

作者: 书香致远    时间: 2025-7-6 11:41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流风19-书香致远

小重山.盛夏
蝉占高枝午荫长

兰帘分砚水,蘸晴光

榴房初破绛绡窗

茶烟飘,篆尾绕空廊

惊觉荷风透骨凉

千裙翻翠浪,碎斜阳

苍穹收雨月凝霜

碧宵中,两两睡凫塘



词眼与警句

词眼:

"初破"(写榴花炸裂的瞬间动态)

"透骨凉"(通感手法强化凉意穿透力)

警句:
"千裙翻翠浪"
拟荷叶为旋裙,用"千"字夸张数量

"翻翠浪"三字含颜色(翠)、动态(翻)、质感(浪)


炼字过程分析

"占"字:
原用"定"(去声违律),改"占"既合平仄,又状蝉霸占高枝的侵略感

"蘸晴光:
"蘸"字七炼:曾试"写""染""漏",终定"蘸"显光影交融

"凝霜":
原"浮霜","凝"字强化月光如霜冻结的视觉效果

"两两":
叠字用法受李清照"争渡争渡"启发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25-7-6 13:28
本帖最后由 海天一色 于 2025-7-6 13:39 编辑

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夏日
夏到长街绿正浓。金蝉枝杪唱,散炎风。路边犹有草坪工。清凉梦,闪过草茵丛。

日炙老梧桐,欲传馨语慰,措辞穷。路头垂柳画桥东。溪水碧,菡萏映腮红。


词眼:
散。
穷。
炼字
1)唱,开始是鸣,不合平仄,换做叫,不雅。后定为唱。突出夏天的主旋律——热烈而奔放
(2)传,开始是倾,
最后定为传。想传递话语,安慰烈日下的梧桐。可是词穷不尽意。
只能告诉他哪里有映腮红的荷花。
作者: 穆小兮    时间: 2025-7-6 15:44
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半夏
流风15-穆小兮

半夏阴浓昼渐长,绿深遮小径,掩轩窗。风来犹带芰荷香,闲独坐,蝉语伴斜阳。

世事总茫茫,浮生如过隙,且疏狂。莫将惆怅付流光,抬望眼,竹外正清凉。
作者: 红尘路    时间: 2025-7-7 07:03
第二十七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  盛夏遇雨
流风23-红尘
似火骄阳挂半空。人间多热浪,似蒸笼。鸡藏犬躲已无踪。放眼处,云海影重重。
忽见岭前风。雷鸣飞闪电,雨匆匆。水帘倒注涧桥东。且畅意,晴雨乐其中。

作者: 蓁蓁    时间: 2025-7-7 10:28

古典词27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小重山•夏
流风组32蓁蓁

万语千言楚调偏。小声音色颤、路辛酸。当时夜夜有晴天。轻离别、红日照河山。

天气热成全。水流溪响彻,把门关。一年可算有人怜。双飞翅、树上最安全。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5-7-7 16:52
小重山·盛夏
流风16-一川烟雨
溽暑蒸云暑气浓。蝉嘶高树里,噪千重。榴花似火映帘栊。风乍起,微动一池红。

午后困意慵。竹床摇月影,梦难逢。汗流襟背盼凉踪。黄昏近,雷雨送清风。

词眼:“蒸”“噪”“盼”。“蒸”字生动展现出盛夏暑气如蒸腾之态,凸显炎热难耐;“噪”字强化蝉鸣的聒噪,以声衬热;“盼”字则将盼凉的急切心情直白托出,贯穿全词情感脉络 。

炼字过程分析

1. “溽暑蒸云暑气浓”:最初用“聚”描述暑气,后觉力度不足,无法体现盛夏闷热如蒸的特点,改用“蒸”字,既呼应“溽暑”的湿热。

2. “蝉嘶高树里,噪千重”:“噪”字经过反复斟酌。起初用“鸣”,“噪”更能强调蝉声的喧闹、嘈杂,同时与“千重”搭配,侧面烘托出盛夏的燥热氛围。

3. “榴花似火映帘栊。风乍起,微动一池红”:“映”字替代了原有的“照”,“照”较为平淡,“映”字更具画面感,展现出榴花的艳丽色彩与帘栊相互映衬的和谐美。

4. “汗流襟背盼凉踪”:“盼”字替换“等”,“等”字稍显消极被动,“盼”字更能体现出在酷暑中人们急切渴望清凉的心情。
作者: 银絮飘飘    时间: 2025-7-7 17:35
小重山·盛夏幽怀
文/流风02-银絮飘飘
盛夏林深翠影浓。鸣蝉声噪处,韵无穷。荷香盈袖映霞红。池波漾,锦鲤戏荷蓬。
幽梦寄清风。流年如逝水,太匆匆。凭栏思绪绕千重。心难静,蝉语诉情衷。

词眼为“幽”。整首词围绕“幽”字展开,描绘了盛夏中幽静的树林、清幽的荷香、幽远的梦境,以及词人内心幽微的情感,“幽”字贯穿全词,奠定了整体的意境和情感基调。

警句“流年如逝水,太匆匆”可视为警句。此句以形象的比喻,将流年比作逝水,生动地表达出时光流逝之快,引发读者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启发性。

炼字过程1. “浓”:“盛夏林深翠影浓”,“浓”字描绘出盛夏时节树林枝叶繁茂,翠绿的影子厚重浓郁的景象。一个“浓”字,不仅写出了颜色的深与重,更体现出树林的茂密和生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浓郁的绿色之中。
2. “噪”:“鸣蝉声噪处”,“噪”字本有嘈杂、喧闹之意,但在这里却别有韵味。它生动地表现出盛夏蝉鸣的热烈和喧嚣,以动衬静,突出了树林的幽静。同时,“噪”字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活力和热烈,与盛夏的热烈氛围相契合。
3. “盈”:“荷香盈袖映霞红”,“盈”字有充满、满溢之意。“荷香盈袖”,将无形的荷香具象化,仿佛能看到荷香在衣袖间弥漫、充盈,生动地表现出荷香的浓郁和扑鼻而来的感觉,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香气萦绕的美妙。
4. “漾”:“池波漾,锦鲤戏荷蓬”,“漾”字描绘出池波轻轻荡漾的动态画面。它不仅写出了水波的起伏和流动,还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与锦鲤嬉戏荷蓬的画面相呼应,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
5. “绕”:“凭栏思绪绕千重”,“绕”字形象地表现出词人思绪的纷繁复杂和纠结。“绕”字将无形的思绪具象化,仿佛思绪如丝线般缠绕在一起,难以解开,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烦闷和迷茫。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5-7-7 17:41
小重山•蝉
流风01-王者至尊
碧叶阴阴夏正长。高居枝杪处、唱炎凉。薄绡轻翼舞流光。嘶声切,惊散半庭芳。
饮露守孤芳。餐风吟岁月、诉离伤。不知身世几沧桑。幽鸣罢,残照落西墙。


作者: 小西    时间: 2025-7-7 17:42
古典词27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流风06-倚剑听风
小重山·盛夏感怀
溽暑侵帘夜未央。蝉嘶高树乱,月昏黄。孤灯摇影倚虚窗。人不寐,幽绪绞柔肠。
往事已成霜。蒲葵承骤雨,坠池塘。经年离恨总难忘。空怅望,萤火点横塘。


作者: 竹笛悠扬    时间: 2025-7-7 23:42
词27期创作班第四讲作业
流风18-竹笛
小重山·盛夏
烈日炎炎似火烧。秧苗含困意、半枯焦。鸣蝉断续一如潮。无踪迹、隐岸柳枝梢。
躺椅慢轻摇。门窗皆紧闭、美空调。几瓶啤酒兑樱桃。尘间事、懒理耳边抛。

困,拟人手法。
作者: 起来晒月亮    时间: 2025-7-8 11:27
流风11傻瓜晒月亮
深院风回暑气清。流萤穿竹径,夜初宁。空庭独坐数残星。蛙声碎,荷影动池萍。

何处寄深情?云河低欲转,近三更。旧时团扇扑曾经。心难静,凉簟月华盈。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5-7-8 13:10
小重山·初夏有感
流风29-青小墨
风送残英过短墙。苔痕收宿雨,映流光。新荷才展半池塘。波心静,犹照鬓边霜。

团扇懒施张。流莺啼别院,韵偏长。一襟幽思对昏黄。凭栏久,月影上回廊。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5-7-8 15:47
《小重山·盛夏》
流风26-暖爱
蝉噪高槐日影长。熏风穿牖过,带荷香。碧池新叶覆鸳鸯。蛙声里,闲看水纹扬。

竹簟午阴凉。流萤初点点,透疏篁。蒲扇轻摇夜初央。星河下,残梦落莲塘。
作者: 宛在水中央    时间: 2025-7-8 19:38
小重山•盛夏
流风31雨露清荷

烈日高悬暑气萦,稻花千顷处、起蛙笙。繁柯深处隐蝉声。风过处,莲颤引鱼惊。
独坐小凉亭,目随云影去、自轻盈。静观蜓舞戏红英。沉醉处,一晌得清宁。


词眼“萦”“颤”“惊”“戏”。

警句:稻花千顷处。起蛙笙。化用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作者: 归云组清浅    时间: 7 天前
古典词27期创作班流风组第四讲作业:
               流风10~清浅
一、作业要求:
        以盛夏为背景填小重山一阕,要求标出词眼(是否有警句),并分析炼字过程。


二、例词: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唐·薛昭蕴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东风吹断玉箫声。宫漏促 帘外晓啼莺。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愁起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手挼裙带绕花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三、作业网址:
http://bbs.zggdx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945&extra=page%3D1


四、习作:
      小重山·傍晚湖边消夏所感
                  清浅
郁郁长堤杨柳青。红荷撑绿伞、水波明。纷飞细雨乱蛙声。千百啭、秾叶隐娇莺。
湖景自天成。蓑衣摇素桨,任闲情。微风习习画中行。消暑热、惬意老书生。


五、简析:
1)词眼:惬意
2)立意:
        因为打算按照原词步韵,再加上以盛夏为主题,以我的水平,原本的凄婉悲凉的格调就无法表达好。所以风格就按照惬意消夏来写了。盛夏的物像,在我的认知里,无非就是蝉声,蛙声,绿叶,急雨,荷花,荷叶,偶尔也有莺声……这一系列,所以就选了湖边,可以呈现出盛夏景观。
3)炼字:
         ①郁郁:确定景点为长堤的时候,形容长堤,想用隐隐,隐约,形容柳林间的长堤若隐若现,但是考虑到是长堤,这样就不合适了,杨柳太多太茂盛,与湖水放在一个画面太喧宾夺主,就用了郁郁,突出柳树枝条的脆绿茂密,符合盛夏的情形。
        ②撑:红荷撑绿伞,撑用了拟人,红绿的颜色搭配浓艳,突出了夏日荷花荷叶的美,也衬托了天气的炎热。
        ③乱:纷飞细雨乱蛙声,蛙声,盛夏物像。纷飞细雨既不失美感,也暗示了此刻出游消暑的惬意。乱,可以理解为纷飞细雨扰乱了蛙声,也可以理解为蛙声乱,衬托了天气的炎热。


作者: 一泓    时间: 3 天前
小重山·夏日蝉鸣流风迷糊
树密阴浓日影长。高枝藏碎语,韵偏扬。
声声穿透绿罗裳。风微度,断续绕回廊。

闲倚小轩窗。茶烟浮浅碧,伴清商。
莫嫌聒噪扰炎光。秋来早,此响最难忘。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bbs.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