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听风书院

标题: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二十五讲梅组作业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14 20:59
标题: 古典诗十中级班第二十五讲梅组作业贴

作业:
仿照上面两首诗的布局,写一首凭吊七律。


要求:
(1)投稿前敬请检测格律,斟酌后再发,一次定稿,一经收录,不得再次更改。
(2)凡作业格律错误的生搬硬凑的不予点评!
(3)投稿格式如下:
例:
某组某号+网名




作者: 浅夏淡雅    时间: 2018-8-15 12:18
本帖最后由 浅夏淡雅 于 2018-8-17 06:06 编辑

长城怀古
文梅-浅夏淡雅
莫道长城万里长,巍峨古迹泪痕藏。
石砖衔命封关卡,嬴政固边埋喜良。
勘叹成婚空礼乐,谁怜服役隔阴阳。
民生怨恨劳工苦,千载悲歌颂孟姜。
作者: 梧桐学书法    时间: 2018-8-15 16:39
本帖最后由 梧桐学书法 于 2018-8-17 12:46 编辑

七律:靖宇陵园
靖宇陵园何处寻,白山黛绿漫松云。
戎装塑像场中立,朱总题词列室临。
卧雪爬冰驱日寇,抛头洒血战功深。
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士常思泪满襟。
注:朱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同志。


作者: 浅尝由之    时间: 2018-8-15 20:42
本帖最后由 浅尝由之 于 2018-8-16 11:46 编辑

梅23-浅尝由之
诗十中第二十五讲作业:
《七律·古训有感》
博学百年知几何,一朝一夕古今多。
悠悠审问苍穹远,渺渺慎思云水波。
明辨是非真假意,笃行名利喜忧歌。
东西迭荡繁星灿,四海峰颠自郁峨。





作者: 秀儿    时间: 2018-8-16 12:48
本帖最后由 秀儿 于 2018-8-16 15:42 编辑

七律·过戚继光纪念馆有感(八庚)
       秀儿   
烽火楼台今不在,馆前松柏翠相迎,
书修多部文才溢,军练三千倭寇惊。
南北青山知历史,高低古堞诉心声。
若能代代雄豪出,万里海疆波浪平。




作者: 睡梦浮萍    时间: 2018-8-16 14:58
游大雁塔
文/浮萍

沿路诗林无及爱,盛名久负径相来。
千年古木迎天长,四季繁花绕寺开。

雁塔犹留他日景,佛门可有旧时才。
昔曾遍望长安市,登顶如今只做台。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16 18:57
本帖最后由 倚楼听风雨 于 2018-8-27 20:06 编辑

梅26-倚楼听风雨
七律   采石李白衣冠冢

李白衣冠高冢处,翠螺山麓竹风悠。
石栏松绿晴光照,草径枫丹秀色流。
怀谢亭前其志咏,泛舟江上已心愁。
骑鲸捉月登仙去,牛渚只今文墨留。

评语:总的来说这篇作品的问题在于罗列了太多的名词占用了太多字。连续多次将名词置于七言顶节或五言头节是为“平头”,不可取。三字乃至四字名词也需慎用,尤其在对仗句,容易遇到如颈联所遇到的困难,找不到词应对,于是作了个很凑的对仗哦。


作者: 杜不甫2018    时间: 2018-8-18 08:05
本帖最后由 杜不甫2018 于 2018-8-18 14:02 编辑

七律《游献王纪念园》
梅15-杜不甫
乐寿城东封土危,献陵园内绿盈陂。
亭台文采虽依汉,士庶衣冠已就夷。
筑馆①求贤儒续祚,修宫②搜古世传诗。
德高惜惹君王忌,长使书生掩卷悲。

①指君子馆。②指日华宫。
刘德在其都城乐城东隅15公里处建造了一座日华宫,作为接待四方学士的馆舍和整理古籍、进行学术研讨的场所。这一带“水木清华,川原物瑟”。《西京杂记》载:“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廿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
        来自齐、鲁、燕、赵等地的上千名学者齐聚于此,昼夜讲读,“褒衣雍容,弹冠奋袂”“或翼而翔,或趋以跄,登降于堂。”日华宫一时成为全国儒学文化复兴基地和传播、研究中心。
        刘德又在乐城北建君子馆,毛苌即在这一时期进入日华宫和君子馆传讲《诗经》。君子馆与西诗经村相邻,现在也是一个村落,名君子馆村。
作者: 心淡薄冰    时间: 2018-8-18 21:24
本帖最后由 心淡薄冰 于 2018-8-18 21:41 编辑

梅组-16心淡薄冰

七律 吊岳穆王
心淡薄冰

秋塞江寒映夕晖,将军墓上挂征衣。
马嘶古道惊仇敌,桧设奸谋害岳飞。
浩气何须三字狱,金枪不复百重围。
如今英魄无寻处,只见丰碑人未归。
作者: 思念东北    时间: 2018-8-19 22:32
游泰山
文/梅05-思念东北
五岳推尊数泰山,玉皇顶上彩云间。
东亭可望升红日,石级难行听碧潺。
宗庙梵音还夙愿,游人尘梦启玄关。
惹来墨客痴心醉,今古垂名非等闲。
作者: @沉默    时间: 2018-8-20 07:35
七律  过蘑菇山 金顶
文/梅-25沉默
群峦起伏接长天,木径通幽自旷然。
岩鸟翩翩寻石罅,溪流点点落阶边。
参差翠柏舒青袖,飘渺闲云隐友肩。
试问归期人未应,且将此景入诗笺。

作者: 梅37-傍晚的朝阳    时间: 2018-8-20 14:57
游马本斋纪念馆感怀
梅17-傍晚的朝阳
凭吊陵园泪眼悲,春风烈烈舞红旗。
广场石塑英豪像,殡馆魂归松柏枝。
战统汗回驱日寇,心存家国令雄师。
若非伤病牺牲早,将帅授衔犹可期。


作者: 沧海桑田    时间: 2018-8-20 23:21
本帖最后由 沧海桑田 于 2018-8-20 23:30 编辑

游三坊七巷有感
梅18沧海桑田


仲夏蓉城漫步行,街头巷陌皆真迹。
三坊七巷盛名存,万古千秋威望积。
觉民兴邦肝胆雄,严公天演才华释。
悠悠岁月匆匆过,悲欢离合人间客。
作者: @不可思议    时间: 2018-8-21 09:17
毛公墓怀古感吟
梅21-不可思议
卅里驱车城北寻,毛公冢上柏森森。
通幽草径蜿蜒绿,绕木飞莺婉转临。
避乱著书君子馆,传经讲学圣贤心。
星河璨璨诗三百,留与时光万古吟。

毛公墓又名毛公垒,位于河间市三十里铺村北,为汉博士毛苌墓冢。

作者: 凤儿呢喃    时间: 2018-8-21 10:44
本帖最后由 凤儿呢喃 于 2018-8-21 13:37 编辑

七律.游烈士陵园怀念董振堂将军
梅02-凤儿呢喃

七律.游烈士陵园怀念董振堂将军
梅02-凤儿呢喃
烈士陵园何处觅,黑河水畔在台东
宁都起义投红烛,苏地宁安建大功。
万里长征担后卫,几番征战阻豺虫。
将军英气人尊仰,血洒高台剑气雄。

注:台东,是高台东面。
红烛,红区
染苍红,红五军和马步芳部队血战高台,九天九夜,最终弹尽粮绝,红军的血留了三天三夜,鲜血染红了大地。
高台,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董振堂,杨克明及红五军的阵亡之地。
作者: 清幽@    时间: 2018-8-21 12:48
本帖最后由 清幽@ 于 2018-8-21 21:43 编辑

七律*访徐霞客故居
梅10-清幽
霞翁遗址镇中谋,水榭廊桥筠竹幽。
母子像前聆教诲,沧桑石上仰春秋。
一生足迹登山屐,两鬓心思勘水流。
许是清风怜此意,伴君朝暮作仙游。

徐霞客(1586—1641),汉族,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作者: 碧海蓝天    时间: 2018-8-21 14:24
本帖最后由 碧海蓝天 于 2018-8-22 19:56 编辑

《七律·英雄雕塑祭》
梅06-碧海蓝天
伟岸之姿隐碧丛,横刀霍霍向长空。
保家杀敌狼烟里,救国投身血雨中。
英勇坚贞强贼怯,精忠大义战旗红。
和平莫忘劫时难,一束仙花献英雄。

注:英字出律,不改。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2 20:04
浅夏淡雅 发表于 2018-8-15 12:18
长城怀古
文梅-浅夏淡雅
莫道长城万里长,巍峨古迹泪痕藏。

点评:
不是仿写。

固、埋,二字格律可校。

首联直接点明怀古所怀之幽情:哀民生之多艰。古迹二字明显是为了占位,应精炼。颔联的出句未承首联之意,与对句相接不密。固边,与上分句的封关重复,而与埋喜良不搭。似乎是说埋了喜良就可以固边了。这也与民生之艰的本意不一致。不如用石砖制造一层象征意义,喜良为一具体实例来的更有冲击力。颈联有点小跑,喜良不是主体,有舍本逐末之嫌。结句点题,笔落孟姜,力道偏且不足。孟姜只是民工家属,更大的牺牲者是喜良这样的民工。悲歌与颂是个什么关系呢?我要好好想想。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2 20:10
浅尝由之 发表于 2018-8-15 20:42
梅23-浅尝由之
诗十中第二十五讲作业:
《七律·古训有感》

点评:
结构不符合作业要求。首联应写古训来历。颔联写古训模样,三联写古训成就,四联写自己心得。

前二联还一板一眼,后二联恐怕是生拉硬拽来的壮丁。古训是泛指吗?如此之泛难免找不到重点,还是要有一个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有实有虚方好,读者亦有方向。毕竟古训是为了教导人的,不能让人在黑夜中自己摸索。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09
杜不甫2018 发表于 2018-8-18 08:05
七律《游献王纪念园》
梅15-杜不甫
乐寿城东封土危,献陵园内绿盈陂。

评语:这篇作品颇有味道,对献王刘德的材料也掌握得比较全,对三字词省写加说明的处理方式也很好。如果要挑毛病嘛,颔联对句我以为太牵强。尾联的出句也不够好,对刘德之死解释得不够形象,实际上刘德的死是奈何君主不知心,忧郁成疾。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14
心淡薄冰 发表于 2018-8-18 21:24
梅组-16心淡薄冰

七律 吊岳穆王

——文轩试评:此诗咏来浩然荡气,爱不停口。大赞!
       首联起句实写,为全诗营造了水寒边塞夕阳秋之萧杀氛围。下句虚写,仿佛岳将军又活过来了,正披挂征衣出征。颔联实写,承接“挂征衣”,化用元 马致远 “古道西风瘦马”句,概述了岳飞马嘶古道征战沙场敌胆寒的英雄壮举和奸贼秦桧谋害忠良的骇人罪状。颈联虚实结合,夹叙夹议,化用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句“谁将三字狱,堕此万里城”,回应了颔联下句“谋岳飞”,彰显了岳将军的浩然正气,哀叹了金枪难再战重围的悲壮之情。顺势而下得尾联抒情句,问英雄何在?答只见丰碑未见人啊!余味悠悠又幽幽。全诗从立意到章法,起承转合一脉相串,句与句、联与联承接过渡合情合理合缝。若再很好地练字炼句如“桧设奸谋害岳飞”,则会锦上添花。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15
思念东北 发表于 2018-8-19 22:32
游泰山
文/梅05-思念东北
五岳推尊数泰山,玉皇顶上彩云间。

——文轩试评:此作格律、对仗和语句都没问题。但谋篇上有点问题:一是颔联下句 “石级难行听碧潺”有问题。除起句外,应该说前三联写的都是玉皇顶上的情景,而“石级”(十八盘)不在玉皇顶。前有玉皇顶东亭句,后有玉皇顶宗庙句,中间插入玉皇顶外的石级句,就混乱了旅游路线和顺序,也不合实情。如果把泰山玉皇顶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这样的景色化为颔联,可能会更实际更生动形象些。二是颈联两句不符合怀古凭吊句的作业要求,如果抛开作业要求,还可以说得过去。
       另外,题目也有问题。既然主要写的是泰山玉皇顶的景色,那题目应该更具体点,如泰山玉皇顶怀古。况且诗文并没有体现 “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险要和玉皇顶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所以题目《游泰山》有点名不符实,也不符合怀古的题目要求。别的次要问题就不说了。
       思念东北已经进步很大了。只要坚持不懈努力下去,必然日新月异、令大家刮目相看。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16
@沉默 发表于 2018-8-20 07:35
七律  过蘑菇山 金顶
文/梅-25沉默
群峦起伏接长天,木径通幽自旷然。

——文轩试评:此作作为游记,还可以。但作为怀古凭吊,那就偏颇了,主要表现在颈联 不符合凭吊的写作要求。
       另外,首联 “通幽” 与 “旷然”矛盾,加个“自”更矛盾。通幽,原指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形容周围环境幽静;而旷然,意指豁达、宽宏、虚空、开阔貌。
       颔联下句“溪流点点落阶边” 是说小溪的流水滴在阶边吗?“点点”二字再酌。
       尾联上句既不承上,也不接下,上下不搭。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18
凤儿呢喃 发表于 2018-8-21 10:44
七律.游烈士陵园怀念董振堂将军
梅02-凤儿呢喃

评语
问好凤儿呢喃,这算是怀古诗,首联,后分句黑河水畔有点别扭,有黑河这个地名了,为啥还加水畔,而且和前分句,有一种答非所问的感觉,这联模仿杜甫的蜀相首联,但还不到位,台东,有点凑了,
颔联,红烛,我百度了一下,没查到红区的意思,后分句,前四,啰嗦,建大功,直白,这联写的,和首联断了,
颈联,前后分句拓展的不够,征战建议再改改,和前分句征重了,颈联需要对仗工整,这个地上重字不好,豺虫,凑韵了。
尾联还可以,
我对董振堂将军的事迹不太了解,有说不对的。请多包涵,

评阅-海纳百川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18
清幽@ 发表于 2018-8-21 12:48
七律*访徐霞客故居
梅10-清幽
霞翁遗址镇中谋,水榭廊桥筠竹幽。

评语
问好清幽,这首诗写的是徐霞客故居,对于这个历史人物,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了解,像这样的人物,可以不备注他的生平。
首联,镇中谋,镇很多,哪个镇,读者模糊,凑了,后分句写故居景色,可以,
颔联,我感觉写得模糊,母子像,谁的像,谁聆教悔,谁仰春秋?
颈联,前四和后三关联的别扭,不通顺,后分句,两鬓心思,不通顺,
尾联,结的突兀,
徐霞客这个人,我多少了解一点点,但故居还真没去过,有说的不对的地上,还望见谅

评阅-海纳百川

作者: 倚楼听风雨    时间: 2018-8-27 20:20
碧海蓝天 发表于 2018-8-21 14:24
《七律·英雄雕塑祭》
梅06-碧海蓝天
伟岸之姿隐碧丛,横刀霍霍向长空。

评语
问好碧海蓝天,这首诗写的是祭祀一位无名英雄,
首联,起的感觉略微突兀,最好是有点铺垫,但句子挺通顺,
颔联,承首联后分句,但前后分句意思太近,没有拓展开,
颈联,后分句凑韵了,
尾联,结的有点急了,导致第七句和前面关联的不紧,后分句弱了,后面备注英字出律,不改,我还是第一次见过这样备注的呢,近体诗,就有近体诗的原则,我们还都是初学,别学人家古代大神出律哈,我们的句子,还没到不可换字的程度,建议再改改。
说的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评阅-海纳百川




欢迎光临 古典听风书院 (http://bbs.zggdx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