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诗十三高级班毕业考试萱苏组试卷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冬日暖阳    时间: 2021-4-9 08:46
标题: 古典诗十三高级班毕业考试萱苏组试卷贴
本帖最后由 冬日暖阳 于 2021-4-18 22:54 编辑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35486e6faa89b080.jpg (29.44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五湖春    时间: 2021-4-10 09:11
本帖最后由 五湖春 于 2021-4-19 14:37 编辑

第一题  七律 春夕       萱苏五湖春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释](1)谢:落。(2)楚:指湖南、湖北一带。(3)蝴蝶梦:古代庄周曾梦见自己是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4)故园:故乡。 动:动辄,动不动。 经年:一年。(5)华发:白发。(6)五湖:泛指太湖,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译文]水已流去,花也谢落,都显得这么无情,送走春光,一直过了楚地。自己像庄周一样做梦,但梦中不是蝴蝶,而是万里之外的家,醒来但听到杜鹃鸟在枝头凄厉地啼叫,月亮当空照,已是三更时分。故乡的书信,动辄经年都收不到,花白头发,被那春光催逼着从两鬓生出来。自己是因在外有所求而不愿回去如果肯回去,也是很便当的,五湖烟波浩涉的风景有谁与我来争呢?
-------------------------------------
  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有怀》)。《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楚城”,泛指湘鄂一带。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怎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所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读着这样的诗句,谁能不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这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怎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呢!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什么程度?是“华发春唯满镜生”。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将何以解脱?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徬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第二题  五律  登长沙天心阁有感
古阁柏森森,望中感不禁。
麓山销碧血,湘水舞瑶琴。
兴废寻碑迹,荣枯听楚音。
但看墙上印,伤痛到如今。

第三题  抗疫诗一首
新型冠毒骤然临,两线三山将尔擒。
披甲江城雄赳赳,救人虎口汗淋淋。
誓将大爱担君命,岂许芳华负寸心?
桔井泉香纾国难,功勋换得万民吟。
两线:抗疫的两条战线。
三山: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



  第四题 题图诗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曹瞒兵败走华容,马乏人疲处境凶。
若是云长无此义,何来魏蜀再争锋。
作者: 芍药-27山风    时间: 2021-4-10 20:34
萱苏-22山风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首联前分句写落花、流岁随春消逝,一幅暮春场景,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后分句采用拟人手法,远在他乡送春归,一个“送”字在感伤的同时勾起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颔联对仗十分工整,一虚一实,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颈联中,因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尾联釆用倒装的写法,暗用五湖典故,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思游黄鹤楼
楚江黄鹤楼,何往解思愁。
搜视观风彩,查询阅史流。
名诗千古诵,浩气万人讴。
若幸亲临赏,余生不憾忧。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抗疫抒怀
新冠防线若金汤,守律居家不恐慌。
保洁通风心态稳,健身免疫体肤强。
频频捷报传千里,件件奇闻感八方。
且待乌云驱散尽,神州无处不春光。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华容道义释曹操
华容狭道展英风,败北欣逢武圣公。
立马恩深何忍缚,凛然挥袖义融通。
作者: 战无不胜    时间: 2021-4-11 09:20
本帖最后由 战无不胜 于 2021-4-11 10:02 编辑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萱苏23-战无不胜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鉴赏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上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登鹳雀楼
文/战无不胜
白日千年照,黄河万里流。
今临山右水,重上旧时楼。
绝句压青卷,衣冠埋古丘。
茫茫天与地,隐隐一飞鸥。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访抗疫妈妈
文/战无不胜
纸尿裤加防护衣,汗淋面肿褪装时。
临危援汉初回电,克疫还乡未有期。
儿在屏中言不尽,自夸日里泪无垂。
停机转受传媒访,欲作寻常语更迟。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华容道义释曹操
文/战无不胜
面盈惭色返华容,军令当前未建功。
非是曹兵他路去,云长为义释枭雄。






作者: 梁迪庄    时间: 2021-4-12 10:20
本帖最后由 梁迪庄 于 2021-4-13 11:28 编辑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萱苏11.梁迪庄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春夕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流水与落花,怎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春风依然飘逝江南大地。
首联抒写暮春景色,诗人常年客居他乡,感叹光阴易逝,岁月无情。下分句"过"充满无奈之情。

夜晚在家乡蜂飞蝶舞的春梦里相思无限,而杜鹃鸟,在三更月下的枝头啼唤,更是把无限的惆怅勾起。
颔联切入主题,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寂静幽深的梦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尤其是月夜三更子规(犹如"子归")啼叫,催人魂魄。

家乡几乎断绝音信,一年收不到只语片言,唯有银丝在流逝的春光里生满双鬓。
颈联暗示当时社会动荡,诗人愁家忧国,白发生满双鬓。上分句"动"与下分句"满",写尽了心中的渴盼与焦虑。

长年羁旅在外,但想要回去还是很容易的,太湖的浩渺烟波很美,谁也不能与我争赏。
尾联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的坎坷、苦闷、徬徨,由此暗生归隐之意。

 通观全篇,其情也真意亦切,风格沉郁。首联与颔联通过对暮春特定的景色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了一幅凄愁的画面,加深了思乡之情。颈联直抒心臆,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饶有情趣。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登岳阳楼

奔涛来四水,湖面竞千舟。
苇绿惊滩秀,鸥翔碧镜幽。
远山含薄雾,古咏刻高楼。
世代崇名句,身心系国忧。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援鄂抗疫英雄凯旋而归

满目高枝喜鹊鸣,百千勇士撤江城。
曾经战火燃烧久,今日戎装卸下轻。
跨步才离新武汉,开心又入旧军营。
转身回眺街坊处,遍地虹光映太平。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华容道怀古

神机诸葛料于胸,兵败曹瞒失色容。
天下三开成鼎立,关公应悔放蛟龙。
   
作者: 高天上流云    时间: 2021-4-12 17:03

萱苏09-高天流云


【一】           崔涂《春夕》赏析
                 

        晚唐诗人崔涂七律《春夕》以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写得深婉动人,同时反映出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联“水落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描绘了暮春时节“流水落花春去也”,我送春风至楚城的画面。将春风拟人化,而且是我送春风而非春风送我,羁绊无赖,尽付一“送”,为全诗笼上了沉郁的底色。
        颔联“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是全诗的精华。胡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胡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月三更一声一色,构成了一种清冷、凄凉、愁惨的氛围,令人伤怀。
        颈联“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直书胸臆,将晚唐动荡不安,家书难求,以致早生华发,枉度春光的苦闷尽付其中。
        尾联“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仍是抒情达意。表面上轻松自由,实在是若外不能,若归不得。最后一句用范蠡归隐之典,表达自已欲觅超脱佳处,解脱万般苦绕。整句含有自嘲的幽默,实在是无奈之极!

【二】五律  滕王阁


滕王高阁矗,千古竞风流。
赣水翻新浪,河街守故俦。
西山崖岭翠,南浦吉云悠。
帝子何方去,凭栏自怅惆。      

【三】 七律   武汉封城抗疫


凝云羁锁鹤幽囚,浊浪排空水倒流。
万户闭门心发悸,千村断路酒浇愁。
白衣天使翩翩至,绿食通车款款酬。
且祭东风烧赤壁,雷公电母镇神州。

【四】七绝  题图《华容道关公放曹》

立马横刀目炯然,曹公震慑怎加鞭?
恩还滴水稍驰意,义薄云天上华篇。
作者: 爱追梦    时间: 2021-4-12 17:28
@全体成员 十三所有同学,毕业考试时间是:4.9日今天——4.18日晚十点之前,历时十天时间。望大家认真答卷,圆满结业,期待大家好成绩!

萱苏13-爱追梦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答: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岳阳楼记
春来抬脚步,今上岳阳楼。
尽揽洞庭水,气吞明月幽。
年年遭浩劫,次次被重修。
怀甫亭中坐,暖风醉客头。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抗疫有感
冷雾萧风恶疾传,车疏街静早春前。
两年腊月烟硝漫,春节期间竟是煎。
病理关心全国动,瘟神打败有人坚。
整装尤盼艳阳起,共赏繁花飞满天。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图片]

七绝·题关羽义释曹操图
赤壁战中曹已败,华容道上雪加霜。
关公奉命将其斩,却又放开情义长。
作者: 黑土幽梦    时间: 2021-4-13 19:41
萱苏06——黑土幽梦

古典诗十三高级班毕业考试试卷
一.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答:
个人观点分析:
    1.笔者认为:要理解一首诗,首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年代和生平。崔涂 ,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崔涂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2.看诗题。春夕有另一题《春夕旅怀》,很明显,这是一首羁旅怀乡之作。而且主题与内容紧密结合。内容围绕着主题来展开。
    3.看格律。此诗符合七律要求。平仄合理 ,对仗工稳。没有失替、失对、失粘;孤平、三仄尾、三平尾等诗病。
    4.看用韵。此诗为平水韵八庚,一韵到底。韵字阴平、阳平有变化。各句首字平仄比3/5;有跌宕起伏。
    5.看起承转合。此诗起承转合紧密衔接。气脉通畅。
        首联: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楚城”,泛指湘鄂一带。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颔联:写的是思乡衷曲。“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颈联:颔联以景传情,颈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尾联:更耐人寻味。“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整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虽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总体看此诗起承转合清清楚楚;脉络十分清晰。各联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衔接性。先景后情。情景交融,用典自然,化点无痕。并且通过自嘲,以景作结,笔尽意不尽,意味无穷。

二.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答:
五律  登滕王阁
   
         文/黑土幽梦

久慕滕王阁,今来落雨微。
雕梁流碧彩,画栋映丹晖。
远眺山峦隐,环瞄鹤渚围。
元婴何处在?江水向东归。

三.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答:
七律  同舟共济渡难关  
         (孤雁入群格)

          文/黑土幽梦

新春伊始喜连连,怎奈阴霾染鄂天。
黄鹤楼边妖孽起,龟蛇两岸恶魔旋。
白衣奋战赢生死,百姓蜗居过鼠年。
举国齐心援武汉,同舟共济渡难关。

四.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答:
题图诗    过华容道

           文/黑土幽梦

妙算神机诸葛亮,夜观天象不曹亡。
人情借此送关羽,义气扬声马勒缰。
            

作者: 绿色田野    时间: 2021-4-14 09:05
本帖最后由 绿色田野 于 2021-4-14 09:16 编辑

诗十三高级班毕业考试卷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该诗解析: 该诗用靓丽的语言、完整的韵律,把暮春之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切感人,反映了诗人在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景象朦胧,意境委婉,格调沉郁。感情真切,尾联自慰自嘲,颇有趣味。
  
五律·题鹳雀楼
绿色田野
微风沐古城,景色映神清。
靓处游人聚,枝头孔雀鸣。
红墙连画阁,翠院接凉棚。
有兴登高望,祥和一派荣。

七律·武汉抗疫强
绿色田野
新冠肆虐疫魔狂,汉水呜咽几断肠。
耄耋请缨行逆旅,白衣执甲向前方。
丰年奏凯神州幸,盛世扬威四海昌。
历尽劫波清玉宇,江城今始更辉煌。
  
七绝·题图华容道
绿色田野
华容小道丧军逃,恰遇云长偃月刀。
愧念单骑诛六将,三分天下岂无曹。

作者: 山城道人    时间: 2021-4-14 11:25
本帖最后由 山城道人 于 2021-4-15 09:49 编辑

诗十三毕业试卷
一. 【春夕】 赏析
萱苏02-山道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
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二. 七律   抗疫
萱苏02-山道
岁序论回赤县昌,翩跹黄鹤惹灾殃。
悬壶彰显回春术,妙手能当济世郎。
晋竖潜身淫四海,苍生坚壁堵千乡。
成城众志闻南竞,除痹青牛紫气扬。

三.七绝       题图   
萱苏02-山道
赤兔青龙偃月刀,
闯关温酒逞英豪。
那知义释华容道,
鼎立三分成就曹。

四.萱苏02-山城
五律    登岳阳楼
登高怀古看,忧患刻楼楹。
风軟水无浪,月明山远横。
人同烟雾醉,心与白云轻。
一棹悠然去,乾坤任史评。
作者: 明兰若    时间: 2021-4-15 10:32
本帖最后由 明兰若 于 2021-4-15 10:35 编辑

古典诗十三班萱苏组16-明兰若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答:这是一首暮春写景思乡的诗,诗人
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蝴蝶
梦中回到家乡,夜深人静,子规声里
雨如烟,相思入梦梦醒更相思,愁上
加愁,令人触目伤怀,上两联以景传情,
下联直接诉说思乡之苦,长年在外,
书信都断绝了,春天万物复苏,
唯有两鬓白发生,只好自我安慰,
《自是不归归不得,五湖烟景有谁挣》,
春夕是一首,情景,描绘,缘情写景。
景物直接衬托,烘托,没有直接写思乡。
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
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
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
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
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 《登黄鹤楼》  
江上起高楼,风光眼底收。
沙鸥戏水闹。白鹤乘云游。
花碟林间舞,月圆清夜舟。
如临真境界,可以解千忧。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
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
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 《叹流年》  

鼠岁逢瘟疫在前,神州大地共黯然。
朔风凛冽春游处,凝雨蹁跹杏树烟。
天使频来接命令,拯救百姓见青天。
诸君齐手多才力,鸿祚晴空万万年。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
【总分20分】  

七绝《题图》  

曹操败军走华容,岂料诸葛知天晓。
云长擒捉孟尝君,知遇之恩涌相表。
作者: 潇湘雨123    时间: 2021-4-15 12:19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春夕》是唐代诗人崔涂旅居湘鄂时所作的羁旅诗。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颔联:用庄生梦蝶,烘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运用“流水、落花、东风、梦、子规、月”等意象,(2分)描绘了落花满天的暮春之景,构成清冷孤寂(凄凉愁惨)的意境。 虚实结合、用典、对比(衬托)、对偶、视听结合、借景抒情。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黄鹤楼  黄鹤飞何处,邀君独上楼。 龟蛇将对峙,江汉弄分流。 梅影湖边月,笛声柳岸秋。 彩霞迎九渡,驰目楚天游。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抗疫抒怀  孰料新年闹疾疴,疫情突发弄涛波。 封城禁令民心乱,擂鼓宣传国运歌。 党指航标驱雾散,天晴春色击镗锣。 东风捷报千家悦,扭转乾坤胜利多。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题图·义士  赤壁曹兵溃散征,云长伏击谷中迎。 仁心壮士存风范,唯有华容义气情。
作者: 予求慧眼    时间: 2021-4-15 13:32
萱苏组08—慧眼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作者在暮春傍晚时分途经楚地写下的所见所感。首联交待了流水和落花两无情之际,东风欲尽之时作者途经楚地,蝴蝶梦中是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万里强调距离之远,作者梦中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却被枝上的杜鹃鸟的啼声吵醒了,这时窗外是三更时分,月色如水,故园的书信已经长年断绝了,春天万物萌发,镜子中的我却已经是满头华发了,尾联用的倒装,五湖是用典,表达归隐,现在还不是我归隐的时候,到了应该归隐的时候我就立刻就归隐,五湖的风景又有谁来争呢?表达了作者仕途上欲干不能欲罢难休的仿徨苦闷的心情。
2、滕王阁
西山枕高阁,赣水淼无垠。
势挟延冈态,图开拨地云。
雄文垂世见,名士昔时闻。
念此复吟咏,怜才思欲分。
3、抗疫感怀
瘟神肆虐死生游,霜雪凝悲聚散愁。
草木逢寒须庇护,鸟声含泪叹无休。
钟馗奋击妖魔斩,天使驱驰疫病收。
举国齐心除祸患,人间春色见清流。
4、七绝   华容道
云长若倚华容险,败入阿瞒岂得行。
只念黄金台上意,焉能匡复汉朝明。
作者: 文竹    时间: 2021-4-16 06:07

萱苏 文竹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此作格律公正,主题鲜明,章法合理。起、承、转、合脉络清晰顺畅。首字阴平阳平错开, 富有音律美,用八庚韵。

      首联起上句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颔联承接首联进入正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写“春夕”,上句巧写梦境,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下句“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梦醒而更思乡,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一虚一实;一乐一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颈联转而发感叹,“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尾联寓情于景,“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 登岳阳楼有感                                                                    

洞庭惊碧浪,兴上岳阳楼。
水接云天外,波连日月流。
范公书感慨,杜圣寄离愁。
德者怀天下,倾情掾笔讴。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  赞钟院士
                                                                                                   
江城瘟疫硝烟起,家国情怀济世人。
大爱仁心关社稷,临危受命助黎民。
世间道义双肩担,医道劬精几许辛。
院士德高声望重,白衣妙手可回春。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堂堂相貌美髯公,义结桃园盖世功。
十载军营恩未忘,华容险道放曹翁。
作者: 淹不死的鱼    时间: 2021-4-16 09:45
毕业考试时间是:4.9日今天——4.18日晚十点之前,历时十天时间。望大家认真答卷,圆满结业,期待大家好成绩!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此诗格律工整,语言清新。把暮春之夜对家乡的思念写得生动感人,诗意满满。也反映出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远。

  首联第一句,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引出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叹。第二句诗人把春风拟人化,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她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暮春景物,不可能不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第二联“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在短暂虚幻的“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更加空虚、失望,更触动思乡之情。更何况此时又是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在月下哀哀啼唤。这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①由思乡而入梦;②梦醒而更思乡;③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衬托,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第三联“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杳无音信,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忡忡。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了“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尾联“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      阅江楼有感
杨子大江边,春秋六百年。
古文书记载,空作玉楼篇。
故国暮云外,荒台山水连。
阅江平地起,遗梦圣朝圆。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   战疫情
子鼠元宵味不同,
社区乡里似囚笼。
瘟神肆意虐人类,
煞气弥漫大气中。
雷神一声天震响
火神千盏照长空。
炎黄子弟逆迎战,
万众齐心灭毒虫。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狭路马前横月刀,残兵败将再难逃。
寻思相识知恩遇,舍命成仁也放曹。


作者: 依依999    时间: 2021-4-16 20:28
萱苏组07-依依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答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如下:
《春夕》七言律诗,押庚韵。

起句:春水东流,春花凋谢,春水春花皆是无情之物,借“无情”来反衬自己的“多情”。诗云:“自古多情伤离别”,“天若有情天亦老”,因自己的多情对春天的流逝黯然神伤。
“送尽东风”和“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样运用拟人的修辞,把东风的离去说成“我和东风之间的一场告别”。既然是告别春天自有一番依依不舍,自有一番时光流逝的感伤。别后更是平添惆怅、孤独之感。“过楚城”一个“过”字道出了是诗人羁旅途中的感时伤事。

承句:化用了“庄周梦蝶”“子规啼血”的典故。“梦中家万里”这是绵绵不尽的思乡之梦——梦中,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更觉得回家之路如此漫长、遥不可及。半夜三更子规还在高高的树枝上聒噪“子归,子归……”,这是在呼唤游子归来啊!在外的游子有多少乡思之愁苦啊!

转句:故园的家书已经有几年杳无音讯了。为什么“经年绝”?——是战争,还是家人的离散?一个在外的游子,失去了和家人的联系,这种心境可想而知。紧接着写“在这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时节,万物更新,我对镜凝视自己,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全是缕缕白发。白发平添是因思乡的愁绪?还是因时光的老去?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合句,作者直抒胸臆:我不是不归家,而是不便归家。故乡五湖烟雾迷蒙的风景,有谁会和我相争呢?暗示家乡的山山水水都在盼望远方的游子早日回归故里。

首联感叹时光易逝,韶华逝去,而自己在仕途上劳累奔波;颔联化用典故来说思乡之愁苦;颈联写了两个事例“家书绝”“华发生”来写思乡之苦;在尾联诗人道出有家不能归的无奈。全诗情感基调一脉相承!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登岳阳楼抒怀
湖南有旧楼,今日我重游。
湘水连天碧,君山满地秋。
虽观风景好,更赞范公忧。
慷慨抒胸意,忠心耀九州。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赞全民抗疫
冠毒侵淫黄鹤楼,江城百姓槛中囚。
二山速建救灾患,四海同时汇暖流。
研发疫苗容鬼怪,逆行勇士使魔愁。
同仇敌忾战妖孽,华夏光辉耀九州。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题图诗
华容道关羽释曹操
曹操三笑遇云长,涕泗横流洗谲狂。
念旧关公归猛虎,华容道上美名扬。
作者: 竹轩小筑    时间: 2021-4-17 18:45

萱苏12-竹轩小筑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答:首联直接入手写春天就要过去了,一江春水载着落花漂流,东风送走了春天。
上一联写景,颔联进入主题接着写春夕,转入写思乡之情。用梦中的情境写出了对万里之外的家的怀念。子规也在枝上不停啼叫着。子规的意向是叹春和思念家乡的愁思。
往事如梦,离家万里,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树枝上杜鹃在凄厉地啼叫。
颈联写家乡的来信长年断绝,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尾联抒发作者不得志的心理,“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五湖的风景又有谁来与我争抢呢。”
前面的景色都是为了引出作者的真实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西安钟鼓楼
城墙千载立,名建筑长安。
暮鼓晨钟对,深春浅夏看。
秦川闻古意,星月上雕栏。
过客来佳地, 人呼马亦欢。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第二次疫情有感

昔日新冠又反还,晴川无翠倦花颜。
一城可困情难困,几地皆艰事必艰。
家国同心携胜仗,军民战疫克雄关。
春风步缓虽微冷,却有梅香出此山。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华容道有思
华容道上前朝事,曾恨关公释敌人。
少读文章不解意,如今识得此中因。








作者: 果树峥嵘    时间: 2021-4-17 19:04
萱苏05.果树峥嵘
答卷:1.《春夕》赏析:
该律诗人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寄托自己深深的思乡愁绪。诗中情景交融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幅凄凉愁惨的冷色调。
首联渲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感叹岁月匆匆。二分句以拟人手法写东风依依送别。字眼‘送’表达诗人凄楚情怀和思乡之情。通过送春思乡统领全篇。
颔联诗人用新奇的词汇和谐的韵律营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分句梦中化蝶,下分句子规啼月,思乡入梦,梦醒思乡,子规啼月乡愁更甚,层层递进,虚实相对,喜悲交替,声色共存使画面更加凄凉。
颈联描述长期跟故乡音讯不通,自己忧心忡忡。在这无限春光里自己却骤然白发满头。‘唯’字表达了诗人愁苦之深,思乡之切。
尾联用典且倒装,描述诗人无可奈何的境况,和欲归不能,欲罢难休的两难境地。更象自嘲自慰,词尽意不尽,余味绵长。
2.
五律  黄鹤楼怀古
一律文风起,声名耀五洲。
临江吟锦句,吊古上高楼。
鹤去仙踪杳,云闲世事幽。
回看斜日里,碧水向东流。
3.
七律   致敬援建医院工人
新闻报道泪盈眸,保障工期战未休。
志在双山开雨雪,功成一笑拒薪酬。
不辞生死时艰共,愿效英雄国是忧。
欣看楚天红日出,大江滚滚向东流。
4.
七绝    华容道怀古

横刀立马守华容,兵败阿瞒故旧逢。
不是当年恩义在,应无鼎足论英雄。
作者: 百合天使    时间: 2021-4-17 22:58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萱苏-百合天使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诗词赏析:
创作背景:
  崔涂,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江南人(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书怀》)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注释:
①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
②胡蝶:即蝴蝶。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子规:“杜鹃”,其鸣声凄切。
③动:动辄、每每之意。经:“多”。绝:“别”。华发:白发。唯:“移”。满镜:“两鬓”。
④五湖: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官,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译文:
溪水流走、花儿凋零都是多么无情。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赏析: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满头白发。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黄鹤楼感怀
文/百合天使
画阁临江立,声威振四邻。
龟盘天际阔,蛇踞地头茵。
汉水烟波荡,晴川景色新。
楼前花蝶舞,不见赋诗人。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 抗疫感怀
文/百合天使
新冠袭扰命攸关,抗御危情号令颁。
万众同心相守望,八方共济克时艰。
排查布控多安好,灭秽除魔岂等闲。
大爱白衣消厉疫,赢来春色暖人间。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 关羽义释曹操(题图诗)
文/百合天使
手挥偃月美髯长,千里单骑勇武强。
兵火峥嵘存旧义,华容违令释曹王。
作者: 飞过海的    时间: 2021-4-18 16:39
萱苏组长-飞过海的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答:崔涂的《春夕》这首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借景抒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反映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首联: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诗的第一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的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用拟人手法,把春光比作“东风”,依依为她送别。在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诗人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更加的思念故乡。诗中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诗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无情”,以及一些意象如“流水”“子规”“华发”等,这些常与哀怨、思归有关的情景,来引发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该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由思乡而入梦;第二层梦醒而更思乡;第三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颈联:“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尾联:“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该诗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不失为一首唱绝千古的好诗。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  题西安钟鼓楼
沧桑六百年,胜绝贯秦川。
钟鼓闻千里,巍峨上九天。
重檐三滴水,攒顶四方悬。
游陟高楼望,遥思月中仙。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  武汉抗疫有感
庚子疫魔江汉虐,九州儿女受熬煎。
飘摇荆楚鸣悲鹤,呜咽松湫泣暮蝉。
医护英雄何惧险,南山院士敢当先。
今朝一扫疠尘尽,回首危时泪泫然。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  华容道义释曹操
立马横刀拒华容,相颜狭路虑重重。
旧恩深厚此时报,义释曹公不见踪。
作者: 张一真    时间: 2021-4-18 20:19
萱苏17,一真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
    韵律正确,中间两联对仗,符合格律要求。首联起,中间两联承,尾联上句转,下句合。
    此诗语言清丽,格律工整,把暮春之夜,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面对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五律  蓬莱阁  
文| 一真
高踞宝崖顶,向虚依太微。
江波迷月色,云影出山威。
画栋雕粱在,诗花流墨辉。
游人居阁上,但觉化仙飞。

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七律   致敬守护健康的逆行者
文|一真
脚步轻盈微笑音,白衣素手执银针。
精诚护理担弘义,细致询查有爱心,
抗击疫区消病害,奋争昼夜逆行吟。
尚存一息救伤痛,使命在身情意深。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七绝  感怀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文|一真
往事前程自相通,曹操关羽华容逢。
但行善事真情在,任尔东南西北风。
作者: 灵月儿    时间: 2021-4-18 20:30
诗十三毕业考试卷
萱苏03—灵月儿

【古典诗十三期毕业考试试卷】
1.诗词赏析:请用自己的观点来分析这首唐诗,【总分20分】
七律 春夕
作者:崔涂 (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答:诗的语言清丽,格律工整,把暮春之夜,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面对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韵律正确,中间两联对仗,符合格律要求。

2.五律:以十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蓬莱阁、阅江楼、天心阁、天一阁、大观楼、西安钟鼓楼)任选其一,来抒发情感,成五律一首。
要求:不限韵部。【总分30分】

             登岳阳楼
春去岳阳楼,壮观胜旧游。
云山连万里,墨笔各千秋。
湖外隐疏柳,雾中藏小舟。
风光无限好,美景眼前留。

3.七律:以抗疫为题材,或讴歌、或感悟成七律一首。不限韵部,题目自拟。【总分30分】
                   敬逆行者
鼠岁江城还未春,汹汹毒疫害时人。
投身荆楚心如割,辞别家园泪满巾。
狂肆疠魔情势险,忘怀生死永流珍。
一方有难当同渡,妙手除殃不觉辛。

4.七绝:题图诗,以“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为思路,成绝句一首,不限韵部。【总分20分】
                       恩情
曹操败行华容道,关公在此很难通。
谁知窄路能重活?只有恩情立大功。
作者: 红红    时间: 2021-4-19 01:34
试卷截止时间到,禁止上传修改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bbs.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